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6.第860章 外出務工誰人留

bookmark

第860章 外出務工誰人留

朱元璋提鐵軌,羣臣紛紛點頭表示支持,這個鐵軌他們已經享受到了好處。

他們在皇城內出門的時候,會有小火車,尤其是搬運一些卷冊,沒有小火車的時候是人來挑,或者直接就抱着走。

自從有了小火車,多一步的路都不願意走,出門就找車。

等到了吃飯的時間,又可以坐上小火車去專門的食堂吃飯,在自己辦公的地方吃飯,容易弄髒東西,所以專門弄了個食堂。

坐慣了車的衆人便不願意走路,總覺得累,想來百姓有了火車,也能……把貨運出來,對,人不能隨便離開。

“陛下,臣以爲可從田少之地所在,以朝廷名義徵召外出採礦務工人員,增加鐵礦石產量,以便……”

戶部尚書吳琳突然出聲,要按照應天府這裡的情況去操作其他的地方,今年別處要到這裡的務工者全到了。

只有衙門才能組織出來的隊伍,別人想自己出來,不給開路引了,除非是別的事情,像以前那種找個藉口就往外出的,一律禁止。

最初有人用到外地探親的名義要路引,那裡確實窮,想出來賺錢,所以衙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今已經告訴大家要出去,一起走,你不願意跟着隊伍走,自己走,出了事情算誰的?你爲什麼不想跟着大家?難道你是細作?伱要偷摸給敵人傳遞消息?

大明能到的全到了,更多的地方沒到是因爲路途太遠,出行不方便。

務工者一到應天府,南京的用工壓力瞬減,上個月很多人被工業區給招去幹活,商人們承受不住了,工費太高了。

隨着大量的勞動力抵達,工錢從最高時的普通力工六十文變成了昨天的三十文。

務工者賺錢,商人成本低,唯一受影響的是本地同工種從業者,六十文一天的日子享受不到了。

不過他們得到了另一種福利,尤其是擺攤的,來的人多了,有的就願意逛街,到那邊吃小吃。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省吃儉用,有的十六七歲的大齡少年正是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年歲。

他們願意花錢來嘗試,青樓他們去不起,吃小吃還是沒問題的。

要不是每個地方給他們的工錢只有一點,其他的爲他們留着,他們敢賺多少就花多少。

吳琳不會去理會這種別人吃不吃小吃的事情,他覺得既然這個方法好,就應該在其他的地方用。

把偏遠山區的人帶出來,到有礦的地方務工,幹個半年,攢一筆錢就回家,等過段日子再出來。

自己賺錢,又解決了大明的基礎建設問題,否則想鋪鐵軌太難了,鐵軌很沉很沉的,一根鐵軌要用很多鋼鐵。

“諸卿以爲如何?”聽完吳琳一番話,朱元璋看羣臣,要不要學着應天府的辦法來操作?

大家面面相覷,有什麼可說的?現在不是挺好的嘛!沒問題。

於是衆人點頭,一副咱支持的樣子。

“宜長呢?”朱元璋見問不出什麼,只好看向里長。

“陛下,吳尚書,此事有個問題,是強制讓他們回去?若人家出來幹活,賺的錢多了,再回去,他們不會老實在家呆着,必然得往外跑。

甚至有的出來了就不想回去了,一個在山裡長到十四五歲的孩子,到了外面的州府縣城,那是不一樣的。 見過了繁華的人又怎會甘願回到貧瘠?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如果他們不回去了,誰來建設當地,本就窮的地方會更窮,那麼到時候要不要把人遷徙出來?

還有幹活的話,出來的人是成親的,還是未成親的?前者的話,妻子跟出來不?有孩子的怎麼辦?”

里長提出來問題,憨憨早就說過的,叫留守婦女與留守兒童。

這個事情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可是很多的,男人出來了,會不會少生孩子?女人和孩子留在家,會不會被欺負?

出來的人賺了錢,是帶錢回家,還是帶着東西回家?那山區所在,有錢買不到東西。

帶東西回去的話,要買什麼?對貧困地區有何影響?

“朱里長,先吃飯,容咱們想一想。”曾魯出聲了,這次是認真的。

關乎的東西太多,最關鍵的在於組織能力,務工者到應天府,有專門的地方安排,負責人能力強。

換一個州府,如何保證他們會跟應天府一樣管理制度完善?

真出了問題,本來百姓還沒什麼,結果逼得造反了,哪怕把州府的官員全殺了,也挽回不了損失。

“得之所言不錯,吃飯。”朱元璋一時間也茫然了,決定給大家時間。

官員們開始邊吃邊跟身邊的同僚們說話,分析情況,他們很努力的,想要參與,如果總是隨遇而安的話,會被調整職務的。

這兩年調整特別頻繁,有的人之前還一起吃着飯,然後就把手錶送回來了,人離開,又有新的人戴上手錶。

並不是說不犯錯就行,那樣隨便一個文吏就夠用,何必要你?

