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我們支援你們兵力

bookmark

二王子同小王子,以及嚴丞相,還有英國人泰姆,荷蘭人艾克,德川家綱家將軍會和,他們現在在香川島縣城,這個縣城靠近日本本州島近路區域,對面就是神戶港,不遠就是大阪,原先二王子他們佔據的地盤。

香川島目前歸屬嚴丞相管理,二王子所在的四國國內使用的是重要人物分片管理制度,各個大臣和武將相當於唐朝的節度使,是有軍政大權的。

爲什麼要實行這樣的制度,其實二王子也是沒有辦法,他帶來的這些官員和將領有點像隆武剛剛逃難到福州的境況,武將有力,臣主無力,各人都有各人的勢力,他是被擁護起來的,畢竟其實魯國王位早有定論,嫡長子繼承製度,他沒有那個號召力,他手下有忠誠的,也有跟他走的的近的最終不得不跟他走的,還有擁兵自重的武將,這些都是大明時期帶來的後遺症,同時還有本地大名將軍留下的日本人家族勢力,可以說他的勢力是一個大雜燴。

日本勢力太強大,他的直屬王國軍戰鬥力不弱,如果不能合流,那麼給他帶來的將會是毀滅性的影響,所以他不得不在各種勢力中妥協,讓他們擁立自己爲主,同時實行分封制度,如果不實行這種制度,首先那四百萬日本百姓就不好控制。

因爲他們這裡是日本人的舊有大名將軍的地盤,大名將軍逃了,可大名將軍手下的勢力沒有逃,這些團結不到一塊的勢力又逼迫他繼續實行分封制度,於是他現在只能如此。

嚴丞相就是以前魯國的那麼嚴大人,本來以爲死了,可後來他居然逃走了,逃到了清軍哪裡,躲到了楊大人哪裡了,之後因爲在大清國漢官實在吃不開,他又偷偷的回到了新成立的在琉球島的魯國,開始時候擔任一個縣知事,等於是審判案子,或者爲領導服務的書辦,文書。

當時跟着洪承疇逃過去的魯國官員還不少,但嚴大人其實是被拋棄的,能最終登上船隻的都是洪承疇願意帶走的親信,嚴大人雖然在先前也立功不小,可他反對撤退,因此被拋棄了,失去了洪承疇的信任,直到洪承疇死後,他才從一路升上去的二王子門人這一身份擔任了魯國次輔,二王子逃走的時候把他也帶走了。

現在他是二王子這個團體裡面最大的文官,宰相。

雖然這是嚴丞相的地盤,可二王子畢竟是這裡名義上的最高領導,四國國國王,小王子還是王子呢,因此嚴丞相對他們是很客氣的,二王子的勢力來到這裡,水土不服,被日本的制度同化了,從封建王朝倒退到了中世紀分封制度,反而讓他得到了好處,他雖然是全國丞相,可實際上等於是香川縣的王。

主持召開了這次聯軍會議,嚴丞相坐下下首看着二王子和小王子以及荷蘭人,英國人,以及日本德川家綱派來的大名將軍談話。

腦子裡面卻在轉着,愛媛縣已經被新魯府軍隊大部分佔領了,他們從背後捅刀子,三王子正面強攻,一下將二十萬四國民兵打蒙了。

由於兵力太多,缺乏訓練,武器有限,大清支援的只有一些老式的鳥槍,火繩槍,日本支援的是大刀,長矛,弓箭,矮小的戰馬,鐵炮,大部分民兵裝備的都是這些東西,一些精銳的將領部署才裝備金改1和金改2火繩槍,只有小王子和二王子的直屬部隊,大約一萬人裝備了荷蘭人提供的滑膛槍,單打一燧發槍,質量也不怎麼好,好的都被荷蘭人支援給了日本人了,日本人哪裡裝備有質量好的滑膛燧發槍。

聽說日本大名將領的衛隊裝備了單打一線膛前裝燧發槍,這些都是英國人和荷蘭人支援的。

大王子哪裡聽說是西班牙人支持的,荷蘭人和英國也走動,但不多,荷蘭人和英國人主要是和大王子做人口買賣,支援大王子一些東南亞土著還有南洋土著人口,以支持大王子的兵力消耗,西班牙人雖然提供了武器,可武器真心不怎麼樣,都是一些老舊的需要架着一個三腳架的火繩槍,還不如魯國先前生產的仿製的金改火繩槍好。

如今大王子主要裝備部隊的都是金改1火繩槍,那個他們技術成熟,因爲有原先魯國兵工廠留下的一些老工匠,所以生產仿製的金改火繩槍沒有任何困難。

這樣的火力,這樣的兵源素質,如何能同有着華夏軍教官訓練的三王子的部隊打戰,聽說已經把魯國的島嶼丟失了大半,只能萎縮到琉球王國本島,魯國主島上苟延殘喘,西班牙人也快不管他們了,只是提供一些糧食讓他們維持着,因爲他們沒有足夠的回報。

那些泰西人重利不重恩情。

如今看來四國也快落到了大王子的那種窘迫地步了。

二十萬兵力潰散,現在能回收回來的兵力不足三萬人,愛媛縣已經無兵可守了。

新魯府第二支部隊同三王子的部隊已經在香川和高知縣城邊境會師,接下來是不是要打香川縣,這令他感到惴惴不安,想着如果香川縣被攻破,自己去哪裡?

自己手下的兵力都被調走了,手裡還有兩千自己培養出來的兩千家將,守衛縣城的五千民兵,都是些日本人。

嚴丞相閉着眼睛思考,耳朵裡面聽着二王子同那些人爭吵,聽情況,二王子也覺得守不住了希望帶着剩餘的二十萬大軍撤退到日本近路地區,可日本人死活不同意。

雙方爲此爭吵多日,今天還是下定不了決心,荷蘭人和英國人都支持二王子他們撤退到日本近路地區大阪縣城繼續抵抗華夏的新魯府軍,而日本人打死不同意,如今日本方面已經在海岸對面增兵,本來雙方就互相敵對,海岸附近重兵防守,如今日本人已經在海岸上部署了二十萬兵馬,如果加上北九州附近的日本兵馬,日本人在面對四國島和九州島方向已經部署了五十萬兵馬。

這不能不讓嚴丞相憂心忡忡,如今他算是看出來了,二王子的勢力其實已經做到末路了。

泰西人荷蘭人和英國人的士兵是很厲害的,至少打戰比起日本人和漢人厲害,訓練有素,可他們實在太遙遠了,來一次不容易,華夏軍水師封鎖了整個大洋,周邊的島嶼和海域都部署了遊蕩的水師分艦隊,要想穿過華夏軍的封鎖地帶簡直等於是自殺,只能繞遠路,從大洋深處繞道日本。

在這個年代,你風帆船不靠近岸航行,出事了連呼救都沒有辦法。

就在嚴丞相思考的時候,日本的代表大名將軍大聲喊道:“我們不同意你們去我們的近路地區,但我們可以支援你們兵力,三十萬,五十萬,我們都給,這是最後底線,如果不行,我們就沒有話說了,你們等着滅亡或者準備逃走吧。”

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九章 朱大小姐來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三十一章 改編部隊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神控制法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休養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六百六十二章 求和?2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餉3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三百六十二章 金銀幣問題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八章 統御技能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六章 原來也是風中敗絮啊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家共同進步第2371章 交替第八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民兵也能打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七百七十二章 奴隸貿易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疇死了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五百二十二章 宅男的告白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兩個勾搭上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五百七十七章 評價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鄭成功來訪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六百六十二章 求和?2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二百四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亂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五百九十二章 迴歸之路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降將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用萬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