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

bookmark

中樞就是如此,地方上設州,州府相當於後世的省府,省級官員就是州官,這個州在現在看來是比較小的等級,但在後世看來,一個州相當大,就比如美國,美國的州相當於中國的省,也可能略微小,略微大一些,但他們的各個方面都比較獨立,這是一種很先進的地方,也是一個比較危險的地方,不過用在明朝正合適。

因爲張強是領主啊,封建領主,他需要分封一些有功之臣,從龍之臣,無他,如今是封建時期,不可能大方的接受後世的思想,而且在張強看來後世的思想幾乎全部來自西方,這是危險的,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這是危險的。

自由,大同思想是對於弱小的國家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對於還處於封建時期的國家也是危險的。

對於已經很先進的後世的美國,這是一個優勢,是代表先進,但對於後世的中國來說,這就是把遊戲規則的制定權交給他人手上,然後讓人從思想,經濟,以及國土上宰割自己的愚蠢行爲。

我們看到中國努力宣傳孔子思想,孔子能代表中國文化?不能,中國文化猶如美國手裡的自由文化一樣,是從一個混亂的,多種族時代進化而來的,孔子的文化只代表一部分,那就我們要做羊,而後世中國教導我們要做狼,可狼的缺點也明顯,不忠,隨時背叛,不團結,一旦有強者介入,他們就會服從強者,這是不對的,要堅持本國,或者本民族不滅亡,就得堅持本民族的思想傳承和特點。

要有領頭羊,要有功臣羊,要有團結的整體,羊要不團結,即便是狐狸也能叼走兩頭,即便是野豬也能隨便咬死兩頭,即便是護衛羊的犬,也能隨便偷走兩頭,而主人卻不得不忍讓這種行爲,爲了生存,這種消極防守的行爲是不行的,二戰德國人告訴我們即便是痛苦,也要主動爭取生存空間。

喜洋洋和懶羊羊得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羊的家族要團結,同時要獎勵功臣,才能讓大家免受其害,才能讓那個狼下不了口,整天說我會回來的。

想要做狼的羊是沒有出息的,而正是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反擊的羊纔是我們要做的,因爲我們本來就是羊,羊的就是靠羣體戰勝敵人的。

讓狼來領導羊,只能讓狼偷吃,讓羊裡面的勇敢者來領導羊,那麼一羣羊也能變成團結的狼羣,清韃子就是狼,這無可厚非,狼就生活在條件艱苦的深山老林,冰天雪地裡面,而明朝就是羊羣,如果沒有一個合格的領頭羊,沒有勇敢的功臣羊,那麼他們就是一羣待宰的羔羊,數量雖大,明朝有幾百萬軍隊,卻無法戰勝不過十幾萬的狼。

所以給勇敢的羊一些獎勵,讓他們帶領羊羣組成戰鬥力極強的羊羣,而張強作爲領頭羊,能領導大家度過難關,向水草豐沃的地方行進,走向羊羣的幸福之地。

兔子急了還咬人,羊羣強大了也是無敵的。

州府下面是道府,這是爲了分擔州府的管理壓力,以後地盤大了,一個州府要管理十幾個,二三十個府,那是不可能全部照顧過來的,儘管張強採取了後世和明朝官制結合的辦法,擴大了官員隊伍,相比明朝政權不下縣,那是連邊角都探到了,都有專人管理,但這世上的事情,靠幾個人永遠無法官過來,因此州府下面設道府,幫助分擔壓力,責任到人,也是一種先進的管理辦法。

道府,最高長官是道員,正職位從三品,沒下一個大級別都要下調一級官品。

副道員爲從四品,轉四品正品和副州長一樣,需要有功績,需要第二任期或者平調,上調才能完成他的提升。

下面設置同州府,官員等級比州府的官員等級同樣要低一級。

道府下面是府,知府分爲重點府知府,官職位四品,大府知府從四品,中府知府爲五品。

知府下面重點府下面設各個處,處長直接對知府負責,要讓知府忙起來,不能讓他們整天玩一些官僚文章。

大府府下面設置處,處長下面設科,可以多設,但沒有副職,也是讓處長忙起來,避免後世那些官員整天有時間去酒樓閒逛。

中府下面設科,也是要忙起來,科長可以多設,但不能有副職。

張強就是要下面的官員忙起來,不能讓他們整天爲正職的官位而搞什麼官鬥。

府下面是知縣,知縣正職位六品,提拔進入府擔任科長,才能升值爲從五品。科長下調,直接爲中府知縣,但必須幹夠兩任,否則不予提拔,提拔以後爲中府知府,五品。

以下的鄉鎮,皆爲科員或者有成績的科員,辦事員,鎮長爲六品,鄉長爲七品,以下的辦事機構精簡,有成績的爲從七品,沒有成績的,爲八品,保長爲九品,村長爲從九品。

所有官員和辦事員,科員都納入考覈,平庸的一直在原地,有成績的,民聲好的,提拔爲有品級的辦事員和科員,有品級的,有成績的科員,辦事員才能升職,下放,成爲官員,也就是村長一類的。

總之,張強把後世的村長,一類的人都納入管理,不能幹後世的村長選拔,鬧什麼村霸什麼的,簡直就是土皇帝,給他們官職就是讓他們珍惜這個官職,他們爲了這個官職也要收斂,否則民情部和監察部不是吃素的,分分鐘鍾辦了他們。

當然,監察部主要是監察上級官員,知縣以及知縣以上的科級,知府等官員,民情部纔是監察科員,辦事員,以及百姓的人員。

一系列完整的地方官職像一把鎖,一張大網,把官員牢牢地管理起來,同時像章魚的觸手一樣,通過民情部深入百姓當中,把百姓監察起來,強力管理起整個領地。

這就是張強和他的一般手下收復的明朝官員和士子,讀書人,還有心腹官員,將領們想出來的辦法。

羊羣是散漫的,需要皮鞭和獵狗的看管,羊羣是善良的,自覺地,他們只問誰給他們水草和幸福生活,不管周圍是否有皮鞭和獵狗,只要你給予他們了,他們會安安靜靜的吃草。

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二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採購辦公室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十章 殺將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一百零五章 見駕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有疑慮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第七百八十五章 新船定型生產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即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七百八十六章 你又來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八百二十四章 奠定勝局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一章,抓丁風波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家共同進步第二百六十五章 官制改革第五百七十七章 評價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小子也欠抽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彩末日3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六百八十五章 驚慌失措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赤嵌城善後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五十一章 賀錦偷襲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二百四十章 讓世界亂起來,幫張名振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五百九十二章 迴歸之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能便宜西班牙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七百七十一章 琉球王國出兵第五十一章 賀錦偷襲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