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授官布政使

bookmark

雙方再次落座,張強問道:“金大人,以你的官聲,功勞,無論去隆武朝廷還是去永曆朝廷都是高官厚祿,爲什麼要來我的小小金華府呢?”

金聲一聲嘆息,“不瞞張大人,本官確實想要去投奔隆武朝廷,這一年來,外人都說本官死了,的確,本官早已死了,那個抗清義士早已死了,現在只是一具苟且偷生的行屍走肉而已,現如今沒有官身在身,只是一家之主,一個父親而已,爲了兒郎,妻子的活路,小人不得不投奔張大人,並求張大人給草民一碗飯吃,做什麼都成。”

張強看到了他有些無奈的神情,他坐在椅子上,被顯得有些微駝,鬢角斑白的頭髮都在訴說着他已經從一個所謂的抗清義士,變成了一個普通的小老百姓,一個爲了家庭,爲了生活苦苦掙扎的老頭。

但張強卻不能當他一個小老百姓看待,畢竟人家曾經當過大官,就算業務不熟,也比自己這個連見識都沒有見識過怎麼操作,怎麼當官的宅男要厲害的多。

金聲的態度相當的好,他的意思就是我現在已經是一介平民,要不是爲了吃飯,我也不會想着出來重新找工作,迫不得已,我選擇了來你這裡當公務員,你想要怎麼分配我都成,讓我吃上飯就行了。

對於這樣任勞任怨的老實員工,張強還是很喜歡的,至少不會像其他的大明官員,高高在上,甚至想要讓他來聽他們的話,想要奪權,這張強是不會答應的,甚至有可能讓人找個地方,一刀幹掉,仍地溝裡面,永遠不要出來見人。

聽到了金聲的表態,張強想了想,“這樣吧,金大人畢竟曾經當過大明的御使監軍,朝廷重臣,我這裡呢,也沒有什麼好職位讓大人施展才能,如果大人不嫌棄,就當個金華府布政使如何?全面管理民政,我呢,全面管理軍政,應付清軍和清剿盜匪?”

金聲一聽,激動的又要跪下,張強連忙跑過去,一把托住他,“金大人,我這裡呢,沒有朝堂上那麼禮來禮往的,都是鄉野之民,不如一切從簡了吧,躬身施禮就行了,當然,你不需要這樣,咱們互相稱道就行了。”

金聲頓時淚流滿面,啜泣道:“大人禮賢下士,叫小民如何擔待的起,”張強一番解釋和安慰,金聲終於不再膩歪了。

雙方重新坐下,金聲道:“既然大人委以重任,下官就不再推辭了,”張強揮揮手,很瀟灑的說道:“嗯,不要客氣。”

金聲正色的說道:“大人,我一路走來,在金華府也呆了有些時日,發現金華府雖然沒有清軍的侵擾,可四處不見人煙,或者民生凋凌,讓人痛心,大人得儘快將金華府梳理順當,從戰亂轉爲休養生息,否則,大人我軍將無法得到充足的兵員和賦稅,以後難以發展。”

張強撓撓頭,很心煩的說道:“我也想讓金華府穩定下來,但我不知道如何着手啊。”

金聲道:“要讓金華府從戰亂頻繁的狀態中走出來,就得先理順人?”張強看着他,“什麼意思?”

金聲昂首,抑揚頓挫的聲調說道:“要先治世,必先治人,意思就是說,大人你必須先要把你的手下安排到他們合適的地方去,把他們的官位明確了,把官應該管的事情明確了,然後將事情丟給他們去做,每個人管一小片,如果這個人無法履行自己的職責,就更換官員,如果這個人無法做好本職,也更換官員,將他調到他可以發揮他本事的地方去。”

“哦,”張強明白了。

“那麼,當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張強問道。

金聲考慮了一會兒,側頭對張強道:“如今當下,大人你的屬下皆爲民衆提拔而來,無論學識還是其他方面都無法成就大事,他們只能當兵打仗,我敬佩大人的帶兵能力,但對大人的施政感到失望,你的手下也不是很適合當軍官,他們需要提高。”

張強揮揮手,“金大人,軍事方面就不用說了,我來管,你呢,我給全權,替我當好你的布政使,管好民事,挑誰當什麼官,你給我報備一下就可以了,關鍵是做好事情,如果你做的不滿意,我就撤了你的職。”

金聲噤聲,馬上道:“是大人。”

“還有說的嗎?”張強問道。

金聲道:“既然大人這麼說,我也不繞圈子了,大人,看現下形勢,很長時間,大人你都需要獨自面對清廷的四面圍攻,但我覺得,大人我們的官職還需要仍然採用大明的官制,不知道大人同意嗎?”

張強摸着下巴,他可是把金華府當作他的領地,可不想和大明弄得一樣了,金聲好像瞭解張強想什麼,小聲道:“大人,大明還沒有完全走到盡頭,隆武皇帝還在,弘光皇帝若隱若現,魯監國還泛舟海上,永曆帝初登大寶,這大明的百姓的心還屬大明,你如果想要標新立異,無異於把自己推上死路。”

張強睜大眼睛看着他,心中卻有兩萬頭羊駝奔跑而過,難道他真的那麼愚蠢,已經讓隨便一個人看出他想要自立了嗎?

尤海波是如此,金聲也是如此,這可不好。

但張強不想妥協,“這樣吧,咱們只是把官制稍稍改一下,適應咱們當下的形式。”

金聲摸着下巴,望着張強,已經沒有了剛進來的唯唯諾諾,而像一名在大明朝堂上當大官的那種自信和風采。

“如何改?”

張強站起來,望着大堂頂部,“按說金華府應該有知府,我這裡就不需要了,你就行使知府的權利,全面統管我統治下的地盤上的民政,各縣仍然安排知縣一名,其他的照舊,但要省略,再省略,布政使管知縣,知縣管縣丞,主薄,典尉。

而我坐擁金華府全部,還有其他的府的兩縣之地,主管軍事,行軍打戰,因爲咱們並不是大明正規軍隊,所以我的官名就是是衛指揮使了,但這個指揮使可以管着全府的軍,民,官。你有事向我彙報,但如果有其他朝堂來的人,你是最大,你接待。”

金聲道:“嗯,大人這是不想引起清廷或者其他勢力注意,想要默默發展實力?”

張強衝着他笑了。

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六百六十一章 求和?1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一百一十二章 下去和敵人打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到前線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三十九章 擔憂第五百八十三章 八個名人了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七十二章 改革軍制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三十一章 改編部隊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五百七十七章 評價第四百七十八章 應對大順軍的游擊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四百五十章 會鰲拜2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鐵模築炮法5第一百二十九章 休養第六百二十三章 洪承疇的進攻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一百三十八章 鄭彩末日4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彩壞事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鄭彩末日5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八百五十五章 斬立決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國的反擊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一百二十六章 降將第六百一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利益牽扯第二百七十章 隆武朝危急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三百六十二章 金銀幣問題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六百六十一章 求和?1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