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傷心了,沉淪了,自暴自棄了,蹉跎很久之後,還是一事無成,除了感嘆命運不公,就只剩下空悲切了。

朱慈炅並沒有沉溺於憂傷的情緒中,畢竟那只是前世的記憶,這一世,大明並沒有亡,而且大明正在強勢崛起,正需要勵精圖治,一舉拿下海上霸權。

他可不會成天唉聲嘆氣,不思進取,慢慢等着列強越,到時候空悲切。

現在,有了鐵甲戰艦,大明海軍必然天下無敵,當然,前提是要先做出來。

第二天,早朝過後,他便召集畢懋康、孫元化、王徵、宋應星、徐孚遠和夏允彝這幾個技術骨幹,召開御前會議,商討鐵甲戰艦的生產問題。

這幾個人一聚到乾清宮的小型會議室,便知道,皇上又有新東西要交待他們做了。

果然,朱慈炅一進來,一番君臣見禮之後,便直接了當的道:”諸位,朕今天招你們來,主要是商討鐵甲戰艦的問題,就是給戰艦外表包覆一層鐵板,這樣,不但炮彈很難傷及戰艦,戰艦本身還可以當作武器,去撞擊敵人的戰艦,面對木製戰艦,鐵甲戰艦必將是無敵的存在!“

衆人聞言,有的目瞪口呆,有的驚喜莫名,有的若有所思,表情各異,反應不一。

在戰艦外面包覆鐵板,這個問題並不是沒有人想過,但是,這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因爲鐵板是相當重的,整個戰艦包覆一層鐵板的話,重量將會大到一個令人恐怖的程度,按現在級戰列艦那體型,一包鐵板,下水絕對沉!

當然,也不是說他們就做不出包覆鐵板的戰艦,不過要做到現在級戰列艦這麼大,他們基本上做不到,那重量,連船塢現有的鋼鐵支架都撐不住,誰敢去嘗試。

朱慈炅將衆人的表情盡收眼底,他知道,絕對會有人提出疑問的,因爲這並不是一個什麼奇思妙想,肯定有人想到過。

但是,大明現在還沒有出現鐵甲戰艦,這就證明,他們肯定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果然,會議室中才沉靜了一會兒,孫元化便拱手道:”皇上,您說的這個微臣也想過,但是,要抵禦炮彈的進攻,鐵板厚度最少要達到半寸以上,那樣的話,一塊門板大的鐵板都有幾百斤重,做個小小的鐵甲戰艦倒是問題不到,但要做到現在級戰列艦那麼大的體型很難啊。“

朱慈炅罕見的搖了搖頭,提示道:”不不不,初陽,半寸以上那是光鐵板,如果後面墊上厚木板,無需半寸,兩分厚就足夠了,如果再將材質改進一下,加大鐵板的韌性,一分厚就夠了。“

這個孫元化還真沒測試過,誰會無聊的把鐵板後面再加層厚木板呢,他測試的時候用的的確全是光鐵板。

好在衆人都熟悉皇上的脾性,皇上如果和顏悅色的說話,那就代表他並沒有生氣,只是跟你商議而已,不然幾個不字,足以嚇得人汗流浹背,而現在,孫元化只是尷尬的摸了摸頭,表示他知錯了。

在朱慈炅的刻意引導下,大明現在的學術氛圍已經相對比較寬鬆了,大家都不像以前那麼畏畏縮縮不敢說話了,孫元化這剛被否定,畢懋康又拱手道:”皇上,請恕微臣斗膽,就算是一分厚,那也比木製戰艦重了一倍都不止,按現在級戰列艦那體型,包上鐵板,沉可能不會沉,但是,那些炮門估計都要被淹水裡面了。“

朱慈炅聞言,點了點頭,隨即拿起早已放在桌上的毛筆,沾上墨水,刷刷刷在面前的大白紙上畫起來。

他現在的畫技那可不是吹的,在他的刻意練習下,雖然不一定能達到有名的畫家皇帝趙佶那種水準,怕也差不到哪裡去了。

在他的筆下,一艘級戰列艦的側面輪廓圖慢慢很快成型,那叫一個惟妙惟肖啊,衆人眼中不由都露出欽佩的神色。

當然,他並不是來賣弄畫技的,畫了個輪廓他就停筆了,並沒有再往細裡畫。

他放下毛筆,指着圖上的級戰列艦道:”現在的船型差不多都是這個樣子,圓弧底,跟個長長的水瓢一樣。“

衆人不明白皇上這是什麼意思,不光是大明這樣,幾千年來都這樣啊。

不過,皇上又畫又講的,總得有點反應不,衆人紛紛配合着點了點頭。

朱慈炅又拿起毛筆畫了個水線,這船就跟浮在水面上一樣了。

緊接着,他指着水面以下部分道:”船之所以能浮在水面上就是因爲它把這一部分水排開了,其實船的重量就等於他排開那一部分水的重量,這個可以稱爲船的排水量。“

這個時候可沒有排水量的概念,衆人聽到這裡都皺眉沉思開了,排水量,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呢?

朱慈炅緊接着解釋道:”曹衝稱象大家都知道吧,他其實就是在用排水量來計算大象的重量,大象站上去,船沉下去一截,畫跟線做記號,然後把大象牽走,再用石塊慢慢把船壓到同樣的位置,這樣石塊的重量就等於大象的重量了。你們想想,不管是石塊的重量還是大象的重量,是不是就是他們排開這一截水的重量呢?“

這個就比較的直觀了,衆人紛紛做出恍然大悟狀,很顯然,他們已經理解了排水量的意思。

見衆人已經明白了排水量的概念,朱慈炅又提起毛筆畫起來。

這次,他畫的是一種很奇怪的船,就好像在原來圓弧形的船底加了一個長長的梭子一樣。

看到這麼奇形怪狀的船體結構,衆人紛紛露出吃驚的表情。

如果從美觀的角度來講,這種結構簡直比老式結構難看十倍,皇上爲什麼要畫一艘這麼難看的船呢?

朱慈炅仍舊只是畫了一個輪廓,不過,這次他連水線一起畫上才停筆。

他放下毛筆,指着底下新加的那個梭型道:”如果在船的底部加這麼一個長梭型的密封船艙,那麼它的排水量是不是就增加了呢?是不是這個梭型的密封船倉做的越大,這個船的排水量就越大?排水量大了,是不是就代表船可以做的更重了?這樣一來,給船的外面包覆一層鐵甲還有問題嗎?“

衆人這才明白,原來增加這個梭型結構就是爲了增加排水量,這樣一來,不管戰艦做多重都沒問題了,因爲這個梭型的密封船倉可是整個都沉在水底的,它排開的水可不是一點點!

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四卷 第四十一章 兵臨果阿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六卷 第五十三章 一場鬧劇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皇帝的怒火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九章 明爭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六卷 第十七章 第一猛將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