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會鰲拜2

畢功於一戰,一次解決華夏軍這支突入湖廣的軍隊,這是鰲拜的意思,他纔沒有耐心去追擊一支逃亡的軍隊,太費勁了。

帶着滿心的期待,帶着一勞永逸的決心,鰲拜又等了一個星期時間,可他等來的卻是桂林府被重重包圍,危在旦夕的噩耗。

鰲拜知道沒有機會了,如果再不開打,那麼華夏軍就會越來越強。

畢竟湖廣的側面就是江西州,敵人的老巢啊,敵人的兵力正在源源不斷的涌進湖廣南部,如果再不開打,敵人的兵力只會越來越強。

鰲拜連忙從後方抽調一萬精兵上來,彙集了八萬精兵,一萬五千輔助士兵,甚至連一萬的民夫都派上城牆防守,然後帶着九萬五千精兵出戰。

迎接他的是梅林魚的二十一野戰旅和朱哥的二十野戰旅,都是加強了的,超強大的一萬六千兵力的大型野戰旅。

當然還有帶着八千騎兵的蕭飛了。

而張強則帶着四千近衛旅騎兵守城,剩下的近衛旅新軍火槍兵和火炮旅則被張強加強給了王玉羣的第十九野戰旅,還有隻有四千騎兵的佟大爲的第五騎兵旅。

張強不用親自到戰場,因爲他有戰鷹可以俯視戰場,戰場上方圓五十里地之內的動靜都逃不過戰鷹的偵查。

因爲開戰,華夏軍的燧發槍還沒有完全裝備所有的野戰旅,野戰旅裝備是從中樞的部隊,先從三個近衛旅開始,而受產能限制,還有弗朗索瓦和塞巴斯蒂安經常有新的想法的緣故,即便是這三個近衛旅裝備也大多是滑膛燧發槍,只有第一近衛旅裝備了線膛燧發槍,而一些線膛燧發槍也只裝備了前面五個野戰旅的精銳的一個營,還有將領的龍騎兵衛隊,所以如今的排名靠後的十九到二十一野戰旅,他們手裡拿的還是金改2火繩槍。

這款火繩槍比金改1火繩槍先進了不少,質量更輕,刺刀更好,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射速更快,要擔心的就是這些靠後的整編自魯國,南明軍俘虜,以及從守備隊和民兵中,賀錦,劉良佐投降的士兵中整編而來的部隊的士兵能不能熟練使用他們了。

而戰場的那些基層軍官已經不是張強當初訓練的第一批職業軍官精英們了,這些大都是第二批通過職業軍官們培訓出來的精英士兵們訓練出來的第三批新兵中的經歷戰火考驗,經過華夏軍層層考覈的軍官,他們能不能配合上層的軍官的指揮,及時的很好的調整好節奏,打出指揮官想要的戰術水平了。

老一批的張強訓練出來的士兵們紛紛因傷退伍,或者升官,或者轉爲其他部隊的高級指揮官,最低的也是一名把總了,他們大部分都在近衛旅三個旅裡面任職,近衛旅最精銳是近衛一旅,依次是近衛二旅,近衛三旅,近衛旅都是抽調了其他野戰旅的精銳士兵和優秀的軍官組成的部隊,這樣對於下面本來就軍官和精銳士兵不夠的野戰旅是一個損害。

可張強也沒有辦法,文官缺乏,尤其是能獨當一面的,能理解張強的新的不同於這個時代的政策的高級文官太少,騰挪轉移,很多人都是身兼幾職,華夏軍才能運轉起來。

雖然陸續有更多的被培訓出來的文官上任,可對於華夏軍越來越龐大的地盤,還是杯水車薪,很多地方都不得不配備一名低級文官,輔助那些大明的讀書人去管理地方,一些政策在上面是好的,傳到下面執行起來,還是避免不了被執行歪了,監察部和民情部累個半死也無法扭轉這種局面。

這也是張強不着急擴大領地的原因,如果佔領下來的地盤還和大明的地盤一樣混亂,民不聊生,他寧願不要,因爲以後處理起來肯定頭疼。

第十九野戰旅組建的時候早,還可以,所以他把自己的近衛旅的火繩槍兵交給他們,配合起來還是很不錯的。

第二十,二十一野戰旅先前是駐防寧波府,紹興府,甚至寶島的寶中府的,沒有經歷過太大的戰鬥,所以張強把蕭飛調度過來,讓他來指揮這兩支軍隊,幫助以前只是擔任過福旅長,實際上並沒有真正指揮過火繩槍兵的朱哥指揮,還有以前在近衛旅擔任自己親衛的梅林魚指揮,這兩個都是騎兵軍官,讓他們指揮野戰旅也是鍛鍊他們。

幸虧清軍的這一支部隊還只是一支冷兵器部隊,有爲數不多的新軍火器部隊,但張強肯定,鰲拜這種自以爲清軍厲害的傢伙,肯定不會使用好新軍的,因此派兩個半瓶子的步兵指揮官去指揮兩支野戰旅步兵,在張強看來沒有什麼。

戰鷹在天空上翱翔,俯視着戰場。

雙方的部隊在不斷的接近着,清軍肆無忌憚,也許他們沒有真正吃過華夏軍的火器的虧,這一次會好好的給他們上一課。

就在這時候,張強收到了桂林府的戰鬥情況。

三天前,李定國瘋狂進攻,大炮轟擊,火繩槍壓陣,身後的戰兵不要命的衝擊敵人被轟塌的城牆缺口,清軍陷入了苦戰,即便他們的兵力仍然因爲是防守一方,佔據着一些優勢,但他們面對剛剛學會怎麼打火器時代的戰爭的李定國,卻被打的苦不堪言。

昨日,城破,莽古爾泰失蹤,孔有德一家自殺,桂林府幾乎被炸成廢墟,李定國終於報了仇,清軍在廣西府的全部兵力和勢力覆滅。

李定國俘虜三萬清軍,帶着從附近徵集到的三萬民夫,四萬殘留的部隊,瀟灑的回軍雲南州。

將被打爛的桂林府丟給了南明軍,南明軍徹底收復廣西州,擴大了地盤,他們現在用了一個州半的地盤。

另外一半廣東州被華夏軍佔據着。

張強也沒有打算還給南明國,想要地盤,南明國只能同華夏軍開戰,張強的意思就是從戰場上你拿不到的東西,別想從談判桌上拿到,即便你是盟友也行。

經過李定國忽然發瘋插一腳,南明和永曆大明的勢力連城一片,徹底將插入大明殘餘勢力的釘子拔除,張強想,如果這個消息傳到了北方,清軍就更不好過了,恐怕北方的那些大明的遺老遺少,很多還想念滅國不過十年的大明,他們一定會掀起新一輪的反清的潮流,大清新的一年將會更加頭疼,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了,他們到時候肯定會深深的體會到崇禎當時的心情。

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三百二十三章 防線被突破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給你一擊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八百六十章 混蛋邏輯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四十章 獲利頗豐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鄭成功也反了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六百七十一章 老爺你好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七百四十二章 日本人太多的沒法處理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給你一擊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成功的底線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神控制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一百八十章 忠誠衛士獎章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十九章 階梯防線,層層阻截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海戰記敘4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八十九章 難題先從忠誠開始解決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八百八十章 山西州是被炮灰打下來的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七百九十三章 西班牙總督離任想象無解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場大捷吧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三百一十五章 清軍包圍饒州府府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七百五十八章 極難的選擇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