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

bookmark

這邊,萬竇霓接到了天影的騎兵求援,知道了敵人大軍已經開始朝着鳳凰鎮渡口進攻,他站在城門樓上,敵人的炮火已經將城門樓炸的歪歪斜斜,隨時可能倒塌的那種,但他心裡還是無法關心自己的安危。

戰鬥已經打了三個小時了,敵人依然沒有退兵的意思,敵人最猛的一次突擊到了城牆上面,城牆上面的民兵普通大隊的隊員用大刀和斧頭把敵人打了下去。

近距離的搏鬥還是刀子比較有用,現在可不是那種拉下一下打一槍的純步槍,而是燧發槍,而且敵人的燧發槍還是那種前裝單打一的槍支,要想裝填不可能,這邊也一樣,只有他帶着的騎兵連手裡有那種三發子彈的後裝燧發槍,騎兵手裡還配備着以前那種雙管的短火銃,至少能打兩槍,馬鞍上掛兩支這樣的槍,裝滿火藥,壓實了,用木塞子堵住槍口,即便是戰馬奔跑也不會跌落下來。

他帶着的步兵連倒是有能打三發的前期幾代開發的燧發槍,可是那種槍也不能在很多的時間內繼續裝填彈藥,打完一發子彈需要很複雜的操作才能繼續打下一發,時間上倒是很短,但敵人近在幾米,肯定不會給你多麼短的時間,讓你裝填,因此在肉搏的時候即便是華夏正規的野戰軍步兵連的士兵也沒有多少優勢。

如果說優勢的話,這些步兵穿着的胸甲和戴着的西瓜皮一樣的頭盔倒是能比敵人的皮帽結實多了,北方寒冷,風大,因此很多山西州的人和東北那邊的人一樣平時喜歡戴着一個能耷拉下耳朵的皮帽子,但這東西擋不住華夏軍的刀子,長槍,甚至刺刀。

不要忘了,華夏軍火槍兵很早就裝備了刺刀,各種花式的都有,按照各人喜好,有錢的自己購買,部隊不會說的,沒錢的接受部隊的制式刺刀,類似五六刺刀那樣的制式刺刀。

到這個時候,萬竇霓也沒有讓芮城的火炮開火,給敵人一種虛弱的感覺,就是要把敵人的兵力牢牢的吸引在這裡,爲鳳凰鎮渡口減輕壓力。

他已經把這邊的情況上報給了兵團參謀部,但現在兵團還沒有派出援兵,或者根本沒有能力在極短的時間內派出援兵。

他接到最近的一支援兵是黃河對岸的一個營派來的一支騎兵總旗部隊,這點部隊對於萬人大戰來說簡直和沒有一樣,根本改變不了戰局。

他暗暗的計算這敵人手中的兵力,按說敵人不過萬人,不過他看了守備將軍拿過來的敵人資料,敵人有一些雜七雜八的兵力,都是一些苗兵,土司兵,還有那些異族部落士兵,以及一些鄉勇和團勇,前期的消耗,敵人可能只損失了這些兵力,加上一些清軍漢軍旗士兵,估計這些漢軍旗士兵就是敵人的主力兵力,還有一些非常勇猛的傢伙,估計是敵人的家丁或者家將一類的兵馬。

大清國發展到現在依然改變不了他們主要依靠家丁和家將爲主的兵員模式,根據他的判斷,敵人前期的兵力損失不大,哪怕是損失了一萬人,也不過是把敵人的雜兵消耗光了,加上一些精銳的骨幹兵馬,但敵人的實力仍然得意保留,如果他現在衝出去,那麼迎接他的就是敵人手裡比較精銳的,兇悍的家丁家將爲主的老兵了。

所以,他接下來,他準備動用火炮轟擊敵人大部分,大量的殺傷敵人主力部隊。

前期的戰鬥,他這邊消耗的主要是民兵普通連隊和城中的青壯和民兵自衛隊的士兵,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民兵精銳大隊的兵力,以及幾十人的野戰團的步兵連士兵。

