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

王恭廠擴建的時候就是按後世大型軍工廠的標準來規劃的,東西和南北兩個方向都有三四里長,佔地面積將近六千畝,能同時容納兩三萬人工作和生活,可以說這樣的廠子放到現代都是一個超級大廠,但是,隨着大明的發展,這樣一個大廠竟然不夠大了!

現在王恭廠簡直人滿爲患,連這裡的負責人,工部營繕清吏司郎中宋應星都搞不清楚廠子裡面到底有多少人了,因爲他要管的事情太多了。

像二四式燧發槍的生產,王恭廠擴建的時候就是爲了做這個,當初剛開工的時候千人都不到,機牀也就二三十臺,一個月也就能做出千來把燧發槍,現在就不一樣了,光機牀就擴充到了兩三百臺,專門做槍的工人最少上萬,而且最耗時間的槍管都拿出去外協了,如果全力開工,一個月做出五六萬把二四式燧發槍都不是問題。

當然,他們不光要做二四式燧發槍還要做左輪手槍和轉輪步槍,大明的一等軍團和二等軍團都在逐步換裝這種新式槍械,再加上皇上每年都在以上十萬甚至是幾十萬的速度瘋狂擴充軍隊,光是軍隊裝備這塊這上萬人的規模就有點捉襟見肘了。

這些槍械可不光是給明軍配備的,軍火訂單也佔了很大一部分,左輪手槍在南洋那邊一直都很火爆,已經成爲各國冒險家必備的裝備,一個月賣出去幾千把都不成問題,再加上皇上時不時又接個上十萬把二四式燧發槍的大單,王恭廠的槍械製造部門可以說一天十二個時辰輪軸轉都忙不過來。

還有手雷和地雷的生產,地雷就不說了,一般不到大型戰役的時候,不會儲備太多,手雷的需求量就恐怖了,要知道皇上的要求可是每個明軍士兵最少配備兩顆手雷,一百多萬軍隊就是三百多萬顆。這還是平時,要是到了打仗的時候一天扔出去幾萬顆手雷都算少的,所以這個手雷是怎生產都不夠,幾千工人一天十二個時辰輪軸轉也忙不過來。

還有槍炮彈藥的生產,自從皇上提出了一個什麼子彈和炮彈的基數之後,王恭廠的彈藥生產部門也是一擴再擴,到現在擴到幾千人還是不夠,要知道一個基數可是上百發子彈甚至是炮彈,想想大明軍隊的數量,子彈和炮彈的需求量簡直大到恐怖。

還有艦炮燧發機的生產,爲了保護核心機密,現在燧發機就王恭廠能做出來,大明現在可是每年生產,一百艘超級戰列艦,光艦炮就是上萬門,燧發機結構那麼複雜的東西,安排上千人生產都有點做不過來。

還有蒸汽火車的製造,從開工到現在就沒有停過,京東線現在都有二三十臺火車來回不停的運行了,就這還不夠,還有京遼鐵路,還要新建鐵路開封到京城的鐵路,現在也是擴充到上千人都忙不過來。

還有紡紗機織布機的生產,大明布匹生意是越來越火爆了,明商滿世界到處賣,搞得這織布廠也跟雨後春筍般使勁往外冒,對紡紗機和織布機需求量自然是越來越大,宋應星頭都大了,現在也是安排上千人輪軸生產,一個月反正就做這麼多,來遲了就等着,訂單都排到一年以後去了!

還有電線的生產,這是個剛成立的新部門,現在還只有幾百人,就這都是硬擠進王恭廠裡面的,後面按皇上的規劃起碼要生產幾十甚至是上百萬丈的電線,這點人肯定不夠,這點地方也遠遠不夠。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當朱慈炅看着工部總結出來的這份報告的時候,他對着王恭廠的地圖竟然有點伸不出手的感覺,這往哪兒指啊,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設備,塞都塞不進去了。

還是那幾個人,還是朱慈炅的私人書房,歐陸的軍火訂單已經確定下來了,他們這次是準備商議王恭廠擴建的問題。朱慈炅原本只是想將王恭廠擴建一下,但看了工部的報告之後,他改變主意了,這麼多部門,這麼多東西要做,擴建怕是解決不了問題了,只能將各部門拆分開來建幾個分廠了。

想到這裡,朱慈炅直接拍板道:”現在看來,光是擴建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了,乾脆把功能拆分一下,建幾個新廠算了,你們都說說看具體要建哪些廠。“

畢懋康首先提議道:”這機械廠肯定是要建一個的,現在光是蒸汽火車和紡紗機織布機王恭廠都做不過來,後面還要做電線生產設備,水泥生產設備和翻地龍,光做這些設備把王恭廠的地方全佔了恐怕都不夠。“

朱慈炅點頭道:”恩,說的對,這個機械廠必須新建一個,這些機械本來就是偏民用的,與王恭廠的軍工性質不符,必須分離出來,這件事情就交給王徵去負責吧,他精通機械製造,該建些什麼車間,該添置些什麼設備他肯定最清楚,讓他儘快出個草案,到時候再組織人議議。“

畢懋康聞言點頭一禮道:”微臣遵旨。“

朱慈炅擺了擺手,又對其他人道:”你們還有什麼建議嗎?“

他的話剛落音,孫元化便小心翼翼的道:”微臣認爲這個鋼鐵鑄造最好也能分出來,鍊鋼用的煤炭和鐵礦石都很佔地方,而且很髒,放在王恭廠裡面讓整個廠區都顯得很不乾淨,不如專門建個鍊鋼廠,可以鑄造零件也可以生產標準的鋼塊,還可以生產各種厚度的鋼板,現在民間對這些東西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了,就算王恭廠用不完,拿出去賣也能收回成本。“

朱慈炅聞言,有種毛瑟頓開的感覺,是啊,後世可不是有專門的鍊鋼廠嗎,鋼材也是到處都有賣的,你要平民百姓去鍊鋼肯定不現實,朝廷把鋼煉好了賣給他們去做進一步的加工不但是一項龐大的收入,也有助於經濟的發展,簡直就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他不由大讚道:”初陽說的對,這個鍊鋼廠必須建,而且要建很大,要能同時滿足王恭廠和大明百姓的需求。你們有什麼建議都大膽的提嘛,初陽這不是說的很好嘛。“

他這話一出口,敬陪末座的陳子龍立馬鼓起勇氣建議道:”皇上,微臣覺得這水泥廠也得建一個,光是修河渠就不知道要多少水泥呢。“

朱慈炅聞言,一拍額頭,是啊,怎麼把這個給忘了,水泥的需求量可不是一般的大,修河渠什麼的那都不算什麼,修橋、修路、修隧道、蓋樓房都需要巨量的水泥,建一個水泥廠恐怕都不夠,還有電線的需求量同樣大的驚人,也必須專門建個廠。

這樣算下來,新廠最少要建四個,機械廠、鋼鐵廠、水泥廠、電線廠都必須建,必須把這些亂七八糟的功能全部剝離出來,讓王恭廠變成一個純粹的軍工廠,這樣才能滿足軍隊建設和軍火買賣的需求。

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八卷 第三十章 世子一怒揍公爵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八卷 第三章 北疆定名新九州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三卷 第四章 飛梭織機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八卷 第十一章 列強反擊,盟國告急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滿懷築雄城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軍用忠良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八卷 第二十三章 大明驚世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七卷 第六十五章 裝甲戰車攻城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