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屬於劉恆的流匪大軍

“楊頭,陽原縣縣城北面着起了大火。”

楊遠目光隨之看過去,挨着陽原縣縣城方向,火光沖天,大半個天際都被火光點亮。

邊上一名手持長矛的流匪說道:“楊頭,你說會不會是大當家帶人搶了縣城附近的哪個村子?”

“放屁!”楊遠沒好氣的瞪了對方一眼,說道,“自打咱們大當家帶着咱們,你們見過大當傢什麼時候搶過附近的村子,用大當家的一個詞怎麼說來着,根,根據地,對根據地,以後這裡都是咱們的根據地。”

捱罵的那流匪縮了縮脖子。

楊遠繼續說道:“大當家說過,以後咱們要在這裡落腳,誰也不許禍害窮苦百姓,誰要是敢胡來,就別怪我執行軍法。”

那流匪笑嘻嘻的說道:“放心吧楊頭,大當家的命令就是聖旨,沒人敢不聽。”

“知道就好,我也不想看到自家兄弟沒死在官軍手裡,卻因爲觸犯大當家定下的規矩死在自己人手中。”楊遠不忘提醒對方一句。

那流匪鄭重的點點頭,往前湊了湊又道:“楊頭,你說這麼大的火怎麼就沒有人去救火,任由這火越燒越大,這都半夜了一點不見小。”

“我他孃的哪知道。”楊遠沒好氣的道。

邊上的草地上躺着一名流匪營中的探馬哨騎。

只聽這騎手冷笑道:“這有什麼猜不出來的,自然是天成衛那些當官的派兵搶了周圍的村子,不然早就有村民去救火了,哪裡會讓火燒這麼大。”

相比劉恆那邊只是懷疑官軍會派兵追剿他們,楊遠這邊已經發現了官軍的蹤跡,並且親眼看到官軍追到了陽原縣縣城這裡。

他們休息的地方距離官軍大營也就二十多里路,因爲人數少的關係,並沒有引起官軍的主意,而且幾十人的隊伍中配有探馬哨騎,和官軍相遇之前早早得到消息提前避讓開。

“許大哥的意思是這場大火是那些官兵放的?”楊遠一臉驚詫的張大了嘴巴。

邊上幾個流匪也都露出驚訝的神色。

“你們見識太少。”被稱呼爲許大哥的騎手說道,“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山匪可能搶些金銀糧食就會離開,可要是官兵搶掠直接毀村滅寨,加上那些官軍找不到咱們,屠了村子正好用村民的人頭充作軍功,一舉兩得。”

“這他孃的不就是殺良冒功嗎?”楊遠忍不住罵道。

許學武冷笑道:“不然哪有那麼多人頭給那些當官的升官發財,指望韃子那點人頭哪裡夠用,再說殺韃子是要死人的,殺百姓多簡單,搶了財物還能發一筆小財。”

“這羣該死的狗官。”楊遠一拳頭捶在身下的草地上。

“行了,都睡覺吧,這種事情在邊鎮算不得什麼新鮮事,歷朝歷代都有。”許學武雙手背在後腦上閉上了眼睛,時間不長,響起了輕微的鼾聲。

遠處的火光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們這些人的休息。

不是他們不痛恨搶掠百姓的那些官軍,而是他們知道自己只不過是流匪,什麼也管不了,要怪只能怪那些當官的視百姓性命如草芥,朝廷視百姓性命如草芥。

大火一直燒到快天亮才止住,剩下一股股黑煙。

卯時,楊遠和他帶來的幾十人都被喊醒,各自拿出身上攜帶的乾糧吃起來,吃完便開始上路去追流匪的大部隊。

等到他們他們離開的時候已經過了卯時二刻,官軍大營方向仍然安靜。

官兵經過一晚上的瘋狂,營中兵丁還在休息,巡邏的兵丁也是哈欠連連,一些站崗的兵丁乾脆找個地方靠着睡了起來。

楊遠一共帶來兩隊流民新兵,總共六十人,還有幾名探馬哨騎,加起來不過六十多人。

人少行趕路的速度就快,這些流民新兵又都是最早訓練的一批,對於命令執行的十分到位,一路上不言不語只是一個勁的趕路,終於天黑之前追上了劉恆率領的流匪大部隊。

這時候流匪大軍和已經來到陽原縣和蔚州交界的豁口山山下。

等消息傳回到陽原縣縣城,劉恆早已就帶着大軍離開了。

聽完楊遠帶回來的消息,趙宇圖忍不住吸了口涼氣。

要不是劉恆一直催促大家抓緊趕路,半路上又讓楊遠帶一些人引開官軍,恐怕這個時候他們已經被官軍圍剿。

經過此事,趙宇圖對劉恆愈發敬畏。

長時間的趕路,大營中的流匪每個人該做什麼事情早就有了合理的劃分,不會出現有人空閒有人忙碌的事情。

合理的安排活計,不僅提高整個流匪大營的效率也節約了時間。

每次大營一停下休息,流匪中的流民都會主動承擔起生火做飯,還有照顧牲口和一些其他的雜活,流匪中的流民新兵和弓手主要是巡邏和值夜,同時看押糧草。

整個大營所有人吃喝都一樣,沒有人特殊,哪怕劉恆這個名義上的大當家也和普通流民吃一樣的食物。

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營中的流民們可以吃飽肚子,不再像石雲虎作爲大櫃的時候,他們連吃半飽都是一種奢望。

