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

bookmark

雙方在鼓勁,準備兵馬,決一死戰的時候,洪承疇和馮銓以及他的那些將領們正坐在揚州府的府衙大廳裡面議事。

馮銓做介紹,“列位大人,因爲我們被朝廷猜忌,打壓,所以各地的官員將我們視爲叛逆,那些各地的官員和將軍們紛紛和我們撇清關係,這使得我軍控制的地盤一下縮小了一半左右,並且不是一個完整的省份,而是橫跨兩個省份的交界地帶,目前由於我們現下的情況導致了千里迴歸我軍的原先我軍的新軍鎮被朝廷的兵馬圍追堵截,情況堪憂。”

一位知府道:“大人,是否派遣兵馬去救援,我們不能讓那些志士們寒心,一定要做到即便救援不成也得讓天下人感到我們的心意。”

衆多將軍和官員並不說話,氣氛有些沉悶,因爲誰都知道目前這些人的處境,叛變朝廷,被朝廷遺棄,這都是對於他們最大的打擊,他們可是想着升官發財,蔭庇子孫,享受萬年富貴,至少能享受大清朝廷的富貴,可現在一切都沒有了,他們成了叛賊,就像浮萍一樣沒有了依靠,沒有了效忠的對象,這讓他們非常的慌張,就像一個信徒的信仰被擊破一樣,感到迷茫了。

洪承疇善於使用計謀,但他高傲的性格並不適合籠絡人心,讓其他人效忠,很多人是因爲在這片土地上,在他的勢力範圍內並沒有機會反抗他,在坐的那個不是官油子,也許讓他們構思什麼戰略,他們眼光短小,反而會辦壞事,但如果讓他們看清楚當下站在那裡對自己最有利,他們絕對不會選錯,如果連這點眼光都沒有了,那麼他們也爬不到這麼高的位置了。

坐在這裡的文官都是知府級別的,武將都是參將級別的高官,文官裡面還有很多都曾經是大明的兩淮總督,兵部侍郎,弘光朝廷的大學士,大清的各部致仕官員,豪強列紳等,他們知道如果不順着洪承疇,那麼下場就和魯國被洪承疇滅亡一樣,抄家殺頭,流放,血腥的清洗。

他們並不看好山東地界的那些他們的同僚,以爲盯着朝廷大義的名義,效忠朝廷,反抗洪承疇就可以了,那是自己找死,洪承疇這裡雖然落魄了,可實力還在,十五個新軍鎮,實打實的精兵,也許打不過華夏軍,可是防守住這塊地盤,華夏軍也不敢說輕易打過來。

依然控制在手裡的兵工廠,源源不斷的製造出合格的兵器,質量比起大清製造的要好的多了。最近聽說他們已經成功仿製出華夏軍現在的制式列裝的兵器金改2火繩槍,也許在射程和威力,質量上不如華夏軍的金改2火繩槍,可總是接近了華夏軍的武器裝備了,拉小了同華夏軍的距離。

這給了在坐的武將們一些底氣,加上洪承疇這些年來的素以穩健和籌謀見長,在長江防線上抵擋了華夏軍北上的腳步十幾年,猶如一座豐碑一樣在很多被華夏軍殺死,俘虜,驅趕,戰勝的滿清武將和指揮兵馬的文官隊列裡面獨一無二,所以大家到現在還坐在這裡,聽從洪承疇的領導。

如今,士氣雖然低迷,可大家還是希冀洪承疇能帶領大家打出一場勝利,帶領大家走向勝利,至於滿清朝廷,他們雖然希望能重新迴歸滿清的統治之下,背靠大樹好乘涼,不過這些都是希冀了,也許能成,也許有希望,不過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這些希望能變成現實,現在最大的要求就是活下來,至少洪承疇領導的這個地盤上的大家能活下來,並且堅持的更久一些。

“也許我們應該派一些兵馬去試着接應一下田斌,畢竟是我們的兵馬,如果能把他接應回來,我們的十五個新軍鎮將會增加到十八個,而且田斌這個人很是善於打戰,是一員不可多得的戰將,他還是咱們的第一個新軍鎮的統領,雖然去了京城很久了,可他對於咱們這支部隊來說還是很忠心的,我一召喚,他就回來了。”

洪承疇冷靜的喝着茶水,面無表情不知道在想些什麼,沒有直接回應馮銓的話。

很多人聽了馮銓的話都點頭,很是同意馮銓的話,都看向洪承疇。

洪承疇擡起頭來,掃了一樣在坐的官員和武將,作爲一個勢力的掌權人,也作爲曾經能以漢人官員執掌滿清很多部隊的領導人,他比在坐的很多人都知道如何面對目前的局面,接下來的發展如果是大清一直走強勢的路線,並且很好的發展下去的話,他就得去討好大清,儘管田斌是他的心腹愛將,但對於他以後的發展,肯定是一個阻礙,一個以後很可能被人攻訐的把柄,這也是他在得知前面的大清官員和武將紛紛倒戈反叛他的時候,田斌帶兵叛變回歸他的時候,並沒有第一時間派出部隊去營救田斌的原因。

什麼時候營救,什麼時候修補同大清的關係,他心裡面有一杆秤,並不是憑着一時衝動,知道一些消息就馬上行動的人,他很謹慎,在沒有完全塵埃落定的時候,作爲一個已經背叛過大明,背叛過多爾袞,現在又同順治皇帝鬧翻,同如今的大清鬧翻的他知道任何事情都得三思而後行,也許還存在複合的機會,如果沒有大清這個盤然大物在前面頂着,他這點勢力即便能把華夏軍蹦下幾顆牙來,華夏軍都會毫不猶豫的傾巢來攻,如果到那時候,他就沒有退路了,只能向所有的敗寇一樣,自盡或者逃亡,結果很是悽慘。

目前還沒有到那個時候,也許田斌的這一次反叛不失爲自己同大清修復關係的一次機會,儘管他知道大清的那些王爺們很不待見漢人官員,尤其是華夏軍總是宣傳漢人的天下,漢人做主這樣的狹隘民族思想的情況下,他重新返回大清高官行列機會微乎其微,也許有機會但不會成爲能像以前多爾袞信任他一樣的高度了。

接下來的事態往哪個方面發展,這是他關注的,也許有變化,大金國雖然被大清國打的狼狽不堪,內部多有動盪,還有吳三桂這個牆頭草牽制,可大金國還沒有最後滅亡,還有實力反抗,大清還是需要一支能打的部隊,據他所知,除了鰲拜的部隊,其他人的清軍部隊大都不堪重用,大清一定還會想到他的。

後方那些反叛他的大清官員和武將其實就是一羣烏合之衆,他只需要派遣幾支冷兵器部隊就能很輕易的收回那些被佔領的地盤,可他卻沒有這麼做,也沒有派兵去接應田斌,就是在等一個大清重新接納他的機會。

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彩末日3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一百四十一章 鄭彩末日7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桶給他砸成豆腐皮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八百八十一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洪天炮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世界亂起來,張名振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擊1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明烽火17-逆轉1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四百八十八章 暗渡陳倉2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豌豆鳥的初戰2第六百六十二章 求和?2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1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三百零四章 劉良佐守城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兩個勾搭上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1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五百二十七章 處理公務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十四章 定計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來就好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