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

見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劉良佐當然不會再纏着張強了,當即起身和張強告別。

張強看他那副疲沓勁,也是搖頭不語,揮揮手,想要攆他走,讓他爲華夏軍做貢獻去,如今民兵是夠用了,還有不少的當地的民夫青壯被組織起來成爲新的民兵,正在接受訓練,這些民兵將成爲守備部隊,勞動大軍,建設大軍,還有領地巡邏,監視,維持治安的大軍。

等民情部的工作做好了,抽調的人員完全滲透進這些部隊,民兵部隊將成爲正規守備部隊的後備人選,他們在經歷過訓練,剿匪戰鬥,同敵人的潛伏人員鬥智鬥勇,經過了民情部情報人員的考察和指導以後,成爲民兵中的基本的骨幹力量,到時候民兵部隊就會重新調整,讓那些服從華夏軍,忠心華夏軍的人員上位,這些忠誠的人員會被使用一段時間。

他們將抽調去監督俘虜和苦役們勞作,合格通過政審,沒有毛病的人員,會被送進當地的新兵營進行新的軍事訓練。

合格的人員將被送往大軍,跟隨大軍進行守備,進攻,戰鬥,完成任務以後,馬上進行第二輪審查,審查完畢以後,他們就會繼續進行火器訓練,騎兵訓練,配合火器部隊的戰鬥訓練,之後就會被派到守備部隊裡面,成爲守備部隊裡面的新兵,在守備部隊裡面服役,這時候,他們纔會真正成爲華夏軍的一名士兵,正規軍。

這些正規軍會編成百戶的作戰單位,被派到新佔領的鎮子上,擔任守備和作戰任務,重新調防以後,或者整編部隊的時候,他們就會成爲守備營的中堅力量。

優秀的,忠誠的會被派遣的精銳的士兵選入野戰旅部隊,成爲作戰部隊的一名新兵。

可以說,隨着華夏軍實力越來越強大,對於選擇士兵,培養士兵越來越系統,一個普通百姓要想成爲正規軍的士兵需要經過數道考驗,不僅考驗膽量,技能,體能,還要考驗耐心,細心,經驗,忠心,技巧,從各個方面進行考驗,然後被分爲無數的等級。

沒有能力的,考驗不合格的,退役,回去當你的老百姓,稍微通過一項的,繼續留在民兵隊伍裡面。

通過兩項的被提拔爲民兵隊伍裡面的骨幹,通過三項的,成爲民兵隊伍裡面的小軍官,重點培養。

通過四項的進入新兵營進行訓練,新兵營裡面訓練完畢,然後上戰場輔助正規部隊作戰,表現勇敢,通過剩下的考驗其中一項的,送到守備部隊裡面,大部分人到達這個地步,就截止了。

他們只能在守備部隊裡面在百戶這個小團體裡面打轉,直到退伍,重新成爲百姓。

只有類似精銳士兵這樣的精銳才能進入野戰旅,想要進入近衛旅,那得精英士兵才行,想要獲得一官半職,那得達到張強先前教練技能訓練出來的職業軍官的等級才能,如今不是華夏軍粗創時候了。

那時候,只要參加過戰鬥,擁有戰鬥經驗,就能隨便加入野戰旅,混一段時間,就能加入近衛旅,現在近衛旅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這也是近衛旅到目前爲止,只擴大到四個旅的原因。

用十幾年的時間積攢四個近衛旅,兵力不過三萬多一點,這支部隊要多麼精銳和強大,那是王中的王牌才行。

雖然近衛一旅和近衛二旅兵力少了,他們的只相當於一個丁級野戰旅的兵力,可一個這樣的近衛旅至少可以擊敗四個甲等野戰旅,甲等野戰旅可是九千五百兵力。

可以說兵貴在精不在多。

說完民兵,說俘虜,先前俘虜營是華夏軍同敵人作戰的最大依仗,可以用他們當炮灰抵消敵人的兵力優勢,後來俘虜可是華夏軍重要的兵源出處,前期冷兵器時候,很多部隊都是從俘虜裡面轉化而來的,隨着華夏軍越來越龐大,越來越向火器化發展,越來越注重忠誠度,俘虜兵已經很少被安置到重要的地方了,他們只能轉爲民兵部隊,補充民兵部隊的巨大缺口。

先前二百萬俘虜,如今已經轉化了一個乙等野戰旅的俘虜,這些俘虜是泰西人,組成了一支忠誠的泰西人野戰旅,現在在爲華夏軍服務,打前站,同佟大爲率領的第二十野戰旅,在邊境上監視東方的洪承疇魯國大明軍隊的動向。

那就是第二十三野戰旅。

新組建的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野戰旅裡面冷兵器部隊裡面,大部分是已經被關押了六七年的俘虜大軍裡面的俘虜,他們已經投靠了華夏軍,擔任民兵也已經有一兩年的時間了,所以才把他們抽調到新組建的野戰旅,丙等野戰旅裡面當兵。

四個野戰旅顯然不夠安置龐大的被轉化的俘虜大軍,隨着大量的民兵被從邊緣區域,新被佔領一兩年的區域抽調出來,那些地方的民兵留下的骨幹迅速的被這些轉化俘虜填滿,而懲戒營的守備和監視工作也被這些轉化俘虜接管了。

