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深冬捷報

第519章 深冬捷報

太皇太后張氏入獻陵,與洪熙皇帝合葬。

這件事朱瞻壑沒有參與,甚至都沒有前去送靈,倒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沒有資格。

雖然是親戚,但也就朱高煦有資格,朱瞻壑以及他的一衆兄弟都沒有資格前去送靈,甚至朝中大臣基本都去了,朱瞻壑也沒有資格。

說來也是可笑,大明的實際掌權者、爲大明尋回新糧、開疆拓土,建立不世之功的朱瞻壑,直到現在爲止除了一個宗室的身份之外,沒有一官半職。

他唯一的身份就只有大明的皇室宗親、吳王世子。

太皇太后張氏的薨逝,對大明的局勢影響很大,很多人都覺得吳王一脈就此解放,登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但是,吳王一脈也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不堪,因爲朱瞻壑並沒有着急。

隨着太皇太后張氏的薨逝,吳王一脈不僅沒有趁機更進一步,成爲大明表面和實際上的雙重掌權者,反倒是後退了一步。

吳王一脈,全部搬出了皇宮,來到了太宗皇帝在建設順天府的時候就特意吩咐建造的吳王府中居住。

“唉,還是自己家住着舒服啊……”

朱高煦坐在院子裡,烤着暖爐,看着兒子在陪着孫子玩兒雪,由衷的發出了一聲感嘆。

“這叫什麼家?”吳王妃沒好氣地白了一眼自己的丈夫。

“要說家,應天府是家,雲南府是家,如果你們願意,皇宮也是家,但偏偏覺得這麼一個咱們都沒住過的地方是家?”

對於自己丈夫和兒子沒有更進一步的行爲,吳王妃是由衷地感覺不值。

倒不是她貪戀權力,貪戀那個皇后甚至是皇太后的稱號,對於吳王妃來說,經歷了半生的顛沛流離後,只要丈夫和兒子一家團聚,那就是家。

她只是爲自己的丈夫和兒子不值,當年可以說是被明着排除在外,然後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努力了二十餘年才走到如今的這種高度,但卻在摘取最大的果實之前放棄了。

“這有什麼?”朱高煦聞言一笑。

“兒子高興就行,我無所謂。”

吳王妃聞言也看向了兒子,臉上露出了笑容。

的確,這事兒和朱高煦沒什麼關係,主要是朱瞻壑下的決定,當初所有人都和吳王妃一樣表示不理解,但還是遵從了朱瞻壑的決定。

“這種唾手可得的勝利啊,沒什麼意思。”看着自己的妻子將孩子抱走,朱瞻壑拍了拍手上的雪,走到了自己父母的面前。

“大伯母這人呢,是值得敬佩的,雖然算不上是女中豪傑,但最起碼也是個女中諸葛。”

“和大伯母博弈是讓人興奮的,但回頭看看如今的皇太后……沒什麼意思。”

說着,朱瞻壑端起茶杯淺啜一口,靠在柱子上遙望着皇宮的方向。

“別說我全力施爲了,就算是我什麼都不做站在一旁看着,她都能自己把自己玩兒死,這樣的敵人對抗起來實在是毫無樂趣可言。”

“這就是你放棄的理由?”朱高煦沒好氣的白了自己兒子一眼。

自己的兒子,他或許腦筋不太靈光,猜不到自己兒子的計劃,但卻瞭解自己兒子的性格。

“那自然不是。”朱瞻壑笑着放下了茶杯。

“這種不夠合格的敵人啊,我從來都是儘早結束,免得在我面前亂晃,惹人煩。”

“那你打算怎麼做?”朱高煦聞言立馬坐直了身子。

要說自從太皇太后薨逝之後,所有人最關心的就是吳王一脈的下一步會怎麼走,但是卻沒人知道。

不僅尋常百姓不知道,就連陳循、夏原吉這些大臣,甚至就連朱高煦都不知道。

因爲這一切的一切,最終都是朱瞻壑拿主意。

“世子殿下!”

就在朱高煦一臉期待地等着自己的兒子給出答案的時候,一陣疾呼打斷了朱瞻壑即將出口的話,也讓朱高煦期待的熱情迅速冷卻。

就宛如這冬天的順天府。

“啓稟世子殿下!蘇伊士地區傳來密信!”

朱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將手中的密信雙手呈上。

朱瞻壑噌的一下站了起來,一把抓過朱凌手中的密信,拆開看了起來。

雖然當初朱瞻壑自己都說過如無意外的話他不會再來歐洲,但不代表他就不關心歐洲那邊的事情了。

恰恰相反,相比於大明,他更關心歐洲。

大明再怎麼亂、再怎麼棘手,那也是趨於穩定的,最終的結果不過就是換了個當家人罷了,但歐洲就不同了。

“怎麼樣了?”

