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二二五章 格局

“陛下,這是我道門秘傳功法,所以…….”說到這,張顯庸停了下來,其意思不言而喻。

“你在跟我講條件?”朱由校語氣徒然轉冷,一字一頓的說道。冷厲的語氣,頓時令張顯庸渾身戰慄起來,站在空曠的大殿中,他直覺一股排山倒海的壓力迎面襲來。

朱由校前世是獄警,面對犯人一向都是說一不二,而今生更是出身皇室,普一出世就被立爲皇太孫,地位崇高,長久的積累下來,上位者的氣勢不曉得幾重。如今一發怒,登時讓人膽顫心驚。

“陛下…….貧道……..”張顯庸頭上冷汗直冒,張着嘴,不知道說什麼是好,最好,他無奈之下,只得開口背誦。

大段大段樸素的話語從張顯庸口中流淌而出,平淡而詳實的話語,完全就是百姓之間交談的白話,一點也沒有想象中的高深玄奧的語言。不過這纔是真實情況,文言文這種簡練的語言,一句話能有多種理解,完全不適合武學這種繁雜而精準的科目。

朱由校認真的聽着,以他這麼多年的武學知識、經驗,完全可以判斷的出,這確實是一門高深的調息功法,對他的確大有助益,張顯庸沒有騙他。

“你很好,沒有刷花招。”朱由校淡然的一句話,令張顯庸無奈苦笑,誰敢在皇帝面前玩虛的啊。

“去通知道門那些老不死的,讓他們七月十五齊聚京師,朕要對道教進行改革,希望你們能把握住這次機會。”朱由校張嘴,說出了一番讓張顯庸十分驚訝,但也最想聽到的話。

“陛下…….”他忍不住問道,但纔剛開口,就被皇帝打斷。

“回去吧,一切都待七月十五再說。”再次確定了一遍時間,朱由校就沒興趣離他了,直接轉身離去,他此刻迫不及待的想去實驗下這門內息功法。

看着皇帝頭也不回的身影,張顯庸頗爲無奈,皇帝的性子詭異莫測,令他根本不知如何應對。

“七月十五,也不知這改革是福是禍。”嘆息了一句,他便在小太監的引領下,出了皇宮。

送走張顯庸後,朱由校便向內閣傳達了幾條命令,一是讓其告知各省提學官,曉諭本身舉人,除了身有官職或者年五十以上,不然全部赴京趕考,參加明年的春闈,違者革除功名。

而後,他便正式下聖旨,晉李陶爲少將軍銜,細柳將軍,從羽林軍中抽調一萬人,組建細柳軍。同時,在這聖旨中,朱由校再次對軍制進行了一次調整,以一個營五百人爲基本作戰單位,營以上爲三三制,取消了過去的四四制,並規定,軍爲最高作戰集羣,額定五萬人。

也就是說,羽林軍、驃騎軍、細柳軍的人數進行了統一,全部爲五萬人,三軍總計十五萬人,待各軍完成擴編後,朱由校手頭的激動兵力便充足了,完全可以進行大膽的軍事改革。

這次羽林軍和細柳軍的兵源,朱由校並沒有侷限在京師或者北直隸,也就是現在的河北省,而是全部放寬,打算從山東、河南、山西以及九邊之地招募,凡年三十以下,孔武有力者,皆可應募,就算是衛所中人或者戰兵中人,也可應募,各地軍官不得阻攔。

朱由校的算盤打得很響,這些地方,就是他下一步軍事改革的對象,證並公告一出,當地軍隊中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都會紛紛而來,而少了這麼一批人,可以有效降低軍事改革的阻力。

當然,這些軍中老兵身上可定有舊有軍隊的習氣,因此朱由校進行了名額限制,只從衛所戰兵當中徵召兩萬,其餘五萬全部從地方良家子招募。如此混合,當可無慮。更何況,他對自己一手打造的部隊的紀律非常的有自信,任何人進來,都要洗練一邊,回爐重造。

面對雄心勃勃,頗有點窮兵黷武的皇帝,首輔李汝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勸也不是,不勸也不是,最後只得幽幽的說了句,“陛下內帑可有財力支持?如此高昂的軍費,戶部是

拿不出錢來的。”

對此,朱由校笑而不語。

不說其他,登基之後,他的內帑就有三千萬兩白銀的高額積蓄,別說三個軍,就是再來三個軍也是小意思。更何況,紅丸案中,他抄家都吵得手軟,京師西郊的工業基地,天津的海軍,全都是這批贓款中支取的。

再說了,如今汪文言在長蘆搞得如火如荼,一邊進行鹽場改革,一邊進行銷售,光是這短短几個月是食鹽銷售,都綽綽有餘。

豐沛的財力,讓朱由校想做任何事情都有餘力。

不過,他也沒有因此沾沾自喜,現在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改革還未開始,處於將發未發的狀態,待到明年,官制大改,俸祿待遇提高,海軍擴建,城防軍組建,野戰軍全火器化,那消耗就不知道多大了。

