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章 一口豆腐多驚嚇

bookmark

“熱乎的大豆腐,滷水大豆腐,兩文錢一大塊……”

“凍豆腐,吃火鍋和冒菜,放裡帶蜂窩的,吸了湯最好吃……”

“來點豆腐乾不?呦!你要幹豆腐啊?來幾張?”

隊伍轉來轉去,快到中午的時候來到了正常的市場,這邊纔是百姓日常買菜的所在。

天冷了,一些東西拿棉布蓋上,包括從大棚那裡批發來的蔬菜。

賣豆腐的一般都守在進出口的位置,冬天剛出來的豆腐上面蓋上棉屜布,能夠堅持一段時間不凍,豆腐剛做好後是熱的。

只有剩了賣不動,才切成塊放在板子上凍成凍豆腐,價錢跟正常的一樣。

北方的冬天都這麼幹,要麼繼續壓,壓成豆乾,豆乾不好賣就放鹽,醃製成鹹豆乾。

就跟幹豆腐一樣,有的地方叫豆皮,但豆皮其實還有專門的豆皮,與腐竹還不一樣。

一般吃麻辣燙的時候會見到那種豆皮,故此像千張一樣的就叫幹豆腐。

幹豆腐揭壞了,或者賣不出去,就團起來,外面包一層幹豆腐,壓一壓,再放點鹽薰一薰,成了素雞,這個能多保存一天。

還有的薰完做成幹豆腐絲,裡面加鹽了,同樣多保存一天。

wWW▪ тт kΛn▪ ¢O

朱元璋站在一個豆腐攤前看着,沒人來買了,攤主也看着,眼巴巴地看着,攤主已經知道來的人是誰,但不敢喊,也不能跪下。

很長時間之前就告訴的,如果來人不表明身份,就不要行禮。

賣豆腐的認識下丘村的人,下丘村不往外批發豆腐,即便成本更低,因爲那樣會讓原來用小磨磨豆子的人失去手藝。

下丘村的人收豆渣,也提供更好的過濾布。

收的豆渣由於正常手段磨出來的並不是那麼細,下丘村再磨一次,又能出點豆腐,剩下的一部分做飼料,一部分炸素丸子。

賣豆腐的人每天會等着人來收豆渣,有時候要錢,有時候換成下丘村提供的更好的石膏或滷水。

當然用醋也能做豆腐,只不過沒人那麼幹,糯米白醋不錯,就是成本太高。

賣豆腐的人一看下丘村人這麼多,再看站位,娘滴!皇帝陛下來了?

反正大臣是不可能讓下丘村人如此捧着,自己的豆腐怎麼辦?

“這一塊有二斤吧?”朱元璋不知道對方的心理活動,他看着豆腐塊的大小,眼圈紅了。

“回……你的問啊!差不多一斤九兩,有人覺得小,就按照一文五角錢一斤去買,添一點,其實還是這個價錢,有時還如按塊買。”

攤主小心地回答着,就是一文五角錢一斤,豆腐壓制的時候會留下格子的痕跡,順着痕跡切就差不多的重量。

越是早上熱乎的時候買,添頭越多,因爲含水量大,等賣到下午的時候,有的水就出去了,添的就少。

冬天放到晚上,屬於老豆腐了,這時候不加價就不錯了,甭指望再多給。

即便賣不出去,也絕對不降價,今天降了,明天就有許多人等着晚上再買。

如賣西瓜的一樣,賣到晚上,西瓜留不住了,那便摔了。

“便宜了,真便宜了,咱小時候吃不起豆腐的,四文錢一斤,誰讓種豆子的人少呢!”

朱聞天眨眨眼睛,回憶起自己當放牛娃的日子,豆腐太貴了。

主要在於種的人少,同時畝產也少,他沒什麼錢,偷着燒一次豆子吃,還捱打。

馬皇后很自然地拉住朱元璋的手:“一斤豆子換二斤豆腐,做豆腐一斤豆子出二斤四兩豆腐,差不多賺百分之十,還能剩下豆渣。”

二人這一說,賣豆腐的人眼圈也紅了:“多虧了陛下,哦!當今陛下,別處運來的豆子便宜,百姓賺錢又多,咱每天的豆腐就好買了。”

“給咱切一點,咱嚐嚐。”朱元璋突然要吃豆腐。

“這……”賣豆腐的臉唰地白了,不是天冷凍的。

“切,來,少切,後,一點,嗯!嘿嘿嘿嘿……”

朱聞天過來,把手搭在攤主的肩膀上,靠近脖子的位置,讓對方切。

“切吧!選後面的位置。”鈴兒跟着說。

“好咧!”攤主深呼吸,拿切豆腐刀,拉起遮擋的屜布,在多半板豆腐後面中間的位置切下來一點,哆嗦着遞過去。

朱元璋不伸手,伸脖子用嘴咬,一直到他吃嘴裡,並站好,攤主渾身已經被汗水打透。

“好吃!熱乎的,吃完了心裡暖暖的,去下個地方看看。”

朱元璋品嚐完,往前走。

後面的人直接把所有的豆腐全買了,並且給攤主一塊香皂,攤主擦擦額頭上的汗,露出笑容。

朱元璋看看里長:“哎呀!誰能想到本應該遭受旱災和蝗災的地方,居然大量提供起大豆來?

冬小麥輪作接大豆、高粱,以後種玉米是吧?

尤其是平原地區,玉米好生長,冊子上如此寫的,沒錯?”

