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

徐孚遠和夏允彝其實都是明末比較有名的文士,同時也是比較有名的民族英雄,徐孚遠倒還罷了,只是文名甚著,曾起兵抗清,後追隨於鄭成功麾下;夏允彝之名尤盛,他與陳子龍一起在江南起兵抗清,兵敗後留下了著名的絕命詩自殺殉國,忠烈之名甚至都在陳子龍之上,這點在明史中都有記載。

按理來說這麼兩個才氣橫溢,忠君愛國的志士在明末又或是南明朝廷應該是大官,應該在青史上佔據很大的篇幅,爲什麼他們好像一點名氣都沒有呢?

也怪他們倒黴,崇禎朝那會兒,也就是他們參加科舉的時候正是溫體仁和周延儒這兩個大奸臣當權之際,科舉考試完全成了排除異己、結黨營私的工具,連陳子龍那樣的大文學家、明詩殿軍都被刷下來兩次,他們的科舉之路有多艱辛可想而知。

比如夏允彝,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就高中舉人,直到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才進士及第,徐孚遠比他更背,因爲名門之後的背景備受打壓,蹉跎到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才考上舉人,兩年後崇禎就掛了,天下大亂,他甚至連金榜題名的機會都沒了!

這兩人在崇禎朝是命背到了極點,在崇正朝卻是幸運到了極點,他們在徐光啓那裡學來的西學知識原本並沒有太大的用處,但恰逢我們的崇正皇帝開科取士,選拔理科人才,於是,西學的底蘊讓他們做出了一個簡單的邏輯代數題,同時也坐上了升官的火箭。

殿試之後的第二天,聖旨到,徐孚遠和夏允彝同時被提拔爲工部侍郎,從三品銜,雖然不如工部左侍郎和右侍郎那麼大權在握,但已然是假假的三品大員,堪堪步入大明高官之列。

朱慈炅爲什麼要給他們一個沒有實權的虛銜呢?這主要還是爲了教授方便,如果給他們安排了實職他們就得去坐班,平時學習的時間就少了,這電磁學對明朝這會的人來說可是真正的‘天書’,工作之餘聽聽課可學不會,必須全力學習,纔有望學成,所以朱慈炅並沒有給他們安排什麼事,他們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專心學習電磁學。

話說這‘天書’般的電磁學,在明朝怎麼教呢?現在人之所以能極快的接受電磁學知識,是因爲電磁學的應用已經很廣泛了,電燈、電視、電腦、電話等等,到處都是電,天天都能看到,自然就容易接受了。

明朝那會可電什麼都沒有,唯一接觸電的機會怕就是暴雨天那恐怖的雷電了,那轟隆隆的雷雲能把人魂都嚇出來,誰沒事去研究那玩意啊!

爲了教授徐孚遠和夏允彝電磁學知識,朱慈炅可是費盡了心機,準備了詳盡的教學計劃。

要教授人電磁學,首先必須讓他們接觸到電,就好比學寫字,首先你總得看見字吧,字都沒看到,怎麼學寫?

電這東西,要看到其實不難,當然這裡說的並不是讓人大雨天跑外面去淋雨看雷電,其實一個小實驗就能讓人看到電。

崇正皇帝朱慈炅老師的第一堂實驗課就在他的私人書房進行,徐孚遠和夏允彝此時的心情是緊張無比的,話說皇上莫名其妙的給他們提到從三品,卻又不給他們安排活幹,這難免讓人心中忐忑,現在皇上終於招他們前來覲見了,不緊張那是假的。

但是,還是沒活幹,皇上只是讓他們站那裡好好看什麼實驗!

‘實驗’是什麼個意思徐光啓、畢懋康他們那些老牌親信自然是熟的不能再熟了,但徐孚遠和夏允彝這兩位萌新卻是一臉懵逼,他們就那樣呆呆的站在那裡,傻乎乎的看着。

首先,兩個小太監一人背了牀厚厚的毛毯小心的疊放在桌子上。這,什麼個意思?毛毯你要麼擺牀上,要麼擺地上,桌子上需要擺毛毯嗎?或許接下來有比較貴重的東西要拿出來吧,擺個毛毯是怕磕壞了,徐孚遠和夏允彝都是這樣想的。

但是,沒有什麼貴重的東西出場,皇上想讓他們看的好像就是毛毯,而且還不是正常的看,因爲皇上直接下令讓幾個太監用厚厚的棉被吧窗戶給堵住了,整個書房頓時烏漆嘛黑的。

這時候,皇上開口了:“復齋、彝仲你倆仔細看着啊,曹化淳,可以開始了。”

徐孚遠和夏允彝頓時有一種淚流滿面的衝動,這難度大的有點超乎他們的想象,烏漆嘛黑的怎麼看啊?您好歹點個燈啊!

朱慈炅當然不會給他們點燈,點了燈那才叫看不見呢!

