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

bookmark

朱聿健見張強也沒有辦法,心頭一些哀婉,信心再次跌落,好一陣失落。

三人沉默少許,朱聿健再次擡頭問道:“張愛卿,我已經命蘇學士接掌縣衙,出任知縣一職,不知道愛卿對此事如何看待。”

張強連忙道:“這事陛下做主,臣只打戰。”

他反應迅速,其實他知道此刻不能和朱聿健鬧翻,再說,他也沒有處理民政的人才,蘇觀生怎麼說也當過知縣,知府,還替皇帝處理過政務,有這麼一個人才,自己何必派那些半生不熟的人去管那些事情,反正自己也不打算守這裡,蘇觀生當多長時間知縣,與他何干,過幾天有機會,他就會帶着他們撤離這裡了。

但這是一個信號,一個朱聿健向他要權的信號,他還要借重朱聿健這個人,他比起其他的王兄,叔伯來說,比較英明,目光也不會那麼短淺,因此,他暫時不擔心自己被朱聿健控制財政和民政,這裡或者其他地方的都可以讓朱聿健控制,但台州府,金華府,甚至處州府,他都不打算讓朱聿健插手。

那是他的領地,他的地盤,哪怕那些上任的人都是傻子,他也不會讓朱聿健插手,這是他的底線。

日子就這麼過去了一個星期,張強加緊整頓兵力,裁汰老弱,補充強壯士兵,同時修葺城牆,加固防禦工事,訓練士兵。

這一次,他一次訓練出了800義軍士兵,這些士兵從第八天起,已經融合進他的部隊中去了,那些義軍士兵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

義軍士兵連續打戰,又有一些戰鬥力,他只訓練了一個星期,他們就從民兵變成了熟練的金華義軍士兵,換上了金華義軍的制服。

當然這些人肯定是火銃手了,張強訓練他們就是爲了增強他的火銃手隊伍。

不過他們這些人一半拿的是淘汰下來的低等明軍火銃,一半人拿的是三眼火銃,那是一種只能打三十米距離的火銃,不過,勝在能連續發射。

唯一要考慮的是炸膛的問題,先前的火銃兵也拿着這些火銃,炸膛害死不少他初期訓練出來的火銃手。

但此刻他沒有辦法,他又不能生產火銃,這些都是繳獲的。

開來回去以後得建立一個兵工廠了,生產火銃,不能讓那些葡萄牙人閒的,只是修理一些損壞的火銃混日子了。

“敵人,敵人,”

“鐺鐺鐺”城牆上觀測的守衛士兵敲響了銅鑼報警。

不到一刻鐘,張強的各個部下都來到了城頭。

張強舉着一根繳獲的單筒望遠鏡看着城外,城外密密麻麻的鄉勇,是的鄉勇,前面有民夫,後面有清兵漢軍旗士兵。

更遠處,那是敵人的火炮,敵人運來了火炮。

“看來敵人等了一個星期是運火炮去了。”張強將單筒望遠鏡交給唐殿風。

唐殿風拿起來,仔細觀察,“大人,不少的紅衣大炮,看情況,比較精良,恐怕是葡萄牙人的火炮,這一次葡萄牙人不親自上陣了,賣給清兵火炮了。”

古月笙和楊陽陽都拿過望遠鏡來看了幾下,“大人如何打?”

張強道:“讓城頭上的士兵下去,在城牆後面集結,留下炮兵和一些觀察的士兵,一旦敵人攻上來,士兵從內側的梯子上爬上去,攻擊敵人的部隊,就讓敵人填埋護城河吧,我們放敵人到城牆上來打。”

