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依舊由朕親領大軍出征。”
此話一出口,在做的幾位微微有些騷動,不過,卻沒有人勸說。軍人不講政治,但不能不懂政治,能爬到少將這個地位,在坐的幾位都不傻,如今大明天下雖然看起來安慰,但都是建立在皇帝強大的軍力上面。
野戰軍赫赫威名,將所有的矛盾鎮壓了下去,遮掩起來,但是一旦野戰軍有變,這天下………故而,和文臣不一樣,軍將們對皇帝親征看的很淡,也沒有人勸說,心中對皇帝親自把控軍隊甚至還頗爲欣喜。
能成爲皇帝的支柱,怎麼也被文官掌握命脈要好,兩者的待遇完全不一樣。
“前些天的軍事擴大會議大家都參加了,太多的就不講了,這次會議還有宋應星和孫元化參加,主要是協調下內府和大都督府兩方面的合作。”朱由校侃侃而談,將自己的想法全部倒了出來。
“海軍今年的計劃,就是修築港口,同時,逐步將之前鄭芝龍和顏思齊佔領的地盤給佔領下來,並開展一個海域巡邏計劃,總參這方面要儘快做出個巡航計劃,以現有的船隻和港口,進行合理的安排。”
“是,陛下。”戚金應道。
“還有,這個島嶼。”朱由校的指揮棒一點,落在了臺灣島的上面,“沈有容將軍儘快佔領,在那邊建立一個海軍基地,對於兩夥海盜的整訓,都可以放在那裡。然後還有琉球,朝鮮的釜山,遼東這邊適合做軍港的島嶼、海灣。”
朱由校的指揮棒一路劃過,挨個位置的點過去,逐漸練成了一條線,“這裡,就是帝國的海防線,是帝國的海上長城,從現在開始,一定要投入全部的精力,仔細修築。”
“畢將軍。”
“臣……末將在。”畢懋康站起來應道,顯然,他還有些無法適應軍中的生涯。
“宋愛卿。”
“臣在。”
又一個人被朱由校點名而起。
“水泥技術朕記得只是拍賣出去了一些普通的型號,還有些強化型的軍用水泥,這次重工部全力生產,而裝備部,怎負責各地港口的建設,務求防守牢固。”
“遵命。”兩人齊齊領命。
“沈將軍。”朱由校又轉向沈有容。
“末將在。”
“記得和內閣相互配合,往這個島嶼,也就是臺灣移民。民政方面的不用你管,由內閣的文官,你就是負責當地的安全,不論是海上的還是陸上的。”
“末將遵命。”沈有容應道。
“很好。”朱由校點點頭,又看向下一位,“秦將軍。”
“末將在。”秦良玉起身。
“京師城防軍不同其他,一定要搞好訓練,如今野戰軍已經全部換裝完畢,接下來火槍、火炮和鐵甲會逐步往城防軍傾斜,希望秦將軍務必要調整好訓練和徵兵工作。”
“末將遵命。”
“這方面孫愛卿也要用心,如今火槍和火炮的生產沒有問題吧。”朱由校又問道。
“沒有問題,如今火槍月產兩萬杆,火炮百門,足夠供應了。”孫
元化熟練的報出了產能。
“還不錯,不過,線膛槍和線膛旁的研發也別落下,要儘管拿出試驗品,然後改良工藝。”朱由校點了一句。
如今大明的滑膛槍已經頗爲先進了,簡單的鍛造工藝,強大的火力和射程,基本上沒有什麼改的了,火槍發展的下一步,便是往線膛、米尼彈、後裝式發展。介時,整個大明軍隊的作戰方式都會跟着變。
“陛下,線膛如今有些眉目,刻是能刻出來,就是浪費嚴重,效率低。”孫元化稟報道。
“這個暫時不急,不過一定要做好技術儲備,要用的時候一定要能拿的出來。”對於線膛槍,朱由校倒是不急,反正暫時滑膛槍在東方也夠用了,而且陣型簡單,密集成列,對於剛剛開始火器化的大明軍隊正好。
一番繁瑣的命令後,朱由校算是將自己的設想對兩方交代清楚了,兩個工業部門負責軍用物資的生產,而裝備部負責建造和使用。
將這些吩咐清楚了,朱由校便進入主題。“對於出兵蒙古,諸位有什麼看法。”
場面一時沉默下來,沒有人率先開口說話,兩個內府的侍中覺得自己不適合在這種軍事上發言,而三李則覺得自己還是小字輩,也不適合提前發言。
環視一週,朱由校呵呵笑道,“都沒人說話啊,算了,朕點名吧,大都督,你說說看。”
被點名的孫承宗早有這種準備,是而也不含糊,直接說道,“陛下,老臣以爲,當儘早出兵。”
“哦,爲何?”這個提議,朱由校十分意外,他本以爲,孫承宗會求穩,提出春耕後出兵的建議。
