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他怎麼敢!?

第18章 他怎麼敢!?

朝中發生的事情朱瞻壑知道。

不是說他手眼通天,身在外地都能對朝中發生的事情瞭若指掌。

恰恰相反,他可以說是半點兒眼線都沒有,別說是朝中了,就連應天皇城裡他都沒有佈置過人。

他之所以得到了朝中所發生的的那些事情,是因爲他的父親朱高煦派人來給他送來的消息。

不管是心疼兒子也好,是害怕因爲這事兒影響到自己的爭儲大計也罷,總歸朱高煦是把消息傳了過來了,能夠讓朱瞻壑有所準備。

不過,這個準備只不過是心理準備罷了,因爲朱瞻壑就沒打算做什麼具體的準備。

因爲他半點後手都沒留。

他最初的目的就是遠離這個權利的中心,因爲他知道皇太子的位置不是那麼容易覬覦的,況且在明朝做王爺是一件很舒坦的事情。

除了軍政方面的權利拿不住之外,其他的什麼都不缺,可以說只要你不爲禍鄉里而且還鬧得很大,那做個天天吃喝玩樂夜夜笙歌的王爺是完全無壓力的。

既然後路無憂,那他還擔心個屁!?

事實上,其實連朱瞻壑都沒有想到,這件事可以說是朱棣這個永樂大帝疏忽了。

一直以來,朱瞻壑都是一個九歲的孩子,但他表現得卻不是很像是一個九歲的孩子。

睿智,但卻任性。

這是一種很矛盾的感覺,但是在處理倭寇擾邊這個問題上,前期的朱瞻壑可以說是發揮出彩,設了個套直接將倭寇、商人和官員這個團體給兜了進去。

不能說全部,但最起碼可以說兜住了以東南海商爲中心、官員包裹再加上倭寇騷擾的小團體的雙腳。

但在最後處理倭寇的方式上,朱瞻壑顯得很孩子氣,就像是一個十三四的,滿腔熱血的孩子。

這就讓朱棣對他產生了誤解,一種這個孩子心智遠超同齡人,但不是很離譜的誤解。

然而實際上,朱瞻壑想得比他要多得多。

九月二十六。

今天的宜忌是什麼,但朱瞻壑很清楚,今天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帶不走面前的這二十二個人。

閻王爺來了都不行,他朱瞻壑說的!

“世子殿下……”

站在朱瞻壑身邊的紀綱張口欲言,但卻又有些張口結舌的感覺。

“嗯?到時間了?”朱瞻壑從恍惚中清醒過來,直接伸手示意。

“朱凌,動手。”

……

紀綱滿臉的驚恐。

他叫醒朱瞻壑是因爲他覺得這件事不太妥,但沒想到反而是弄巧成拙了。

這二十二個人裡有十六個是商人,六個官員,紀綱的想法是先將事情給彙報道應天府去,教給皇帝,最起碼也得是刑部和吏部來處理。

這是最基礎的流程,紀綱也是打算這麼做的,但朱瞻壑殺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今天早上才抓到的人,中午就要砍頭,而且還是連坐!

紀綱現在很想大喊一聲,這特麼不合規矩啊!

但是他沒辦法,事情要彙報到應天府時沒錯的,但他這次出來還揹負了一個命令,那就是這裡的事情全權由漢王世子處理。

命令和規矩相悖,聽從皇帝的口諭,這好像有點兒不太對,但又好像沒什麼毛病……

不過就在他恍惚的這段時間,二十二刻人頭已經落地,從二十二個人胸腔裡涌出來的鮮血迅速浸染了地面,讓圍觀的百姓們噤若寒蟬。

雖然這是在爲他們伸張正義,但一個九歲的孩子,舉手投足之間就決定了二十二個人……不!不止二十二個!

在城外,三百多人都在等待着死亡的到來,他們都是面前這些商人或者官員的家眷。

舉手投足之間,雲淡風輕地決定了三百人的性命,這着實是讓人有些不太敢說話。

不過朱瞻壑可沒有心情管這些,他也從來都沒管過這些,因爲在他看來,在經過這件事之後他就極少會有機會出現在人前了。

況且,在這件事上他不認爲自己做錯了。

按大明律,官員貪墨白銀六十兩以上者,應剝皮實草!

以大明律來說,朱瞻壑覺得自己的處理仁慈多了,畢竟跟剝皮實草相比,一刀咔嚓的砍頭就要痛快多了,最起碼不用受那麼多的罪。

“行了,收拾收拾回應天。”丟下一句話,朱瞻壑就直接離開了。

是的,之所以如此倉促的決定了這麼多人的性命,原因之一就是因爲朱瞻壑就要返回應天了。

此行他所做的事情可以說是驚天動地了,三千多倭寇被殺,而且還是被挑斷手筋腳筋扔進海里淹死的,這件事就可以說是足夠引起一場轟動了。

不過他要的可不是驚天動地,而是石破天驚。

這次這三百多人一死,可能不太夠石破天驚的程度,但也相差不遠了。

回想着自己回京之後被禁足的日子,朱瞻壑心裡美滋滋的。

……

應天府,皇宮。

“什麼!?”

