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浮橋留名蒲津渡

bookmark

第900章 浮橋留名蒲津渡

休息片刻,特殊的人洗個澡,其他人沒辦法,挺着吧!

桌子擺好,隊伍的人把飯菜做了端上來,有豬肉有羊肉,羊肉就是山羊的,綿羊這裡也有,不過數量比山羊少。

加上家禽的,都是用大鍋先炒後燉,本地的特色食品是肉夾饃和臊子面,蕎麪餄餎也有,整個西安府範圍內,這些是通用的。

“看樣子這邊的發展還不錯,牲畜多,買的時候很輕鬆,數量夠用,咱人不算少。”

朱樉吃一口砂鍋羊肉,滿意地點點,誇讚這裡的官員懂事,按照要求去做了。

上一次只是路過一下,隨便說幾句,扔兩本書。

沒想到渭南的官員們就按照要求來發展地方經濟,尤其是養殖業。

官員們沒讓過來,官員寫的題本送上來了,裡面介紹了現在洛南縣的情況。

包括水泥廠的建設和產水泥的數量,大部分都拿來修路、蓋房子、造青貯池了。

去年儲備的青貯還剩很多,足夠接上今年的了,如果其他地方需要,調一部分過去也行。

棉花也沒少種,尤其是在塬上,成批種,不讓百姓在家裡種那一點,集中起來,專門安排人負責棉花種植與採收。

今年打算在渭水邊建造跟洛水同樣的水力紡織設備,等着秋後棉花收穫,就紡線織布。

至於牛、羊、豬、家禽、兔子都沒少養,不過沒養魚,河裡的魚夠多,捕不完,根本捕不完。

魚其實沒故意養,卻有一個範圍內的存在,有蘆葦蕩,種了大量的荷花,去年就收了一些蓮蓬與蓮藕。

今年規模更大,一眼望不到邊,此刻正是開放的時候,如果想看的話……

官員們的題本上就寫了這麼多的瑣事,偏偏大家喜歡看瑣事,直接關乎民生。

“今年看不了荷花了,以後再說,吃飯,早些休息,明天繼續趕路,明天到華州的華陰縣。”

朱樉一副不去看的樣子,他知道三弟着急,看個荷花保證得耽誤一天的工夫,那個荷花種植的地方纔大呢!

乘船進去,在那裡喝個酒了,聽個曲了,完嘍!

他說是到華陰縣,卻不是進到縣城裡住,要去黃河邊,得走一百四十多里路呢!

到黃河邊隊伍開始陸續渡河,晚上也渡,最後他們這些人早上過河,與前面的部分隊伍匯合,跑解州休息。

解州有司鹽城,就是後來的運城,裡面有鹽池,整個關中和山西的地方,就靠它來提供鹽。

以前這裡的鹽不好吃,好吃的是蜀地的井鹽,海邊煮的鹽都比這強。

唐朝時候長安吃的鹽,一些出自此處,渭南有蘆葦蕩,解州也有蘆葦蕩。

蘆葦蕩並非偶然,包括海邊曾經煮海爲鹽的地方,都分配蘆葦蕩,拿着蘆葦蕩的草煮鹽,然後那個灰正好提純鹽。

歷史上明朝也沒有大範圍地曬灘鹽,土地兼併就包括了兼併蘆葦蕩,誰控制了蘆葦蕩,誰就控制了海鹽的出產。

現在鹽池也該成了灘曬法,通過層層提純,出來的鹽就好吃了,蘆葦蕩自然就開始種荷花,蘆葦拿來編制東西,喂牲畜。

蘆葦還是藥材,鴨子和鵝,正好吃蘆葦,渭南說養了很多兔子,就給喂蘆葦吃,只要別吃剛打了露水的即可。

尤其是冬天的時候,曬乾的蘆葦是兔子的最愛,如果能夠再給個蘆葦棒就更好了。

……

衆人果然早早吃完,早早休息,沒敢多吃,怕晚上難受。

翌日早上隊伍繼續行進,配合着渭水的順流,下午就來到華陰所在的黃河邊。 “就到這吧!晌午吃的肉夾饃,晚上吃臊子面?”朱棣不知道吃什麼好了。

中午趕路,牲口休息的時候,大家沒心思做其他的菜,昨天晚上提前把肉滷好了,餅也烙了。

天氣熱,就弄個野菜湯,大家對付一頓,晚上應該吃啥?還是對付一下吃臊子面?

“吃臊子面行,多做點臊子,吃着口感好。”

里長無可無不可,隊伍裡的人都會做飯,想吃啥就吃啥。

於是大家開始和麪、炒臊子,沒有新鮮的豬肉,拿臘肉來做。

又去河裡網魚,不能真就只吃碗麪,做個紅燒魚,至少算是菜,大鍋一次燉一鍋。

“河上搭個橋就好了,咱們無須費勁地用船擺渡。”

最小的老五朱橚看着隊伍正在渡河,有的人在那邊建好營地,這裡是葫蘆灘,就是一個灘成葫蘆形。

形成的原因是渭水入黃河,黃河水也流動,受兩條河流的影響,就衝出來這麼個灘地。

朱橚認爲有這個灘地,適合建橋。

里長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來:“殿下,其實北面不遠的地方有個蒲津渡,蒲津渡上有浮橋。

兩邊是大的鐵牛鎮着,從唐朝時候開始的,後來到了元朝初,因爲戰爭需要,就給燒了。

接着在那個地方建了個蒲州城,專門用來防備黃河上面的危險的。

如果想要修橋,可以把那個浮橋再搭上,憑藉咱們現在的技術,很輕鬆的。

唐朝當時的鋼鐵產量少,弄那個幾個大鐵牛,耗費了國家一半的鋼鐵。”

“啊?啊!有啊?咱還以爲別人沒想到呢!該死的北元,爲什麼要燒了?好好橋留着給百姓過河不行嗎?里長,那橋漂着,船怎麼過呀?”

