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求和?1

bookmark

洪承疇來求和?

張強摸着自己剛剛剃的光頭,不明就裡,想不明白,他和洪承疇就像前世的仇人一樣,這一世兩個人明爭暗鬥,大軍你來我往,殺的血流成河,最終憑着二十年的艱難奮鬥,自己終於把他和他的洪承疇清軍擠走了,遠走琉球羣島。

先前也看到過他的一些事情,如今的他在琉球羣島推翻了日本幕府將軍控制的琉球國王,清掃了日本人的勢力,佔據了琉球羣島,擁有百姓十萬人,軍隊五萬人,水師一萬多人,一千多條戰船,其中不乏仿製華夏軍的八百噸的戰船,他們叫做八千料戰船,那些戰船已經是華夏軍多少年以前的戰船了,如今華夏軍擁有的戰船已經超過了一千五百噸。

小小的琉球羣島人口稀少,每一個荒島上都只能住幾十個人,幾個大的荒島能駐軍千人左右,主島上是最大的島,原先琉球王國全國也不過一萬人左右,軍隊五百人,後來有日本幕府的軍隊佔領了哪裡,駐軍千人,同時留着琉球王國國王當傀儡,還有他那中看不中用的五百人的軍隊,現在琉球王國一下去了那麼多人肯定是人滿爲患了,估計連只能駐紮幾十人的小島都擠滿了人,這麼多人口需要吃飯,軍隊需要功勞,將軍們需要一個地方立功,估計洪承疇過的很是不舒心,現在估計頭髮更白了吧。

雖然可以攔截一下經過的商船和日本漁船,可畢竟杯水車薪,斷絕了和大陸華夏國的交往和商業往來,光靠走私的那點東西,估計養不活他全部十五萬人口,這樣的情況下,洪承疇這個人是不會坐以待斃的,他就不是向誰忠誠的人,他忠誠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理想,先前張強就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一直在周圍打清軍,消滅明軍,佔領周邊的地方,卻不和他撕破臉,直到所有的國內的敵人都清理乾淨了,想要向北方發展了,才主動收緊拳頭,給他致命一擊。

就洪承疇的魯軍那點體量,如果他還和清軍有瓜葛,那麼憑着清軍現在的能量和人口,幫助他,那麼還有的一拼,可他因爲被清朝那幫王爺們猜忌,想要奪取他的兵權,他不得不反抗,從而使得他下定決心和清朝決裂,這一下使得他的那點勢力變成了一支非常孤單的勢力,沒有了外援,在強大的華夏軍面前,即便他再能堅持,光拼消耗就能耗死他。

張強得到的消息是洪承疇已經派人去日本求和,但日本人根本看不上他這支被驅逐出來的滿清叛軍,他陷入了困境,琉球羣島的琉球王國有什麼?巴掌大的地方,除了能打到魚以外,估計就是颱風和巨浪了。

現在泰西人要去日本貿易得繞行很遠的路程,或者穿過華夏軍的南海海域,躲過賀錦的第二水師的圍捕,才能到達琉球王國,以前琉球王國華夏軍水師也駐紮過,不過張強想着哪裡畢竟也是漢人王朝附屬王國,而且拿去了也沒有什麼利益,雖然能控制一些水道,可所費的經歷太多,整編水師的時候,把哪裡的水師撤回來了,因此才被洪承疇撿了個便宜。

要不然洪承疇現在根本沒有去處,當然他也可以去日本,但喪家之犬,兵力顯然不能和日本的兵力抗衡,主要是他沒有的勢力沒有後勁,一旦失敗,就沒有退路了,那是滅亡,對於他這種喜歡謀定而後動的人來說,找個地方安頓下來纔是最急切的事情。

幾個月過去了,他已經安定下來了,現在他又派人來找華夏國,張強不得不佩服他的厚臉皮。

人爲了生存是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的,如果不答應他,那麼他可能會無盡的騷擾自己,騷擾海域,成爲一股能力非常大的海盜,也許他對日本沒有辦法,那是因爲他對日本人不太熟悉,作爲原先大明的官員,他是看不起日本人的,天朝上國嗎!

而且清朝也看不起日本人,所以他肯定心裡也看不起日本人,但現在日本人在人口和兵力上肯定超過他,他啃不動日本人,一時半會兒也沒有辦法,回過頭來找自己,看來他已經做好了和自己合作的準備了。

張強當然不會認爲他是好心的,只是想要延續他的勢力的生存罷了,不過自己可以利用一下他,讓他少找華夏軍的麻煩,否則幾萬兵馬,千艘戰船隨便找個地方登陸,自己就得頭疼,倒不如給他一點甜頭,讓他去找日本人的麻煩,自己專心一統江山,消滅大清和大金,等全部統一了回來再收拾他。

想到這裡,張強就準備見一見洪承疇的使者了,他穿起外衣,整理了一下外衣,外衣是華夏軍的軍裝,不知道爲什麼他和那些後世的軍人總統一樣,喜歡穿着軍裝,而不喜歡穿着普通的休閒的衣服或者官服,他覺得穿着軍裝的樣子人更加精神和氣魄。

讓親兵備好馬車,張強從皇宮裡面去了外面的內閣府,內閣府是一座前明時期的留守兵部尚書的宅子,很大,前面是辦公的衙門,現在是華夏國的內閣辦公的地方,後面尚書本人和家人的居住的宅院,如今內閣府已經被周粥收入囊中,當仁不讓的成爲他的首相府邸加內閣府。

他在尚書府第另外一側的牆上開了一扇大門,要出行就走大門,要去內閣府辦公事,就直接穿過前院穿過連接辦公地點的後門進入內閣府辦公。

在出行的衛隊的保護下,他很快來到了周粥的首相府邸大門外,就是牆上開出的大門,人還沒有到,周粥已經率領家人出迎,一行人在街角就迎住了張強的座駕,寒暄一番以後,周粥的馬車在前面帶路,張強的親衛對護送,直接從正門到達了他的後院住處的一處大殿。

兩個人公事公辦的寒暄幾句,不得不如此,畢竟現在身份不同了,現在張強住在皇宮,以後不論怎麼說都是正式的國王,不是以前的大都督了。

以前大家一起打天下,雖然有不少的時候大家是擁護他的,可很多時候大家還是像當初起家的時候,稱兄道弟的,現在如果這樣的話,朝中的那些官員,尤其是前南明國轉過來的的官員就要在德品上對周粥說三道四了。

張強也不得不聽一些官員的數落,那些以前當過御史的南明官員可是敢把天捅個簍子,張強倒是不怕,可是不能因爲這樣就殺了他們吧,貶官是他們喜歡受的懲罰,反正他們在華夏國的官職也不重要,能博個名聲怕是要高興死他們了。

張強怎麼會讓他們如願呢,反正自己注意一下就行了,有時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現在自己身上擔着的是整個國家,和漢人江山的重任,如果這點都不能忍受,那麼這個國王別當了,他還想着以後統一了登基當皇帝呢。

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1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擊10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給我當什麼官?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八百八十一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洪天炮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擊1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六章 第一次殺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明烽火17-逆轉1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清出兵濟州島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四百章 反擊2第六百九十五章 找事的都打死第四百七十三章 前沿議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一百一十二章 下去和敵人打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四百零四章 排槍對決4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肉磨坊2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自立吧第2379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2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清內訌第四百五十一章 會鰲拜3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二十四章 神反轉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明國挑釁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清危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第七百五十八章 極難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八百五十七章 豌豆鳥的初戰2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轉6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