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出兵良機

PS:感謝書友20181222204728205,綏德侯的打賞。

青城的商市並沒有因爲大明發生了地震而有所波及,來自大明的行商比年前時更多,帶來的貨物種類也更多樣。

不僅如此,來草原上討生活的邊地漢民也自發的來了不少。

“東主,副司長和陳師正在門外求見。”一名劉恆的護衛從屋外進來通報。

劉恆擡頭,看向屋門前的護衛,說道:“帶副司長和陳師正進來吧!”

護衛從退了出去。

很快,李樹衡和陳尋平結伴進到了屋中。

“屬下參見東主。”

李樹衡和陳訓平分別朝劉恆行禮。

其中李樹衡是雙手抱拳拱手行禮,邊上的陳尋平右手橫着放在胸前,行了一個虎字旗的軍禮。

“樹衡哥,二哥,你們兩個這是怎麼了,來我這裡又是讓人進屋通稟,又是行禮的,咱們兄弟不需要這麼生分,以後到我這裡,直接進來就行,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規矩。”劉恆埋怨道。

同時,他從座位上站起身,拿起一旁的茶壺,到了兩杯水,分別給兩個人遞了過去。

“禮不可廢。”李樹衡接過茶杯,嘴裡繼續說道,“要不是東主你不願意,我都想從此以後喚東主你爲主公。”

“對,應該叫主公。”邊上的陳尋平附和的點點頭。

劉恆朝兩個人一擺手,說道:“什麼主公不主公的,咱們虎字旗就是一家商號,又不是自立爲王想要謀反,喊什麼主公,都坐吧!”

把兩個人讓到了座位上。

而他自己走回桌子後面,把椅子搬了出來,放在桌子前,他人坐在了上面。

“咱們虎字旗養着六七萬大軍,還在草原上擁有這麼大一片土地,朝廷在各地的藩王都遠遠不如東主你,換做別人,怕是早就稱王自立了。”李樹衡說道。

劉恆目光在李樹衡和陳尋平的身上打量了一圈,最後問道:“二位哥哥結伴到我這裡,想必是有什麼事吧?”

李樹衡住在隔壁的院子裡,隔三差五會來他這裡一趟,可陳尋平不同。

陳尋平作爲第一戰兵師師正,隨大軍駐紮在板升城,雖然離青城不遠,可沒有什麼事,很少會離開軍營來青城見他。

“什麼都瞞不過東主。”李樹衡輕嘆一口氣。

喊東主,說明是公事。

劉恆在椅子上坐正了身子,等着接下來的話。

果然,就聽李樹衡繼續說道:“大明境內多地發生地龍翻身的事情,東主應該收到消息了吧?”

劉恆點點頭。

李樹衡又道:“如今朝廷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遼東,在賑濟災民上並不盡心,就算朝廷派發了一些錢糧,也都被下面的官員私分,很難真正落入災民的手中,所以屬下認爲,這對咱們虎字旗來說是一次好機會。”

說完,他看向劉恆。

“樹衡哥你的意思是咱們主動對朝廷出手?”劉恆手指搓動自己的下巴。

李樹衡點點頭,道:“如今是咱們動手的最好時機,可以趁朝廷賑災不利,出兵拿下宣大等地,最差也能拿下大同一地。”

雖說虎字旗有了土默特部留下的這一大片土地,可身爲漢人,他更想的是拿下大明境內的土地。

“二哥,你也是爲這個來的?”劉恆側頭看向一旁的陳訓平。

陳尋平點了點頭,嘴裡說道:“咱們虎字旗有實力,朝廷又無能,正是咱們虎字旗大展身手的好機會,只要東主同意,屬下保證半個月內拿下大同。”

說話的同時,他眼睛裡閃着亮光。

劉恆手指輕輕敲打座椅扶手,面露沉思。

這時候李樹衡和陳尋平都靜靜看着劉恆,等劉恆拿定主意。

片刻後,劉恆問道:“有這種想法的人多嗎?”

“多,第一戰兵師絕大多數人都希望能打回大同去。”陳尋平搶先開口說。

李樹衡開口說道:“東主,如今這個情況,就算咱們不主動出手,朝廷早晚也會對咱們動手,大同和宣府擴充的邊軍大營,明顯是爲了對付咱們才擴充的兵馬,等兩地的兵馬訓練完,恐怕朝廷就該動手了。”

朝廷在宣府大同兩處增加邊軍兵馬,爲了防備誰,當地的官員清楚,虎字旗的人也同樣一清二楚。

“我相信咱們虎字旗的兵馬能夠拿下宣大,而且有各種型號的大炮在,可以很輕鬆的攻陷宣大的任何一座城池。”劉恆看着面前的兩個人說道,“可你們想過沒有,拿下之後,咱們該怎麼辦?”

