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

洪承疇聽到鰲拜的驚歎聲,不以爲然的摸着鬍子道:“全民皆兵又怎麼樣?隨着他地盤的擴大,他將會一樣感受到治理國家的難,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了他們的那樣嚴格的管理的。

讀書當官爲的是什麼?

他們把官員當做奴僕,讓官員賺不到錢,拿不到一定的酬勞,靠那點死工資,能幹什麼?所以,他們段時間內還可以,時間長了,很多人就會倒向我們或者南明國,那樣他們就會紛亂四起,我們就有機可乘了。”

馮銓沒有聽洪承疇的自欺欺人的話,至少現在華夏軍還不會出現這種問題,而現在的清軍要面對的是幾十萬擁有比他們裝備精良,戰法先進的華夏軍,清軍即便人多,可剛纔自己對洪承疇說的那樣,幾十萬軍隊,依然在吃空餉,在喝兵血,這樣的軍隊能打戰嗎?

即便有一些精銳部隊,可上去送死的也是這些人,鰲拜的滿洲軍隊是精銳,可也只是幾萬而已,還不足以左右局勢。

“大人,目前是要先解決我軍的火器的製造問題,現在我軍的火器沒有好的材料,先前的那些囤積的材料都打造了火器了,如今沒有好的上等的鐵料,打造出的火器不僅沉重,而且質量不是很好,這樣下去,完不成所有新軍的換裝,我們就沒有足夠的部隊應付即將到來的半年時間的決戰。”

洪承疇聽到馮銓的話,也感到不是時候感慨,不是時候放大話給鰲拜聽,問道:“我軍的火槍現在質量如何?”

馮銓道:“我軍的火槍要比華夏軍的火槍沉重一些,因爲我軍沒有華夏軍那樣的精緻的閔鐵,同時我軍使用的是黑火藥,製造出來的顆粒火藥達不到華夏軍的那樣的威力,我軍火繩的製造和採購工作跟不上,導致很多火繩點不了火,或者燃燒太快,等等。

總之各種問題導致我軍現在一杆仿製華夏軍金改1火繩槍的成本爲十五兩銀子,而據說華夏軍的火繩槍成本製造不過六兩銀子,而且廢品率太高,即便是使用了工匠負責制,讓工匠在每一杆槍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質量不好,則殺工匠,可依然解決不了問題,我軍的火繩槍能打放2oo,華夏軍的就能打放3oo,質量上根本無法和華夏軍比。”

洪承疇摸着下巴的鬍子,“那麼不算問題,我軍人多,你按照現在的方法制造,劣等一些的材料也行,現在的質量總好過以前的明軍制造的火銃,以及我軍以前製造的火銃,質量不必太好,每個士兵哪能有機會打放二百,能打放三十不死的,或者不逃跑的,已經算是好兵的了,一場戰鬥用不了那麼長時間解決,重點是把火炮造好,火炮纔是以後戰鬥所能依靠的最好的武器。”

“我軍的火炮造的怎麼樣了?”洪承疇又問道。

“火炮啊,我們已經完全摒棄了以前的所有制式的火炮,如今全力生產和華夏軍相同制式的火炮。從三磅炮,到十八磅炮。目前我軍能生產的火炮爲三磅炮到九磅炮,十二磅炮和十八磅炮我軍生產出來的火炮太沉重。

尤其是十八磅炮,體型巨大,比我軍或者明軍以前的所有最大的炮都要大,但好在炮管長,打的遠,只是不適合跟隨大軍作戰。

而且行動不便,需要三十六匹馱馬,一百多人,又拉又拽,重達一萬兩千斤,可打三千米遠,倒是威力不錯,可他太重了,操作太複雜了,無法跟隨軍隊作戰。”

馮銓爲難的說道。

鰲拜目瞪口呆,拍着大腿道:“好炮啊,比起大將軍炮還要厲害,大將軍炮也不過是五里遠,大約一千五百米到一千六百米遠,號稱糜爛十里,這大炮如果能實打實的打那麼遠,放在城牆上,那個人敢進攻城池,”

洪承疇道:“馮大人做的不錯,這種大炮可以代替以前的紅衣大炮,大將軍炮,守衛城池。”

“那十二磅炮如何?”

馮銓道:“十二磅炮,重八千斤,需要二十四匹戰馬拖動,可打兩千米遠,大約四里地,作用也只能守衛城池,海岸了。”

“哦,那把這種大炮送到浦江口去,放在岸邊,守衛海岸,最近鄭成功雖然迷心於去海外尋找一片樂土,建立他鄭家王朝,可咱們不得不防止他們突然從江口等地登陸,襲擊揚州府。”

“是大人。”馮銓道。

洪承疇又問道:“照這樣猜測,那九磅炮也不是很便利吧?”

馮銓臉有點紅,不過馬上安慰的說道:“這個,有先前的兩種重型火炮,小人下令工匠一定要把其他的大炮做的輕點,九磅炮雖然依然不如華夏軍的輕便,可也不算太重,一千五百斤,四匹戰馬還是可以拖動的,射程兩裡地開外,一千米二百米左右,威力還是相當不錯的。”

“哦,這比華夏軍的火炮要強吧?”洪承疇突然現己方的火炮雖然笨重,可在射程上要比華夏軍的出很多,至少不差。

馮銓道:“也沒有多出多少,華夏的九磅炮也能打這麼遠,他們最精確的火炮差不多最遠射程爲八百米到一千五百米,精確射程和咱們的差不多,一千米到一千二百米。”

“能用,不錯了,四匹馬就四匹馬,差了點,就差了點,以後咱們也不一定要進攻華夏軍,咱們以後要做的就是防守,九磅炮加十二磅炮,一般的大城還是能照顧到的,放在城池上,打華夏軍,也能讓他們傷亡慘重,咱們就用九磅炮當他們的十八磅炮使用,六磅炮當他們的十二磅炮使用,雖然射程和威力不如他們,可在戰場上咱們多造一些就可以了。”

馮銓道:“多造的話,不敢保證質量,有可能炸膛。”

鰲拜道:“那就讓多抓一些漢人奴隸充當苦力,讓他們開炮,炸也是炸他們。”

洪承疇和馮銓有些不自在,他們投降當漢奸是一回事,但別人說他們又是一回事,被他們效忠的皇家的人說又是一回事。

洪承疇揮揮手,“這次校閱就到這裡吧,散了,散了,敖大人,馮大人,下個月準備攻擊華夏軍,咱們先取金陵府。”

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鴻逵的危局 晉升侯爵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六百八十五章 驚慌失措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三章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做第2371章 交替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四百五十章 會鰲拜2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小子也欠抽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伏佟大爲第四百五十一章 會鰲拜3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轉6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順軍滅亡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三百七十六章 原來也是風中敗絮啊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七百七十一章 琉球王國出兵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七百五十一章 泰西人坑日本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二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採購辦公室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八百八十二章 把北海道給華夏軍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桶給他砸成豆腐皮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二百章 追兇09——偶遇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明烽火17-逆轉1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三百五十七章 彙報3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第五百七十七章 評價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二百八十七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1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七百七十一章 琉球王國出兵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六百九十二章 瓊州戰略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一章,抓丁風波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