他剛一下令,兩個小太監立即開始反方向拉動兩條毛毯,‘呲啦、呲啦’,微弱的聲音響起來,兩條毛毯之間出現微小的電弧。

徐孚遠和夏允彝驚奇的看着這一切,這個貌似、好像在哪兒見過,只是小閃光沒這麼密集而已。

那兩個小太監反覆拖動這兩條毛毯,書房裡‘呲啦、呲啦’的聲音響個不停,這時候朱慈炅又說話了:“怎麼樣?復齋、彝仲你們見過這種現象沒?”

雖然是在黑暗中,徐孚遠仍是恭敬的拱手道:“回皇上的話,微臣見過,像大冬天穿的多一點,晚上脫衣服睡覺的時候偶爾會看到。”

夏允彝接着恭敬的道:“回皇上的話,微臣也見過,也是在大冬天晚上脫衣服的時候看到的,不過這東西好像不能碰,有點麻人。”

他倆都有點佩服那兩個小太監了,那麻人的感覺可不好受,這兩個小太監竟然一直忍着,一點聲響都沒發出來。

朱慈炅聞言,立刻拍手道:“見過就好,曹化淳,把窗簾撤了。”

很快,窗戶上蓋着的棉被被人取下來,徐孚遠和夏允彝還一直盯着那毛毯呢,這會兒他們纔看到,那兩個小太監手裡都拿着兩個厚厚的木夾子,並沒有用手直接抓着毛毯,難怪他們一點聲響都沒發出來,搞半天他們壓根就沒摸毛毯。

朱慈炅當然知道靜電麻人,被電着了可不好受,他自然不會讓小太監直接用手接觸,而且實驗並沒有就此結束,他還需要那點靜電保持在毛毯上,人一摸,那靜電可就沒了。

待書房大亮,朱慈炅立馬親自走到毛毯跟前,掏出一個毛絨絨的手套帶在手上,然後招手道:“復齋、彝仲你們過來,仔細看着。”

徐孚遠和夏允彝聞言只得恭敬的走上前去,緊緊的盯着朱慈炅手上的手套。

朱慈炅緩緩的將手背靠近毛毯,神奇的一幕出現了,隨着距離的接近,那手套上的絨毛竟然直接炸開了,朱慈炅的手背上就跟放了個刺蝟一樣。

朱慈炅又下令道:“復齋、彝仲你們都把手靠近毛毯,就跟朕一樣,只是靠近,不要碰到。”

徐孚遠和夏允彝立馬好奇的將手緩緩靠過去,兩人明顯感覺到,手上的毫毛也豎起來了,這個他們還真沒試過,到底怎麼回事呢?

朱慈炅並沒有開口解釋,反而問道:“你們知道這毛毯上的是什麼嗎?”

徐孚遠和夏允彝都沉思起來,半餉都沒回話,朱慈炅不得不引導道:”都大膽的猜,說錯了不要緊。“

徐孚遠其實早就有所猜測了,這會兒他才小心的道:“微臣斗膽猜測,這毛毯上的東西有點像雷電,很小很小的雷電。”

朱慈炅聞言眼睛一亮,這都敢想,天才,絕對是學物理的天才!他不由點頭讚許道:“復齋說的很對,這就是雷電,天上的雷電也是這樣產生的,只是那是兩團很大很大的雲團相互之間摩擦產生的,那雲團最少都是方圓幾裡甚至是幾十裡大,所以產生的雷電很大很大,大到足有幾裡甚至是幾十里長。”

這話要是放在現代說自然是沒什麼,大家都知道是這麼回事,但放明朝那會兒說就有點驚俗駭世了,那會兒可迷信着呢,大家都認爲天上的雷電是雷公和電母放出來的。

看着衆人驚駭的表情,朱慈炅不由摸了摸頭,尷尬的道:“呵呵,那相互摩擦的兩團雲團應該是雷公和電母拖動的,凡人怎麼去天上拖動那東西啊?”

好吧,這個謊撒的比較的切合當時的神話背景,衆人紛紛做恍然大悟狀,崇敬的看着朱慈炅,皇上就是厲害啊,連雷公和電母是怎麼把雷電放出來的都知道!

對於明朝人來說朱慈炅當然厲害,要知道人類發現和應用電的歷史可不是一兩個實驗就做到了,物理和化學的定律都是從無數的實驗中驗證出來的,爲了發現和證明電的存在,無數科學家研究了幾十年才研究出來。像一百年後的科學家富蘭克林,爲了證實證明了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回事,就曾跟個瘋子一樣,在暴雨中放起了風箏!

徐孚遠和夏允彝可比他們幸運多了,不必冥思苦想幾十年,也不必跟瘋子一樣跑暴雨裡去放風箏,朱慈炅會通過一個個的實驗告訴他們,電是什麼,電的特性是什麼,電磁學的基本定律有哪些。

著名的科學家牛頓曾經說過:“我之所以看的遠,是因爲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頓說的那些巨人指的是哥白尼,卡文迪許,伽利略等科學先驅,而我們的崇正皇帝朱慈炅對明朝的這些人來說也是個巨人,一個看到過幾百年後科技發展成果的‘科學巨人’,徐孚遠和夏允彝註定將站的更高,看的更遠!

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卷 第二十三章 臨戰場樹立典範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三卷 第九章 發展實業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四卷 第一章 剿賊方略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四卷 第十八章 復國有望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