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三章 犯顏直諫

在古代當皇帝很辛苦,不但要處理數不清的政務,還要早朝,稍有鬆懈整個國家就會出問題,每天起早貪黑不說,心裡壓力還特別大。

在明朝當皇帝尤其辛苦,其他朝代的皇帝基本上都沒有天天早朝的習慣,但明朝的皇帝幾乎都是天天早朝。當然,也有例外,萬曆皇帝就三十多年不早朝,因此他常被人詬病是個懶政皇帝。

爲什麼說這個早朝辛苦呢?主要是這個時間太早了,皇帝一般卯時(凌晨五點)就要臨朝聽政,也就是說早上四點多就要起來,對現代人來講,那簡直就是要命的折磨,而明朝的皇帝卻天天如此!

這天同樣如此,朱慈炅早早的就起來了,收拾停當之後便坐上龍輦在一衆太監的簇擁下緩緩朝皇極門而去。

這早朝是一件非常莊重的事情,每個細節都有詳細的規定,過程雖說隆重但也很繁瑣,朱慈炅上了這麼多次早朝倒也漸漸習慣了。

隊伍剛進午門,便有禮儀官高唱道:“皇上駕到。”

午門內,皇極門外,御道兩側的官員立馬整齊的跪下來,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然後,便趴那裡不動了。

此時禮樂齊鳴,朱慈炅的龍輦緩緩的通過御道,來到皇極門的臺階下。朱慈炅下了龍輦,昂首闊步的走到臺階最上方的門廊下面,坐上早已擺好的龍椅,旁邊的太監一揮鞭,”啪“的一聲禮樂驟停,又有禮儀官高唱道:“入班。”

御道兩邊的官員開始站起來整齊的向御道靠攏,差不多最前面的官員緊挨着御道時又同時停住,轉身面朝皇上,跪地起喊:“微臣參見皇上。”

然後,一齊磕頭三次,朱慈炅按例擡手道:“平身。”

官員們這才站起身來,又有禮官高唱:“奏事。”

шшш▪ тт kán▪ c○

然後各衙門開始依次奏事,當然,朱慈炅現在還不用對奏,一般都是朱由檢根據以往的定例對答,如果有特殊情況,一般就是一句:“此事容後再議。”這意思就是等下朝以後,輔政大臣們一起商議出結果再做答覆。

朱慈炅只要正兒八經的坐在那裡,裝作仔細聆聽就行了。

這天各衙門奏事完畢,禮儀官又高唱道:“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按理這些官員們就應該躬身退後,等候皇上起駕回宮了。

但這次卻突然有人乾咳一聲,乾咳的意思就是有事啓奏。

所有人無不遁聲望去,原來是侍講學士黃宗周,只見他滿臉嚴肅的從後排走到御道上,跪到地上朗聲道:“微臣有事啓奏。”

禮儀官聞言一愣,還好他馬上又反應過來了,照例朗聲道:“大者宣露布,小者具奏本。”

黃宗周這才朗聲道:“聽聞皇上欲推廣西學,不知可有此事?”

朱慈炅聞言,心裡咯噔一下,暗道:“不會又是來搗蛋的吧?”

他的確想推廣西學,這點也沒什麼好否認的,於是他微微的點了點頭。

站在第一層臺階上的朱由檢見朱慈炅都點頭了,只得朗聲答道:“確有此事。”

黃宗周又朗聲道:”聽聞禮部尚書徐光啓徐大人乃西學泰斗,不知道可有此事?“

朱慈炅聽罷,只想翻白眼:”這話什麼意思?怎麼老是針對徐光啓啊?有本事你們衝我來啊!“

朱由檢也想翻白眼,這尼瑪都什麼問題啊,他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只得望向徐光啓。

徐光啓知道這次怕又是要背鍋了,這鍋揹着揹着也背習慣了,反正這都是皇上的意思,皇上總不至於來治他罪吧。於是,他無畏的走出班列,和黃道周並排跪在御道上,朗聲答道:”微臣只是略懂西學,泰斗二字實在是不敢當。“

黃道周斜了他一眼,梗着脖子道:“我堂堂華夏自大漢以來幾近兩千年,從來只聞孔孟之道可以治國,從未聽聞蠻夷之學可以安邦,徐大人你推廣西學是爲公?又或爲私?你又將聖賢之學置於何地?”

朱慈炅這個鬱悶啊,心道:”果然又來了,這些人怎麼回事,建個軍工廠他們鬧,招個工他們也鬧,真是無理取鬧!“

徐光啓自然不能說黃道周無理取鬧,這蔑視聖賢之學的罪名可背不得,他急忙辯解道:“推廣西學是爲王恭廠招收工匠,當然是爲公。”

黃宗周嘲諷道:“好個爲公,好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那我問你,王恭廠招完之後學堂是不是關了?

這話徐光啓還真不知道怎麼回答,他只得擡頭望向朱慈炅。

朱慈炅這個氣啊,這學堂開了他自然是不想關的,雖然不指望培養出瓦特、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大科學家,但西學普及了,民間總能出點現代化的人才,他建軍工系統就正需要這樣的人才。軍工系統可不是光做把槍就完事了,後面要做的東西還多着呢,沒有大量的人才,把徐光啓他們幾個累死也做不出來。

當然,這個問題一時半會兒是解釋不清楚的,他也不知道怎麼跟這些人說,只能耍了一把無賴,直接道:”此事容後再議,退朝!“

黃宗周錯點沒被朱慈炅這句話噎死,他臉色馬上漲的通紅,犟驢脾氣噌的一下就上來了,他悲憤的望着朱慈炅,直諫道:”皇上,武侯諸葛孔明有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望皇上以此爲鑑,親賢臣而遠小人,否則我大明危亦!“

朱慈炅自然知道誰是賢臣誰是小人,只是這些小人不自知而已,他也懶得跟這些小人解釋,直接擺架回乾清宮了。

這事就這樣完了嗎?當然不會,黃道周是什麼人物,這貨可是當世大儒,粉絲遍佈東林黨,他這一鬧東林黨的言官們首先坐不住了,坐不住了幹什麼了,上啊,上奏摺彈劾徐光啓啊!

錢謙益自然也不會閒着,他裝作痛心疾首狀,在東林黨內到處宣傳,好像聖賢之學就要崩塌了,以後就是西學的天下了,這還得了,不上書彈劾徐光啓那簡直就沒臉說自己是讀書人了,於是,東林黨的各級官吏也紛紛上奏摺彈劾徐光啓。

朱慈炅看着堆的越來越高的奏摺,知道麻煩大了,這次可不是幾十份,而是幾百份!

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八卷 第十八章 圍點打援,班門弄斧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六卷 第九章 朝廷改組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七卷 第二章 雪域神犬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舉再臨迎盛事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卷 第二章 南洋明商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十五卷 第十九章 運河開挖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六卷 第五十九章 波斯終屈服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