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旬,京城很突兀的下了一場大雨,整個紫禁城被洗的乾乾淨淨,沒有留一絲塵埃。抓捕閹黨的行動基本結束,整個朝堂上下也被清洗了一遍,大小官員殘留下來不到四成。
閹黨是清理完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跟着就來了,京城各衙門都嚴重缺人,特別是六部,閹黨幾乎佔據了絕大部分,除了孫承宗,其他五個尚書全是閹黨。這一清理,別說國家機器的運轉了,就連審訊閹黨都湊不出人來!
朱慈炅趕緊招來孫承宗和朱由檢商量官員提拔的問題。說是商量其實就是讓孫承宗和朱由檢提人選,他們認爲沒問題就行了。
朱慈炅沒什麼太多的要求,他唯一想要控制的部門就是工部,主要是爲了方便以後建立軍工體系。
這工部正好是個賊窩,工部尚書、右都御史吳淳夫是閹黨的主犯,下面更是一大堆閹黨成員,這次清洗,整個工部主要官吏差不多都被清洗掉了。畢懋康順理成章的接任了工部尚書,王徵也順勢升任工部左侍郎,連宋應星這個舉人出身的親信都被破格提拔爲正五品的工部營繕清吏司郎中,可以說整個工部從閹黨直接變成了皇黨。
其他的,基本就是孫承宗和朱由檢說了算,首先確定的是內閣成員。
孫承宗是先皇欽定的太傅、中極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兼內閣首輔這個自不必說了。
帝師徐光啓也早已入閣了,禮部尚書顧秉謙正好又是閹黨,被拖出去砍了,於是徐光啓順理成章的當上了禮部尚書,又進爲建極殿大學士。
另兩位內閣成員是韓曠和來道宗。
這韓曠可不得了,他是東林黨元老中的元老,萬曆、泰昌、天啓三朝閣老,天啓四年更是進階內閣首輔,後來因爲和魏忠賢不和,憤然辭職退隱,這才躲過了閹黨對東林黨的清洗。這次受孫承宗所邀出山,主要是來欽定閹黨逆案和整頓吏治的,進武英殿大學士任吏部尚書。
這來道宗來頭也不小,他是萬曆三十二年進士,歷任光祿大夫、少傅、太子太傅、戶部尚書、禮部尚書,是明熹宗時的顧命大臣,也是內閣元老,只是後面不願參與閹黨和東林黨的黨爭才告老還鄉的,這次受邀出山進文淵閣大學士任戶部尚書。
內閣成員就是這四人了,加上前面的工部尚書畢懋康,六部尚書已經確定五位了,最後一位是誰呢?
刑部尚書人選孫承宗推薦的是喬允升,這喬允升也是東林黨的骨幹,天啓年間他就是刑部尚書,也是不願參與黨爭而告老還鄉的,這次只能說是官復原職。
六部尚書既定,接下來就是左右侍郎了,其他各部倒沒什麼好說的,朱慈炅壓根就不怎麼關心,唯獨這兵部他關注了一下,爲什麼呢?
因爲他還有個親信孫元化在兵部任郎中啊,按理再進一步就是侍郎了,這進是進了一步,但不是左侍郎,而是右侍郎。左侍郎的人選孫承宗早就預定了,那就是原遼東巡撫袁崇煥。
孫承宗還是很看重袁崇煥的,不但封他爲兵部左侍郎還給他加了個都察院右都御史銜,這個都察院右都御史可是正二品,也就是說他跟各部尚書是同級的。就這袁崇煥還是鬧小脾氣,不願來上任,爲什麼呢?
這都是魏忠賢害的,前面提到袁崇煥在天啓六年死守寧遠,把努爾哈赤一炮給轟上了西天,取得了寧遠大捷,這後面的事情就沒有詳說了。
其實寧遠大捷之後,袁崇煥還取得了更輝煌的寧錦大捷,他在天啓七年五月把來犯的皇太極打的屁滾尿流,嚇得皇太極很長時間都不敢打寧錦防線的主意了,轉而跑去蒙古草原發展勢力去了。
按理說這麼大的功勞怎麼滴也得加官進爵了,奈何那個時候是魏忠賢當權,這功勞全被魏忠賢給冒領了。
這寧錦大捷的功勞全被魏忠賢安到他族侄魏良棟和族孫魏鵬翼身上去了,於是前一刻還是農民的魏良棟因功封東安侯,加太子太保;還在喝奶的魏鵬翼因功封安平伯,加少師!