本來朱棣還一臉平靜地聽着錦衣衛的彙報,但在聽到朱瞻壑直接殺了貪官和姦商二十二人、連坐了三百餘人之後也是被驚到了。

猛地站起身,朱棣一把奪過了錦衣衛手中的密信。

雖然他知道錦衣衛不會瞞騙他,但他還是要親眼看一眼,不然的話他不太相信這是個事實。

然而,密信上的白紙黑字卻證實了這個朱棣極不願意相信的事實。

砰!

“這個臭小子!”朱棣被氣的不輕,一腳踹翻了面前的書案。

“來人!”

“小人在!在……”原本站在殿外的小鼻涕連滾帶爬地進了大殿。

“派人去傳太子和漢王!現在!立刻!馬上!”

“是……”

小鼻涕戰戰兢兢地退了出去,到大殿門口就幾步路的距離,但是他卻險些跌倒了好幾次。

密信被朱棣親眼看過了,錦衣衛也就沒有什麼好彙報的了,看着朱棣急得滿屋子轉圈,錦衣衛很是識趣兒地輕聲退了出去。

這個時候在這裡呆着可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鬼知道在這種情緒之下的陛下會做出什麼?

對於人家可能只是一句話的事情,但對於他來說那可能就是性命攸關的了。

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

哪怕是退到了大殿門口,錦衣衛還是能夠聽到殿內朱棣的自語聲。

“這個臭小子!他怎麼敢的!?”

(本章完)

第479章 熟悉的味道第339章 利益的交換第176章 猩紅的海豚灣第240章 朱棣的無心之失第69章 止小兒夜啼?第536章 最後的宗室之亂(上)第222章 安內,攘外第242章 皇太孫大婚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第386章 懷疑,是最強大的敵人第54章 想死嗎?第348章 皇宮夜話第519章 深冬捷報第282章 自損八百第227章 草原之亂第41章 就你特麼是本雅失裡啊!第471章 野心家的明爭暗鬥第307章 世間萬般人第125章 永樂年間大事紀第220章 多看書,是好事兒第374章 侵略和教化第530章 陽謀,又見陽謀!第344章 兄弟第321章 覆地!第184章 一人,鎮四方第58章 朱棣的心結第394章 與虎謀皮(下)第140章 出兵之前的安排(二合一)第99章 你以爲,就藩去的殺神就不是殺神了?第186章 自己家的未來第523章 北上第313章 河套第38章 戰爭序幕第248章 自此,天高任鳥飛第343章 人終會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第238章 獻囚求功第454章 維也納之圍第529章 是死忠,還是愚忠?第260章 跨越五百年,相似的進程第466章 四面開花,六面蠶食第127章 尷尬的沐昂第157章 歸鄉之人第225章 舊港宣慰司第300章 清醒和糊塗第302章 各方矚目第92章 意外?襲擊?第196章 即將失控第321章 覆地!第266章 救與不救第532章 今時不同往日了第78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69章 止小兒夜啼?第365章 世界名畫第316章 總有人真心爲你第23章 雙方的小心思第320章 翻天?第279章 仁宗教子第78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297章 老爺子走了,也該改變了第237章 有了二心的大明宣慰使第348章 皇宮夜話第6章 遲鈍的漢王爺第439章 寄人籬下,只能順從改變第242章 皇太孫大婚第375章 放下廉恥心第286章 你來我往第222章 安內,攘外第299章 是庸人自擾,還是先見之明第91章 雲波詭譎第366章 從一件大事到另一件大事第438章 燒出舍利的攻城第351章 最近胃口不好,見不得油第38章 戰爭序幕第17章 該死的,一個都跑不了第327章 年終大戲第329章 如此不一般的除夕晚宴第178章 摘桃子?前提是得敢!第96章 金牌信符第200章 無法交流的二人第427章 患難見“真情”第349章 天大的笑話第201章 2+3,五個護衛所第230章 可止小兒夜啼第62章 漩渦中心的漢王世子第158章 銀山第91章 雲波詭譎第195章 新的底氣第17章 該死的,一個都跑不了第421章 死亡其實才是最大的逃避第248章 自此,天高任鳥飛第120章 一切,都是那麼的湊巧第398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75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410章 歷史上的第一個世界性帝國第531章 所謂男人第347章 朱瞻坦的決定第438章 燒出舍利的攻城第481章 被遺忘的勳臣第471章 野心家的明爭暗鬥第98章 人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