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金銀幣問題

bookmark

說到正經的事情,周粥開始嚴肅了起來,他倒是記憶力好,也不用帶資料,不用看那些豎着寫的奏本的彙報內容。

在華夏軍裡面,張強提倡簡體字,主要是爲了讓知識能最大面積的傳播,把領地的識字率提升上來,有知識的百姓更加不容易受到別人的盤剝,官府和百姓的交流會更加順暢,不容易引起對立。

可張強使用的那些文人都是舊人,大明或者南明的士人,讀書人,知識分子,他們不可能改變習慣去適應你的,來不及了。

像金聲,朱大典,錢秉鐙,甚至是尤海波,都是一大把年紀了,起碼已經四十多了,知識水平已經固定了,讓他們再多學習什麼,很吃力,也很不現實,所以辦公,奏本什麼的,他們這些人寫起來還是原先的繁體字,還是豎排,只是因爲張強強調斷句,所以他們還是學會了標點符號斷句等簡單的東西,把一句話能通過斷句說清楚,不至於讓人去猜。

周粥這些東西接受起來倒是快,因爲他也是這個底子起來的,稍微加強了一下學習,讓那些秀才,舉人給他補一下課,就能平常的斷句,閱讀了,這點張強不如他,至今,沒有斷句的話,張強是看不懂的,或者產生歧義。

有時候,乾脆就是周粥在向張強解釋這些臣子們交上來的奏本。

“總體來說呢,咱們的開支增大了,但由於有着不錯的應對方法,有着前期打下的堅實的商業底子,不斷擴張的商隊規模,海上的,6地上的,使得咱們的收入還是盈利不少。”

張強微微點頭,聽着周粥的彙報。

“去年現在到今年這個時候,一年中咱們實現了財政收入一億五千萬兩白銀,一百萬兩黃金的收入,這些這算成金華元,現在應該改爲了華夏元了,總共大約兩億六千萬華夏元的收入,比起咱們開頭幾年的八千萬兩的收入翻了幾翻。”

“這些錢用於基礎建設的錢爲大約兩千萬華夏元,只是提供了一些啓動資金和基礎材料和地皮的購買資金,一些後期資金通過向領地內的商戶徵集,通過入股的形勢進行下去。”

張強讚賞的對他笑了笑,“做的很不錯,知道利用民間資金了,這樣就不會讓他們把賺到的銀子們都鑄成銀塊埋入地下了,加強了資金的流動效率,也能使得百姓有錢花,不至於富裕了,市面上卻沒有錢花。”

“是的,大都督,一個接一個的賺錢的法子使出來,大家蜂擁而上,一箱箱的白銀被擡出來,進入華夏錢莊,進入了咱們的糧食部直管的金融司裡面,和糧食一起托起咱們的紙質華夏元的流通,現在咱們的華夏元已經成爲領地內的主要貨幣,人們大部分都接受了華夏元。”

稍微調整了一下身體的姿勢,周粥繼續說道:“不過因爲一些6續來到大明遺民,他們還不是很相信華夏元造成了華夏元在底層的流通依然有些困難,人們相信那些大額的華夏元,因爲這些他們看作是就像山西票號那樣的銀票,小的華夏元人們卻大都把這些換成鑄造的銀幣,銅幣,總是兜着一大袋子銀幣和銅幣去購買物品,交易買賣上有些不是很通暢。”

“這麼說他們能接受就像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那樣的銀幣,金幣,那也行,並不一定要他們全部接受紙質的華夏元,兩者互爲補充,也能加強咱們同外界的貨幣溝通,”

張強插嘴道。

周粥有些苦惱的說道:“但有些人就是很賤啊,因爲咱們型的金幣,銀幣成色十足,雖然有美麗的花紋,周邊有齒紋防止一些不法商販搗亂,磨損上面的分量,減少金幣,銀幣的價值,造成貨幣價值紊亂。

可他們還是有能人,能仿製出咱們的金幣,銀幣,調包裡面的金銀,用其他金屬填充,這樣,一枚銀幣價值一百文,他們弄一下就價值八十文,九十文了,他們賺了一成半到兩成的利潤。”

張強長嘆一聲,“高手在民間啊!“

張強指着周粥道:”加大打擊力度,抓住就斬,財產沒收,家人丟進俘虜營,讓藺養成去操練他們。”

周粥苦笑,“這些我都做了,但反而讓他們更加猖獗了,最近查獲的一批金銀幣,成色居然不足五成,有的甚至是四成,而且他們知道在縣城不可爲,將主戰場轉移到了一些偏遠小鎮,鄉里,村裡,去忽悠那些窮苦百姓,這些窮苦百姓拿着這些金銀幣到城鎮裡面花的時候,城鎮的那些受過訓練的夥計,店小二們一眼就能識破,又增加了民間糾紛。”

“怎麼回事?”張強問道。

周粥笑道:“咱們製作的金銀幣花紋精細,複雜,乾淨,商戶,豪紳們大都喜歡收藏,也十分關注,但百姓們只知道個大概,上面粗略的花紋,製造粗糙的銀幣,金幣根本不能進入他們的腰包,百姓們卻接受了那些人制造的粗糙的金幣,銀幣,在他們看來反正都是金子,銀子,沒有什麼不同的。”

“我們工作做的不夠啊,派人下去,糧食局,金融司都派專業的人員下去,一個村,一個村的宣講,弄一些小的獎勵,認識,並且準確識別的百姓有嘉獎,不認識的百姓懲罰他們,一斗糧食,或者一分土地。

認識的人獎賞一斗糧食,不認識的人把他們的土地划走一分給村裡,鄉里,成爲公地,這些他們息息相關的保命傳家的東西,他們肯定珍惜,到時候推廣起來就很容易了。”

“大人,高啊,我怎麼沒有想到啊,”周粥驚詫的看着張強。

張強很是自得的笑着。

“這些都是一個治標的辦法,除了同外界的溝通和交流,進行商業買賣以外,咱們領地內還是得推行華夏元,儘量把金銀幣收歸錢莊,作爲信用保證,儲存起來,只放一部分給下面的城鎮分支的錢莊號鋪,讓他們應對百姓的兌換需要。”

周粥點點頭,“對於銅幣,可以暫時作爲華夏紙幣的輔助補充,行五十文,二十文,十文,五文,一文的作爲百姓找零的用度,結合華夏元紙幣的使用,讓百姓維持一種同其他地方的貨幣交流,是不是這樣大都督?”

“是,看來你這相當的不賴啊,學到很多東西,理解力提高了不少,我再也看不到當初那個朱府家丁的影子了。”張強笑着揶揄周粥。

周粥不好意思的撓撓頭,“這些都是大都督教導的好。”

侍從敲了敲門,走進來,低聲對張強和周粥道:“李定國派人來了。”

“李定國?”張強詫異的問道。

“是的,聽說和咱們同馮雙禮的武器交易有關係。”侍從道。

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彩末日3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的實力如日中天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轉6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是要搞什麼?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人的天職就是戰爭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順軍滅亡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明烽火17-逆轉1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神控制法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二百三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盡屠綠營兵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八百六十章 混蛋邏輯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八十九章 難題先從忠誠開始解決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遇二王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失控的琉球王國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一百四十八章 葡萄牙人問題2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八百二十四章 奠定勝局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二百九十六章 圍城-炮戰2第六百八十五章 驚慌失措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四百四十四章 南明烽火25-逆轉9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八百七十五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5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2370章 裂痕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明烽火10第五百六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五百九十七章 前鋒變斷後第2374章 可怕的文化入侵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