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

bookmark

全軍緊張的休整和調防中,計鋒無羽兵團以後,巴格雅魯兵團在1669年三月基本上調防完畢,民兵普通大隊基本上裁撤調併入了當地的糾察大隊,民兵精銳大隊有一大半併入了守備軍,一小半併入了各地糾察大隊。

各地糾察大隊相繼組建完畢,並且交給了地方官府管理,維持地方治安,緝捕盜匪,巡邏地方治安,每個地方人手不多,但這些人手都是百戰老兵,加上新兵營新兵組成的部隊,還是很有戰鬥力的。

很多其他地方的民兵和賬冊民兵中可以行動的人員都移民陝甘州填補這裡的人口空缺,大明和大清,華夏軍,在這裡折騰了三十多年,這裡的人口比四山州還要少,尤其是華夏軍將這裡幾乎所有的男子都抓去丟入俘虜營以後,因爲他們在華夏軍到來,並且擊敗清軍以後沒有配合,還夥同清軍攻擊華夏軍,因此這裡大部分人都有罪。

一些體弱的人,一些貧苦的百姓青年在丟入俘虜營三個月之後,經過甄別沒有給地主老財,豪強劣紳賣過命的第四個月基本上都回到了家裡,當然期間因爲各種原因死掉的就不說了,家人只能得到一盒子骨灰,沒有任何撫卹。

能給他們骨灰已經算是華夏王國對於他們的恩典了,這要是在後世,你甚至能背個罵名,一輩子痛苦的活着。

那些給地主老財,豪強劣紳當過家丁的,在俘虜營中受的苦更多,表現好才能得到釋放,不過也得半年,這纔剛有一批人得到釋放,其他人得九個月,也就是說賣過命,但不是什麼大奸大惡的百姓將會勞動九個月時間才能得到釋放,然後一塊涼蓆,雙草鞋,一身布衣,二十塊錢路費,自己回去吧。

回去以後他就會發現大變樣了,他得尋找家人和住處,和當地華夏王國官府登記,接受甄別,之後才能獲得土地和農具,然後自己找個點過生活,沒有路引不得出境。

這就是華夏王國對於這個剛剛被華夏王國攻佔的土地的政策,因爲這裡到現在還處於戰區,沒有解除危機,很多道路在修建,很多驛站在修建,各地兵馬在整編,調動,大多是騎兵,少量駐防步兵,炮兵,這裡靠近大草原,靠近西域,靠近葉爾羌汗國,民族成分也複雜,所以這裡沒有實行華夏軍非核心區的政策,而是不斷的加強這裡外來漢人人口進入,安頓工作,必須等幾年,這裡全面鋪開漢化教育,普通話教育以後才能覈定級別,不過也只能提升爲邊境備戰區,因爲有葉爾羌汗國和蒙古人的威脅。

這麼一搞,到現在算是基本上把陝甘州收入了華夏王國懷抱了。

山西州現在已經拿下了侯馬府,第十野戰師已經在侯馬府站穩了腳跟,並且已經在臨汾府打了半個多月也推進到了府城,拿下臨汾府也就是個時間問題了。

小半個山西州也基本上收入了囊中,在這之前,張強對姚啓聖施展了精神控制,雖然效果不是以前那麼好了,怎麼說也讓姚啓聖投降了,然後安排他到學政部擔任了半年私塾老師,磨了一番心性以後,姚啓聖徹底放棄了那份對大清國的忠誠,終於又回到了華夏的漢人懷抱,張強安排他去諮議局擔任了副局長,整天爲民找官府的麻煩,也算人盡其用,如果他乾的好,說不定來年還能擔任諮議局局長,這個人幹事可是比那些南明國被髮配到諮議局的官員積極性高很多了。

那些南明國官員現在大多是領着一份俸祿,然後和後世的官員一樣,喝茶,看報紙,然後吹牛,聊天,嘮嗑,要不是張強爲了不影響同原先南明國官員體系的關係,張強早把他們開回家了,不過也沒有多少這樣的人了,很多南明國高官其實接受他們的時候都已經老邁了,這些年死了不少,剩餘挺着的人也大都老邁,退休了,領着一份退休金,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去了。

