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第341章 官有私心又公情(第四更)

bookmark

一盞盞琉璃燈掛起來,把本就不怎麼黑的食堂照得更亮。

大家喝冰鎮的黃酒,十六道菜每道只有一小碟,感覺兩口就能吃掉。

食堂中間的位置空出來,有歌舞的人表演,避免有人小聲交流其他人都能聽見,也防止冷場。

不過樂器的聲音不大,在旁邊有個動靜,跳舞的人晃來晃去就足夠了。

她們屬於禮節隊伍,沒人盯着她們看,一般別人吃完飯了,她們拿到賞賜,再吃飯。

大臣們的面前擺十八個碟子,十六個裝菜,一個用來放菜,另一個大一點的,菜裡有骨頭,可以吐到裡面。

太子妃面前只有六道菜,下丘村的孕婦都這樣,而且有四道菜是別人沒有的。

“李知縣,平日學時沒少吃苦吧?”朱元璋看李知縣順眼,叫到旁邊的桌子上吃。

“回陛下,臣總來,每回來,必然要四處走一走、看一看。

看牲口是否添小的了,哪隻豬最肥,蜂箱中的蜜蜂變多沒?

總看,就跟自己家的一般。而且必須要學,當官不能全指望下丘村給好處。

臣乃一縣之主,在縣裡找塊空地還是很容易的。

宣城外面是宛溪,原來有一片採石場,空出來不適合種地,臣就……”

李知縣透露秘密,宣城縣自己養竹鼠和家禽,就在城外原來的採石場。

城裡的市場晚上會留下很多爛菜葉子,衙役在關城門前收集起來帶到外面喂竹鼠、家禽。

接着找工匠,採石場基本上沒什麼石頭了,卻足夠打出來幾套石磨。

把十套石磨放在採石場旁邊,爲百姓磨米,百姓願意自己推磨,免費,自己推完,就掃乾淨,稻殼什麼的都拿走。

百姓推不動,可以用稻殼或麥麩來租牲口,磨完了東西,留下一部分稻殼、麥麩。

這些繼續用來養竹鼠、家禽,附近有竹林,輪班休息的衙役去竹林砍嫩竹子、挖竹筍喂竹鼠。

竹鼠一年下八窩崽子,一窩好幾只,養半年就可以交配,只要食物能跟上,那數量……

家禽的蛋一般會拿出來部分孵化,剩下的給府衙和縣衙的官員衙役們分了。

大家拿到蛋,不想自己吃的,可以攢着換其他東西,補貼家用。

竹鼠養了一年了,還沒殺過,等着過幾天殺一批,好分肉和賣皮毛、熬油、處理鼠須。

晚上城外的地方,由府衙輪值下來的衙役和縣衙的衙役一同換班看守,避免丟東西。

理由是官方先嚐試養殖和學習,積累經驗,記錄過程,確保安全。

待確定成功後,推廣給寧國府各縣願意參與養殖的百姓,帶百姓致富。

李知縣說完,抿抿嘴看向陛下,就這樣,我們怎麼可能不會?

旁邊的大臣們:“……”

他們頭一次見到,有人可以把公器私用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仔細一琢磨,沒毛病,至於爲什麼把家禽的蛋分了?因爲不知道是否養出來的有問題,先自己試試毒。

朱元璋反而露出笑容:“只要不是強搶百姓的稻殼和糠,拿來餵養便好,那竹鼠你們推廣給百姓?”

“回陛下,臣管的宣城縣用不着臣來推廣,除下丘村外的二十一個村子,他們自己照着下丘村學。

養豬、養家禽、養竹鼠、養大牲口、修青貯池、養羊,包括種地。

在沒有大棚的情況下,別的方法,下丘村怎麼幹,他們就怎麼幹。

臣只管盯住下丘村,還有城裡的一點事情,其他的不操心。

這次殺竹鼠,乃爲了配合府衙,挑產鼠少的殺。

再找人配合,讓百姓知道竹鼠值錢,他們才願意養殖。

江南竹林多,通常找到了竹鼠,百姓們就自己吃了,野外哪有人工養得多?

另外需要用藥,價錢低廉又容易找的藥,下丘村都給了方子……”

