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買賣公平因軍隊(第三更)

bookmark

餘用中說着看自己的人手,洛陽縣的衙門在忙碌,富戶們要租山,凡是官府的山都能租。

種糧食的地他們知道不允許改種棉花,只能上山。

租金不高,比佃田地少很多,按照面積來計算,如果是果樹林,那麼就貴一些,結的果子歸租的人。

種棉花要澆水,順便把果樹幫着澆一澆,該剪枝的剪枝,明年有好收成,果子賣錢。

交了錢的人跑到洛水邊看風車,織女們仍然在此表演,順便練習,之後她們要教授其他人,賺工錢。

午後陽光暖和,朱標等人擺了桌子坐在河邊喝茶。

“二德子帶人去建大棚了?”朱標沒看見朱二德,隨口問一下。

“是,王藝千等人蓋大棚最熟練,今年北平那裡建不了了,大量工匠被抽調出來,四川會有。”

里長有一點點遺憾,更北面錯過一年。

朱標頷首:“咱收上來的保證金如何用?”

“太子殿下,其實是這樣的,保證金不應該用,只能放着,理論上咱沒有支用的資格,哪怕放貸也不行。

一旦挪用,便會產生無法退還押金的金融危機與信用危機。

以後要規範,不過這次咱們拿出來打造機器,借他們的錢用一下。

冬天把河道清理一番,再把路修修,不然錢放在那裡浪費。”

里長先把對和錯講明白,保證金要單獨存放,不得挪用。

不是管富戶們借來的錢,借錢要支付富戶利息,那樣的錢可以隨便拿來用。

“是這麼個道理,以錢生錢的手段啊!可惜規矩有限制。”朱標說着端起茶水喝一口。

“殿下,其實換一種方式,咱們便能用,還不屬於管富戶借貸,又能讓富戶努力做事。

當洛陽新的紡織設備成功時,大家賺了錢,咱們放到開封府去。

不與富戶直接合作,富戶只能出錢入股分紅,把這個分紅的比例定在大明的借貸利息之上,他們會積極參與。

想賺更多的錢,就需要更多的棉花,凡是能種棉花,並允許種棉花的地方,讓他們去種。

當然,也可以是咱們拿着他們入股的錢找人種棉花,這叫股份制。

只能咱們來做,百姓自己想要組織,朝廷必須嚴查,裡面門道很多。”

里長提出個名詞,大家一起發財,不過富戶不再直接參與進來。

“借別人的錢做買賣,到時候給人分紅?”朱標說出自己的理解。

“並不是,那樣咱賠了錢,也欠着別人的錢,咱這種是,賺了分紅,賠了就沒有了。

想賺錢難,想賠還不容易?殿下我給你舉個例子。

你弄個紡織行,我入股一百萬貫,然後秦王殿下去種棉花,陛下收棉布。

結果秦王殿下的棉花漲十倍,你買來,織成布賣給陛下,陛下壓價,價錢壓低十倍。

錢就讓秦王殿下和陛下賺去了,伱回頭告訴我賠了,我只能幹瞪眼。”

“啊?那你就不會阻止我花十倍價錢買棉花?”

“我說的不算啊!我只能入股等分紅,我沒有決策權。故此,在沒有完善規則的情況下,別人不準照咱們的辦法學。

他們不會守規矩的,咱們只是想讓錢流動起來,不爲了坑人。”

里長攤下手,表示無奈,他沒時間去制定規則,更不敢放手叫別人也那麼玩兒。

朱標面帶嚴肅之色:“對對,里長說得對,咱們行,換旁人不可。棉布造出來,能賣出去嗎?”

他考慮起產品過剩的問題,棉花不佔用糧田的情況下,找其他的位置種。

最後大量的棉花被種出來,變成棉布,賣給誰?

“賣給夷人,比如大食人、天竺人、其他地方的人,大食的棉布花紋少,直接弄成白的最好,咱還不用提花了。

其實天竺那裡種棉花的最多,咱們跟他們貿易的時候,要計算運輸成本與人力成本。

運一船棉布需要多少錢,包括風險成本在內,咱們織出來一匹布給織工多少工錢,織機折舊成本計算進去。

天竺人自己織一匹布用多少成本,只要咱們布的銷售價格低於他們自己織布的成本,他們就要買咱們的布。

然後咱們從他們那裡買棉花運回來,再加工成布,轉手再賣回去。

他們喜歡穿顏色鮮豔的衣服,那麼提花技術則非常重要,他們成本更高。”

里長說技術優勢帶來的利潤問題,成本低,讓對方不得不購買。

旁邊的朱樉跟着說:“有技術真賺錢啊!只是咱們賣過去買回來,多出來的錢買什麼?”