華夏國人口已經增加到了兩億五千萬人口,加上新解放的陝甘州人口達到了六千萬人口。

這點人口對於華夏王國來說,拿下陝甘州以及山西州,能很快解決土地的問題。

很多土地已經不夠分配了,張強都不知道拿什麼獎勵有功之臣,勳章,嘉獎頒發了一大堆,勉強對付過去,新佔領土地的官位被分配給那些官二代們,有功之臣們,聚攏了不少人氣。

海疆這邊,基本上穩定了,水師的新艦已經全部建造完成,達到了二百零一艘,各艦隊都擁有了一支三十多艘戰艦,十二艘護衛艦的戰鬥艦隊。

雖然花去了近三億遠華夏元,可也讓華夏水師的戰鬥力自前年,去年極度衰弱以後馬上一躍,重新躍上了巔峰,加上還有九百艘原先的最新年限的戰艦,戰船充當巡邏船隻,訓練船隻,使得華夏王國出海千里海域沒有什麼威脅了。

快速的護衛艦,那堪比風一樣的速度讓西班牙人的蓋倫船亡魂,讓英國人的蓋倫船感到絕望,讓海盜的船隻都沉沒在深深的大海里面,讓鄭家的船隻只有出去的沒有回來的。

所有人都知道華夏王國的水師不能惹。

這邊,魏無忌親自率領大軍從緬甸出發,進攻暹羅,忍了暹羅這麼久了,後方,東南亞各州終於安定了,廢話,百分之八十九的人都是漢人了,而且都是一些起家部隊的後代在掌權,都是一些第一批歸化的漢人百姓,哪能讓土著人猖狂,僅有的一些土著人也都是歸化人。

他們的二代都已經非常的接受漢人文化,就像當年的鄭成功一樣,雖然是個擁有日本二分之一血統的人,從小生活在日本,長大了回到福建州,卻對漢人無比崇拜,還成了後世的民族英雄,這些歸化二代的土著人就是如此,有這個已經足夠了。

擁有這樣的條件,風調雨順的,兵力是各個兵團最多的,最強的,哪有不動,光捱打的道理。

加上這面田顯部隊已經調整完畢,五萬歸順的土著僕從軍,五萬民兵僕從軍,一萬民兵,加上三萬正規軍,十來萬經過十幾年積攢的兵馬,如果再讓杜歌和暹羅國王鄭信猖獗的話,那就不是張強一手締造的華夏王國了,那是後世的清國,後世的我國了,一心只想等別人施捨和平,花錢買和平。

張強要的就是鐵血。

東南亞土著的遭遇同美國對印第安一樣,基本上死絕。

於是暹羅國被滅掉了杜歌和荷蘭人,英國人經營十來年的基地也被剷平了。

杜歌兵敗身亡,終於領到了希望領到的便當飯盒,回到了佛家所說的輪迴之路去了。

鄭信帶着他的人馬倉皇逃亡印度,也許他的下場就是印度某一個邦的土著酋長了。

暹羅暹羅,泰國灣爲華夏王國所有。

新的一輪針對土著還有那些漢人們的歸化政策開始了。

第四百零四章 排槍對決4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四百八十八章 暗渡陳倉2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七百五十八章 極難的選擇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國的反擊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的實力如日中天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五百九十七章 前鋒變斷後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三百五十七章 彙報3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五百零三章 接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圍城-炮戰2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二百一十二章 鐵桶給他砸成豆腐皮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鴻逵的危局 晉升侯爵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四十八章 清軍再來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2372章 世家第二百四十章 讓世界亂起來,幫張名振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三百八十章 加強抗清力量四百二十二章 南明烽火3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二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採購辦公室第七百九十六章 處理舊艦第五百八十三章 八個名人了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十五章 準備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四百章 反擊2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八百一十七章 和第四艦隊會和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七百四十五章 賣船賣人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八百五十章 快逃吧,還打什麼呀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八章 統御技能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四百四十九章 會鰲拜1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二百一十九章 赤嵌城善後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七百五十八章 極難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三百八十章 加強抗清力量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八百五十三章 沒有一次衝動的人生並不完整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四百七十八章 應對大順軍的游擊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