看着自己兒子一臉凝重地看完了那封信,然後神色木然地坐在了椅子上,朱高煦不由得着急地問了起來。

然而,朱瞻壑卻並沒有回答,只是將信放在了桌子上。

朱高煦一臉狐疑地拿起信看了起來。

信中的內容很複雜,但大體可以分爲三個方面。

第一個就是歐洲的戰況。

在朱瞻壑離開歐洲的時候,中歐和東歐已經平定,剩下的就只有西歐和北歐了。

錢勇三人在朱瞻壑離開之後成了歐洲戰場的最高統帥,他們是最瞭解,也是最貼合朱瞻壑行事風格的人,在徹底截斷英吉利海峽之後就率軍對巴黎展開了進攻。

同時,吳家兄弟和薛綬也帶人自阿爾卑斯山脈西側發起進攻,將所有進入法蘭西王國的英格蘭人給包圍了,同時也將法蘭西人和英格蘭人給隔開了。

眼看着明軍要掀桌子,獨自對抗英格蘭人甚至是獨享戰果,阿拉貢的約蘭達、卡斯蒂利亞的胡安二世以及法蘭西王國的貞德都坐不住了。

他們三人代表的是三個國家,可以說都是各懷心思的,但在明軍面前,他們最終還是團結了起來。

然而沒有什麼用。

薛綬率軍以比利牛斯山脈爲界,死死地攔住了阿拉貢王國和卡斯蒂利亞王國聯軍的北上,利用白磷蛋和火油彈將他們卡在了比利牛斯山脈以南。

吳家兄弟則是趁此機會,帶人由南向北推進,將貞德所率領的法蘭西王國部隊一路擠壓到了盧瓦爾河畔,最終和錢勇兩面夾擊,徹底殲滅。

在殲滅法蘭西王國的主力部隊後,吳家兄弟與錢勇會合,一路北上,將入侵法蘭西王國的英格蘭人全部留在了塞納河畔。

西歐,基本平定。

進入冬天,英格蘭人無力南下,而地中海氣候則是冬天溫暖,不影響航行,明軍可以趁此機會解決阿拉貢王國和卡斯蒂利亞王國。

等到來年,明軍北上,就可以解決英格蘭王國了。

(本章完)

第464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66章 大明的內政第235章 重壓之下的反彈第285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37章 有了二心的大明宣慰使第126章 鄭和的話第521章 必先使其瘋狂第251章 有學有樣第233章 認慫……怕是有些晚了第420章 羅馬陷落第6章 遲鈍的漢王爺第434章 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爲別人……拼過第492章 並不值得慶賀的勝利第35章 朱瞻基的轉變,朱棣的欣賞第195章 新的底氣第535章 無處可逃第341章 有些人的小動作第164章 文官的危機感第422章 跳樑小醜第351章 最近胃口不好,見不得油第246章 讓我出主意?第103章 沐家人第317章 第三個人第39章 失望的朱瞻壑第501章 未來的京觀第72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142章 資本積累第415章 左右爲難第450章 莫出頭,出頭必被揍第23章 雙方的小心思第424章 任性的後果第179章 公平交易,互不相欠第243章 宗室亂第88章 朱棣第85章 真實的自己第410章 歷史上的第一個世界性帝國第31章 這算什麼?第257章 反叛之人第354章 養狗之道第496章 航海不可停第541章 最後的棋子落位第200章 無法交流的二人第74章 攮死你們!第115章 大明的怒火第453章 蟻穴遍佈的大堤第84章 趕鴨子上架第350章 兄弟夜談第371章 五年,三人第13章 計劃之外的異變第501章 未來的京觀第143章 人,是可以變的第11章 市舶司的條陳第48章 習慣成自然?第222章 安內,攘外第202章 講道理和耍流氓第517章 滿城縞素第100章 虎落平陽?第541章 最後的棋子落位第84章 趕鴨子上架第46章 說的……是誰呢?第477章 足以和夏原吉相提並論的人才第262章 跨越五百年,相似的建築第355章 需要長大的孩子第297章 老爺子走了,也該改變了第223章 順從,得以苟活第313章 河套第14章 這將會是一場屠殺第272章 不能回頭的路第10章 狗血男女第419章 破碎的皇位第421章 死亡其實才是最大的逃避第72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355章 需要長大的孩子第57章 徹底解決問題!第360章 酒 色 財第101章 上架or三江感言第451章 真正的毀滅第126章 鄭和的話第493章 祭天準備第3章 明目張膽第43章 這樑子算是結下了第11章 市舶司的條陳第175章 想分一口肉的蝦夷第90章 平靜的接受第423章 即將革新的時代第412章 明者,日月也第109章 不好意思,我不幹!第350章 兄弟夜談第136章 那個少年,他來了!第4章 紈絝子弟第461章 來自明軍的警告(下)第420章 羅馬陷落第379章 地獄軍團第212章 報仇和奴隸貿易第160章 心心念念,忠義之人(二合一)第401章 初生牛犢第364章 甕中捉鱉和反捉鱉第157章 歸鄉之人第333章 心情複雜的鄭和第514章 宗室之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