故此在大的方面上,朝廷看着沒有任何需要官員做的事情,實際上各部都在調整,新的措施和好辦法必須拿出來用上。

哪怕是有一點小問題,都得立即琢磨爲什麼會出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等一頓飯吃得差不多的時候,朱元璋放下筷子,羣臣跟着坐直,吃好了。

宮女上來撤桌子,又有人把茶水、點心、乾果擺上。

整個地方安靜下來,朱元璋不說話,其他人也不出聲。

朱元璋一扭頭,看向胡惟庸。

不等他開口,胡惟庸先站起來:“陛下,臣有一言。”

“嗯!”朱元璋頷首。

“臣以爲最重要的乃是監管問題,無論用哪個行政部門來組織外出務工者,都會讓少部分人擁有權力,權力是可以弄到錢的,還有色。

只有監管制度穩妥,組織方纔會不出問題。臣覺得應從監管開始着手,之後地方衙門便好處理。

由都察院出臺,吏部也要參與進去,刑部同樣不可或缺。”

胡惟庸說話的時候沒看朱元璋,而是看那三個部門的所在。

在旁邊一直沒出聲的朱聞天眼睛一亮,這胡惟庸還是有兩下子的哦!

第1209章 逼問引出背後手第25章 竹蓀價高種養值(第二更)144.第144章 奪本而走有小草(第四更)第1230章 朝陽又至霞光灑742.第737章 福利逼迫話北地第608章 商品交換由錢幣288.第286章 入職應呼事業編(第四更)第21章 憂國情懷無真假(第三更)第1111章 相冊震撼聊風月第1046章 因地制宜難照搬768.第762章 資源繁多無絕路158.第158章 措辭送信青貯新(第三更)第480章 國之信譽不可奪(第二更)第615章 北地資源政治談(第四更)90.第90章 人情相顧仁義留(第三更)第914章 政策落實誰爲尊第565章 製鹽簡單黃河開(第三更)406.第405章 細談有禮滿月送(第二更)305.第303章 技術傳授待賞來(第四更)102.第102章 瞞天過海布此局(第二更)819.第813章 合浦採珠用新術229.第229章 市司買牛別府學(第一更)第23章 行事大氣略費驢(第五更)221.第221章 紙幣發行信譽畏(第五更 月票)37.第37章 里長暴露懂高人(第一更)第463章 噁心難忍最爲氣(第五更)第982章 因地制宜人世茫第541章 全魚宴請技術升(第五更)第442章 規模技術方得利(第四更)第908章 專業交流味熟絡第1005章 天地之差無相比148.第148章 臨別留信又挖井(第三更)第1061章 淤泥無關兩極斷第584章 組織有力人自勤(第三更)第537章 樂器難易牌位石(第一更)第1097章 拆房造車木料足第1007章 油印簡易鈔高技231.第231章 市場管理幫閒工(第三更)第1241章 禮物贈送試望遠759.第753章 施肉自因新孕來817.第811章 壓力過大海洋艱834.第828章 正負變幻形勢牽第525章 政治在先資源缺(第二更)342.第339章 參觀舒心笑語盈(第二更)80.第80章 貿易大賺人心動(第二更)319.第317章 捕魚不成其他換(第六更)第645章 寶鈔印刷先說好第1244章 和諧勞作送筵席第1087章 行業衝擊不在藥273.第271章 一路見聞起波瀾(第一更 月票第458章 事分兩邊心相顧(第五更 來點票 謝78.第78章 倒黴官員生病多(第三更)第558章 蒸餾加工酒當藥(第一更)880.第874章 電話一響利潤歸第537章 樂器難易牌位石(第一更)171.第171章 選礦有地牌位書(第一更)251.第250章 無限感懷宿書館(第四更)第1051章 絲綢留備民樸實第1197章 救治挖坑方心安第559章 歲月多彩人多姿(第二更)48.第48章 各類比較幾多爭(第一更)235.第235章 多次應答帶傳信(第一更 訂閱月第687章 信託模式好日子433.第432章 一路詢問殿前奏(第四更)817.第811章 壓力過大海洋艱311.第309章 免耕麥茬低爲貴(第四更)877.第871章 神器可使往事追第649章 前朝舊事何可鑑92.第92章 冬蜜尤貴春制桶(第二更)298.第296章 貝類打氧蜂價降(第二更)265.第264章 無須平衡言架空(第六更 月票791.第785章 三十採購半加工第1254章 路線清晰繞懵頭第1132章 鬥爭難改望如今886.第880章 輿論宣傳智商換820.第814章 藥材珍貴望北邊74.第74章 同事同心不同狀(第二更)第1115章 船隻增稅再免費758.第752章 高麗當收資源短第598章 學有所成齊演戲(第二更)第1268章 拖延戰術吐血懵220.第220章 招待放棄後來人(第四更)第680章 科技進步歲月舉54.第54章 南京送貨去又還(第三更)290.第288章 朱石賺錢學問磨(第六更)第943章 花椒重點當如是第1297章 後勤威懾寒露安第1203章 苦難幸福由信息第1266章 家人高興廉價鹽第1202章 活着爲重人數問第1017章 悟道入迷學無窮第565章 製鹽簡單黃河開(第三更)第1125章 放鬆效率不一同182.第182章 丹青店中有答問(第二更)313.第311章 順勢思考當遠見(第六更)155.第155章 再問中都事由尋(第五更)第1105章 對岸信號燃烽火383.第382章 領隊不易業務忙(第四更)第1193章 突圍路上自難安第994章 一句情報文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