他們據城而守,防禦一方總要比進攻一方損失小一些,他這邊損失了一千八百兵力,這不過是他這裡的兵力的三分之一兵力,他仍然有近四千兵力。

敵人絕對不會想到他還有這麼多兵力,他總是示敵以弱,那些光明正大的跑出去的兵力又偷偷的跑回來了,絕大部分跑回來了,少部分被敵人在路上阻擊,損失掉了。

現在他知道敵人的兵馬肯定都收攏回來了,如果再不收攏回來,敵人就沒有兵力可派了。

而他大膽的抽空了周邊的所有鎮子和村莊的兵力,正在給敵人佈置一個包圍圈,很多兵馬都已經以分散的方式運動到了山裡面,河灘上低窪地帶躲藏起來了,等待着他發信號就能四面八方包圍上來,別忘了,兩支民兵部隊可是擁有兩萬五千兵馬。

跑去死去的一千八百兵力,受傷的幾百兵力,再跑去鳳凰鎮渡口哪裡守衛的近五千兵馬,跑去被敵人偷襲和阻擊掉的兵馬,他估算有兩千多兵馬,黃河北岸這片仍然有一萬四千兵馬,也就是說城外至少還有四千兵馬,他的兵馬和敵人剩餘的兵馬差不多,或者要略微多一點,因爲還有不斷的援兵和民兵自衛隊的兵馬,雖然一個村子不多,少的十來人,多的可是有近百人。

那麼他這裡還有近一萬兵馬。

就在他計算這些兵馬的時候,那邊敵人的參將也是一臉鬱悶,這次把尚可喜交給他的雜兵都給打光了,而且主力部隊也傷亡了近兩千兵馬,即便收攏一些派出去的兵馬,總兵力也不過一萬兩千兵馬,他接到了尚可喜的命令,立刻揮軍向黃河渡口鳳凰鎮那邊轉移,可他還是咽不下這口氣,他決定再打一次,如果還拿不下這個小小的山城,他就帶着部隊和王爺會和去。

通過信使的報告,那邊的戰鬥也非常難打,敵人丟失掉了鎮子外面所有的地盤,被三萬多兵力包圍着,都衝進去兩次了,還是被敵人打出來,敵人的頑強超過了王爺的想象,於是王爺希望調遣更多的兵力過去,先派遣一部分人渡河,過去襲擾敵人的渡口,打下一個渡口爲後方的部隊和輜重開路。

不能把所有的兵力都消耗在這裡。

他踢了一腳伺候在他馬下的馬伕,把他趕開,然後讓那些管帶都圍過來,他揮舞着馬鞭,指着山下的山城道:“諸位大人,王爺有令,讓我軍轉到渡口去,但我想再打一次敵人的縣城,你們每個人帶着兩千兵馬下去衝擊敵人,一定要給我拿下這個山城。

這都大半夜了,敵人城裡的兵馬不會太多了,差不多兩三千的樣子,而且敵人不過是一幫剛剛穿上華夏軍號衣的農夫,給我拿下它來,兩個小時以後誰拿下它來,我就把誰的部隊留在這裡,拿下以後不封刀,你們可以任意搶劫到天亮。”

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六十六章 暴風雨之後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五百五十六章 鄭成功來訪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一百八十二章 弗朗索瓦無奈接受張強第六百三十一章 毀滅寧陽縣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三百零四章 劉良佐守城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一百六十四章 鐵模築炮法5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一章,抓丁風波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四百四十九章 會鰲拜1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成功的底線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五百四十三章 悲傷的王得仁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桶給他砸成豆腐皮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有疑慮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五百六十一章 開發寶島2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六百六十一章 求和?1第七章 掌旗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七十三章 出擊方向討論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利益牽扯第六百七十五張 諮詢局總監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神控制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場大捷吧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四百三十二章 南明烽火13-敗逃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六百零七章 高明的應對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二百一十三章 震撼的炮擊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