因此,當務之急,還是要將鹽業改革進行到底,而後便是建立系統的商稅收取制度。農業稅朱由校是不打算收了,這裡面的弊端實在是太多了,已經到了無法可改的地步,各地士紳,官員,文吏,糧長,全都牽扯不清,朱由校可沒有這麼多的人手派下去改個農業稅。

如此麻煩,還不如不收。

有鹽鐵之利,有外貿之利,有商稅之利,足夠他支撐整個國家的運作了。有這個決心和毅力整改農業稅,還不如痛下決心,將所有土地收歸國有,將糧食納入國家的掌控,將士紳以及他們地窖中的存銀趕到工業商業上去。

軍事上,裁撤衛所,改革委城防軍和野戰軍,政治上皇權下鄉,縣令分權,經濟上轉移稅收重點,國家調控糧食。這就是朱由校目前定下的格局,以強絕的軍力爲後盾,清洗整個天下,哪怕天下皆反也在所不惜。

大明的制度已經爛到了根子裡,不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根本不會出現新生,不觸及到最底層的農民,任何改革都只會和張居正的新政一樣,曇花一現,人亡政息,只在歷史上留下一個響亮的名號罷了。

(本章完)

正文_三三九章 國太小,心太大正文_第四零八章又一年正旦朝會正文_第一八三章會獵女真3正文_第一六五章 帝國日報正文_第三四五章 都很滿意正文_第三四三章 意外的驚喜正文_第四零八章又一年正旦朝會正文_一八二章 會獵女真2正文_第一八九章 會獵女真 9正文_第四三七章 再勸正文_第四十一章 振聾發聵正文_第一六九章 大動1正文_第四五一章 動盪正文_第一二四章 匕見正文_第一三一章 僵局正文_第一二二章 紅丸!紅丸!正文_兩百零四章 遼東條陳正文_第三三三章 交流正文_第二十六章 一個人正文_第二零六章 凱旋而歸正文_第一二九章 各方反應 1正文_第四百三十二章 瞭解情況正文_第三七一章 茶館二正文_第七十六章 軍歌正文_第十九章 名將之後正文_第二一一章 不要慫,就是幹正文_第三五一章 大時代下的小民5正文_第 三七零章 茶館一正文_第二七六章 軍營2正文_第二六三章 秋闈1正文_第四一五章 夜宿正文_第二四五章 鬧劇般的收場3正文_第十五章 老將正文_第三七三章茶館四正文_第三十一章 對峙正文_第四七四章 修書,定儒門正統正文_第四三零章 都在行動正文_第三三一章 外國船隻正文_第二二四章 獻功法正文_第二一三章 駱養性的體悟正文_第二六五章 秋闈3正文_第二一零章 小朝會正文_第一六六章 孫元化正文_第一二一章 顧命正文_第一七八章 陷落正文_第四六一章 李巖1正文_第一七三章大動5正文_第一五六章 槍管正文_第三二零章 戰果2正文_第四零二章拔營,返朝正文_第七十五章 小衝突正文_第六十八章 我在皇宮正文_第四百零一章 傳令正文_第四九二章 裂土分茅正文_第一五四章 資源整合正文_第七十七章 抵達正文_第二二三章 令原住民驚歎的火器設計正文_第四三八章 發現正文_第兩百零一章 打敗女真,很容易正文_第四二九章壯哉,我大明軍士正文_第四四五章求死正文_第六十二章 汪文言正文_第二四四章 鬧舉般的收場2正文_第四七四章 修書,定儒門正統正文_第一一五章 李鄭合謀正文_第四十九章 國舅正文_第二六五章 秋闈3正文_第二八零章 上海正文_第五十三章 進宮正文_第四十章 出擊正文_第四十八章 委以重任2正文_第三零三章 歸隊正文_第七十章 建制正文_第四十七章 委以重任正文_第一六一章 團圓飯正文_第四四七章 會盟正文_第四章 我的乳母是客氏正文_第三三七章 長驅而入正文_第一百零三章 校場大閱正文_第二九五章 斷土地之根正文_第四九二章 裂土分茅正文_第六十二章 汪文言正文_第五十三章 進宮正文_第一一三章 靜待時機正文_第一二八章 不死不休正文_第三六五章 猜測正文_第三十一章 對峙正文_第四八一章 炮轟長崎正文_第四七三章恨陛下晚生兩百載正文_第三零二章 致仕2正文_第四五五章 會盟1正文_第四五八章 啼哭正文_第三一四章 出關正文_第二五四章 標準化正文_第一七四章大動6正文_第一九九章 會獵女真19正文_第四五七章 生產正文_第三零四章 釣魚正文_第一五二章 阻力正文_第八十九章 東宮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