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

bookmark

李定國望着遠處南明軍整齊的隊列,看看自己這邊的隊形歪歪扭扭,你擠我推,混亂不堪,敵人的火炮發出一聲聲轟隆聲,將自己前列的隊伍炸的四散奔逃,連軍官們都收攏不住,他沒有坐任何調整,這只是戰前的開胃菜,他知道自己這一方的人馬缺乏對火器作戰的訓練,缺乏經驗,以前大明同大清打的那種火器戰鬥純粹是玩玩,即便是自己同孔有德在桂林府的戰鬥也是自己一方憑着性命賺回來的,不是和敵人進行火器部隊對火器部隊的戰鬥。

這一次他要同敵人進行如此的戰鬥了。

這是一場野外遭遇戰,收拾了自己那些叛亂的部下以後,李定國就糾集大軍十萬,其中三個新軍旅,兩個騎兵旅,一個炮兵旅,三萬五千兵馬;還有自己的南方長矛兵,都是些新招募的青壯兵,大約一萬二千兵馬;八千先前跟着自己南征北戰的精銳兵馬,三千弓箭手,一千弓弩手,兩千朴刀兵,兩千騎兵。

附屬於自己的土司兵馬,十來個土司的兵馬總共三萬多人。

以及依附在自己這邊的將領們,其實是比較獨立的兵馬,兩萬三千多人,這些人中有新近投降的去清軍的將領帶領的兵馬,有以前屬於自己的部將但反叛,被自己打怕以後,重新歸附的將領的兵馬,以及新投靠自己的南明軍的兵馬。

шωш●ттκan●¢ O

自己的八千直屬精銳部隊身上穿的都是華夏軍賣給他的輕便結實的全身鎧甲,拿着是精鋼打造的長矛,大刀,華夏軍制式弓弩,射程遠,無聲,並且銳利,戰馬都是華夏軍這些年來雜交培養的蒙古戰馬和西域戰馬,或者從國外泰西人哪裡引進的西方戰馬,這三種戰馬配在一起,經過這些年的培育,終於培育出一種耐力不錯,無論是短途衝鋒,還是長途跋涉,戰陣上衝鋒,都非常優秀的戰馬,他叫他們華夏軍馬。

這些武器和鎧甲都只裝備自己的直屬部隊,連軍服都是該爲墨綠色的華夏軍那種筆挺好看的樣式差不多的軍服,軍服上繡着他李定國的李字,表明這是他李定國的直屬部隊,是他李定國的部隊。

幾個新軍火器部隊由杜歌帶領,他的部將們當下手,指揮作戰。

他們所用的武器裝備一水的金改1最新式的火繩槍,是金改1火繩槍最終定型後的版本,要比對面的南明軍拿到的最初定型的版本要先進一些,射程遠一些,質量好一些,一個新兵不用特殊訓練能操作,能打響,能打到東西,和南明軍同等的新兵相比,他們要更快快一些,這是杜歌告訴他的結果。

火炮是華夏軍金改1以後金改2火繩槍時代的火炮,這和南明國自己仿造的火炮以及華夏軍賣給他們的火炮要好一些,當然後來華夏軍還是賣給了南明國好一些的火炮和火繩槍,比如金改2火繩槍。

所有這些武器都是華夏軍賣給他的,華夏軍也賣了一些金改2最新式的定型的火繩槍,也是最後定型的火繩槍,華夏軍不再改進那種火繩槍了,因爲沒有挖掘的潛力了,華夏軍現在已經全面列裝了金改2火繩槍最後定型的型號的火繩槍,這種火繩槍是有一條粗略的膛線的,和賣給外面的金改2最後定型版本有出入,外賣型的沒有膛線,使用的子彈也不是米尼彈。

