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

bookmark

由於寶島的建設需求,大量的人口轉移,使得華夏軍地盤上的商人們也趨之若與,猶如聞到腥味的蒼蠅,紛紛租船出海,帶着一船一船的貨物來到寶島,將貨物賣給華夏軍,雖然價格有些低,但勝在量大,還是有不費的利潤的。

華夏軍自從清除了大明和大清的那些地主,豪紳,商人以後,實行商人特許制度,大商人幾乎死絕,有影響力的商人家族或者商人聯盟幾乎死絕,冒出來的都是一些在華夏軍經驗十多年的地盤上發展起來的小商人和小工廠主。

把你的企業做成百年家族企業,做成令百姓放心,別人信得過的小微企業,這是華夏軍開放了商人經商之後所號召的,隨着開放的腳步加快,一些中等大小的商人,資產在百萬華夏元級別的商人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先控制,再開放,這是張強學習自後世的天朝的做法,能有組織,有步驟的清除一些原先的大明和大清的不法商人,那些商人官商勾結,互相滲透,是破壞和腐蝕國體的蛀蟲,張強當然不會允許他們出現。

所有的這些人,除了主動上交家產,然後自我淪爲小地主以後,存活下來的一些精明的有着改朝換代經驗的大家族商人,所有的大商人,官商都被全家送進了俘虜營裡面勞動改造去了。

這不是對華夏軍商業的打擊,恰恰相反,由於這些商人們勾結官府,所以他們很多的錢財其實不是落入了官府手中,而是落入了那些當官和手中,沒有進入國庫,沒有對這個國家產生任何的助力,所以清除他們,纔是讓華夏起死回生的根本。

新培養的官員在監察部和民情部的雙重打擊下,別說貪污受賄了,就算是工作不盡心都會被降職,免職,甚至投入大牢,監禁幾個月時間,剝奪畢生從事科舉考試,重新爲官的機會,這對於千百年來官本位的華夏漢人來說,簡直比殺了他們還厲害,因此華夏軍裡面這些人不是太多,只能說相對較少。

沒有這些人盤剝,也許華夏軍的官府辦事情有些拖沓和不效率,可也讓商人和百姓們減少了很多麻煩和被盤剝,能有更多的錢財和利潤落入自己手中,用於再生產,用於改善生活。

所以華夏軍的收入纔不會因爲同泰西人,同南明國,同日本斷絕貿易而受到多少影響,華夏的土地實在太大了,自給自足就能滿足自我的生存需要,由於張強的穿越,改進科技,提高科技的事情,一手包辦,設立了無數的獎勵制度,使得三百六十行的工匠和技術人員能放心的一邊生產,一邊學習,一邊改進自己的工藝,出現很多發明和創造,拉動了整體華夏軍的科學進步。

炒菜的會發明更好的菜餚,造馬車的一步一步改進工藝,出現了不同種類的大車,載重從原先的二三百斤到後來的大約五六噸重的拉貨大車,大車從原先的木軲轆子到後來包着一層水帆布,裡面塞着棉麻,破布的圓形鐵輻條的大車載重軲轆子,不僅減輕了壓力,還讓大車承重能力更高,速度更快。

各種奇技淫巧的事情層出不窮,就連投靠過來已經過上平凡人的生活的南明國一些朝堂官員都驚歎華夏軍的百姓創造力高強,能做出各種有利於改善生活,出行,衣食住行的東西。

由官府組織大型交易市場,由一般小商人聚集起來撐起一地的商業,創造出比以前只有一兩家大型豪紳家族企業更多的爲國家創造出更多的稅收。

隨着十年的積累,一些小商人資產過百萬華夏元,華夏軍工商部在彙報了內閣以後,內閣通過了各種鼓勵經商的條陳,然後扶持一些對華夏軍忠心的小商人成爲中型商人,將一些官府管理的交易市場分割爲幾個小型的交易市場,交給這些中型商人控制,承包,然後各個縣城,城鎮,以及州府聯繫起來,將這些商人串聯起來成立了州府交易中心。

州府交易中心由州府專門的衙門會和工商部衙門,集合幾個有名的中型商人成立董事會,共同管理州府交易中心,最後由工商部統籌安排,管理華夏軍地盤上的商業行爲。

這次寶島建設和開發,就是由工商部牽頭,由州府支援物資,讓利給中型商人,中型商人分包給各個小型商人,大家共同發財,這次建設和開發,工商部每個州給出十幾個縣城中型商人的名額,一旦做出貢獻多的小商人貢獻值足夠,那麼就升級爲中型商人。

從所有地盤上選出願意定居寶島,進行寶島商業開發的小型商人,資產必須在十萬華夏元以上,然後這次過後,損失了的給予補償,並且在一年以後扶持他成爲百萬華夏元級別的中型商人。

於是很多小型商人都從華夏軍內陸地區跑到沿海地區掘金,一些小型商人直接將家搬到了寶島海灘上租房開商鋪,以後他們將隨着遷移人口成爲寶島商人,並且在官府的扶持下成爲寶島中型商人。

這是一次嘗試,嘗試之後,以後新佔領地區的開發和建設將會交給這些商人們去完成,華夏軍官府將從中協調和補償,降低自己對一個地方的維護和建設費用,以後光出軍隊和官員,民兵,守備營,就能迅速的穩定一個地方,消化一個地方,讓他成爲擁護華夏軍的地方,華夏軍官府將抽身出來應對更大的局面。

比如同清軍的戰鬥,戰略佈局,比如如何處理越來越多的投靠的南明國官員,以及永曆大明國官員,還有投靠大清的大明官員,甚至是大清的官員等等問題。

民情部和監察部雖然幹活賣力,可很多事情不是檢查,監察,細作能解決的,華夏軍還需要更多的監督,所以下一步張強準備試着運行縣諮詢局,就是把以前的一些遺老遺少集中起來學習,然後讓他們出任相當於縣議員的角色,自己人監察自己人,總有不足,讓這些天生就反感或者雖然心中不滿,但不會表現出來的人去一個地方吐槽,總比他們私下裡同親近的人,百姓吐槽要好的多。

縣諮詢局將從核心地區周邊縣府試運行。

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瓊州戰略第七百九十八章 挑戰華夏水師1第一百零一章 婢女引起的感想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賣給你們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四百一十四章 朱大典的籌謀1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金國亡了第八十五章 見張英第五百九十一章 田斌反清第一百六十一章 鐵模築炮法2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2377章 更迭的臣子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四百零三章 排槍對決3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二百一十六章 副官休伊斯·茲瓦特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八百八十章 山西州是被炮灰打下來的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十五章 準備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一百章 我這是跟你學的第三百七十六章 原來也是風中敗絮啊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八百零九章 發現第五艦隊被俘船隻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的火器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五百二十五章 鄭成功也反了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能便宜西班牙人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記敘3第三百零四章 劉良佐守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