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議事

“人都來齊了,現在咱們開會。”陳尋平看着面前的副營正和參謀們開口說道。

大帳內所有人都正經危坐,每個人手中舉着一個小本本,另一隻手拿出自己的炭筆。

炭筆是虎字旗兵器局研發出來代替毛筆的寫字工具,方便攜帶,臨時記錄事情要比毛筆方便快捷。

留在大帳內參與議事的人都是虎字旗高級軍官,每一個人都識字認字,不然也沒有資格做到現在的位子上。

其中幾個參謀是講武堂出身,也是虎字旗最早一批和趙宇圖識字的人。

陳尋平雙手搭在桌子上,開口說道:“蒙古人自打幾天前吃了一場敗仗,一直沒有動靜,更沒有退兵,只派人來咱們這裡,要走了他們自己人的屍體,很明顯,上一場敗仗之後,蒙古人並沒有放棄,所以,你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能夠大意。”

“陳營正放心,我們絕對不會讓蒙古人有可乘之機。”說話的是第六戰兵大營的參謀肖河。

陳尋平點了點頭,說道:“你們能這麼想就很好,不過,在蒙古人休戰的這段日子裡,咱們也不能閒着,墩堡裡有民夫營,可以讓他們繼續修建墩堡,咱們不能總跟蒙古人在這裡乾耗着,別忘了咱們身上的任務。”

“這一次我回去,就安排民夫營開始修建墩堡。”邊上的張三叉對陳尋平說。

墩堡現在是他駐守,修建墩堡的擔子自然也落到他的肩頭上。

陳尋平點點頭,又道:“趁着蒙古人這段日子安靜下來,曹光和你那個戰兵大營的兩個千人隊帶回墩堡裡,把第一戰兵大營的兩個千人隊替換回來。”

之前戰事緊張,曹光的兩個千人隊又在前面抵擋蒙古人的進攻,支援墩堡的兵馬只能從第一戰兵大營派過去。

現在蒙古大軍那裡暫時沒有什麼動靜,幾個千人隊自然需要歸位,迴歸自己的戰兵大營。

“我現在就派人去通知,讓第一戰兵大營的兩個千人隊先回來,然後曹光在帶領我那個戰兵大營的兩個千人隊去墩堡駐紮。”張三叉提議。

陳尋平點了點頭,說道:“按你說的辦。”

調兵的事情不需要張三叉親自回去,只需要兩個人寫下調令,同時用上兩個戰兵大營的印章。

用完印的調令交給傳令兵,由傳令兵去通知墩堡內的兩個千人隊。

會議上除了調動兵馬和繼續修建墩堡的事項外,又彙報了各營的火藥使用情況,火銃和大炮的折損情況。

蒙古人沒有退兵,所有人都清楚後面還會和蒙古人繼續打下去,而火銃和大炮,是安身立命的關鍵,沒有人敢在這上面馬虎。

火銃和大炮都是按照統一的標準打造出來,在裝備戰兵營之前,都需要經過合格的檢驗,損壞率並不高,哪怕有些小問題,也有合適的部件替換。

而與蒙古人的這幾仗,損失最多的是火藥和各種型號的鐵珠鐵球鐵砂這些東西。

好在營地和墩堡裡提前存放了很多這些容易消耗的東西,哪怕和蒙古人再打上幾場幾萬人的大戰也足夠用。

議事結束後,幾個參謀和副營正都去忙其他事情,只有張三叉一個人留了下來。

陳尋平把一張草原地圖重新鋪在桌上。

一張地圖佔了大半張桌面。

“蒙古人既沒有退兵,又沒有繼續來攻打,恐怕是想用其他辦法來對付咱們。”張三叉手裡端着茶缸說道。

陳尋平說道:“這一點咱兩想的一樣,你再想想,蒙古人接下來會如何對付咱們?”

“先前的那一場敗仗,蒙古人應該已經清楚,他們那幾萬大軍想要攻破咱們的墩堡無異於癡人說夢,所以他們想要對付咱們,要麼有辦法讓大人逼迫咱們退兵,要麼他們是在等增援。”張三叉說出自己心中的猜測。

陳尋平趴在桌上看了看地圖,說道:“大人那裡是不可能讓咱們退兵,那就只有增援這一種可能了。”

說着,他手指在地圖上點了點。

“你說卜石兔會從哪裡找來援兵。”張三叉俯下身子,目光落在地上。

陳尋平手指在地圖上一劃,說道:“鄂爾多斯部和永謝布部這兩個部落不可能再派援兵給徒卜石兔,這兩個部落都是右翼蒙古三萬戶。”

