第二百七十五章 心結

bookmark

看着裝作忘記了的朱高熾行禮告退,朱棣也懶得去揭穿他,反正朱高煦的那本奏摺他已經看了許多遍了,早已經記在心裡了。

說起來,真的等朱高煦離開了身邊之後,朱棣才發現這個兒子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愈發的重要了,直接就導致了一個後果。

那就是,朱棣這個當爹的對自己這個兒子是愈發的愧疚了。

按照朱棣原本的想法,能夠把雲南真正的掌握在朱家的手中,朱高煦就算是圓滿地完成任務了。

哪裡知道,朱高煦竟然從中看到了收回安南的機會,並且給出了切實可行的方略。

可以說,正中朱棣的下懷。

至於朱高煦爲何這個迅速地就得知了京中發生的事情,朱棣是一點兒也不在乎的,在京中安插眼線,只要是有能力的人都會做的。

這種事,不能是別人做的,自己的親兒子反倒做不得吧?

若是朱高煦知道皇帝老子的想法的話,絕對會來上一句:說得對啊,憑啥和尚摸得,爲何我摸不得?

不過,想到朱高煦在其中隱晦提出的一個遷王於外,爲大明守邊的問題,同樣勾起來朱棣的濃厚興趣。

只不過,朱棣知道其中的前提是先拿下了安南再說。

早已不是毛頭小子的朱棣,當然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事情要一件件的來。

不知道自己走了之後,皇帝老子命人通知了相關的文武重臣參加稍晚些的晚朝,朱高熾坐上一直保持適宜溫度的馬車之後,就立刻掏出了“藏起來”的朱高煦的奏摺。

剛纔的時候,他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想要明白朱高煦的真實意圖,還是需要細細研讀的。

皇帝老子今天的意思很明確,看似有和他商量的意思,其實還不如說是傳遞給他最後的決定罷了。

在這個朕即國家的時代,朱棣的意志就是大明的意志,一旦決定了,那絕對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這一點朱高熾也是非常明白的。

既然改變不了,那當然就要積極地參與其中了,現如今老子交代的任務也是已經接下來了,朱高熾決定要把它處理的漂漂亮亮的。

既然陳天平的等人的命運已經被決定了下來,怎麼也要人家高高興興的“去死”,想來他們得知自己的消息之後,絕對會很高興的。

這狀沒有白告,大明爸爸總算要決定幫助他們了。

可惜,他們不知道,大明爸爸可不會保證黎倉父子不狗急跳牆的,到時候死了也不能怪“爸爸”,不是嗎?

當然,朱高煦夾在其中的私貨,朱高熾也是看了出來。

這些事,朱高煦也是跟他提過幾次的,兩兄弟也是討論了其中的利弊的。

身爲太子的朱高熾,初聽之時當然是極力反對的。

他可不明白朱高煦的“深謀遠慮”,還以爲他是一心爲國呢。

雖然朱高熾很清楚,如果這件事情真的能夠順利的實施下去的話,獲益最大的就是他這個當太子的。

到時候,主意是弟弟出的,模範也是朱高煦豎起來的,幹活的是他老子,他就看着吃瓜罷了。

這一切,無疑損失最大的就是朱高煦了,不僅太子之位沒了,到時候封國到時候都不是“國內”了,不知道內情的還以爲自己容不下他呢。

後來幾次,朱高煦依然是沒有說服大哥,畢竟他的性子在那裡擺着。

“這個老二,到底是沒有放棄他的想法啊。也罷,既然他願意爲國犧牲,自己既然不能阻止他,那就只好成全他了。”

朱高熾合上奏摺,輕輕拍打着手掌,小聲地自言自語道。

只不過,這讓朱高熾對他的虧欠之心,是越來越大了。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反應,其實都是落在了朱高煦的意料之中。

這件事,說到底也不能說誰吃虧誰佔了便宜,畢竟目的不同,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在朱高煦的認知中,這不過是各取所需的事情罷了。

