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

bookmark

隆武朝廷和金華義軍的矛盾是隱藏在心裡的,張強和隆武都知道最終兩家會做一個了斷,但如何了斷,是和平相處還是刀兵相見,還是以其他方式合作發展,兩個人心裡面都沒有一個成熟的想法,但現在無論是隆武還是張強都不想把關係鬧僵了。

張強需要隆武這杆大旗,隆武需要張強的金華義軍的支持。

至於魯王朝廷,魯監國的軍隊和朝廷勢力張強只把他們當作手中的一把刀,一把不太鋒利但可以嚇唬,吸引老奸巨猾的洪承疇的刀。

起碼可以推在前面當烏龜殼使用。

能用錢和武器解決的事情,張強不願意用手中精銳的部隊去碰。

望着剛纔還怨氣漫天的文武們高興的臉色,張強不知道現在隆武朝廷是怎麼看待這次泉州府危機的。

自己的這次退讓其實並沒有讓那幫受到長期以來的儒家文化渲染的有名氣的大儒們接受,他們更在乎的是朝廷的顏面,就像後世,我大天朝一樣,無論是真的對,真的冤枉,無論你是不是冤枉死得,你都得遵守大天朝的規則,否則的話,你受到的懲罰比罪犯還要高,詳細的法規,張口就能數落出無數隱藏的你不知道的幾十條讓你比罪犯的罪還重。

你給面子頂多是個防衛過當,請記住,天朝是沒有正當防衛無罪的條約的,也沒有你是可憐,你是無辜這麼一說,一旦有事,你的責任可以輕,但絕對沒有說人家冒犯你,你不反抗等待警察叔叔來解決你就沒有問題,你的問題大着呢。

“啪”張強給自己一個耳光,怎麼又開始走神了,他用力的搖搖頭,繼續開會。

而此刻,隆武朝堂上,爭鋒相對,爭吵的並不比金華義軍這一羣臣遜色多少,反而因爲他們的身份和才學,爭吵的更加激烈,引經據典,華麗的辭藻猶如加特林機槍吐出的子彈,將滿朝的官員掃射的千蒼百孔,臉色潮紅,嘴臉歪斜,尤其是隆武皇帝朱聿健的臉色陰沉的可怕。

可他又沒有辦法和他們解說自己和張強的約定。

蘇觀生,錢秉鐙,李成棟,金聲桓,金聲,黃斌卿,李光地,李世雄,方以孔等朝臣在大殿裡面對着隆武朱聿健發牢騷,隆武則苦口婆心的同他們講解。

“我們現在只能接受,而不能反對,何況人家出兵,出錢,幫助我們光復河山,何罪之有?”隆武威嚴的責問着朝臣。

“皇上啊,他張強桀驁不馴,兵強馬壯,不聽朝廷指揮,援兵久不至,使得你的使節損失很多御林軍,這可是你現在身邊大部分的護衛啊,花費巨資建立的御林軍兩千兵馬,就在此次的泉州府事件中,損失殆盡,逃回到十不存一,以後如何保護皇上你的安全?”蘇觀生哭訴着。

“汀州府城內有兵丁三千,青壯一萬有餘,組織鄉勇營亦可組織起三五千人,汀州府的防禦固若金湯,不必費心。

再說前有李愛卿的一萬精銳在江西正面作戰,側面有金聲桓愛卿的兩萬士兵策應,如今後方我們的兵力有四萬餘人,由黃斌卿將軍帶領日夜攻打贛州府,另一側有張天祿總兵的一萬精銳側擊贛州府,只要拿下贛州府,我們的後背就可無憂。

只要再加以訓練整編時日,就可以調到正面光復江西,打通同堵胤錫巡撫的聯絡,到時候我們可以拿下江西一省,擁有福建和江西兩省,又有金華義軍爲我們的側背,如此情況,難道你們想要自毀長城?”

隆武很不解的帶着些惱怒的語氣問道。

錢秉鐙上前幫助蘇觀生道:“啓奏皇上,金華義軍幫助我們可以,這本是臣子的義務,爲皇上分憂,爲光復大明江山分擔責任,這是臣子應該做的事情,作爲臣子卻把王土作爲自己的領地,不準其他官員和百姓進入,盤查嚴密,非有公事,或者召見,不得進入他們所在地地方治下,這還是臣子嗎?這是割據的土匪,藩臣,自古以來沒有哪一朝能容忍這樣的行爲。所以臣請求皇上發兵討伐此賊。”

李光地站出來,指着錢秉鐙道:“汝意欲何爲?”

錢秉鐙道:“攘外必先安內,有此曹賊樣封疆大吏,我等難道不能爲皇上分憂,爲朝廷解除威脅?”

黃斌卿站出來,“是啊,皇上,浙省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繁榮,軍隊強盛,這等膏腴之地,豈能讓這樣一個不臣之心的臣子所佔,不如招入朝廷,然後埋伏刀兵,殺之,奪其兵,佔其地,憑着他二十萬之衆的精兵,光復河山,指日可待,如今張強手握重兵,卻看着朝廷同韃子拼殺,等我們危機的時候,乘機出兵,和我們討要地盤,丟給我們一些殘破的兵器,幾個小錢,這真的是做臣子的樣子嗎?”

隆武本來心裡還有些無奈和堅持,這是他頭腦比較清醒,知道現在不得不和張強這樣的野心家與虎謀皮,他也知道張強是個什麼樣的人,可他連推翻了大明的李自成舊部,把大明攪個天翻地覆的張獻忠舊部都能原諒,如何不能原諒只是有個野心,並且現在還看不出能不能最後取得勝利的張強?

此時聽到反對的朝臣如此一說,他的心裡防線也開始動搖了。

任何人都有他的陰暗面,都有他的缺點,可以說大明末代君臣的缺點都十分的明顯,隆武只不過是比那些人比較起來好一些罷了,他有積極,精明的一面,卻也無法抵抗歷史的車輪,無法抵抗自身存在的弱點,無法抵抗他本身身爲皇族一員的傲慢和自負,對於大事而非,對於顏面還是很看重的。

此刻他有些猶豫了。

他看向李成棟,那個被張強打的丟盔棄甲,最後在清軍綠營中不得志,不得不轉身投靠他的李自成舊部,這個人帶兵打仗是有一手的。

現在黃斌卿這個人只是一個普通的將領,說道打戰,還是李成棟和金聲桓這樣的人比較厲害,至少他們能和清軍周旋,能擊敗清軍,和清軍打戰互有勝負,而其他朝臣大都是文官或者一無是處的武將,除了擁兵自重,要錢要糧,他們遇到清軍只會堅守或者遠逃,所以他對於李成棟和金聲桓,李有德這樣的剛剛投靠過來的前清軍將領是很看重的。

“李愛卿,你以爲如何?”他柔聲問道。

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強推-突圍第四百八十九章 傾軋聯合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小子也欠抽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四百二十二章 南明烽火3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能便宜西班牙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四百一十九章 買賣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轉6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三十章 精兵速成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五百二十七章 處理公務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二百四十一章 讓世界亂起來,隆武朝來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戰艦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五百八十三章 八個名人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戰艦第四十九章 火槍手的表演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六百七十九章 怨氣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賺特賺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三百一十五章 清軍包圍饒州府府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七百九十九章 挑戰華夏水師2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六百七十一章 老爺你好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