“左翼蒙古那裡也不可能有援兵派給卜石兔,而且就算左翼蒙古願意派兵支援,卜石兔也不敢要。”張三叉手指在左翼蒙古三萬戶的那一片地圖上點了點。

陳尋平說道:“察哈爾,科爾沁,喀爾喀這些部落打的亂成一鍋粥,同時還要防備建奴,根本就沒有兵力往土默特派,除非察哈爾的林丹汗現在就想西遷。”

林丹汗有西遷的想法已經不是秘密,虎字旗的商隊經常會去白城和喀爾喀,自然也聽說過這個說法。

“左翼蒙古借不來兵,漠西又太遠了,那就只剩下漠北三汗了。”張三叉手指在地圖上滑動到漠北。

陳尋平點了點頭,說道:“我也是這樣想的,只可惜咱們騎兵不多,要不然在半路打他一下子,絕對能讓漠北的援兵重新退回去。”

“等咱們拿下土默特,以後就不會缺騎兵用了。”張三叉笑着說。

陳尋平嘆了口氣,說道:“哪有那麼容易,還有不少墩堡沒有修建,蒙古人一直不退兵,咱們後面的墩堡也很難繼續修建下去。”

陳尋平抿了抿嘴,道:“但願蒙古人能早些退兵,不然留給咱們修築墩堡的時間太緊張了,大人那裡的命令是在入冬之前,必須保證連通大黑河墩堡。”

“放心吧,一定能。”張三叉語氣堅定的說。

大黑河的墩堡孤懸在外,加上土默特各部與虎字旗開戰,虎字旗的車隊已經無法把物資送去大黑河,危險性比起他們這裡只高不低。

第二千四百零九章 找上門的多爾袞第二千七百七十章第二千五百二十二章 總督第三百零二章 鑄炮師第八十二章 官差上門第二千九百五十三章 范文程開口要山海關第二千二百四十章 認命第二百九十八章 田生蘭的震驚第二千六百八十七章 皇太極惦記山海關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涼山土匪退回山中第二千三百二十四章 使者的份量第二千三百零八章 遇敵第七百九十七章 逆賊第三百八十六章 草原之行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一意孤行第二千六百一十三章 利益團體第九百五十章 彈壓第二千五百七十九章 阻擊第六百一十七章 船漏了第三百零七章 紛紛離去第二千零六十章 總督楊鶴第八百五十二章 避難大同府城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兵馬下山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重新分工第七百六十四章 可憐之人第二千九百四十一章 南京鎮守太監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韓爌的態度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鎮長吳桐第二千八百九十一章 攻打熊嶽驛第二千四百零八章 沿路追擊第九百七十九章 不留俘虜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抓李三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不夠粗俗暴露行蹤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首輔之爭第七百四十五章 衝鋒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坎坎塔達到來第四百九十八章 女真人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糧草被劫,雪上加霜第三百三十三章 回京第六百四十二章 楊遠的提議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縣衙質問第二千七百零九章 關寧軍退兵第六百零五章 馬匪一片雲第二千二百五十二章 炮擊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韓爌的態度第五百六十七章 潰敗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認命第九百二十一章 逼宮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來自楊國柱的支持第一百四十二章 選擇與範家合作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動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涼山土匪第二千九百四十章 錢謙益府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被盯上的貨倉第八百一十六章 奏摺入京第三百五十一章 錦衣衛來靈丘第七百零五章 招待第二千四百八十二章 孔氏對餘淮的反擊第四百一十四章 徐通到來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崞縣張家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來襲第二千六百五十五章 失利第九十六章 範家來人第二千八百九十章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有客來訪第六百九十四章 亂象之始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無路可逃的縣令第四十八章 徐家拿走了銀子第三千零二十七章第二千六百四十章 藏身第二千六百六十一章 多爾袞的小動作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不進小宋集的條件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治理地方的人才第九百四十一章 哨騎戰小勝第二千零七十六章 命運第二千六百八十八章 皇太極使者來到寧遠城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阿敏的小心思第二千四百七十九章 救人不成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人回島上去了第一千六百九十章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談話第二千六百七十九章 鉅鹿城生亂第三千零四十八章 土匪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城中大戶第七百三十五章 爭權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再次被圍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縣衙質問第七百九十七章 逆賊第二千七百三十四章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大軍出現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大明水師澎湖之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去巡撫衙門告狀第四百零六章 信任巡撫的消息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大昭寺第五百三十八章 找範家要賠償第二千三百二十五章 墊腳石第二千七百八十六章 虎字旗騎兵到來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爲了烏紗帽屈服第九百六十一章 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