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

bookmark

準備用清軍的馬奇諾防線牽制華夏軍的洪承疇和馮銓還在激烈的討論着,越討論越興奮,兩個人直接秉燭夜談,可苦了逃命的鰲拜。

鰲拜雖然是清軍宗親,可他也只是一方大將,和洪承疇這種運籌帷幄指揮戰鬥的人不同,他是親臨前線,如今還是悲催的逃命。

本來以爲逃過了華夏軍的交戰,第一天逃命五十里,第二天逃命七十里地,可華夏軍半夜發現他們,斥候追擊,清晨知道他們真的逃命了,開始討論,下午開始追擊,這追擊的可不是步兵,步兵在後面呢。

華夏軍可是有斥候營的,隨便一個旅裡面都能弄出那麼千人左右的斥候營。

斥候營,當然是那些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當兵十幾年,五六年的老油子了,追蹤敵人可是絲毫不差,敵人四五萬人的大軍,根本無法徹底掩藏痕跡,而鰲拜也沒有心思和時間去掩藏痕跡,被斥候營遠遠的吊上,怎麼甩也甩不掉。

同樣派遣斥候去驅逐也常常無功而返,分成幾十股,每股百人的斥候中隊,面對敵人的弓箭,遠遠的用金改1火繩槍射擊,他們早就熟悉了這種作戰方式,而清軍自大,根本不知道這種斥候的作戰方式,往往很吃虧,敵人的斥候騎兵突然站住了,然後,排成一排,對着他們衝鋒過來的隊形就是一排槍。

雖然戰馬上不如站在陸地上那麼穩當,可射擊的準確率卻相當的高,斥候都是精銳中的精銳,玩個槍,當然是要百發百中,隨時都能快速反應的人。

隨意他們打的還是相當準的,在六七十米遠,敵人剛準備拉弓的時候,一排槍打過去,整個隊伍也不停留,轉身就走,清軍猛地一下像被重錘擊中一樣,過百人的騎兵隊伍,一下落下三四十個隊友,嚇的趕緊拉住戰馬往兩邊跑,一股斥候是如此,兩股斥候是如此,幾十股,那麼清軍的騎兵就損失大了。

鰲拜第一天的清點,竟然發現有大約七八百騎兵非死即傷,很多騎兵都拒絕出去驅逐這些華夏軍斥候。

鰲拜要驅逐這些斥候,逃命的部隊就不得不慢下來,第三天只走了三十里路,生生的被拖慢了二十里路速度,而這時候,發現他們逃走的華夏軍在蕭飛的率領下,在朱哥和梅林魚的先鋒騎兵的追擊下,雙方相聚不過七十里了。

倒不是身爲騎兵的華夏軍騎兵不能用騎兵的機動速度快走,而是擔心埋伏,中計,所以要謹慎探查,派出十幾股騎兵和斥候合作,一起對方圓五十十里的地方做地毯式偵查,同時也要等待後方的步兵部隊趕上來。

畢竟敵人仍然有四萬多兵力,華夏軍經過先前一戰,本身兵力也有六萬,但卻損失了一萬多人,自身也得調整,他們原先的六萬兵力是包括了王玉羣和佟大爲的部隊,戰場上同鰲拜打的是民兵部隊加上守備部隊,加上近衛旅的騎兵,主要的戰鬥力還是兩萬火繩槍兵和炮兵,這些需要補充和調整,因爲這是華夏軍成軍以來損失最慘重的一次,一下子幾乎被滅了一個乙等野戰旅,就是華夏軍當初成軍的時候的半冷兵器,半火繩槍的那種野戰旅,這對華夏軍也是損失。

也就是說華夏軍第一天追擊的時候也是走了五十里地,還是騎兵,步兵和輜重,民兵也只走了二十里地,等於剛出一個縣城,到達下一個縣城的距離。

等蕭飛率領中軍趕上的時候,華夏軍才展開了新的追擊,這一天走了三十多裡地,慢慢提速,而騎兵卻走了五十里地,和清軍拉近了距離。

清軍第四天只走了三十五里地,鰲拜的催促沒有擺脫斥候騎兵隊瘋狂的靠近攻擊,拖延了他們行軍時間。

第五天,清軍走了四十里地,這是因爲華夏軍斥候騎兵也受到了損失。高強度的追擊作戰,他們也有傷亡了,清軍又不是笨蛋,幾次以後適應了他們的戰鬥方式,畢竟清軍可是打了幾十年戰鬥的老兵,那會那麼笨呢,又不是明軍,聽到清軍,就嚇的腿軟,跑的比兔子還快。

