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大軍圍城

大同鎮城東西南北四座主城門紛紛緊閉。

城中風聲鶴唳,街上連行人都看不到幾個,許多商家店鋪更是關門歇業,門外上門門板,城中百姓家家戶戶大門緊閉。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虎字旗是一家商號,可當虎字旗大軍圍困大同鎮城後,在城裡百姓的言重,便是亂匪。

大同鎮城不是邊堡那樣的小城。

大致呈正方形的大同鎮城東西長1.8公里,南北長1.82公里,城牆一律以規整有制的石條和石方爲基礎,用三合土夯成,外面包上一層青磚。

城牆高十多米,垛牆上砌長五米,高差點一米,厚半米的磚垛,這樣的磚垛每隔半米就有一個。

“東翁,城頭上有李副將他們在,您還是回去衙門裡坐鎮吧!”胡明義在一旁勸說李廣益從城牆上離開。

旁邊的李副將也道:“軍門,留在城頭上太危險了,不如讓末將安排幾名親兵護軍門您回去。”

“不急。”李廣益輕輕一擺手,旋即問向李副將,道,“你說實話,大同鎮城到底守不守得住?”

李副將單膝跪在地上,道:“軍門放心,末將一定會守住大同鎮城。”

“起來吧,本官希望你說到做到,守住大同鎮城。”李廣益對跪在地上的李副將說,心中卻沒有多少信心。

不是他不想有信心,而是眼前城外的情況,實在讓他難以升起多少信心。

此時城外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邊都是亂軍。

雖然他不像武將那樣直接統兵,可城外亂軍多而不亂,旗號分明,哪怕他不太知兵,也能夠看出來城外的這支亂匪大軍足以稱得上一聲精銳。

“東翁,咱們還是先回去吧,李副將既然說了能守住,相信一定能夠守住。”胡明義仍在勸說李廣益回巡撫衙門。

他和李廣益心中所想不同。

看着城外的亂匪大軍,他兩個腿肚不斷地在轉筋,生怕城外亂匪的軍中會射來一支飛羽,一箭射殺了他。

李廣益看向身邊的胡明義,問道:“亂匪軍中的邊軍俘虜反正一事,你做的怎麼樣了?”

到現在爲止,大同鎮城中不少文武官員仍然認爲亂匪軍中有不少邊軍加入其中,這才使亂匪一下子擴增了幾萬大軍。

“派去的人,一直沒有消息傳回來。”胡明義說道,“不過,過去了這麼多天,想必會有些效果,說不定亂匪只要攻城的時候失利一次,那些被亂匪俘虜的邊軍將士便會主動從亂匪軍中叛出,重歸朝廷。”

李廣益眉頭輕蹙起來,對胡明義的這個回答有些不滿。

不過,他知道這個時候怪罪胡明義沒有多少用處,便道:“想辦法安排人出城聯絡亂匪軍中的邊軍將士,只要他們叛出亂匪大軍,過往的一切,朝廷都既往不咎。”

“學生記下了,會抓緊派人去聯絡那些亂匪軍中的邊軍將士的。”胡明義順着李廣益的話保證道。

聯絡被俘邊軍將士的事情並非是他不努力,實際上就連他自己也十分納悶,派過去的人,爲何過了這麼多天,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回來。

李廣益又站在城頭上看了一會兒城外的亂匪大軍,才帶上胡明義下了城牆,回到巡撫衙門。

大同鎮城城外的林子全都被砍得光禿禿。

一隻只營帳搭建在大同鎮城周圍,而那些被砍掉的樹木,用來打造成攀登城牆的雲梯和衝車。

來到新平堡城外的是虎字旗第一戰兵師和親兵師,還有部分第二戰兵師的將士。

城外虎字旗大軍營地內的一座大帳中。

劉恆帶着三個戰兵師的師正圍在沙盤的周圍。

若是大同鎮城內的人看到這個沙盤,已經會十分驚訝,因爲沙盤上居然有一座大同鎮城,只比真正的大同鎮城小了很多。

“咱們的炮什麼到?”劉恆問向旁邊的張洪。

張洪說道:“需要運過來的炮比較多,恐怕還要一兩天才能全部運到,屬下已經加派人手去協助炮隊運輸那些炮了。”

“軍中不是攜帶了一批炮,要不然先用這一批炮轟擊大同城。”陳尋平說道。

旁邊的張洪說道:“大同鎮城和咱們之前攻打的城池不一樣,沒有重炮,咱們很難轟開大同鎮城的城牆,這一次東主讓我運來的都是九磅炮和十二磅炮,專門用來對付像大同鎮城這樣的堅城。”

“我知道大同城不好打,可我更擔心朝廷的援軍隨時都有可能到,一旦朝廷援軍到了,大同鎮城就更不好拿下了。”陳尋平雖然是對張洪說,目光卻看向劉恆。

什麼時候打,如何打,最後拍板的是劉恆。

一直沒有說話的賈六突然說道:“大同城中肯定有外情局的人,咱們能不能通過外情局的人,想辦法打開城門,放咱們大軍進城?”