而真正的大功臣袁崇煥只是稍微提了一級,從正四品提到了從三品,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袁崇煥自然是氣的噴血,挑子一撂,爺不幹了,辭官回家種田去。
受了這麼大的委屈自然是需要安慰的,孫承宗以爲給他提到正二品就夠了,但是前文也提到了,這袁崇煥有個臭毛病,那就是居功自傲。他認爲這天大的功勞正二品都不夠,必須是正一品,不然爺不伺候。
歷史上的崇禎皇帝還真給了他個超級大官,那就是兵部尚書兼薊遼督師,統管遼東、登萊、天津三地軍政,這督師一般都是內閣大學士擔任的,手握尚方寶劍,督查各地軍政,不管多大的地方官犯了事,都可以先斬後奏,可以說督師比正一品還大,就是一方的土皇帝!
當然,朱慈炅不可能學崇禎皇帝那麼去遷就他,寧錦防線並不是缺了袁崇煥就守不住了,後金騎兵本來就不擅長攻城,再加上他們人數太少,只要不是貪生怕死的將領,都能守住寧錦防線。明末的時候不怕死的將領多了,盧象升、孫傳庭、史可法那可都是寧死不降的猛將,隨便挑一個去都能守住寧錦防線。你袁崇煥愛來不來,不來更好,來了盡惹事,別以爲地球離了你就不轉了,有朕在地球會轉的更好。
於是,袁崇煥的事情就暫時擱置了,六部官員也安排的差不多了,剩下了就是安排軍職了。
說到這軍職,第一位要提拔的自然是駱養性,這貨是第一個跳出來和魏忠賢唱對臺戲的,而且一上臺就不下來了,一直跟魏忠賢對着幹,清除閹黨,他當記首功。
不得不說,駱養性雖然是個官二代,能力還是有那麼一點的,雖然算不上良將,但最少不會捅婁子,讓他上前線衝鋒陷陣是不用指望了,但管理京城治安這點小事他還是能勝任的。於是駱養性得償所願,進封錦衣衛指揮使,並按例進五軍都督府左都督。
這個五軍左都督又是什麼鬼呢?其實這個左都督並不是實職,五軍都督府也不是一個部門,而是五個。五軍都督府是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的總稱,每個都督府都有左右都督各一名,都是正一品的武官,分管着大明除禁衛軍外所有的軍隊。而錦衣衛指揮使兼的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只是個正一品的虛銜,並不是哪個都督府的實職都督。
除了駱養性以外,袁可立和秦良玉也功不可沒,但京營提督已經是正一品了,已經升無可升了。不能加官就只能給他們進爵了,袁可立被封爲忠勇侯,秦良玉也被封爲忠貞侯。別說什麼女將就不能封侯啊,歷史上這秦良玉還真是忠貞侯,只是那是南明皇帝朱由崧封的,現在只是早十多年給她封了侯。
至於秦拱明和秦翼明年紀輕輕就已經官居三品了,再升就有點荒唐了,朱慈炅只得作罷。
最後就是宮裡面的太監了,,司禮監秉筆太監曹化淳居功至偉,順理成章的接管了東廠,成爲宮裡最有實力的大太監。其餘表現出衆的太監高有潛、王承恩、王德化、方正化等皆有封賞,在這裡就不一一詳述了。
總之現在是閹黨被清洗光了,朱慈炅的親信和東林黨的骨幹也提拔起來了,皇太極暫時也沒興趣進攻寧錦防線,更爲難得的是國庫也有點錢了。貌似形勢一片大好,大明中興有望,真是這樣的嗎?
本卷終了,到底形勢如何,請看下卷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