清軍一下使用兩支騎兵斥候隊逼近華夏軍斥候隊,華夏軍斥候隊一輪射擊以後,又不能馬上裝填彈藥,金改1火繩槍,在陸地上裝填都很慢,很難,需要二十多道工序,這比以前葡萄牙人剛賣給明軍的火繩槍需要四十多道工序,三到五分鐘才能完成一次裝填,好手也需要近兩分半鐘完成一次裝填要簡化二十多道工序,但對於騎兵之間迅速的攻防轉換,只需要十幾秒時間來說,時間還是太長,所以華夏軍斥候隊只能打一輪,之後就得拔刀,或者逃走。

斥候隊,又不是真的騎兵衝鋒,斥候的第一要務就是完成偵查任務,沒有必要和敵人死磕,因此,清軍的驅趕發揮了作用,他們不得不越來越遠離清軍大部隊,同清軍的斥候隊和騎兵周旋,而被打疼了清軍騎兵可不吃那一套,他們的目的是消滅這些討厭的蒼蠅。

所以,在斥候吸引住華夏軍斥候的時候,他們從另一處衝過來,對華夏軍斥候發起了攻擊,華夏軍斥候,有的的機靈跑了,有的措不及防,被抓住了,只能迎戰,損失就不可避免了。

他們沒有配備短火銃,因爲對於清軍的斥候來說,這只是找死,因爲人間能在六七十米距離開弓,瀟灑的射完一輪以後,衝到你跟前殺你,短火銃只有三十米距離有效,對付步兵可以說有突然襲擊的可能,對付正面衝鋒的大隊騎兵也能用命去換敵人的損失,可對付斥候,還是拔刀比換槍拔刀更快,他們可不是拼命的。

保持六十米距離,逃離敵人的弓箭,這纔是他們要做的,活着回去把消息送回去,纔是他們的任務,沒有必要和敵人死磕。

基於以上原因,鰲拜很快擺脫了華夏軍斥候的影響,提升了行軍速度。

第七天,華夏軍大部隊離着清軍還有二百里地,華夏軍騎兵已經離鰲拜的部隊不到七十里地了,他們連夜出發,逼近了七十里地才休息,斥候則送回一波又一波的傷員,離着敵人越來越遠了,清軍的騎兵不缺,要不是有步兵,早就逃的杳無音信了。

第八天,華夏軍終於理順了條例,重整了軍隊,恢復了戰鬥力,才拔營狂追。

而騎兵們終於再次來了一個突擊,離敵人大部隊不過十里地了,算是追上了敵人,騎兵加上斥候的廝殺,終於把敵人的騎兵加斥候的攔截抵消了,快速畢竟敵人,雙方在湖廣的山地,河流和平原上展開廝殺,千人規模的大隊騎兵捉對廝殺,戰鬥越來越激烈。

大大拖延了鰲拜的行軍速度。

第九天鰲拜只走了十里地,華夏軍的步兵和民兵部隊趕了八十里地,然後累的在後方休整了半夜,繼續直追,但依然被甩開七十里地的距離。

論野地行軍作戰,華夏軍以步兵火繩槍兵的速度根本不可能和清軍比。

華夏軍對輜重的依賴性是很高的。

第2379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2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四百七十三章 前沿議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八百三十六章 陝西州戰事怎麼打?第五百六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給我當什麼官?第六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三百三十九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1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是要搞什麼?第一百零一章 婢女引起的感想第三百九十四章 好消息啊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四十一章 殺俘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七百九十七章 新艦艦隊裝備水師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老爺你好第六百三十七章 敵人瘋了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二百一十九章 赤嵌城善後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防1(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四百六十九章 會鰲拜21第十五章 準備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六百九十九章 日本的小倉船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六百二十章 行,我也支持你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到前線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第一百八十九章 海戰記敘4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是要搞什麼?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五百零七章 不過一堆廢品而已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一百五十章 軍餉1第四百章 反擊2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誆兵出城第八百八十四章 挑撥和藉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