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知識底蘊衆願學

第654章 知識底蘊衆願學

“這個……是咋做滴?”朱元璋從小到大沒吃過蛹,桑蠶的蛹的致敏性強,沒人吃。

柞蠶蛹致敏性差一些,吃的人多。

東北地區,尤其是定遼都衛的所有區域,產柞蠶蛹最多,本地人餓就吃。

故此南方不吃桑蠶蛹,東北願食柞蠶繭,大蟲子也吃,這個東北人大部分也難以接受。

那個青蟲子看着像大毛毛蟲,生吃的話一咬一股水,就是蟲子內臟啥的噴出來。

後來南方的桑蠶蛹改進了基因,致敏性變小,而東北桑蠶爲了促進發育,用了特殊的藥物,反而讓柞蠶蛹的致敏性提升。

這是朱聞天知道的事情,現在大明無人知曉。

里長也沒學到,但他知道怎麼做的,於是回答:“陛下,爲了繅絲儘量完整,只在繭的上面一部分割一個小口,但不割下來,留一部分。

留了之後,絲就有連的地方。如此把蛹取出來,還能繅絲,至少大部分的絲是連着的。

村子製作的簡單工具,一轉就割開繭,不能拿剪刀豎着剪,那樣絲會成套的,太亂。

不過即使亂套了也無妨,不拿它紡織了,直接當填充物,如棉花一般。

棉花能防線、織布,也能當作棉衣、棉被的填充物,村子現在……”

“陛下問你這個菜怎麼做的,沒問你如何處理的絲。”

胡惟庸突然出聲,說完他自己都愣一下,我爲什麼要說這話?

果然,一羣人看向他,有的人憤怒,聽着長知識呢!你打斷朱里長是何意思?

柞蠶如何取蛹又繅絲,朱里長不說出來,伱會不?

“胡卿想是太過疲憊,來人啊!扶胡卿回去歇息。”朱元璋發話,就這麼直接。

胡惟庸一聲都不敢吱!低頭自己走。

許多人就是看不明白局勢,或者說看清楚了卻無法回頭,哪個朝代都一樣。

有人會想,我退了我就能善終?我手下這麼多人,我退了他們難道就沒問題?我讓他們跟着我一起退,他們不願意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你要看我的勢力,還有那麼多支持我的人,你收拾我,那些人呢?其他跟我同樣的人呢?

在這等想法驅使下,一個個全掛了。

羣臣情緒波動一下,又很快調整過來,就當剛纔啥都沒見到。

朱聞天冷眼旁觀,關鍵他在忙着做菜,揮舞着鐵鍬嘩嘩炒。

他覺得歷史總是如此相似,一遍遍重複。

如唐朝時候的一次次玄武門,武則天把王皇后給害死了,然後又是武惠妃把另一個王皇后給害死了。

朱元璋要培養好大兒,可惜沒行,好大兒掛了,他轉頭就開始殺其他兒子的岳父和女兒的公公,爲孫子鋪路。

後來的歷史,也是一樣啊!好好培養兒子,結果……

朱聞天想着,把這鍋繭蛹炒好盛出來。

“陛下,是取了活蛹後先焯水殺死,然後瀝乾水分,下油鍋煸炒,再放點鹽就行了。如此做不容易身上癢癢,就是……”

“就是過敏,咱知道。”朱元璋打斷里長的話。

“陛下說得對,不過這個單獨一般不會出問題,就怕與其他的海鮮、芫荽、麻和辣的東西一起混合着炒。

這些東西全是致敏源,組合到一起,真的過敏了,想要治療都很費勁。

另外現在咱們的桑蠶蛹,絕對不能吃,這種蛹小,柞蠶蛹大,桑蠶以繅絲爲主……”

里長耐心地科普着,這個柞蠶蛹就應該只有一種烹飪方式,焯水後乾煸放鹽。

因爲鹽不可以抗組胺反應,就是說無法抗過敏。

但是鹽可以讓蛋白質析出,越活躍的蛋白質越容易引起組胺反應,同時越活躍的蛋白質越容易被鹽析出。 這就是東北人吃柞蠶蛹時的常規操作,焯水,然後用大量的鹽來乾煸。

如果不是這樣操作,而是放進去魷魚爪、辣椒、花椒,製作成乾煸兩樣,那麼過敏概率要翻幾十倍。

乾煸兩樣就是增加過敏反應,很多人越吃越恍惚,覺得興奮,因爲體質好。

與河豚毒素其實是一樣的,吃河豚微毒的時候,像毒品一樣,一旦毒素量高,就是過敏。

醫學中過敏是最可怕的,如青黴素、羊水栓塞……

“以後不允許那麼做菜,死一個都是咱大明的損失,這個裡面黑的能吃不?”

朱元璋同意里長的說法,又看到了繭蛹中間的黑的東西。

“能吃,繭蛹最後要變成蛾子,這個黑的是中心位置,周圍的都是蛋白質。

以這個黑的爲中心進行衍變,然後它就是蛾子肚子那個地方的芯。

做熟了,怎麼吃都行,生的別吃,除非快要餓死了,沒有別的東西吃,又沒有火。”

里長繼續講,這個他會,南京長江大橋他不行,那不是橋的問題。

里長說話聲音不小,其他人都在聽,又學到了。

即便是胡惟庸,他恨死下丘村了,也努力學,下丘村獻上來的一大堆藥方,尤其是各方面的急救藥,真管用啊!

尤其是散劑和成藥,見效飛快,比如蛇膽川貝散、西瓜霜。

至於那個安宮牛黃丸,都已經實際應用過很多次了。

如今與夷人換東西,就要求犀牛角在其中。

不管如何恨,也不必須承認,就是那麼強。

“蛾子咱曉得,跟其他的一些東西,都是用來炮酒的,那個蛤蟆油蒸雞蛋羹,確實不錯呢!”