這樣就消耗了大量因爲領地建設的完成空閒下來的大量俘虜,大約三十萬俘虜被消化和轉化。

然後這次隨着押解俘虜的民兵部隊的到來,又有二十萬俘虜被安置在新解放的湖廣州和湖北州境內,承擔起了民兵的一部分工作,保衛領地和建設領地的工作。

這些俘虜將會被大量轉化爲民兵,然後後來的俘虜將會還有三十萬,他們這些俘虜就是頑固不化,或者拒絕被拯救的俘虜,他們的下場將是悲慘的,他們將成爲建設大軍的主力軍,爲華夏軍繼續服務。

就這樣,將會有七十萬俘虜成爲士兵,守備部隊士兵,民兵,或者百姓,三十萬俘虜將會仍然是被看守的俘虜,爲建設出力,總共會消耗一百萬的俘虜儲備,以減輕領地的財政開支。

隨着俘虜和犯人的增多,俘虜營和苦役營將會成爲華夏軍重大的財政包袱,因此這次張強乘着進軍新的敵人地盤的時候,把他們弄過來,讓他們繼續出力,消耗一部分俘虜,減輕財政壓力。

兩百萬俘虜,光給他們吃喝,就要消耗一大部分糧食,華夏軍可不想再承受這部分負擔了。

放了一部分俘虜讓他們做百姓,自力更生,大約是十萬人。

弄來一百萬人,七十萬人成爲士兵,等打完這一戰,死一部分,傷殘一部分,一部分淘汰掉,說不定又能轉化二十萬爲百姓在新的領地,這樣既充實了領地的人口缺陷,又能減輕財政壓力,糧食壓力,人口壓力,還能獲得一部分精銳的士兵,充實部隊,一舉多得。

這是內閣經過慎重考慮以後給張強提出的方案。

張強欣然接受了。

新組建的幾個旅其實也是爲了這些俘虜騰出兵力空間,讓這些俘虜們成爲士兵和百姓的無奈選擇。

令人頭疼的是,通過這次戰鬥,在湖廣和湖北州境內,又抓住了三萬多清軍俘虜,抄家,打壓敵人,又抓住了七萬俘虜,清剿土匪,豪強,又抓了十萬俘虜,俘虜的人數又上升到了一百萬人。

加上隨着領地不斷擴大,隨着華夏軍的穩定發展,領地內的罪犯也多了起來,罪犯被投入俘虜營裡面,或者苦役營裡面,這些人又有三十萬人,雖然這些罪犯有的罪行比較輕,勞教幾年又能回到百姓之中,可對於現在來說,還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要吃飯的人口多達一百三十萬之多。

目前藺養成主要駐防在江西州,俘虜們大多在江西州,五十萬俘虜和二十萬苦役俘虜,勞教的懲戒營則主要在覈心地區浙江州,三十萬勞教人員。

和劉良佐說完高志祥的事情,張強就翻開了藺養成和米淳,周粥聯合奏報的關於俘虜的奏章,想着怎麼解決這個難題。

浙江州已經穩定了,即便有些勞苦的工作,只需要懲戒營的一部分罪犯,還有苦役營的一部分罪犯就能承擔,這些人人數不會超過十萬人,浙江州還可以負擔,張名振,新上任的浙江州的巡撫,州長,奏章裡面,地方上只能承擔十萬這些人的負擔,糧草,再多久不行了,讓內閣趕緊弄走,空下的崗位,比如修路,挖河,修橋,還有其他一些活計,他要給百姓們留着,不能讓這些人佔用這些工作崗位了。

張強苦笑,張名振可真是個爲國爲民的好官啊。

剛上任就給自己和內閣出了這麼一個難題。

而剛剛轉入快車道的江西州也不需要這麼多的人口了,讓他們轉化爲百姓,又要危害地方了,米淳同樣不想負擔這麼多人口,如果可能他也希望只消化十萬俘虜,還是要表現好的,有可能轉化爲百姓的人手,苦役營二十萬他一個也不要。內閣也覺得負擔這麼多人口也不是個辦法,就把問題丟給他了。

內閣同時把這個問題轉給魏無忌這個國防部尚書,魏無忌倒是很想要這些人,可又怕他們臨陣倒戈,也用不了這麼多人,只答應抽調十萬表現良好的人去邊境充當軍隊的民夫,運送糧草,修建防禦工事什麼的,其他的也不要。

劉良佐看看張強不斷的苦笑的表情,問了一句,張強把這個事情告訴他。

劉良佐道:“何不用這些俘虜同南明國做交易,明軍什麼都不好,但關於如何使用降兵降將,他們倒是有很多辦法,或者他們都巴不得自己的兵力多一些呢。”

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清出兵濟州島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賣給你們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第五百零七章 不過一堆廢品而已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伏擊12(遂發槍+線膛槍+連發槍)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二百五十九章 文武怨氣4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二百四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亂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利益牽扯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七百九十六章 處理舊艦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邊無事專心對付滿清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五百九十三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1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四百章 反擊2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一百一十五章 向包圍圈挺進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四百一十四章 朱大典的籌謀1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一百四十五章 鄭彩末日11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十一章 奪軍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自立吧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這就是命啊!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二百九十二章 廝殺正酣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七百六十二章 瑣事煩神3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國的反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新的開局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