陳尋平抓了抓自己的後腦勺,道:“攻下來就佔着唄,還要怎麼辦?”

“沒那麼簡單。”劉恆輕輕一擺手,旋即說道,“宣大等地雖然受災沒有灤州那邊嚴重,可同樣有不少無家可歸的百姓,這些百姓要是不管,很容易發生亂子,難免不會有人趁機發動叛亂,想要趁着虎字旗和朝廷動手的時候,暗中撿便宜。”

陳尋平臉色肅然的說道:“誰要敢搗亂,老子率領大軍滅了他們。”

“別急等我說完了。”劉恆朝陳尋平壓了壓手,繼續說道,“剛剛說的只是其一,還有就是朝廷一旦丟了宣大,朝廷再無險可守,爲了防備咱們虎字旗攻打京城,朝廷肯定會集結大軍反撲,到時候只會給遼東奴賊創造出攻打寧遠和山海關的機會。”

“這!”陳尋平語氣一噎。

作爲從遼東出來的人,他對奴賊的恨意遠遠超過朝廷裡的那些官員,心中自然不願意讓奴賊佔便宜。

一旁的李樹衡開口說道:“可就算咱們不動手,朝廷也會對咱們虎字旗動手,一旦等到朝廷出手,被動就是咱們了。”

他眉頭輕蹙。

雖然他也不希望因爲虎字旗的關係,給了奴賊對付明軍的機會,可眼看着這樣一個攻打大明的良機,又不願意放過。

“對咱們來說,每多一天,咱們的力量就多積攢一分,眼前看似是攻打大明的良機,可拿下了宣大,對咱們來說除了名義上自立爲王外,再無半點好處,若不動手,那些災民只會等着朝廷救濟,等不到,也只會恨朝廷。”劉恆說道。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馬匪的本領第兩千零一十七章第二千六百四十六章 馬拉火車第七百五十一章 退兵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虎字旗的弱點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稅務衙門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欽差歸京第二千八百七十三章 夜幕下的離營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進城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父子相見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七百零二章第八百零八章 見總兵第一百九十章 和範家合作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鎮長吳桐第九百七十二章 留下第十章 糧食到手第二千三百三十二章 大魚死了第二千五百三十七章 弓箭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驗屍第三千零五章第三百六十章 誅殺錦衣衛第一百四十一章 商會的預想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白城第二千二百九十一章 最後的防線第二千四百三十二章 好處少不了孔氏一份第二千五百八十二章 住在單間裡的孫伯雅第三百三十九章 伏擊第九百一十一章 勸說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勸誡第二千八百四十七章 皇太極分化關寧軍第五百三十四章 逃走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盯上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直言拒絕第五百七十四章 郭舉人被抓第五百五十章 撫標營出兵第七十七章 東山鐵場第六百二十五章 暗懷心思的王心一第二千六百九十四章 流言傳到寧遠城第二千二百二十三章 婚事定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防備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第二千零七十三章 楊鶴到開封府第五十七章 一觸即潰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銀到位第二千六百三十七章 局勢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蒙古騎兵第二千六百六十九章 裝滿石頭的木箱第二千九百四十一章 南京鎮守太監第七百六十四章 可憐之人第一百零七章 官軍潰敗第二千二百四十九章 偷家第二千四百八十五章 圍攻縣衙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第二千八百八十章 圍殲清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討要銀子第二千二百六十二章 奴騎第三千零三十九章 殺人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埋伏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具結第二千六百四十八章 周延儒分析虎字旗出兵的意圖第二千六百六十四章 周延儒見駕第三百一十三章 又一支騎兵隊伍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人回島上去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上任初戰第九章 要財不要命第二千八百三十二章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進攻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二千八百九十六章 命令第二千四百三十章 要錢要糧第二千五百一十八章 拒絕替崇禎背黑鍋第七百四十一章 回大明第七百零一章 漲價第二千六百七十五章 進犯延慶第二千九百八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逃命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回大同第一百四十八章 上門要賬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放火第二千四百四十三章 沒錢不走第七百三十六章 戰前第八百九十七章 覆滅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撫剿虎字旗統帥第二百三十章 刑房書吏第兩千零四十章 十宗罪第八十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五十萬兩第三千零四十一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落入險境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升官發財第二千八百零八章第二千五百八十一章 彼此需要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自己人第五百七十章 熟人第二千六百二十八章 本地鄉紳的妥協第二千四百三十一章 王府長史第六十五章 村民送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