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

思明府位於廣西承宣布政使司的最南端,再往南就是大明屬國安南的地界了,這裡原本是個土州,也就是少數名族聚集的州府,不過這會兒整個府城大街上已經看不見什麼奇裝異服的平民了,幾乎清一色全是崇正裝,到處都是明軍!

府城的****,一座龐大行宮已經接近完工,這是專門爲皇上準備的,沒辦法,這地方地處邊遠,實在是太窮太落後了,連知府衙門都拿不出手,負責最南端鐵路修建的盧象升見人員充沛,原材料也很充足,乾脆請示朱慈炅建了這麼一座行宮。

朱慈炅自然是不會反對,能住好一點爲什麼要委屈自己呢,又不是什麼勞民傷財,十多萬俘虜修完鐵路,基本上就沒什麼事了,在那裡閒着也是閒着,還不如給他們找點事做。

這十多萬俘虜他並不準備馬上調到別的地方去,另外五十五萬俘虜還會陸續運送過來,甚至工部修建鐵路、橋樑的專家全部都會彙集到這裡,這是爲什麼呢?雖然說現在鐵路修通了,糧草的轉運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了,但也不用這麼浪費吧!

其實,這一點都不浪費,北疆成功的經驗給了朱慈炅很大的啓示,以前大明並不是沒有徵服過北疆,太祖皇帝就曾打得漠南各部臣服,北疆那時候就已經全部匯入大明版圖,但是,後面北疆又慢慢脫離了大明的控制,甚至多次入侵大明,給大明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爲交通太不方便了,大明朝廷無力支撐大規模駐軍的費用,所以監管不嚴,只能一次次征討,又一次次被他們降而復判。

現在就不一樣了,有了鐵路,糧草物資的調撥完全不成問題,大明想在那裡駐紮多少軍隊就駐紮多少軍隊,北疆基本上不存在再反叛的可能性。

這次征討南洋,朱慈炅想用同樣的方法,根據地形,用鐵路貫通整個南洋,到那時候,南洋不再是西南極邊之地,明軍可以大量駐紮於此,南邊也不再是南蠻聚集之所,大明將教化這裡的蠻夷,發展這裡的經濟,讓南洋人也和大明所有平民百姓一樣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這樣,他們還會造反嗎?

朱慈炅的這個決定,直接導致思明府的府城外變成了營帳的海洋,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營帳,山包上,小河旁,田地裡,到處都是聚集的明軍和俘虜,而且,思明府火車站的火車從來就沒有停過,不斷有軍隊和俘虜從裡面涌出來,不斷有物資和糧草從裡面運出來,整個思明府人越聚越多,越聚越多,一個邊遠府城的熱鬧程度,大有趕超桂林府、廣州府、昆明府等省會城市的架勢。

現在,曹文詔所率的關寧軍和押解的十五萬俘虜早就到了,秦翼明所率的定遼軍和二十五萬俘虜也已經陸續抵達,李明甫所率的武威軍和二十五俘虜也已經從廣州府開拔,很快就將陸續抵達,整個思明府已經聚集了三十萬大軍,和五十五萬俘虜,那連營都快方圓將近百里了,還好思明府正好是塊不小的盆地,不然這麼多人還真沒地方紮營。

至於俘虜會不會造反,這點壓根就不用擔心,像農民軍的俘虜,皇上已經發話了,讓他們服五年勞役就放他們回原籍,還發放田地給他們,讓他們重新開始生活,現在都熬了快三年了,再有兩年就自由了,這個時候讓他們造反,他們不宰了你纔怪。

滿蒙俘虜,朱慈炅也一視同仁,讓他們服五年勞役就放他們回原籍,雖然這會兒纔開始不久,但是別忘了,他們的家人可都在明軍的控制之下,要他們敢造反,後果不是他們能承受的!

朱慈炅當然不害怕他們會造反,這會兒他正坐着自己的御用專列,和孫元化、程國祥、黃道周等朝廷大員討論《大明藩屬國令制》的問題呢。

這輛御用專列就如同他和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描述的那樣,有專門的臥室、有專門的餐廳、有專門的書房、有專門的會議室、還有御膳房、御醫房、洗手間等等,還有太監、宮女、錦衣衛的休息場所,可以說應有盡有,就是一座移動的行宮。

至於爲什麼討論《大明藩屬國令制》,它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主要就是綱領性太強了,缺乏必要的細節規定,朱慈炅這次召集黃道周等人就是要討論出一個補充的細節規定。

比如說,藩國和屬國都由大明冊封的藩王和屬王管理,那麼這個藩王和屬王冊封的具體流程是什麼呢,又有什麼憑證呢,什麼人才有資格接受大明的冊封呢?這些都要交待清楚,形成固定的流程,不然真到要冊封下任藩王和屬王的時候非得亂套了不可。

又比如,藩國和屬國的稅收都由藩王和屬王自己收取,總得有個收取的標準吧,要不然那些藩王和屬王爲了享樂狂徵暴斂,激起民變,到時候還不得大明去擦屁股。

又比如,藩國和屬國的軍隊糧餉和輜重都由藩王和屬王負責提供,那到底提供多少糧餉呢,又到底提供多少輜重呢,總不能大明要多少他們就得給多少,這樣藩王和屬王肯定不服,也不能他們想給多少就給多少,這樣大明就虧大發了,所以,必須根據軍隊的數量給出一個具體的標準。

又比如,藩國的官員都是由藩王任免的,這個任免的標準是什麼,總不能說他們想任免誰就任免誰,那大明組織的統一科舉豈不成了笑話,所以必須規定,幾品以上必須由大明授予進士功名的人擔任,幾品到幾品以上又必須由有舉人功名的人擔任,這樣才能讓那些苦讀大明四書五經的屬國學子有充足的動力,不然誰來學什麼漢語啊。

等這些補充細節修訂的差不多了,車隊也差不多快到思明府了,此時南洋四處可謂大軍雲集:

在北邊的思明府,有大明的天雄軍、關寧軍、定遼軍、武威軍、邊防軍第二軍團和即將趕到的禁衛軍第一軍團總共六十萬大軍;

在南邊的星城港基地,有大明的南洋艦隊、南海艦隊、水師預備軍團總共二十五萬大軍,戰艦數千艘;

在思明府以南的防城新港,還有大明的北洋艦隊和北海艦隊總共二十萬大軍,戰艦兩千餘艘;

在雲南的孟艮府,還有各地土司集結而來的數萬人馬,額,這土司人馬又是怎麼回事呢?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卷 第六章 爲君之道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十四卷 第二十六章 合作共贏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章 閹黨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六章 班底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九卷 第十章 鬥心機王爺戲總督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萬大軍第十卷 第一章 覓良纔開科取士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