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

bookmark

在田斌這邊其實打的比田顯更加辛苦。

他這邊的武器裝備其實並不比多隆那邊的武器裝備更有優勢,因爲大家都是從清軍這個大家庭裡面出來的,清軍這個大家庭裡面的武器裝備是從洪承疇哪裡要來的,洪承疇屬於清朝,自從他的兵工廠成功的仿製了華夏軍的金改1火繩槍以後,多爾袞就把他的兵工廠的大部分骨幹工匠都調走了,在燕京成立了一個衙門。

但這個衙門絕對沒有馮銓治理下的衙門高效和嚴於律己,很多人都是一些大清王爺安排進來做工的家丁,是爲了掌握這一份財源,是的越是窮的人,從一個寒冷的地方過來的人,越是貪婪,這些王爺們派遣的人進入這個衙門不斷的壓榨那些工匠們,工匠們已經從一個洪承疇哪裡極爲看重的工匠,變爲了王爺們的奴隸。

這個衙門從一個努力上進的衙門變成了明朝時期的爛到根子上的錢袋子,各種制度在這些王爺們特權階層面前形同虛設,於是各種偷工減料,各種消極怠工,以及工匠們敝帚自珍的戲碼不斷上演,幾年之後已經變爲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明朝工坊,順治接掌以後,雖然經過整頓,可也沒有多少起色。

工匠們沒有再開發新的武器裝備,而是吃老本,給上官打造一兩把精緻的火槍還是很好的,質量善可,但給大兵們用的火器,也就比明朝的火銃,清朝的鳥銃更加好一點,相當於金改1開始一些時候的版本,最多能達到0.6以上的版本,根本打不到洪承疇交給他們的時候的0.8版本的質量,而洪承疇這邊因爲一直是馮銓管理,所以質量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到了這幾年已經開發出了相當於1.2版本的金改1火繩槍了,這比華夏軍的火繩槍金改1版本還要高。

雖然是微小的改進,可以也比華夏軍早已停產的金改1火繩槍要好多了,至少少了一道工序,質量提高到了五百發無故障的地步,射程也遠了十米,但比起華夏軍金改2火繩槍的便捷來說,還是遠遠不如,但這樣的版本洪承疇是不會給順治的,他自己只是少量打造,工匠們也早已把工廠搬到了揚州府一處偏僻的山裡,少量生產,悄悄裝備精銳部隊。

這點洪承疇依然跟隨着華夏軍的腳步。

這樣的原因使得田斌他們使用的武器質量低劣,因爲是禁軍,能拿到0.8版本的好的金改1火繩槍,不過因爲事情發生的唐突,所以他們還是大量的抄走了清軍儲藏在庫房裡面的0.6,0.5,甚至是0.1版本的快和清軍的鳥槍差不多的火繩槍了。

一路上戰鬥過來,質量好的火繩槍已經損失不少,到如今他們手裡的火繩槍大都是0.6版本的火繩槍了,這種版本的火繩槍也不保險,子彈打的多了,槍管過熱是會爆炸的,損壞不少火繩槍,他們同多隆的兩個新軍作戰的第二天,平均裝備的火繩槍的已經大都是0.6,0.5版本的火繩槍了,只有千杆火繩槍爲0.8 版本的金改1火繩槍了。

完完整整的金改1火繩槍不足200杆,所以面對同樣是差不多裝備的多隆的清軍新軍他們的武器優勢已經變得微乎其微了。

這樣造成了他們難以在兵力少的情況下,很快擊潰多隆的部隊的原因。

多隆在跑了一萬漢軍旗,一萬綠營兵,損失了五千騎兵的情況下,依然有三萬五千兵馬,加上被追回來的兩千鄉勇士兵,他們依然有三萬七千兵馬。

而田斌這邊,傷兵滿營,三萬兵馬第一天的戰鬥中損失了五千兵馬,民夫逃走一千多,先鋒軍損失兩千兵馬,騎兵同多隆的騎兵的交戰中損失一千五百兵馬,兵力只有兩萬六千兵馬,之後又撥給田顯兩千民夫,一千騎兵,使得他的騎兵只有一千多了,民夫只有八百不到。

兩百騎兵守衛傷兵營,八百民夫只能放在營地裡面,構築工事和照料傷兵,之後田顯把他們的傷兵和兩百騎兵派了回來,傷兵營擁有二百步兵,兩百火槍手,兩百弓兵,四百騎兵,其他的都上戰場不過兩萬三千兵力。

第一天的戰鬥大炮損毀嚴重,五千炮兵損失一千多人,損失大量大炮,這使得第二天的戰鬥他們面對敵人兩個新軍根本沒有上陣的跟他們一樣多的炮兵的時候打的十分慘烈,敵人的炮兵對他們的攻擊使得他們的傷亡加重。

只一個早晨,敵人的炮兵就幾乎擊毀了他們所有的炮兵,擊潰了剩餘的四千炮兵,收攏兵力之後,炮兵只剩餘兩千餘人,能戰鬥的剩下不到一千五百人,其他的不是受傷進了傷兵營,就是逃跑,始終了,要不就是徹底喪失了作戰的信心,只能被看押起來了。

步兵面對敵人的新軍步兵的衝擊陷入了人數劣勢的苦戰,損失了兩千兵力,受傷一千多人,這樣一上午下來,光傷員就有近萬人,關押兩千人,看守的兵力用去一千五百兵馬,真正能作戰的兵力只剩下了一萬五千兵馬了。

戰鬥不會停下來,還在繼續。

在幾次衝擊失敗以後,多隆聽到了後方華夏軍的野戰旅已經接近了四十里地,更加瘋狂的進攻,企圖打開一條通道同蒙古騎兵會和。

“守軍先前衝鋒,”

戰場上不斷響起漢人軍官這樣聲嘶力竭的喊聲。

這是多隆的新軍部隊的將領的喊聲,因爲後方多隆帶着清軍騎兵和步兵彎弓搭箭,架好大炮對着他們屁股後面,清軍滿族火槍兵正用火槍瞄準着他們的後背,如果他們敢於撤退,迎接他們的將是殘酷的屠殺,爲了活命,他們只能進攻。

損失了一萬多冷兵器作戰部隊以後,八千火繩槍手,四千炮兵,以及兩千騎兵不要命的進攻。

這是如今三萬新軍,兩個清軍新軍部隊的所有兵力了,對手是一萬五千疲憊的叛軍。

“啪啪啪,”成排的火繩槍冒出萬點火星,硝煙將他們的視線遮蔽起來,對手的在拼命的開槍,開炮,幾千火星打過來,雙方的士兵成排的倒下,但清軍依然毫不退縮,快步先前,先前,先前。

“轟隆隆――,”

清軍的炮兵開炮,近百顆實心炮彈打過去,又是成千的士兵倒下,敵人已經搖搖欲墜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六百八十五章 驚慌失措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金國亡了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二百四十章 讓世界亂起來,幫張名振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鬥2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閒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三百零一章 風沙滿城第八百七十四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4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八百五十七章 豌豆鳥的初戰2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三百六十二章 金銀幣問題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朱大典的籌謀1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三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盡屠綠營兵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小子也欠抽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清危局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能便宜西班牙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兩個勾搭上了第八百五十章 快逃吧,還打什麼呀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一百五十章 軍餉1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清出兵濟州島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六百一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四百三十二章 南明烽火13-敗逃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世界亂起來,張名振第2372章 世家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