“這是昨晚軍情司送來的消息。”孫承宗拿出一份公文遞了過來。軍情司是總參下面的一個軍情刺探機構,專職軍事情報,蒙古打算南侵後,戚金就派人往那邊打探去了。
朱由校接過來一看,臉色顯得頗爲意外,“蒙古的損失竟然這麼大。”
“大家都看看吧。”朱由檢將公文傳下去。
上面講的很簡單,就是在張世澤的不斷騷擾小,今年蒙古的損失。本身的,西遷而來的林丹汗牛羊就損失頗多,到了歸化城後,還需要當地部族的接濟。經濟壓力相當的大。這也是爲什麼他不顧風雪,在年關前後入侵的原因了。
搶奪過冬物資。
只是,可惜的是,這一切都被張世澤攪和了。儘管張世澤的驍騎軍還是新成立的軍隊,但戰鬥力還不弱,對付青狀盡皆被抽調的蒙古還是沒問題的。
林丹汗返回後,他們就玩起了游擊戰,不和林丹汗硬碰硬的,只是抽空去襲擊一二。但就是這樣,也讓林丹汗損失慘重,大量牧民被襲擾的無法過冬,凍死餓死,不知其數。
儘管林丹汗麾下軍隊沒有損失多少,但是親人慘死的局面,卻令他們士氣低下,軍中怨言四起。
“陛下,此時正是出兵的大好時機。”等到所有人都看完了,孫承宗大聲道,“番邦朝貢的糧米正好彌補了後勤部轉運糧草的時間,如今只需要陛下軍隊集結,從張家口出發,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一番說辭,讓朱由校十分心動,對於孫承宗的戰略判斷,他還是十分信任的。說道軍事指揮,他或許比不上現在逐漸成長起來的後起之秀,但對於局勢的判斷,其眼光之準確,還在朱由校之上。
他自己也就是憑藉着歷史的前瞻性去盤算的,一如堵截女真八旗在遼西走廊,但征伐蒙古的事情,在歷史上是沒有的,故而對於何時出兵,他也是茫然。只是感覺應該在農忙之後。
“陛下,如今後勤部運轉良好,麾下已經有了一隻完整的車隊,並不需要動用大量的民夫,因而何時出兵並不會影響到農忙,而且,北方的糧站在老臣整頓衛所時,也大概的建立起來,陛下領兵出塞後,可以隨時從邊牆得到補給,萬無一失。”見皇帝有些心動,孫承宗連忙勸說道。
“北方糧站體系都有所建設?”這倒是令朱由校意外的一個消息,他組建四總部本就是想要專業化,只是一直沒有人手,暫時沒推行下去,沒想到孫承宗卻先行展開了。
“是的,陛下,蒙古乃大明心腹之患,其危害性,猶在海上,不剷除大明日夜難安,故而老臣一路西去時,順便做了下來。”
“好,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朱由校大聲讚道,這下,他所有的後顧之憂都沒了。
這就是職業軍人的好處了,只要後勤和天氣能夠支持,任何時候都能出兵,而不用考慮到什麼耽誤農時啊,影響農業收成在之類的,有了這樣的體系,大明的軍事就靈活多了,少了許多弱點,多出許多的優勢。
“命令!”朱由校大聲道。
嘩啦一下,所有人起立立正,椅子被撞開,發出咯吱的響聲。
“孫承宗!”朱由校正聲喝道。
“臣子。”
“留守京師,主持軍務。”
“臣遵旨。”
“李捕魚、李陶、李屠!”一連三個同樣的姓氏,讓其他人心中頗有些微妙的感覺。
“末將在。”三人齊聲應道。
“整頓三軍,隨朕出征。”
“末將遵命。”
“戚金!”
“末將在!”
……..
隨後,一連串的命令從朱由校口中下達,裝備供應,後勤供應,軍情刺探,命令傳遞,整個大都督府體系全部運轉開來,爲戰爭做着準備。
很快,隨着大都督府的動作,過完年後,很多京師的百姓就發現,物資突然緊俏了許多,或者說,需求大了很多,鹽巴、布匹,甚至是勞力,缺口很大。只是,這次確實大都督府的動作,很多人打探都打探不到。
這全賴朱由校的要求,他成立大都督府後,此次強調保密的重要性,而總訓導部下面,就有一個憲兵司,就是查這些的,因爲泄密,已經抓了好幾個典型了,而且還都是跟着他從東宮出來的將領。
如此嚴要求下,大明的軍隊終於不在是一張篩子了。
【作者題外話】:苦逼的盛宴還要去碼字,明天非常的忙,沒有時間碼字,只能今天先存兩章。苦啊,今晚又不知道幾點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