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

bookmark

清軍潰退,華夏軍在南陽府和汝寧府站穩腳跟,但軒轅龍飛並不急躁的進攻,而是等待兩個府的兵力逐漸恢復到穩定狀態,各營將領找到自己的兵,每營的兵數滿編,訓練一段時間再行進兵。

第四騎兵旅現在由軒轅龍飛兼任旅長,他一個人既要當好臨時的部隊師長,又要當好戰役總指揮,管理一些雜七雜八的兵力,比如守備部隊,民兵部隊,懲戒營的俘虜和苦役們,可以說日理萬機。

如今部隊既要同湖北州,江西州調換原先忠貞營的大順軍部隊,又好理順這裡的防守和進攻部隊的排序,整編,駐守,等一系列情況,忙的是腳不沾地,這也是考驗他的時候,如果這次考驗過關了,他就成爲第二個師的師長。

提督軍務,提督官職,雖然他早就當上了提督,後來一系列改編又把他免了,改成了總兵,之後又當上了提督,但一直以來都是率領騎兵旅或者野戰旅,從來沒有率領過更多的部隊,所以這一次,他只要渡過了這個難關,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提督了。

他在調整部署,清軍也在調整部署,馮銓一邊快馬加鞭催促洪承疇回來,一邊部署部隊,應對華夏軍的進攻。

在合肥府方向部署了兩個新軍鎮,兩萬八千兵馬,一個滿清牛錄的監軍部隊,大約五百餘人,調來明朝衛所改編的綠營兵三萬餘人,又送來了兩千漢軍旗兵力。

六安縣城有兩千綠營兵,三千漢軍旗兵,兩千喀爾喀蒙古騎兵,鄉下還有三千鄉勇,兵力可謂雄厚。

在埠陽縣城駐紮了兩千科爾沁蒙古兵,五百女真兵,一鎮新軍,三千綠營兵,他又調來了投降的察哈爾蒙古部落的騎兵兩千餘人,一個新軍鎮新擴編的新軍鎮。

淮南府重兵佈置了三個新軍鎮,一萬漢軍旗士兵,兵力達到了五萬。

周口縣城原有兵力三萬,可一戰之後被擊潰,逃散三千兵馬,被俘一千多兵馬,被殺一千多兵馬,一下少了六千多兵馬,他不得不再補充了一個新編的新軍鎮的兵馬,一萬三千多兵力。

許昌府,一下放了一萬綠營的兵力,兩個新軍鎮,兩千女真兵,兩千蒙古兵,一千漢軍旗,還有招募了三千鄉勇用於守城。

隨着一個個清軍的兵增加到防線上,軒轅龍飛越來越發愁,這清軍是在暴兵啊,這麼隨便統計一下,就有將近二十萬兵馬了。

自己手裡雖然有兩個百戰精兵組成的精銳甲等野戰旅,每個旅才九千多兵力,王能的野戰旅不過是一個乙等新編野戰旅,戰鬥力方面要略微差一些,兵力才八千多兵力,加上那些忠貞營幾個將領率領的守備營,以及到來的民兵部隊,以及一個騎兵旅六千兵馬,不過四萬多兵力。

兵力有些捉襟見肘啊。

金麒那邊的兵力經過調整以後也是一些戰鬥力稍微次一些的夾雜着甲等,乙等,丙等的野戰旅的戰鬥力層次不齊的部隊,防守一定能行,可進攻也肯定不行,洪承疇早就在長江沿岸的城市,縣府做好了完備的工事了,一旦進攻,就一定會損失慘重,這虧本買賣張強肯定不做,華夏軍肯定不做,這也是華夏軍爲什麼遲遲不肯動洪承疇的這部分清軍的原因。

他把這個情況彙報給還在長沙府的張強。

張強聽了軒轅龍飛派來的信使的彙報,託着腮幫子想了一會兒,對信使道:“守好就好,不要進攻了,咱們和他們耗着。”

第二近衛旅還在武漢府駐紮着,武昌府有新調去的地二十四野戰旅,本來是讓秦默出任湖廣州守備司令兼做第二十四野戰旅旅長的,可現在第二十四野戰旅被調到了武昌府,張強想了想,把第二十四野戰旅調到了信陽縣城,讓第四騎兵旅作爲軒轅龍飛手中的機動部隊存在,這樣可以隨時支援其他地方的部隊。

這樣想來,張強發覺自己的兵力還是不夠用啊,地盤越來越大,手中的部隊不僅要守衛地方,還要承擔進攻任務,一個州要不放一個野戰旅不放心啊,兩個邊境州要放一個騎兵旅,擔任機動部隊。

現在他有好幾條防線,東邊和南邊沿海需要佈置一到兩個野戰旅,防止敵人登陸,這是一條防線;西南防線要防止日益坐大的南明國,這一線要擺五個野戰旅,還得放一個機動野戰旅和一個機動的騎兵旅;長江沿岸防線同洪承疇清軍對峙,需要拜訪七八個野戰旅,兩個騎兵旅;中樞作爲防線的縱深,需要精兵駐守,仙居縣還得至少一個野戰旅或者一個近衛旅防守;湖廣州到湖北州面向四山和陝甘,雲貴方向需要擺放至少三個野戰旅,湖北州擺了一個師防備陝甘的大金國,這南陽府和汝寧府擺了一個師,後方還需要長沙和武漢兩地的後備兵力支撐防線,兵力越發不夠用了。

本來準備好要進攻的,到了要緊的時候,卻發現四面楚歌,地盤太大,兵力太少,無法進攻了。

這真是令人尷尬的事情。

爲什麼這路要走的這麼快,走的這麼急,還走進了死衚衕呢?

這時候,侍從跑過來對張強耳語一番,張強笑着道:“這可真是一個好消息,杜歌竟然真的把張煌言吊住了,而且張煌言隨着他一路走來了,不日即將抵達長沙府。”

張強很想看看張煌言是如何的能耐,既能總攬朝政,又能指揮軍隊打戰,能文能武啊。

張強笑着對身邊的侍從道:“這個杜歌再寶中府沒有耐心呆下去,一心想要像軒轅龍飛那樣建功立業,升官發財,我就把他扔到了中樞,給他個高官,結果,他閒了幾個月,還是沒有磨練出心性,居然鬧着要攔下張煌言,這是在向我邀功,也是在告訴我,看,他能把!”

張強摸了摸自己下巴下面長出的鬍子,爲了切合這個時代人的審美觀,張強還留出了山羊鬍子樣子的鬍子,顯得已經發福的臉型有點細瘦好看了。

“既然這樣,就讓他跟着張亮處理外交事務吧,調他去外交部任個侍郎吧。讓他吃吃苦。”說完張強哈哈一笑。

他也想通了,既然沒有辦法打下去,就先對峙着吧,先解決另個一個方向的麻煩,張煌言來了,聽聽他對南明的看法,也許張煌言還能解決李定國的問題。

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二百三十章 孫猴子鑽入了鐵扇公主肚子裡1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四百零四章 排槍對決4第二百四十一章 讓世界亂起來,隆武朝來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兇8第一百三十九章 鄭彩末日5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鄭彩末日7第四百五十七章 會鰲拜9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工廠1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二百三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不要太超強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四百八十九章 傾軋聯合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到前線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三百五十七章 彙報3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明烽火10第二十九章 朱大典的處境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金國亡了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五百四十七章 卡住之後第一百四十五章 鄭彩末日11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2377章 更迭的臣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三百三十三章 見面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十一章 奪軍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第九十四章 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