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1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4

當二王子準備好了以後,留下小王子洪文義守家,然後自己親自帶領艦隊去進攻達爾文港口,哪裡是鄭家的最大的港口,以及城市,有近七十萬人,其中百姓三十萬人,奴隸二十五萬人,兵馬十五萬人,其中陸軍五萬人,水師十萬人。鄭家最大的水師艦隊就在哪裡。

根據情報哪裡一共擁有鄭家從華夏王國帶去的,買來的,以及鄭家自己建造的戰船總共三百五十艘,戰艦一百一十艘,只要消滅這支精銳的水師編隊,那麼鄭家在他眼裡,就是可以任意欺負的主了。

這些戰艦和戰船都是鄭家的精銳水師兵馬,只要消滅了他們,其他的各個城池和港口的鄭家兵馬不足爲懼,如果正好能打下達爾文港口和城池就不錯了,他們就能在哪裡有了一個落腳的地方了。

他們在澳洲南方海岸可是窮的要死,南方海岸因爲揹着大明大陸,平時沒有什麼人,因此也沒有多少人去,連澳洲土著都不願意來南方海岸。

這幾年他算是對澳洲有些瞭解了,除了海岸線,內陸可是一無是處,全是高山和火山口,以及沙漠,終年缺水,太陽能把哪裡烤化了,而有的海岸靠裡面的點,卻終年下雨,大雨氾濫,到處是河流,行走都很難,別說生存了。

相比來說北海岸卻是一塊肥沃之地,種糧食能一年三熟,還有大片的草原可以放牧,養羊,養牛,雨水正好,陽光也不是那麼熱,可以說鄭家去了一個好地方。

洪紅秀也沒有辦法,誰讓人家開始就投靠了華夏王國,他也知道他們的歷史,被趕出了寶島,澳洲是華夏王國張強對他們的補償,但這隻限於鄭成功在的時候,鄭成功在的時候只要安分守己,那麼華夏王國就不會把他們怎麼樣,但鄭成功死了,他的後人鬧成這樣,現在華夏王國基本上快要統一了原先大明的地盤,將入關的清廷異族趕出關外,那麼就有時間收拾鄭家的後人,拿回這塊土地了。

面對這麼多的鄭家水師兵馬和如此優良的戰船,其實洪紅秀心裡也沒有底,他最大的底線是打一戰,殲滅一部分,能削弱敵人一部分是一部分,通過這次打擊,讓鄭家知道他的厲害,給他爭取一個安心發展的時間。

鄭家現在有八百萬人口,兵馬一百萬,其中有五十萬奴隸兵,三十萬是日本奴隸,二十萬是各種犯罪的犯人奴隸,以及東南亞土著不服從王化,同時還有一部分澳洲土著奴隸,鄭成功一來這裡他沒有學習張強那樣趕盡殺絕當地土著而是同他們友好相處,但很多土著卻不願意同鄭家友好相處,因此鄭成功派兵征伐他們,經過十年的清繳,一部分歸順了,一部分遠遁環境惡劣的中部,一部分則被屠殺,青壯被貶爲奴隸。

而鄭經即位,自己兄弟都殺絕,何況那些土著呢,除了派兵追殺中部逃走的土著,還把領地內的土著屠殺一空,更多的人貶爲奴隸,不過這些奴隸沒有編入兵馬,而是送給立功的貴族們分了。

爲了讓人口幾乎佔鄭家一半的日本人效勞,他提升了日本人的地位,很多日本僕從軍獲得了軍人和自由民待遇,並且提拔了一些日本人擔任軍隊中的中層指揮官,這在鄭成功時代幾乎不可能,鄭成功雖然日本血統的漢人,但他的心卻是漢人的心,可鄭經沒有那個束縛,他把自己當做鄭家的王,澳洲的王,不認漢人。

只要是效忠他的,無論日本人,還是東南亞土著都是他澳洲的人。

這一點上洪紅秀十分不同意,他本身就是漢人出身,雖然以前成爲了大清人,但他讀的書卻是漢人儒家的書,對漢人的認同感要高,他知道澳洲此種動作是十分危險的,對於走向滅亡的日本人,他們裡面不是沒有能人,如果給他們獲得了機會,說不定就會成爲漢人的心腹大患,而澳洲正在吞下一顆燒紅的烙鐵,註定要自食其果。

在單一民族,在民族統合和融合上日本人做的要比粗枝大葉的漢人要做的更加細緻,別看幾百名大名將軍混戰,還有反幕府,可其實人家是內部戰鬥,一旦遇到外部侵略,就像魯國侵略日本,各地大名可是異常的團結,連點心思都沒有敢帶着所有的部屬去救援其他和他們仇恨很深的大名兵馬。

死光了自己的兵馬也在所不惜,你要放在漢人裡面,親兄弟也要躊躇半天,然後小家子氣的派出人馬打探消息,意思一下,然後看到不妙馬上撤退,看到有利可沾,馬上全軍出擊,趕去如果兄弟已經將敵人擊退,會立刻要求分戰利品,親兄弟來救你,意思一下也得意思一下,否則立馬開戰滅了你,從來不考慮說你滅了你兄弟,敵人打過來,你能不能擋住?

所以他認爲提拔日本人等於是自掘墳墓。

看着越來越近的巴布亞新幾內亞島,好吧,爲什麼他知道呢,因爲這個島的名字也是哪位華夏王國國王張強所取的名字。

此時巴布亞新幾內亞島上駐紮着三十艘敵人的六百噸戰船,五十艘武裝商船,以及三萬百姓,已經經過了鄭家的初步開發,駐軍一千兵馬。

шшш▲ttκǎ n▲¢O

他的第一戰就是要佔領這裡,取得一個落腳點,佔領這裡可以把他們同華夏王國的物資交易時間縮短大約十天的時間,從四個多月,推近到三個多半個月時間,如果要同呂宋島鄭智他們交易,那麼時間就更快了,至少能縮短半個月的時間。

將他們同華夏王國的距離從萬里之遙,拉近到只有八千海里的距離。

他們到達的時候,巴布亞新幾內亞港口裡面正在裝卸一些貨物,這些貨物是鄭經用來修建一些岸防炮臺的物資,以及十幾門同荷蘭人交易獲得的岸防大炮,有了這些大炮,他達爾文的東北大門就關上了,還可以封鎖海峽,不可能全部封鎖,但至少讓敵人的艦隊有所顧忌,配合艦隊的出擊,敵人想要襲擊達爾文,就得先領略這些大炮的風采。

鄭經已經趕到三年前來這裡的洪紅秀一夥人的不善,所以經常拍武裝商船騷擾洪紅秀他們,阻止他們的發展。

目前鄭經已經基本上消除了老爹在澳洲的影響,殺光了可能影響自己王位的兄弟們和族中兄弟和叔伯,穩定了自己的統治。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七百零三章 代理人戰爭這纔是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三百九十八章 勝了,堅持下來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二百三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盡屠綠營兵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清出兵濟州島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七百三十章 三王子的憂慮第一章,抓丁風波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二百四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真正的收服第八百八十一章 坐在火山口上的洪天炮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明烽火17-逆轉1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十二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遇二王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事調整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一百四十八章 葡萄牙人問題2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八百七十五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5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到前線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一百四十三章 鄭彩末日9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一百零三章 互相試探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四百四十五章 新的開局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