李知縣說起寧國府的計劃,讓百姓看到價值,然後才願意飼養,這個時候再告訴他們會遇到什麼情況,用啥藥。

不相信的百姓可以到外面的採石場看,之前有不少百姓都知道了,他們來磨米,順便瞧瞧。

百姓的眼中,竹鼠就是有點肉,皮呢不大,做個小墊子什麼的。

一般在挖竹筍的時候見到了,能抓就抓,抓到屬於吃頓好的。

朱元璋頷首,端酒碗向李知縣示意了一下,自己喝。

李知縣受寵若驚,趕緊喝一大口。

大臣們聽出來了,說寧國府的府衙與宣城縣的縣衙有私心,沒錯,他們就是想自己增加收入。

不過人家在增加收入的時候,心中確實想着百姓,真的是在嘗試養殖竹鼠。

竹鼠會生病,而且飼養的時候,一旦母竹鼠產崽,就得跟公竹鼠分開,不然公竹鼠會咬死小竹鼠。

而野生的竹鼠是母竹鼠肚子裡有了小竹鼠就會離開公竹鼠,躲起來。

等着小竹鼠出生,養大了能獨立生活了,母竹鼠纔會回去找之前的公竹鼠。

然後還有更復雜的操作方法,否則一年下不了那麼多窩,只是越複雜越容易出問題。

……

一頓午飯吃完,李知縣等四個宣城縣的官員跟在了朱元璋的身邊。

關縣丞、鄭主簿、王典史三人負責介紹家禽養殖和蜜蜂養殖、黃鱔養殖。

黃鱔別的村子不養,他們會捉,下丘村必須養,它屬於藥,吃的時候隨時取用鮮活的。

朱元璋一路走着、聽着,非常愉悅,他就希望大明的所有地方官都能如此。

隨便找出來一個官員,正常的文書、斷案方面不存在問題。

然後熟悉百姓生活上的所有方面,拿出來一種牲口立即說出來怎麼養,生病了用何藥。

知曉家禽的所有習性,能人工孵化,又能把孵化好的塞給母雞、母鴨、母鵝帶。

日常生活中能用上的動物和魚什麼的,同樣懂得功效和飼養方法。

包括蜂蜜從割蜜到搖蜜,怎樣分巢控制,等等。

朱元璋滿眼笑意地看看李知縣四人,準備……讓們繼續呆在宣城縣,不忙升官。

下丘村需要穩定,把原來的官員升上去,新的官員是何心思便不知道了。

到時候給下丘村添麻煩,即便把人殺了又如何?損失是挽回不了的。

朱元璋如是思忖着,大家來到小麥地,麥田中一片金黃,在陽光下顯得刺眼。

第944章 災害不斷由地勢第702章 難止猜忌在鬥爭第1019章 敵蹤留訊十年前第993章 反應不及物有得62.第62章 今天還有一章,晚一點,鄰居裝修309.第307章 科學經驗同相匯(第二更)187.第187章 店鋪強買兩萬錢(第二更)第629章 此生相伴誰最懂第1012章 市場調節勿輕忽第1303章 成本降低不降價第900章 浮橋留名蒲津渡854.第848章 國朝難改循環中第571章 丞相被貶剩一人(第一更)218.第218章 胭脂傍晚夕陽醉(第二更 月票第485章 速度辦法籤長短(記得投票啊!隨手92.第92章 冬蜜尤貴春制桶(第二更)第929章 收費必然錢有補第535章 糧草不急野驢誘(第二更)第548章 立春策略送他物(第一更)179.第179章 一路見聞人麻木(第四更)第663章 大江東去憶有回第437章 琅琊山下碼頭說(第四更)212.第212章 南山有礦第一至(第二更)第1077章 唧筒出霧背風坡第930章 酸鹼平衡兩相溶70.第70章 孩童嬉笑善念還(第一更)第1028章 乳糖不耐胃腸嬌第667章 人心收買錢翻倍第448章 非爲珍珠順流船(第五更)第1287章 遊轉繁華舒適度第578章 災害預報有民生急(第一更)125.第125章 太醫蹭飯無功歸(第五更)186.第186章 事無常態因有原(第一更)385.第384章 百官定酬績效嘗(第一更)第1002章 人倫恢復論難易266.長相思第652章 北方需求交換多第1124章 小鷹出殼無力斷第1092章 無盡失落人來徐第977章 非屬爭利糧無憂392.第391章 地盤劃分遇中介(第三更)第532章 但求讀書人生轉(第四更)823.第817章 各有忙碌缺產量791.第785章 三十採購半加工78.第78章 倒黴官員生病多(第三更)第657章 寒露有答非所問第998章 鷹之習性布何局第542章 小年覆盤道平衡(第六更)第1055章 數據初講不賒賬第537章 樂器難易牌位石(第一更)420.第419章 二伏大暑水潑地(第一更)第641章 指揮滿意不同代第1304章 一口豆腐多驚嚇64.第64章 出方醫治不貪功(第一更)第1074章 工具傳播煩心累第913章 稻麥因地各有價863.第857章 加班積極人手少第630章 民生向好歲月長第967章 撈屍不易病能醫398.第397章 目的難成朝天宮(第四更)729.第724章 經天緯地罩明今第10章 第十更 乾坤一擲販冰行(月票 推薦票68.第68章 藥方入信湯何灌(第二更)第490章 越是比照越心沉(第二更)149.第149章 村中瑣事端午迎(第四更)第954章 蒼天可撐時芒種第624章 封地無助行有痕813.第807章 芭蕉可鮮士氣昂167.第167章 恍惚如夢光彩華(第二更)820.第814章 藥材珍貴望北邊第1030章 不作買賣賞賜交第1171章 行業衝擊借便利第1086章 超綱多因念遠懷823.第817章 各有忙碌缺產量895.第889章 收入比京多笑顏第1193章 突圍路上自難安第1106章 力大無窮生息共74.第74章 同事同心不同狀(第二更)第1122章 炮口不在波光輝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通訊強大技如潮(外八章)第980章 人未見面兩邊慌727.第722章 免費出工天有鏡第956章 蒜嫩當醃牛黃貴126.第126章 禮儀繁瑣明日期(第一更)142.第142章 朝堂官員因何忙(第二更)第14章 祭祖歡鬧除夕夜(第四更 推薦票月票第550章 佈局甚大千裡郭(第三更)181.第181章 河名胭脂憶回顧(第一更)188.第188章 國民大事應爲有(第三更)第1185章 連環算計有能人第701章 村有漏洞當鑽空37.第37章 里長暴露懂高人(第一更)896.第890章 安全之感燈光暈第1082章 圖謀之廣去兩稅161.第161章 幾度離合到如今(第一更)55.第55章 生活不淡海貨至(第四更)802.第796章 無懼厭勝因不疑第1236章 機能下降病情現第35章 青貯池挖暗示來(第二更)第1146章 火炕不溫文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