大約五分之一的部隊列裝了滑膛燧發槍,十分之一的部隊列裝了線膛燧發槍,大約二十分之一的部隊列裝了最先進的後膛線膛燧發槍。

相比華夏軍,這支部隊的武器裝備差遠了,但相比南明軍,背叛華夏軍的南明軍的火器裝備,李定國的部隊還是要高上那麼兩個檔次的。

但武器先進不一定就能打贏戰爭,雙方的戰鬥還是需要進行冷兵器部隊的最後決戰。

對於那些背叛自己的人,李定國給他們一個機會,就是當面做整支部隊的攻擊先鋒,去攻打敵人,如今被敵人炮火炸的東倒西歪,四散逃跑的就是那些人的部隊。

那些人的部隊兵器是李定國蒐羅了庫房給他們換上的,服裝是以前大明軍的服裝,甚至有一些是清軍的服裝,或者山裡土司的服裝,五花八門,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胳膊上都有李定國發的一條墨綠色的袖章,表明他們屬於自己的部隊。

在他們後面列陣的是李定國自己的三千弓箭手,兩邊是招募的民壯,青年長矛兵,那些人手裡人手一杆南方山地的竹子,這種竹子不要小看他,長達五米,對付敵人的騎兵是肯定行,對付敵人的混亂的軍隊,絕對厲害,一捅一個血洞。

他們身上沒有鎧甲,只是穿着一套李定國發的身後身前繡着李字的套裝背心,其他的衣服都是他們自己的,招募的青壯嗎,用不着給他們發一套衣服,而且這些人拿着如此低劣的武器,明顯就是來戰場上拿經驗的炮灰。

現在這個時代打戰就是這個樣,大部分都是炮灰,精銳的都是家丁,家將,有八千精銳這已經是李定國在重新復起以後能拿得出手最多的兵力了。

他所有的資源都用來打造那支火器部隊了,那是他的希望。

爲了置辦這支部隊的武器裝備,爲了讓他們成軍,他幾乎掏空自己這麼多年來的所有的積蓄,同時賣了雲南州幾個大型的礦產,好幾千畝土地,還答應華夏軍在這裡駐軍,雖然不過區區的兩千華夏軍部隊,可也是面子問題啊,誰的地盤讓別人的,別國的軍隊在自己地盤上隨意駐紮的。

前面那些炮灰部隊是用來拖住敵人的,敵人顯然是在這裡駐紮了一晚上,所以以逸待勞,而自己的斥候居然沒有發現敵人有這麼一大股的部隊在這裡,所以李定國就派那些新歸降的背叛的下屬帶着他們的部署去衝一衝,試探一下敵人。

這一試探就試探出來了,敵人軍營後面居然有火炮,各個山頭上也居然有火炮,後面林子裡面隱隱約約的可以看出大隊的騎兵,遠遠看去,他看到一個熟悉的人的旗號,馮雙禮的旗號,老朋友了。

馮雙禮和他的恩怨有些多,先前他們本來一起都是大西的將領,他要更加得到張獻忠垂青一些,收爲義子,而馮雙禮作爲和張獻忠一起的老將,可是一個老狐狸,當初把他們的後背賣給清軍,率先逃跑,讓清軍擊潰了他十幾萬大軍,最後他和孫可望翻臉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可看在大家都是大西將領的份上,他饒恕了他,後來他投奔了南明國,兩個人的關係也好了起來,都是爲了光復漢人江山,推翻滿清嗎,現在南明國乘機對他落井下石,兩個人就是敵非友了。

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四百二十二章 南明烽火3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用萬思安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八百八十五章 古人太聰明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五百六十一章 開發寶島2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轉6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七百九十九章 挑戰華夏水師2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五百六十一章 開發寶島2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二百零九章 讓你們眼饞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五百二十五章 鄭成功也反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三百十一章 開花彈誕生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強推-突圍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二百九十六章 圍城-炮戰2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六百一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場大捷吧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五十二章 慘勝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迫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工廠1第一百八十章 忠誠衛士獎章第七百九十九章 挑戰華夏水師2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二百一十九章 赤嵌城善後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九章 朱大小姐來了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第三百一十五章 清軍包圍饒州府府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五百五十六章 鄭成功來訪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十四章 定計第一百八十二章 弗朗索瓦無奈接受張強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六百一十七章 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