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長生沒想到老朱會任命他爲雨花書院的監院,那麼多夫子,那麼多身份貴重的各方面的傑出人物,偏偏讓他一個乳臭未乾的少年人做。
這是把他放在火上去烤啊。
他也算是明白了,老朱爲什麼會親自擔任院長一職了。
無他,這些人物都是時代的精英,都是牛逼哄哄的人物。
自古文人相輕,可以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就是這個道理。
誰都未必服誰,讓誰當都會得罪另外的人。
所以,只有老朱來做這個院長是最爲合適的。
院長任命一個代理院長,代替院長管理書院,這就沒那麼多講究了。
老朱的鬼心眼子還真是多的很,把這些文人是吃的透透的了。
書院分爲醫學院、商學院、工學院、農學院、兵學院,最爲讓人們想不明白的是還有一個科學院。
其他的學院都很好理解,醫學院是有傷科聖手魯青山來講授傷科一道;
商學院很明顯是有商務部的人來講授商之道;
工學院是有工部造辦處的大匠做教授匠做之法;
農學院其實在人們的眼中這是可有可無的,
天下皆農民,論起來種地他們是最有發言權的,誰還能強的過他們啊。
可是監院大人鄭雨濃執意要成立這個學院,意在培養更多的學子,掌握農耕育苗之神奇學術。
兵學院那是要學習行軍打仗之術的,這個可以理解。
畢竟大明的將領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出身,雖然經過多年的歷練,有了一定的行軍打仗的經驗和統領三軍的能力。
不過,大明的將領還是太少了,像鄭長生這樣批量培訓將領,還是有史以來的頭一次。
以上種種人們或多或少的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唯獨這個科學院,讓人們有點摸不着頭腦。
啥叫科學啊?
人人都苦思冥想,可是始終不得其法。
三千學員充斥其間,瞬間就讓整個雨花臺熱鬧起來。
以前這裡作爲皇帝的行宮,那是有專門的軍隊把守的,是不允許尋常百姓進入這裡的。
可是現在招收的學子均爲平民子弟,有一千人,他們的平均年齡七歲,這些孩子將交給幾個大儒來教導。
其他其他像醫學院由太醫院的一些醫官門進來學習,各個學院都是從各自的行業裡選擇一些青年才俊填充。
這是無奈之舉,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永遠都是一個長期的事情,短時間內是很難見到收穫的。
其他的學院都是人滿爲患,就包括那不受人待見的農學院都有幾百人。
唯獨鄭長生負責的科學院一個學子都沒有願意來的。
靠,鄭長生貌似很悲劇啊。
無奈之下,他打上了那一千幼童的主意。
ωwш▪TTκan▪℃o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正是可塑性強的時候,要想真正的讓科學知識大行其道,那就得從娃娃抓起啊。
這些成年學子,思維觀念和價值觀都已經形成了,恐怕很難改變。
於是乎,在陸繁和宋濂以及寒山居士汪駿荃三人教導這些孩子的同時,鄭長生又加了一手。
一週七天時間,他們三人每人兩天負責教授這些孩子詩書經典,而剩下的那一天,被鄭長生很是無恥的要了過來。
陸繁和宋濂兩個老夫子他們對鄭長生是有了解的,都知道他不走尋常路。
這個所謂的科學他們儘管不知道是什麼東東,但是還是很好奇的,畢竟他們都知道鄭長生身上揹負着鄭家先祖德絕學。
他們很是想見識一下,所以,當鄭長生上課的時候,他們兩個不約而同的湊了過來,坐在最後面旁聽。
而寒山居士汪駿荃,本來打算趁着週末去應邀去呂伯衣蛾的府上做客,可是看宋濂和陸繁兩個老夫子都來聽鄭長生這傢伙講課。
他也有點不好意思就這麼一走了之了,索性就聽一會兒,等實在是聽的寡然無味了,兩個老夫子聽不下去了,自己也就可以隨着他們離開了。
什麼狗屁科學,能有我等聖人門徒,孔家弟子的儒家經典那麼高深莫測嗎?
反正汪駿荃是不服氣的,不但他不服氣,就連他的寶貝孫子汪琦也是不服氣的。
想我自幼跟隨爺爺學習聖人之道,經史子集無所不通,可是也不敢大言不饞的開天闢地的另起爐竈。
鄭雨濃十五歲的毛頭小子而已,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當着聖人之面堂而皇之的自成一家。
這也太狂妄了吧。
雖然你是皇上任命的監院大人,那也不行啊。
學問和知識那是隨着日積月累而逐漸增長的,你就算是從孃胎裡開始學不也才十六年嗎?
十六年的學力,你就想稱爲一派之開山祖師,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姑且聽之,一旦聽到有什麼謬誤之處,他打算當場指出,要給鄭長生一個難堪瞧瞧。
也給老夫子宋濂和陸繁看看,讓他們看看自己這個汪家子孫,寒山居士的親傳之人的學識如何。
到底強不強得過鄭長生,到時候,相信大家心中自有公論。
這是鄭長生的第一課,也是在大明這個世界第一次傳授現代知識,不得不慎重啊。
賴好歹他也是一個後世的大學生,教授這些連幼兒園孩子都不一定比的過的古代兒童,還是要講究方法方式的。
他在課堂上並未多講,而是先做了一個簡單的試驗。
就是用粗鹽製作成精鹽之法。
這個試驗多年前他都做了無數遍了,不過這個方法他可是除了鄭家村人之外,並沒有對外公開。
今天如法炮製了一下,等雪白的精鹽被解析出來之後,所有人都驚呆了。
寒山居士汪駿荃起身,幾步就來到講臺前,一把拿過雪白的還散發着熱量的食鹽。
放在嘴裡嚐了一下,鹽,這是真正的雪花白鹽,精品中的精品。
恐怕皇家所用之青鹽都跟之無法比擬吧?
這等神奇之術,難道就是鄭長生所說的科學。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這還真是一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學問啊。
汪家秉持讀書報國之理念,數百年來傳承不斷,可是從未接觸過如此奇妙的學問。
竟然用那看似粗鄙不堪的塊狀粗鹽,只是經過幾步後就變成雪白雪白的食用鹽。
這等高深之學問,實在是罕見至極啊。
老夫子宋濂和陸繁,兩人皆品嚐之,隨即面面相覷久久無言。
震撼,深深的震撼!
可着全大明舉國之人,也沒有如此的見底和學問吧?要不然皇帝陛下也不會才食用的是青鹽了。
這可是創舉啊,如果此法大行其道的話,受惠者可是全大明的百姓啊。
他們震撼的一批,神遊天外暫不用提。
鄭長生在三尺高臺上侃侃而談:“科學,包羅萬象,乃我鄭家先祖研究人於自然之間和諧共生之際,提煉出來的一門具有大智慧的學問。
然而要想學會科學,那麼首先得學會算學,相信大家對於算學應該有所聞。
在大家的印象中,無外乎加減乘除而已。
可是我要說的算學,除了加減乘除之外還有更爲高深的算法......”
寒山居士汪駿荃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體,側着耳朵傾聽。
古人早有算學一道,流傳於世。
他對於算學也是有研究的,可是鄭長生所言之算學,他從未聽聞,平方、開方、函數、微積分,這都是聞所未聞的啊。
雖然鄭長生只不過是先做了一個概述,並未深講其中的東西,不過就這,已經把汪駿荃給震的不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