朱元璋知道爲什麼豆腐便宜了,因爲大豆供應量增加,百姓收完冬小麥,就開始種。

先種高粱,等高粱長起來一些,再於高粱旁邊種大豆,高粱給大豆遮蔭,大豆爲高粱提供氮肥。

輪作加套種,叫百姓的土地產量增加,百姓辛苦一些,肥要跟上,同時得翻地。

不翻地就是割低麥茬,然後直接種。

里長迴應:“玉米一旦長起來,它的粒大,麻雀不怎麼愛吃,吞不下去。

在有山的地方,野豬和其他大的動物會下山禍害玉米地,平原地區主要危害是兔子。

玉米對水的需求比起高粱與大豆要少一點,玉米的根扎得緊實。

不過玉米根由於大,反而方便人工出根,敲打下來還能當柴火燒……”

里長按照憨憨說的來講,正常冬小麥收完了種玉米最划算,玉米和大豆被鳥吃的比例比高粱小多了。

但老鼠、兔子喜歡在玉米地裡生活,玉米地隱蔽,玉米粒它們能吃。

“就是說需要專門找地方種大豆,不然去哪裡找便宜的豆腐,咱收的豆渣賺錢多嗎?”

朱元璋考慮百姓吃豆腐的事情,換成玉米後,大豆誰種?

“陛下,多呢!”鈴兒接話:“咱們收完後的用途廣,再磨一磨,還能吃點豆腐。

然後就是做丸子,豆渣丸子的口感跟其他的丸子不一樣。

發酵後爲牲畜,再多了與其他的東西發酵就是好的肥料,生產規模越大,成本越低。”

190.第190章 一次多計待試驗(第五更)725.第720章 鯢魚好吃養殖徑第529章 夜長晝短幹活暖(第一更)42.第42章 得錢太多不敢想(第一更)第1024章 人命最大資源歸248.第247章 草藥心藥兩相供(第一更)121.第121章 遊走逛街南京觀(第一更)413.第412章 頭伏餃子急報馳(第四更)第467章 忙碌有贈助富村(第四更)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買冰貸款地震京(外五章)第1079章 冰塊白取換口味第1020章 速度加快心如煎127.第127章 禮成轉殿皇帝儀(第二更)第918章 運營監管謀良策第1287章 遊轉繁華舒適度162.第162章 炎熱雨落國事雜(第二更)214.第213章 紅藍琉璃可成棚(第三更 月票謝57.第57章 水稻增收有妙訣(第一更)第1273章 路爲將來怕丟人第1266章 家人高興廉價鹽111.第111章 名稱聽罷耗心神(第一更)第1139章 最是難改在奢華885.第879章 資金傾斜地方建第1039章 攻關難易留傳統第1202章 活着爲重人數問46.第46章 一首宋詞信一封(第二更)第702章 難止猜忌在鬥爭第474章 房屋精巧日子盼(第一更)第1267章 密語破譯大黃生815.第809章 價格再降增補助757.第751章 陶瓷內鬥外事簡289.第287章 初跟學習後爲官(第五更 月票)755.第749章 生命哲學一剎那198.第198章 自可做主計陰損(第二更)281.第279章 兩人難帶衆來約(第三更 月票)第1137章 主動失信亦有因第433章 零件搭配米花棒(第五更)第495章 易與不易在格局(第二更)第609章 歸程所言待今冬330.第327章 生死之局非兒戲(第三更)341.第338章 閒來無事聖出行(第一更 月票721.第716章 激流澎湃何可當298.第296章 貝類打氧蜂價降(第二更)第1012章 市場調節勿輕忽140.第140章 簡單買賣做成花(第五更)第675章 內部交戰話語權404.第403章 不意金錢學堂辦(第五更)第1226章 明軍救援應有急第935章 防水神器情難捨第637章 卑微永存玄學道第1281章 天下無公存特權第1163章 形勢有變增數量第1271章 月圓當空論牌位814.第808章 政治博弈零食常第1179章 投降程序替你辯第1188章 斥候接觸問實虛769.第763章 小農作主工作輔第1116章 資源計劃信息匯第507章 改變模式貧苦地(第四更)第1157章 從來親疏看人心356.第353章 一路感慨危險系(第四更)第493章 心靈安穩道德重(第五更)第997章 自由難尋皆政治第917章 問題不少主意多第1003章 人性對錯莫言錢第520章 物產不愁藥物奇(第二更)第627章 作物品種在遠方第624章 封地無助行有痕81.第81章 深礦挖掘新物合(第三更)第633章 衣着繽紛笑紅塵第1099章 嫁女後路旱亦歡207.第207章 會員當辦飯亦真(第四更)832.第826章 說好借錢卻先審第1266章 家人高興廉價鹽第941章 無米之炊禍中福第1306章 直路加速有開掛第32章 真情平淡回首顧(第三更)第702章 難止猜忌在鬥爭54.第54章 南京送貨去又還(第三更)788.第782章 遊戲恍然戰場中第673章 技術爲尊貪腐情841.第835章 補貼爲由技術新727.第722章 免費出工天有鏡431.第430章 武器迭代心無垢(第二更)第690章 銷售贈與應如是709.第704章 竹蛆小事修牙工第1054章 兩年落後追趕遲214.第213章 紅藍琉璃可成棚(第三更 月票謝96.第96章 人性最難送面子(第三更)361.第358章 政績升官由基層(第四更)第599章 生死抉擇誇一村(第三更)第1104章 快速領悟專業重61.第61章 無須解釋有腦補(第二更)783.第777章 稅收分級分紅無272.第270章 養育不圖人茫然(第六更 月票謝第702章 難止猜忌在鬥爭第1183章 立秋不涼軍號響第683章 生活愜意論前君117.第117章 心懷激盪大功勞(第五更)292.第290章 遊逛又提便民情(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