“秦王殿下,當地有糧食,咱一船船運回來,到時候大明百姓就可以吃到很多肉了,養牲畜多,需要飼料。

當貿易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天竺那邊始終處於貿易逆差,大量資源被咱們拿走。

他們的一些人就會有想法了,憑什麼?既然換不過,那便搶。

故此,大明水師時刻做好戰鬥的準備,咱需要更大的船,蒸汽機必須裝上去。

再有最能打的軍士,加上最好的武器,咱們能夠維護貿易正常化。”

里長說着說着就說到了戰爭,人家換不過你的時候會搶你。

技術優勢便不能只放在如何降低織品的成本上,更得用在軍事上。

對方一見大明水師那船、那武器,很多不該有的想法自然消散。

朱標想了想,問:“若別人不與咱貿易了呢?如之前父皇定下的海禁之策,別人也同樣這樣做。”

他想到最開始海禁的問題,要不是下丘村提供很多東西和寫信說明貿易的好處,真就斷了許多東西的往來。

然後不會有現在的大量錢財和糧食、藥材、香料,大明說不定走上另一條路。

“那樣的話,他們要面臨着控制走私的麻煩,而他們沒有絲綢用。

他們那裡現在叫德里蘇丹國,是個奴隸制國家,咱們大明屬於封建制國家。

奴隸制國家有個特點,就是很多人是奴隸,讓奴隸去種棉花和種糧食換東西好,還是讓他們自己織布好?想來都會有選擇。

據說天竺那裡出現過絲織品,很久以前,不過不重要,現在他們沒有絲綢,只能從大明換。”

里長把大明之前遇到的麻煩事情,換到其他國家身上,走私。

第1300章 飛雪飄零改姓活第477章 炫計吸引再拿捏(第四更)第544章 日到三十喜相迎(第二更)第971章 震撼不止明精銳878.第872章 發報人羣面向誰第445章 民富國本術前沿(第二更)377.第376章 辦法繁多急報重(第四更)142.第142章 朝堂官員因何忙(第二更)第1035章 離別無傷路急趕318.第316章 一百飯錢如何花(第五更)第1098章 一段綠意人心考第534章 統治認可心愈濃(第一更)176.第176章 默契配合酒後言(第一更)第1024章 人命最大資源歸第984章 拋開地位情愈深97.第97章 幾許心緒情藏懷(第四更)167.第167章 恍惚如夢光彩華(第二更)第458章 事分兩邊心相顧(第五更 來點票 謝第951章 溫泉另用旱相對第572章 北地規劃愈詳細(第二更)266.長相思184.第184章 鹽鋪欲售暗威脅(第四更)195.第195章 產業結構四湖歸(第五更)第456章 前地土壤分類多(第三更)第531章 初進臘月暖氣裝(第三更)第593章 預案有備夜市華(第二更)416.第415章 互裝糊塗打啞謎(第二更 月票746.第741章 豐收歸來技欲學168.第168章 宿醉醒來姻自撤(第三更)第699章 人口福利經濟增817.第811章 壓力過大海洋艱第601章 民智道德難規範(第五更)第508章 煤有所出土有爲(第五更)第479章 琉璃至此大棚事(第一更)第1208章 兵仗如賭難所估720.第715章 似鍾若表爲更房第992章 禮儀可輕位置妙第1269章 福利炫耀終得逞第668章 魚能烤片固籍退388.第387章 就藩之地爲一紙(第四更)231.第231章 市場管理幫閒工(第三更)第994章 一句情報文字早213.第213章 紅藍琉璃可成棚(第三更 月票謝第446章 集市輔助加工錢(第三更)295.第293章 海鮮難活事有呈(第五更)750.第745章 不爲殺人教育制第1110章 番茄替代味更優69.第69章 記錄推廣青貯池(第三更)818.第812章 國家壟斷毀銅錢第1197章 救治挖坑方心安第496章 未雨綢繆好物送(第三更)798.第792章 福利增加局勢布第1139章 最是難改在奢華第902章 時間不急精服務第901章 加工難爲主食挑334.第331章 心懷仇恨情報供(第一更)第1301章 入股規則談儲備第669章 試行選地海天藍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兜兜轉轉謀算術(外三章)868.第862章 藉口隨意空氣流263.第262章 佈局複製燒新竈(第四更 月票第1053章 稻穀處置出新術189.第189章 以稅代賦兩其間(第四更)315.第313章 所學知識可變現(第二更)813.第807章 芭蕉可鮮士氣昂第700章 河魨鮮吃蛆蛹萌151.第151章 菜品華麗縣同進(第一更)第594章 酒香不覺諸事雜第553章 雪埋之家何所信(第六更)第1118章 燒茬曬穀種子貴第35章 青貯池挖暗示來(第二更)第1081章 孩童親近技術先第903章 工具使用坑自己366.第363章 安心準備待敵尋(第二更)第1203章 苦難幸福由信息49.第49章 自我催眠房難住(第二更)251.第250章 無限感懷宿書館(第四更)78.第78章 倒黴官員生病多(第三更)第474章 房屋精巧日子盼(第一更)第608章 商品交換由錢幣第1279章 只作交換不佔地818.第812章 國家壟斷毀銅錢376.第375章 此事簡單無須愁(第三更)770.第764章 技術更迭且尋古第644章 資源當用鈔版雕784.第778章 青苗當用應軍餉第646章 貨幣推廣朝代聊221.第221章 紙幣發行信譽畏(第五更 月票)266.長相思第928章 產地歷史今何同第1225章 來回調動閃電照第968章 新井需求略可惜第640章 出行待定兔成羣769.第763章 小農作主工作輔852.第846章 閒聊難選國事迷第995章 還有疑問皆如迷第899章 最愛平原有好物第1165章 不如直接更合適第1238章 羣飛不忍孤歸雁242.第242章 書圖不好當自畫(第三更 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