不提,朱高熾回到府中之後,“簡簡單單”的吃了頓午飯之後,就命人召集了東宮幕僚,準備商量一下接下來的事情要怎麼做到完美。

就像朱棣因爲得位不正,老想着做出一些震鑠古今的事情來。

朱高熾同樣有着差不多的心結,若不是仗着癡長兩歲才最終坐上了太子之位,他自身的實力還會不足以讓滿朝文武信服的。

當然,有人或許會說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更何況年齡呢。

但是,這個理由基本上都是因爲實力不夠強大,硬扯出來的說辭罷了。

發生在金陵城的一幕幕,朱高煦可是絲毫不知情的。

別說事關機密,就是知道了,情報傳遞給他,從金陵到昆明也是需要一些時間的。

就像那本本朱高熾順走的奏摺一樣,送到朱棣的跟前,也是近幾日的事情。

那麼厚的奏摺,就是老鷹也不可能進行長途的傳遞,更不要說信鴿那小身板了。

之所以朱高煦的信鴿能夠傳遞相對多一些的情報,還是多虧了他把放大鏡搞了出來的緣故,即使這樣,情報也往往都是言簡意賅的。

給劉傑他們擺了接風宴,朱高煦最終成爲唯二站到最後的人之一——沈老六因爲一直肩負着保衛殿下、保衛王府的重任,即使朱高煦命令,他也是不會喝多的,更不要說喝的不省人事了。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有過高度酒經驗的朱高煦,纔不會喝多呢。

再說了,即使朱高煦說過很多次,但是他們卻是謹守着“主僕之分”的,也不敢過於放肆的,不然沈老六就會教他們做人了。

因爲馬上就要過年的緣故,除了必要的輪值,朱高煦直接給他們放了假,讓他們好好的休整、休整,同時也趁着這難得的機會,好好地陪陪家人。

隨着新年的臨近,昆明城內歡慶的氛圍逐漸地濃厚了起來。

得益於“雲南最高權力”的順利交接,沒有出現任何岔子的雲南大地,看似要比往年這個時候要熱鬧幾分。

不得不說,一個頂着“大明未來首富”名號的親王殿下,對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有着莫大的發展助力,尤其是像雲南這種本來就窮的地方。

第五十四章 倔強第九十六章 讓工匠富起來第九十章 虧得起第一百五十七章 發現倭寇主力第一百八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安南推測第五十六章 剛需一族第二百四十一章 煙消雲散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道消息第四十二章 再見鄭和第八十九章 四個億的風險第六十八章 交代二人第三章 兄弟談心第五十四章 倔強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能飄啊第一百零五章 朱高煦的皇叔第六十六章 夫妻之間第五十九章 “盟友”紀綱第一百三十章 朱高煦的金彈子第五十九章 “盟友”紀綱第十三章 最快三天第一百五十二章 最終的目的(求首訂)第五十三章 帝王版第二百五十一章 順昌伯第八十三章 老婆要生了第二百四十章 朱高煦的愧疚第二百零九章 楊士奇來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抄傢伙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來自朱棣的懲罰第九十四章 人盡其才第二百五十五章 尋找蹤跡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安南推測第三十七章 拉大哥上船第七十一章 “小弟”王友第五十八章 紀綱求見(求推薦收藏啦)第二百一十六章 給他們點教訓第九十章 虧得起第七十一章 “小弟”王友第一百一十九章 機靈鬼沈老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停止行動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要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復興與超越第二百一十三章 你去挖礦吧第六十七章 肖大掌櫃(求推薦收藏)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像個好人吶第二十四章 邀請第二百四十四章 合作雙贏第二十二章 從娃娃抓起第八章 即刻進宮第六章 遭遇襲擊第二百一十五章 重中之重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安南推測第七十二章 老孃徐皇后(求收藏推薦)第一百六十九章 甕中捉鱉第十五章 嚇死你 (求點收藏推薦)第一百三十九章 匯合部隊第二百二十三章 咱們的人被打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最終的目的(求首訂)第七十六章 客至(求推薦收藏)第六十三章 夜晚拉練第四十章 要地第一百一十九章 機靈鬼沈老六第二百一十九章 說是你就是你第一百二十章 終於等到了(繼續求推薦收藏)第一百七十四章 解圍健跳第五章 災民問題(求收藏推薦)第八十九章 四個億的風險第二十八章 準備第三十六章 四成第一百九十六章 兀速赤的小動作第二百五十一章 順昌伯第二十三章 興奮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像個好人吶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打雷劈第二章 非你莫屬第一百零二章 王友怎麼來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王在行動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安南推測第一百五十九章 殲滅倭寇斥候第二百零七章 絕對有人要害孤第一百四十四章 釣魚第二百零八章 流放雲南第五十九章 “盟友”紀綱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打雷劈第八十七章 小懲大誡第一百七十八章 黎明行動第二百五十一章 順昌伯第一百九十二章 帶走第二十二章 從娃娃抓起第六十六章 夫妻之間第九十八章 咱有啊(祝生日快樂)第一百一十四章 角色分工第二百三十章 居守北平吧第一百零一章 一支獨放第四十三章 容易滿足的百姓(求推薦收藏)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像個好人吶第四十二章 再見鄭和第三十九章 安排(求收藏、推薦)第二百六十六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十九章 偶遇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