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

這片地域是一片山丘加一片不太空曠的的平地,以及一片湖泊山林,來路是一片空曠的丘陵田地,越接近這裡越是窄小,先前是十幾裡地的丘陵,之後是一小片分割開來的平坦的丘陵平地,接着是一些小湖泊,隨着地形變窄,地勢略微升高,西高東低。

到達前面田顯佈置的地方的時候已經不到五里地寬了,兩邊是綿延的向上的高一些的丘陵,越到上面越陡峭,越難行,沒有路,也許能被騎兵通過,但絕對不能在有敵人騷擾的情況下順利通行,也許步兵可以打過去,但騎兵在山路上肯定不如步兵靈活,丘陵上的岩石,樹木,灌木,荊棘,以及各個斷層會大大阻撓騎兵的通行,只要腦子正常的人一定不會放棄還比較平坦的地形繞道這裡走的。

而且隨着地形的升高,丘陵變爲峽谷和山峰,也許這些山峰也不太高,不過百米,可這絕對不是騎兵應該走的地形。

於是中間有三條小路,一條官道的四里寬的丘陵平原地帶就成爲必須通過的地形,兩邊都是如此,綿延百里,也許有的地方可能寬闊一些,有大約二十里地的比較平坦的地方,但這裡最窄的地方只有一里,剛好在田顯他們同蒙古騎兵戰鬥過的地方的後面。

原先戰鬥的地方有四里寬度,前面有三裡寬度,再前面有五六裡寬度。

於是田顯命令這些民夫甚至一些士兵在五六裡寬度開始就佈置一些陷阱,陷馬坑,埋伏少量的弩兵和火槍兵,挖掘戰壕和挖斷大道,在這裡佈置一到看似寬鬆的防線,使得蒙古騎兵只能沿着一條蜿蜒的道路前進,如果他們不想沿着蜿蜒的大路前進,就必須通過小的湖泊,樹林,或者躍上山嶺通過,這大大降低了敵人衝擊的速度,以及衝擊的兵力。

在這裡蒙古騎兵被分成一股沿着大路的大部隊,以及五六股小部隊的細流,在五六裡地的寬面上承受埋伏的斷後的田斌軍的打擊。

後退一里地,這裡更窄,只有四里寬度,這裡將被挖的坑坑窪窪的,讓騎兵衝不起來,然後被三段只有淺顯的壕溝的天兵斷後軍的火槍兵和弩兵襲擊。

這裡有三個主要的比較高的山丘,山丘高三十米,山丘周圍都是一些南方的矮樹,以荊棘和橘子樹爲主。丘陵底下有不到三十米寬度的小樹林,深度只有五六十米,這五六十米的樹林前面,兩個山丘中間有三四百米的坡地式的平地,火槍兵和弩兵只要守着這三個丘陵下面的樹林和樹林之間就行了。

不過這裡顯得也太寬了,以田顯的兵力根本無法照顧過來,只能說能抵擋一陣。

田顯的目的就是把所有的兵力都放到第一線,然後打完一陣,趕緊把兵力撤下來,防禦第二線,就是這裡。

在這裡和敵人磨時間,投入兵力和敵人在這裡周旋。

當然也不能損兵折將,因爲他們損耗不起,不過剩餘一千六百的主力兵力,還有王動調集給他的一千騎兵,民夫兩千來人,即便把周圍鄉村的百姓青壯加上,也不過總兵力八千人,實際上戰鬥力也不會超過三千人的戰鬥力,所以他覺得這裡也守不了多久,也許還會損失大量的兵力。

田顯很是頭疼啊。

而此時,田斌率領兩個以華夏軍制式改編的新軍,以及輜重,騎兵,總兵力兩萬八千來人緩緩靠近多隆的主力部隊。

多隆自從失去了五千騎兵以後,對於田斌部隊的戰鬥力很是驚懼,不由的很是多疑,連續派出兩千騎兵圍着田斌的主力部隊分爲二十股進行偵查,監視,大隊人馬緩緩靠近敵人,走的不快,半天才走了十里路,離着田斌的部隊還有二十里路。

而田斌爲了能儘快擊敗敵人擺脫後面的追捕,在田顯的先鋒軍同攻擊的清軍蒙古騎兵交戰的戰場只是停留了一個小時就越過去,快速前進,中軍甩下輜重讓王動的部隊照顧,王動又把輜重託付給田顯,帶領士兵跟隨在他們後面五里處,兩軍迅速接近,田斌軍的速度要快一些,半天時間趕了二十里路,雙方最終在一處寬闊的大約十幾裡地湖泊一旁停了下來,雙方隔着湖泊一側的道路對峙,兩軍相隔五里左右。

雙方的騎兵迅速出擊,碰撞廝殺,總體來說田斌這邊的騎兵少,不過區區一千多騎兵,難以抵擋對方的幾千騎兵,被殺的節節敗退,無法偵查到對方的後方情況。

這些騎兵比較疲憊,趕了幾千里路,和蒙古騎兵交手無數次,身心疲憊,頂着叛軍的名義千里逃遁,那些情報員還好,大家知道自己是華夏軍的,也知道上頭通知華夏軍會派人來接應,而華夏軍的威名和戰績,讓他們感到自豪,知道這是迴歸,回家,人人比較激動,士氣如虹,可很多騎兵都是北地漢人,有的甚至是拋家棄口跟着田斌的軍隊南下,身不由己,眼看離家越來越遠,而他們作爲小兵又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不由的黯然傷神,士氣不高。

所以儘管他們是獵騎兵,龍騎兵組合起來有些四不像的怎麼說都比對方的軍隊先進一些的軍隊,可士氣不高也打不出威名和戰鬥力來,因此被全面壓制了。

不過田斌可沒有他們那麼想,他安排士兵擺開陣勢。

大炮拉到兩邊的高地丘陵上,自然有跟隨的炮兵工兵和民夫把地面挖平,挖出供大炮擺放的地方,放下大炮,用木楔子把大炮固定在地面上,然後由什長進行炮兵定位,測量。

其他的護衛大炮的士兵在大炮兩側擺開陣型,把大炮保護起來,保護大炮的騎兵不多,遊弋在大炮後面幾十米遠,慢慢的熱身,等敵人騎兵衝過來以後,突然從後方衝上去,對付敵人襲擊炮兵的騎兵活步兵。

大炮架在高地上,射程提高了,而且大炮前出軍陣一里地遠,離敵人大約三裡多地,接近四里地遠,正是這種幾千斤大炮威力體現的最佳射程。

軍陣擺好以後,田斌慢慢的命令中軍開始推進,兩個中軍率領的新軍鎮改編以後的新軍推進到大炮後方中間大約百米的距離列陣,不再前進等待軍令。

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七百九十六章 處理舊艦第三百一十七章 互相算計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八百六十章 混蛋邏輯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八百八十二章 把北海道給華夏軍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三百二十三章 防線被突破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一百八十二章 弗朗索瓦無奈接受張強第五百零四章 動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八百零九章 發現第五艦隊被俘船隻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下去和敵人打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七百三十二章 繼續當你的王子吧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六百七十六章 是該結束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原來也是風中敗絮啊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的實力如日中天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給你一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六百一十五章 完成合圍計劃第一百一十二章 下去和敵人打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順軍滅亡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六百一十九章 放心打,我支持你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一百四十三章 鄭彩末日9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