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

bookmark

洪承疇這個人歷史無法給他定論和評價,大多數人的眼裡他是漢奸,實際上他所做的事情的結果對於大明,對於南明,甚至是對於整個中華的漢民族這個主體來說,他的確是漢奸。

他同大多數的一門心思效忠滿清異族的漢奸,以及不是很心甘情願效忠滿清的漢奸,還有蛇鼠兩端效忠滿清的漢奸們一樣,結果都是導致了異族對漢族人的再一次統治。

歷史上他同范文程,馮全,給了滿清統治漢人的定國之策,而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三人則成爲他們這個定國之策執行的先鋒,是定國之策正反兩面的反面,三個走狗一般的人,一邊幻想着自己的榮華富貴,一邊全力幫助滿清絞殺漢人反抗者,改朝換代。

從功績上來說,他無可替代,甚至超過了幾十年前就給多爾袞獻計獻策,全力幫助滿清的范文程的貢獻,但你要說他是真心投靠滿清的嗎?

一些後世的觀點認爲,他其實對誰都不是真心投靠的,他只幫助自己,爲了實現後世一個叫馬斯洛的傢伙的理論,生存需求,8歲賣豆腐乾,11歲探究官場,爲了改變自己的貧窮命運……。

幾十年間,他之所以隱伏下來,靜靜的等待機會,然後遇到了農民軍起義,突然之間抓住機會,立奇功,展現自己的才華,然後被崇禎看中,委以重任,然後被崇禎多疑的用人方法給激怒,演戲給多爾袞看,從而獲得了諸葛亮纔有的委身說法,屈尊求教,禮賢下士,最後出定國之策,並且擼起袖子,親自實現自己的剿撫並行,以剿滅完結漢人的政策。

在遇到了順治以後,他再次重複和崇禎合作的路數,卻馬失前蹄,被迫退隱,喪失了寵幸,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他這一路走來,目的只有一個實現自我,不管你是明朝還是清朝,改朝換代,我都堅決走自己心中認定的道路,什麼仁義道德,我只虛僞的應付,什麼功名利祿,我需要的時候,就追求,不需要的時候,退而保全自身,整個人冷靜的可怕。

膚淺的人認爲他是狡猾,也只有他自己清醒的認識到,他每一個人生階段需要什麼,他就去努力奮鬥得到什麼,如果得不到他會想法自保和退出,等待機會重新復起,生命不滅,自我之路走不停。

而這時候,張強遇到的正是全力實現自己爲清廷出的定國之策的洪承疇,不擇手段,以剿滅爲主,掏空明朝一切的反抗勢力,最終達到平定反清勢力的目的,以得到清朝多爾袞的賞識。

但他的能力卻不是無限的,對付農民軍,對付大明那些只想着改朝換代,我去做大官,發大財的明軍將領,他是遊刃有餘,但遇到了這個想要爭霸天下,還有系統幫助的穿越者張強,他就一籌莫展了。

在金陵遙控指揮各地的洪承疇焦頭爛額的,他發現華夏軍就像一塊滑不溜秋的山石,無論他怎麼攀登,每次都會被甩下來,又像茅坑裡面的石頭,又臭又硬,打不過,抓不住。

無論他用反間計,還是派兵攻打,都蹭不破華夏軍的一點皮肉。

他不知道張強給自己外面披了一張柔軟的皮,魯監國明軍和隆武明軍,雖然不是很堅固,卻很有彈性。

同時永曆明軍也在間接的爲張強做掩護和牽制,所以他摸不到張強的一點虛實,攛掇葡萄牙人和荷蘭人去騷擾張強,也是唯一兩次能給張強下絆子的機會,卻被張強以力破虛,直接砸爛,洪承疇損失了參加兩次進攻的不少細作和派去的清兵。

這一次,乘着華夏軍同隆武南明的關係出現裂痕,洪承疇攛掇細作們挑撥蘇觀生針對張強和隆武朝廷的關係,終於撬開了一條縫,準備撕下隆武南明這件華夏軍的外套,卻不想,張強直接出兵攻打清軍了。

шωш⊕ тт κan⊕ ¢o 清軍敗的如此之慘,也許這不是張強的本意,張強只是想應對一下清軍的進攻,一次本能的反擊,但看在洪承疇眼裡,就是一次凌厲的戰略級別的出擊,破壞他的計劃的出擊。

所以洪承疇在得到了阿濟格派出的求援信使的求援信,在知道了派去的金陵的清軍敗退回來敘述的戰場情況以後,洪承疇苦思冥想,沒有辦法應付。

而身邊的馮全卻沒有他那麼多顧忌和天馬行空的想法,而是直接開口道:“總督大人,既然贛州之圍已解,何不派遣孔有德去救和碩親王?”

這是馮全在之前給他提出的建議,而他卻不想讓孔有德去打張強,他仔細盯着地圖,手在地圖上滑動,“讓定南王孔有德去攻打建寧府,調贛州府的平南王尚可喜帶兵三萬去吸引華夏軍張強的注意力,讓譚泰部收攏潰兵,收編隆武南明的明軍,然後去追擊隆武,圍攻汀州府。”

一會兒,他又道:“金陵派出大軍五萬去攻打魯監國明軍,讓他們首尾不能相顧,等博洛貝勒帶着大軍前來以後,收攏我們招募的士兵,夾擊上饒府的華夏軍,派出一部分軍隊去佯攻金華府,嗯,還有,馬得功部進攻漳州府明軍,數路大軍併發,把局面攪亂。”

馮全看着他,一臉仰慕,“大人英明啊,這樣的話,華夏軍這樣一支剛剛崛起的勢力,馬上會被大人扼殺在搖籃之中,就像大人當年剿滅李自成,張獻忠等流寇一樣。”

洪承疇搖頭道:“華夏軍這幾年已經扎穩根基,這一次不一定能讓他們覆滅,但一定會讓他們傷筋動骨,雖然損失很多投降的明軍,也可能損失一些大清的精銳勇士,但如果這一場戰爭能打贏的話,東南可定也,下面就是想辦法收拾大順的那些餘孽了,收拾了那些餘孽,永曆朝廷自然會消亡,到時候大清順應天命,說不定可以再造蒙元那樣的盛世王朝。”

馮全被他說得激動萬分,“大人這真是雄才大略,恐怕三國諸葛亮都得甘拜下風。”

洪承疇一番配合的大笑,然後走出了簽押房,一個人在院子裡面走着,仔細觀察他的臉就會發現,他根本沒有一絲毫的的激動,就跟大清再造蒙元盛世和他無關一樣。

洪承疇仰頭望着星空,“張強,你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這一次不一定能打敗你,但你讓我搞不懂,爲什麼你會主動將隆武這層皮剝落呢?”

“你到底下一步有什麼打算?”

“洪承疇,你改如何選擇才能站在對的一邊?”

“金華義軍,現在的華夏軍,你難道想甩開大明獨自建立一個王朝?”

“不收明心,如何能讓大明人成爲華夏人?”

“你讓我看不透啊。”

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六百零七章 高明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九章 鄭彩末日5七百八十六章 你又來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2370章 裂痕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鬥2第六百九十五章 找事的都打死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八章 統御技能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們的反應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1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擊1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七百九十九章 挑戰華夏水師2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五百八十三章 八個名人了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三百三十九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1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變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明國挑釁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一百六十四章 鐵模築炮法5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鬥2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六百零七章 高明的應對第三章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做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有疑慮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五百六十一章 開發寶島2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三百十一章 開花彈誕生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七百三十六章 收復碼頭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