朱元璋學到了新的知識,又提起實際應用,他覺得不錯,至少好吃,跟比海膽蒸蛋還好吃呢!

同等的重量,海膽再貴,它也貴不過蛤蟆油。

不管是效果,還是物以稀爲貴的因素,都是蛤蟆油佔優勢,其實兩者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蛤蟆油是林蛙,數量有限制,不能人工繁殖,只能人工提供繁殖環境。

海膽養殖容易,包括幾個品種,然後根據自然氣候和海域情況,進行人爲干預。

……

“重八,該把中書省撤了吧?不然會制衡皇權,之前的朝代已有這個先例,尤其是宋朝。

皇帝都架空了,說什麼與士大夫共治,治什麼啊?

江山是咱打的,憑什麼跟他們共治?看看下丘村,人家都懶得去賺錢。

所謂的共治就是想要擁有更多的權利,越是沒有其他能耐的人,越是想要在盛世的時候給自己撈好處。”

晚上的時候,馬皇后騎在……呃……反正兩個人的位置不固定,就這個時候,說一些枕邊話。

沒辦法,下丘村提供一些藥物,快半個時辰了,誰不累呀?

沒了,最後一天了啊!記得投票!

第1105章 對岸信號燃烽火第1067章 後勤之強往事追第1092章 無盡失落人來徐175.第175章 同行相爭有比較(第五更)第502章 飯菜剋扣戴枷刑(第四更)281.第279章 兩人難帶衆來約(第三更 月票)第486章 不提種田方法換(第三更)130.第130章 初遇壞人咱不怕(第一更)第682章 休沐消殺氣球語第534章 統治認可心愈濃(第一更)第1150章 燃燒充分箅子靈846.第840章 自吹自擂滑炒恰769.第763章 小農作主工作輔第1143章 拒絕交易因奴隸第1198章 各取所需放歸計第589章 人心算計求得閒(第三更)326.第323章 飲食爲重術爲專(第五更)159.第159章 糧食處理猜話音(第四更)143.第143章 心情巨好因奏章(第三更)第917章 問題不少主意多第680章 科技進步歲月舉376.第375章 此事簡單無須愁(第三更)852.第846章 閒聊難選國事迷第604章 常規操作何須贊342.第339章 參觀舒心笑語盈(第二更)262.第261章 原爐不行另爐造(第三更)148.第148章 臨別留信又挖井(第三更)第1274章 工作交接航行累第1282章 突聞喜訊非兒戲314.第312章 掌控之下皆可爲(第一更)第1090章 工程浩大多仿效856.第850章 地位所在電話通150.第150章 祭祖即哭官至引(第五更)第609章 歸程所言待今冬252.第251章 雙人小車成新款(第五更)857.第851章 聽講初試江難渡333.第330章 窮寇莫追看輜重(第六更)第1021章 交通爲重資源隱260.第259章 無數不解才知道(第一更 月票898.第892章 兔子天堂在遠遙第936章 經濟金融關聯鎖814.第808章 政治博弈零食常第954章 蒼天可撐時芒種第701章 村有漏洞當鑽空229.第229章 市司買牛別府學(第一更)第1294章 半島必奪瑣事煩855.第849章 民間生活朝會爽874.第868章 物有所需升品級403.第402章 空地菜貴自己人(第四更)184.第184章 鹽鋪欲售暗威脅(第四更)第1229章 一語出口又成真853.第847章 掛念且安女子爭312.第310章 不止技術也觀念(第五更)第488章 基建錢財數無算(第五更)第494章 食用商用俱是用(第一更)359.第356章 村有肉吃泥灘爛(第二更)751.月末了,大家還有月票沒投的嗎?259.第258章 舊詞再填實話告(第六更 月票,793.第787章 心情愉悅賞廚藝313.第311章 順勢思考當遠見(第六更)第3章 第三更 此生應許道不悔第1281章 天下無公存特權第1069章 整體挪移因在誰50.第50章 再徵勞役夜趕路(第三更)736.第731章 定價必爭經濟論第995章 還有疑問皆如迷390.第389章 紅塵爭鬥永難休(第一更)第932章 噩夢蚊生民事息第486章 不提種田方法換(第三更)第456章 前地土壤分類多(第三更)817.第811章 壓力過大海洋艱第988章 話題有通誰無奈第1272章 不同發展框架對第597章 糧草好辦熟人遇(第一更)64.第64章 出方醫治不貪功(第一更)第1235章 泅渡搶奪俘虜見第1265章 原來引誘在身邊107.第107章 火器可贈知與誰(第二更)第528章 魚貨不盡千古河(第五更)第21章 憂國情懷無真假(第三更)78.第78章 倒黴官員生病多(第三更)第905章 掐絲工藝少年容第1009章 路過俱買比之窮102.第102章 瞞天過海布此局(第二更)212.第212章 南山有礦第一至(第二更)110.第110章 火器配料觀禮人(第五更)第691章 主意爭出因扇貝第527章 共同奮鬥去冬捕(第四更)第490章 越是比照越心沉(第二更)829.第823章 寶鈔得利不賠本811.第805章 往事崢嶸回憶去398.第397章 目的難成朝天宮(第四更)第1035章 離別無傷路急趕365.第362章 雨中交戰西路軍(第一更)第469章 窯開汝瓷若此天(第一更)394.第393章 稱呼立知爲何村(第五更)第574章 技術隨身藥相傍(第四更)第1228章 雨後天晴怎般打第1262章 不剝馬皮蝦宣傳121.第121章 遊走逛街南京觀(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