整個大營的流民對劉恆這個大當家十分的尊崇,因爲他們吃飽了肚子沒有被區別對待,流民新兵和弓手在劉恆的指揮下打了勝仗,對於劉恆這個大當家十分的信服,通過楊遠帶回來的消息,流匪中的幾個頭目對劉恆也是十分的推崇。

如今整個流匪大營在沒有石雲虎時期的四分五裂和各懷心思。

劉恆的威信在大營中極高,沒有人能撼動劉恆的地位,哪怕那些曾經李樹衡手下的弓手們,也變得只認劉恆這個大當家。

流匪大營在豁口山山下休息了一晚上,天一亮繼續開拔上路。

這一次劉恆沒有讓流匪大軍繼續往蔚州走,而是折向去往廣靈。

駐紮在陽原縣縣城爲的天成衛大軍已經拔營返回。

對官軍來說這一趟陽原縣之行是滿載而歸。

幾個被搶的村子雖然窮苦百姓多,可還是有幾個大戶人家,光是這幾個大戶就讓黃安這個沒有出面的指揮官收穫近一千多兩白銀。

‘流匪’的人頭也在幾個村子裡湊齊,下面的兵將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沒有心思繼續留在陽原縣。

沒有了大軍,陽原縣縣令朱久昌自然不敢單獨對付一支上千人馬的流匪隊伍,哪怕得到了流匪大軍的消息也裝作不知,任由流匪在境內來去自由。

最後朱久昌得到流匪大軍去了廣靈縣的消息,這讓他偷偷鬆一口氣。

死道友不死貧道,只要流匪沒有在他管轄的縣境內作亂就好。

第二千五百六十九章 耕讀傳家第二千四百三十七章 索要錢糧第二千二百三十九章 滿腹憂愁的二口子第二千四百六十章 所求不得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俘虜第八百五十九章 騎兵衝鋒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吃飯第二千三百四十一章 合格的政客第二千六百九十七章 山海關外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書第九百五十二章 圍攻的蒙古人退兵第七百三十二章 驅趕牧民第三百一十九章 範記商會第二百六十二章 見札木合第四百五十七章 心煩的朱由校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進宮第七百一十九章 動員第二千二百四十三章 遼東的戰鬥打響第九百一十六章 支持出兵的浪潮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第二千六百四十五章 父子親情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代人傳話第二千八百七十七章 濟爾哈朗與多爾袞分道揚鑣第二十四章 趙宇圖來要糧第六百四十章 動手第四十九章 大營議事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第二千五百五十六章 對付萊州境內的虎字旗兵馬第四十一章 屬於劉恆的流匪大軍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第二千三百七十四章 察哈爾部的困境第三百五十一章 錦衣衛來靈丘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萬人敵第二千四百五十六章 衙門換人第二千七百六十七章 從遼東半島退兵第二千五百七十一章 推炮進寨第二千五百八十五章 洪承疇來了第二千三百二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一千四百五十章第九百零六章 範永成來見大同巡按第六百一十八章 落水第一百一十章 受驚的知縣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炮轟新平堡第二千七百六十三章 帶走的官員第二千七百八十五章 遭遇馬羣第八百一十章 交代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對付虎字旗的黑手第二千二百六十章 急行軍第五百三十一章 土匪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追擊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送信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請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土財主孫家第七百一十八掌 針對草原的安排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來自平戶的船第二百一十四章 範家的選擇第五百二十一章 奧巴臺吉第二千四百八十八章 衍聖公有請第二百三十五章 爹,俺要去虎字旗當戰兵第二千四百五十七章 被擋門外第九百七十五章 漠北大軍南下第二千六百九十三章 本地就糧第二千八百八十六章 勝利消息傳回青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任命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東江鎮主帥資敵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要糧第兩千零一章第三百零五章 歸程遇神父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走不了了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虎頭寨會議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第四百七十九章 一萬兩銀子的炮第六百八十二章 相遇第二千六百七十三章 商討第五百零六章 範記車隊被劫是你們做的?第二百零五章 回程第四千四百四十五章 分批給銀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有客來訪第二千五百零四章 態度改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趕走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龍騎兵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渾河第二千九百六十三章 虎字旗也要結盟第二千六百一十二章 三大戰區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鐵山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攻城第二千七百零六章 欺人太甚第三千零一十四章 錢士升之勸第二千五百四十九章 追擊到南關島堡第二千四百四十一章 大軍開拔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求援第四百五十四章 條件第八百一十九章 駱思恭的任務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真假消息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好奇第二千三百六十五章 惜命的碩託第二千九百八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