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排槍對決4

bookmark

但很不幸,華夏軍首先開火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不得不反擊,在五十米距離上和華夏軍對射。

如今依然保持這五十多米的距離,這不是英軍被打蒙了不夠努力,而是他們沒有發現,華夏軍的戰鬥方式是第一排打完站在後面第三排的十米以外,然後依次輪換,第二排站在第一排的身後一米距離,第三排依次再退,這樣打完一輪以後,華夏軍整體向後退了十米,拉開了和敵人的距離,減少傷亡。

因爲距離越遠,對於火繩槍來說,準頭越小,打完這幾輪,華夏軍整體向後退了五十米距離,又和敵人拉開了距離,英軍是邊打邊前進,其他方陣也是如此,不過沒有那麼激進,如今他們和華夏軍保持着八十米的距離,整體上,華夏軍後退了二十米左右。

充斥着硝煙,槍聲,慘叫聲,血腥味的戰場上,敵人並沒有發現這個小動作。

整場戰鬥是張強交給軒轅龍飛指揮的,軒轅龍飛這個傢伙相當的不錯,沉靜一段時間以後,多次帶兵,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成果,雖然在大的趨勢下,就是華夏軍同清軍幾次大的戰役中,他的成績其實不會那麼顯眼,可他也算是一名帶兵方面比較實在的,的的確確表現出一名優秀將領素質的華夏軍自己培養的將領了。

華夏軍能稱之爲精兵的不少,能稱之爲合格的軍官的不少,能完成任務,並且能準確的執行張強安排的任務的中級武將不少,但真正能稱之爲獨當一面的將領的不多。

蕭飛算一個,阮進算一個,都是能打的,而且有着實際戰績的,胡奎也算一個,其他人只能是在大軍這個團體裡面按部就班的升遷,做到一個合格的華夏軍軍官而已。

作爲後進,他們乾的相當不錯,而作爲第二批華夏軍接班人的人物,他們也算是突出的。

但在第一批華夏軍的人物當中,很多人都轉做了文官,比如周粥,米淳,米林,成長爲華夏軍的文官方面的中流砥柱,軍事方面突出的就魏無忌和金麟,魏無忌已經成爲半個文官了,總督的職位實際上已經在明朝中算是文官了。

提督也算是半軍事化,半文官性質的武將了,督師則是的的確確的文官領軍。

而在明朝的官員系統裡面,總兵纔是真正的武將頭領,武將頂峰,再網上就是加官進爵了,頭上頂着各種榮譽頭銜,開始安享晚年了。

對於第一批跟着張強起家的人,也是張強的心腹之將,很多人已經在高位了,不是去享福了,就是轉做文官,繼續爲了華夏軍的事業奮鬥。

軒轅龍飛算是第一批人物中的大器晚成的人物。

本來張強想要親自指揮戰鬥的,後來一想,自己已經是華夏軍的靈魂人物了,即便有什麼功勞也是錦上添花,還擋了部下的上進之路,這對於一個霸者來說,是一個大忌,正好軒轅龍飛帶着援兵趕到了,他想了想,就讓他全權負責指揮警衛團同葡萄牙人聯軍的戰鬥了。

張強的新的縮小了的親衛隊就呆在戰場的後方,大約一里地的地方,一個高臺上,用望遠鏡觀看戰鬥,以後這樣的戰鬥可能他親自指揮,親臨戰場,的機會少了。

他完美的詮釋了一個智魅流的騎砍玩家的領軍者的指揮官的角色。

接管了張強的指揮權以後,軒轅龍飛迅速的調整着部署,幾乎被打殘的兩個營的燧發槍滑膛槍方陣迅速的被一個金改2火繩槍方陣,一個臨時組建起來的傷員和斥候營士兵組成的方陣,兩個方陣接替了前面兩個燧發槍方陣的戰鬥。

面對着已經被殲滅兩個三百六十人的英軍火繩槍營,重創一個,打殘一個,剩餘的英軍火繩槍兵不是很多的英軍方陣,這個八百多人的火繩槍部隊再次給敵人殘餘的火繩槍方陣予以重擊,然後英軍的方陣破碎了,調上來的是印度人的方陣,方陣左右還有英軍的冷兵器作戰部隊,一個長槍兵方陣,一個弓箭兵方陣。

人數大約在兩千人左右。

英軍總督麥孔傑的親衛隊和被打殘的剩餘不多的一兩百人的火槍兵退到了後方一里多地,和後面的掩護部隊,大部分會和。

此時的英國人已經不敢玩勇敢的逼近,近距離猛擊敵人的勇敢者的遊戲了,他們離華夏軍足足有八十米,還比旁邊的西班牙人的殘缺的方陣少了足足二十米,把個西班牙軍指揮官氣個半死。

因爲在英國人在前面被打擊的時候,他們正面面對的是斥候營和龍騎兵營組成的兩個方陣,第一輪射擊以後,他們在第三輪纔有還手的機會,只打了一輪以後,他們前面的一段方陣就被擊潰了。

無論是旁邊掩護的長槍兵還是中間的火繩槍手,都丟棄武器潰退了幾十米,要不是親衛隊的騎兵彈壓,西班牙人的軍隊在兩次重重的打擊之後就崩潰了。

第一次是炮兵,讓他們損失了一百多人,第二次是這一輪打擊,讓他們再次損失了三百多人,如今西班牙人的方陣一千二百多人只剩下七百多人了。

呆在七十米的地方,雖然沒有前進也沒有後退,但華夏軍狡猾的後退了十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階梯狀的陣型排列。

原先是英國軍隊前面,西班牙軍隊爲了保持隊形,不得不加快腳步,結果荷蘭人被殺傷的太厲害,畏畏縮縮的,落後了他們十米,而狡猾的葡萄牙人則再次落後了十米,從右到左形成階梯狀陣型,現在是從左到右,葡萄牙人成了凸前直接面對另一側的華夏軍火繩槍方陣打擊的最前沿部隊。

軒轅龍飛的指揮非常穩當,也許他受了張強的影響,酷愛防守,酷愛防守反擊。

不緊不慢的跟着敵人的節奏打。

英軍那邊既然願意送死,那麼就先打那邊,然後依次對抗,直到後面趕上來的葡萄牙人。

如今葡萄牙人不管是願意不願意,無心的還是專門的,反正,我現在先打你。

於是葡萄牙人倒黴了,軒轅龍飛派出了獵騎兵營加上槍騎兵精銳加上警衛團僅有的特等射手,線膛燧發槍手,雖然裝填慢,慢的要死,但射程遠,射的準,幾十個線膛燧發槍手,也就是來複槍手,鬼鬼祟祟的散佈在隊形後面,仔細瞄準對手。

六十米,七十米,很遠的距離,但對於他們來說,要打誰,絕對不會打中旁邊的人。

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八百八十四章 挑撥和藉口2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這就是命啊!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第五百三十五章 依然是那麼混亂第四百九十三章 美人總是美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四百四十四章 南明烽火25-逆轉9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伏佟大爲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四百七十八章 應對大順軍的游擊戰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八百八十二章 把北海道給華夏軍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一百零一章 婢女引起的感想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兇8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人(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傾軋聯合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邊無事專心對付滿清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十四章 定計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一百三十九章 鄭彩末日5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二百三十章 孫猴子鑽入了鐵扇公主肚子裡1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