“大同四個主要城門都有甕城,依靠外情局的人的根本不可能連續打開內城城門和甕城城門,想要拿下外面的甕城,只能靠大軍強攻。”張洪說道。

陳尋平說道:“城裡的守軍沒有多少人,實力上無法跟咱們硬拼,就算強攻,咱們也一定能順利拿下外面的甕城。”

“強攻的話死傷太多,還是等等炮隊把九磅炮和十二磅炮都運過來,有了這些重炮,咱們在攻城上會輕鬆很多,也能少死一些人。”張洪說道。

大同鎮城是虎字旗大軍遇到的第一座城高牆厚的大城,而大炮在這樣的大城面前,威力上也會被削弱很多。

劉恆分別看了看大同鎮城的四座甕城,問向周圍的幾個人,道:“你們覺得咱們從哪一個甕城開始動手更合適?”

“屬下覺得應該先對東面的迎恩門動手。”張洪用手指着沙盤上迎恩門所在的甕城,“若從這裡進城,可以直撲代王府。”

陳尋平反對道:“東西兩面都有護城河,想要攻打這兩個方向,需要填河,我覺得應該選擇北門或者南門作爲主攻方向。”

說着,他手指分別在沙盤上的大同鎮城南北兩邊指了指。

“我支持陳營正,最好不要選擇東西兩城作爲主攻的方向。”賈六出言支持陳尋平。

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第二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井下石第二千八百八十七章 青城內的不穩定人員第八百二十章 退銀子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滅門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尋找樑家車隊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一石三鳥第二千八百九十一章 攻打熊嶽驛第二千六百四十六章 馬拉火車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首鼠兩端一百六十七章 大涼山剿匪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退兵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農兵第二千八百二十四章第二千四百七十二章 衍聖公回城第二千八百七十三章 夜幕下的離營第八百七十六章 招安第七百七十章 路遇蒙古哨騎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戰前會議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逃回對岸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第九百一十一章 勸說第二千六百二十章第四百四十章 民怨第二千六百七十四章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攬功第二百一十章 失利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認命第六百九十二章 聯手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大軍逼近大同鎮城第三千零一十八章 至聖先師牌位掉地上了第二千四百一十章 戰事開啓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危險的活留給次子第七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朝中爭論不休,大軍被困保安州第三百四十四章 查大同匪患第一百五十六章 陰謀第二千八百八十三章 吳氏父子回盛京第二千五百九十四章 撤離濟南城第二千二百零六章 奪門第兩千零一十一章第一千六百零八章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連襟第一千零二章 即將完成的墩堡鏈路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田間對話第二千二百二十章 女方第二千三百零八章 遇敵第二千七百五十八章第二千二百一十四章 孔氏族人上門第二千三百一十六章 背後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見洪承疇第二千四百一十八章 設伏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退兵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周王趙王二藩陷落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壓服第三百四十二章 主動退走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流言第九百零六章 範永成來見大同巡按第八百一十一章 巡撫大人不見客第二千六百五十九章 送往盛京的密信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武死戰第九百七十六章 請戰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各有算計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代州第二千七百五十七章 被關押的帝王第九百七十八章 俘虜第二百六十六章 坎坎塔達臺吉的請求第二百一十五章 農戶(補欠更)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弓箭手第六十六章 徐家的動作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麼投降,要麼死!第二千六百七十八章第九百二十四章 投效第八百二十二章 投效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第兩千零四十六章 歸去第二千三百六十五章 惜命的碩託第六百九十六章 兀魯特部的人上門第一百六十四章 落入險境第二千零五十三章 開花彈第二千八百五十三章 心塞的祖大壽第二千二百五十三章 私心第八百九十九章 範永鬥之死第二千零七十七章 河南巡撫人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羅剎人的選擇第三百五十六章 錦衣衛返京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軍出城第二千三百四十章 向盛京求援第二千七百二十章第二千二百三十九章 滿腹憂愁的二口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冷漠的韓爌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明安烏勒吉被殺的消息傳回科爾沁第五百九十五章 來見巡撫幕僚第六百六十三章 整肅第一百二十一章 東山會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驗屍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錢糧第六百五十六章 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