朱橚明白了後,罵一番元朝,又琢磨不明白你把河給攔上浮橋,跟正常的橋不一樣,漂在水上的,船難道不走了?

“殿下,那個浮橋中間能夠打開,每天固定的時間,打開後由船給帶到旁邊,這時其他船隻往來。

過了那個時間,船再帶着橋合攏,最後連上,主要是往來的船隻並不多,上游是壺口瀑布,需要陸地行舟。

僅僅是壺口瀑布和下游的船隻往來,陸上行舟的船不多,太難了,現在容易了。”

里長又介紹這個,他也是聽憨憨講的。

“那咱造橋不?三哥,我覺得這橋很重要,可以讓你和二哥直接聯繫起來,沒事兒你倆就在橋上聊天。”

朱橚年歲小,考慮着是不是再把原來的浮橋給弄出來。

“又不是牛郎織女,爲何要在橋上見面?”朱棡白弟弟一眼。

朱樉在那裡哈哈笑,笑罷說道:“看看行的話就造,最好不浮,枯水期的時候直接在河上打樁。”

今天沒了

871.第865章 金銀儲備假抵押277.第275章 書館新職孩童顧(第五更 月票謝第683章 生活愜意論前君第447章 速度確快有驚喜(第四更)821.第815章 河渠新修規律尋238.第238章 甜蜜相贈哭祭祖(第四更 票票支227.第227章 村有孕婦正相合(第五更)第1168章 百匹良馬無一回第966章 道魔高低何可續第525章 政治在先資源缺(第二更)第554章 神奇轉換上元近(第一更)891.第885章 行業發展穩爲重862.第856章 忙碌準備知不同829.第823章 寶鈔得利不賠本第1231章 兵力調動遇兩難第679章 時辰確定價幾許第35章 青貯池挖暗示來(第二更)第1132章 鬥爭難改望如今第537章 樂器難易牌位石(第一更)第1180章 誘導問話無欺騙第1006章 水熱難喝桑葚甘234.第234章 年前好菜時務問(第六更)722.第717章 先貴後賤價格穩86.第86章 捐款千兩民宅規(第二更)192.第192章 轟隆響過魂魄飄(第二更)第1260章 朝廷出資控制權第1020章 速度加快心如煎747.第742章 幾度有閏在此日811.第805章 往事崢嶸回憶去第510章 衆人安然不急迫(第二更)第1090章 工程浩大多仿效第1060章 各有利弊抉擇出第667章 人心收買錢翻倍120.第120章 碗口銃送烤肉串(第八更 投票啊314.第312章 掌控之下皆可爲(第一更)第994章 一句情報文字早第1050章 規律追尋萬物使第995章 還有疑問皆如迷276.第274章 積蓄太多欲清庫(第四更 月票謝第629章 此生相伴誰最懂271.第269章 十倍軍資宮中財(第五更)第1139章 最是難改在奢華126.第126章 禮儀繁瑣明日期(第一更)第1258章 隨緣而定有猜測72.第72章 乾旱堅信當掘井(第三更)86.第86章 捐款千兩民宅規(第二更)278.第276章 試前甘露降鐘山(第六更 月票285.第283章 王府街名古來尋(第一更 月票88.第88章 月圓燈明民間事(第一更)416.第415章 互裝糊塗打啞謎(第二更 月票第560章 擔憂奮進何所料(第三更)第610章 效率瘋漲憑機器266.長相思第1006章 水熱難喝桑葚甘第490章 越是比照越心沉(第二更)417.第416章 各府收物何人換(第三更)788.第782章 遊戲恍然戰場中866.第860章 外出務工誰人留第1127章 事件好查職責轉732.第727章 婚嫁來年夜選魚238.第238章 甜蜜相贈哭祭祖(第四更 票票支241.第241章 不識文字圖鋪路(第二更)第603章 爽口麪食策不同269.第267章 再念一人心徘徊(第三更)第555章 有存安穩新物出(第二更)68.第68章 藥方入信湯何灌(第二更)第596章 最是別離話桑麻(第五更)第464章 換人管理可多財(第一更 票 謝謝!212.第212章 南山有礦第一至(第二更)780.第774章 價廉價貴各所需56.第56章 海鮮品質名聲傳(第五更)第969章 閒人不養多暗示第29章 吆喝用託皆套路(第六更)第588章 人力物力俱籌措(第二更)799.第793章 照片鮮豔手錶出388.第387章 就藩之地爲一紙(第四更)第477章 炫計吸引再拿捏(第四更)275.第273章 一套可作五本傳(第三更 月票第1287章 遊轉繁華舒適度第1220章 刺激只爲恐懼故第964章 人獲認可由其技第435章 且使民生於此時(第二更)174.第174章 家有難經凌晨到(第四更)第441章 此地甚好缺能吏(第三更)788.第782章 遊戲恍然戰場中第658章 節奏難跟策相連第607章 好地別屬遠來玉第986章 轉換調整重事聞871.第865章 金銀儲備假抵押第1131章 不問歌舞問本心第1039章 攻關難易留傳統第493章 心靈安穩道德重(第五更)第439章 輜重不息精巧物(第一更 票)第1179章 投降程序替你辯第1045章 外力介入無水庫第899章 最愛平原有好物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災情勞役又不免(外九章)第677章 生活如舊養人手第902章 時間不急精服務第1156章 懷柔付出不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