戰鬥開始了,每個人坐鎮一個方向,張強坐鎮南城牆,唐殿風坐鎮東面城牆,古月笙坐鎮西面城牆,楊陽陽坐鎮北面城牆。

呼嘯的炮彈砸在城牆垛口上,帶走了一個又一個的城牆垛口,砸在城牆上,濺起不少碎屑,有的炮彈落在成立,擊穿了不少城裡靠近城牆的房屋屋頂,傷了一些百姓。

猛烈的炮火很是少有,張強只在金華府面對上百門清軍火炮轟擊的時候見過這樣的場景。

一些負責觀察敵人的士兵瑟縮在城牆垛口後面,就這,不時有人被砸飛,砸傷。

火炮足足轟擊了半個小時,清軍的鄉勇掩護着大量民夫來填埋護城河,破壞城外的障礙物。

又過了一個時辰,在一些城頭的小炮被砸飛,炮兵受傷的情況下,張強命令城頭擺着的繳獲敵人的紅夷大炮開始還擊,炮彈落下,所有擋着炮彈的鄉勇,民夫,都缺胳膊斷腿的,死狀極爲慘烈。

一些民夫開始逃亡,鄉勇上去阻攔,驅趕他們,只有極少數的民夫被砍了頭。

民夫不得已再次跑回來填埋護城河。

一個小時,護城河已經填埋的差不多了,鄉勇們驅趕着民夫推着攻城器械,扛着梯子,開始攻城。

這時候城頭的弗朗機炮開始射擊,這些炮不少,給敵人造成了更大的恐慌,民夫們你推我擠,不肯上前,鄉勇們用力的阻止,砍殺了不少民夫,才逼迫他們朝前行進。

看着他們靠近城牆,虎蹲炮開始噴發鐵砂,一下一大片的。

但這並不足以阻止敵人攻城,張強下令民壯,弓箭手,上城還擊。

一時間,民夫和鄉勇全部損失慘重,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靠近城牆,同城牆上的弓箭手以及民壯對射。

雙方的火炮也沒有停止的意思,反而越來越猛烈了。

死傷不可避免,傷亡越來越慘重,雙方都是。

漢軍旗的火炮推的越來越近,漢軍旗的步兵也越來越近,這時候,紅夷大炮也轉移了目標,開始轟擊漢軍旗的那些小炮和步兵,弓箭兵。

三個時辰,敵人已經開始攻城了,張強派上了一部分俘虜兵上去消耗。

可以看出來清軍的目的是消耗那些民夫和鄉勇,他們的人一點也沒有靠近的意思。

四個時辰,光金華義軍,就死傷了兩千多人,地方的鄉勇和民夫更是慘重,畢竟他們是攻擊一方,面對有城池防守的金華義軍,以他們的戰鬥力,還是損失慘重。

五個時辰,民壯被撤下來休整,轉爲轉運傷員,搬運物資,俘虜兵被大量的派上去,在義軍士兵和張強的金華義軍士兵的監視下同敵人作戰。

六個時辰,雙方的炮火開始漸漸的停息下來,城牆上已經站滿了雙方的士兵,鄉勇憑着人數的優勢,加上一些漢軍旗精銳加入戰鬥,張強派在城頭的那些俘虜兵士氣不高,義軍和金華義軍的人數太少,一些俘虜乘機反水,使得城頭陷入了危機。

義軍士兵只能保衛火炮和一些關鍵地段,金華義軍則負責監視和衝擊敵人。

“派火銃兵五營,六營上去。”張強對身邊的親衛道。

一會兒,兩個營的火銃兵,上去,他們拿着低劣的火銃,對着敵人和俘虜兵就是一陣猛烈射擊。

無差別射殺城牆上的所有的敵人和俘虜兵。

使得敵人慌亂了,紛紛跳下城牆,想要返回城外,可惜,他們的速度沒有火銃快。

不到半個小時,張強這一邊的城牆已經清理乾淨,五營和六營的火銃手在一營的弓箭手的配合下,沿着城牆掃蕩,敵人的攻擊破滅了。

敵人全面撤退了。

敵人的火炮再次開始轟擊城牆上,張強的精銳兵力再次轉入城牆下方隱蔽。

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2371章 交替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變第三百零四章 劉良佐守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清內訌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八百七十八章 失控的琉球王國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疇死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2370章 裂痕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四百五十章 會鰲拜2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2371章 交替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第七章 掌旗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六十六章 暴風雨之後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五百六十一章 開發寶島2第三百零一章 風沙滿城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用萬思安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明烽火17-逆轉1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