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明的內政

第66章 大明的內政

老爺子一句話就把朱高熾和朱高煦兄弟倆搞得是相當難受,朱高熾那邊怎麼樣朱瞻壑尚且不知,但自家老爹這邊他還是知道的。

在封建時代,但凡是涉及到錢這個問題那就繞不開一個部門,這個部門名叫戶部。

永樂年間,戶部尚書名爲夏原吉。

但凡是對永樂年間的這段歷史有所瞭解的話,那大多都會知道夏原吉這個人。

夏原吉,字維喆,洪武二十三年科舉出仕,入中書省;建文元年,遷任戶部右侍郎;永樂元年,明成祖(太宗)繼位,任戶部尚書。

夏原吉一生歷經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五朝,政績卓著,無論是永樂盛世還是仁宣之治,他都起到了極爲重要的作用。

但是,這只是針對於史書而言。

對於永樂朝的官員來說,夏原吉最大、最顯著,也是最爲人頭疼的特點只有一個。

扣!

哪怕在後世,夏原吉也是公認的政績卓著,而且在理財方面極爲擅長,甚至還被譽爲明初經濟改革的倡導者。

但是,一般來說理財擅長的都有一個特點特別不招人喜歡,那就是扣。

就比如說,後世很多家庭都是女人管錢,每當男人要錢的時候大多都是一句話:沒有。

只有在明確的知道男人要辦正事兒,而且錢是不可不花的時候,女人才會痛快的給錢。

這其實不是什麼缺點,有這種人的存在能夠讓一個自制力不是很好的人存下很多錢,但在該花的方面人家也不會猶豫。

夏原吉就是這種人。

每當某個官員上奏申請錢財,用於某方面的支出時,夏原吉的第一句話永遠都是沒錢!而且不管你要把錢用在什麼地方,第一個回答永遠都不會變。

拿不到錢,奏請的官員自然是不會罷休的,只能一遍一遍的上奏,一遍一遍的去找夏原吉。

在這個過程中,夏原吉先會給你一個你沒有辦法接受的數字,然後再一點一點的增加。

最後,比如說最開始申請一百萬兩,結果被批下來的就只有六十萬,甚至是五十萬兩。

但是錢都給了,事情你不能不辦吧?這樣一來就花了最少的錢也把事情給辦了。

這麼說吧,永樂年間已經趕上了小冰河期的前沿,天災較之以前的幾個朝代來說已經很多了,而且除了天災之外,永樂年間的起義也很多,可以說每兩三年就會有一次。

想想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時常要賑災,還要鎮壓農民起義,這個花費是很大很大的。

除此之外,修編《永樂大典》、遷都順天和讓鄭和下西洋這三樣事情更是吞金巨獸。

在這樣的情況下,永樂一朝還能被稱之爲盛世,統管戶部的夏原吉出了多大的力氣就可想而知了。

就算是把這些都拋開不談,歷史上朱棣臨終之前的最後一句話也能證明夏原吉是有多麼的重要。

這句話是:夏原吉愛我。

不過,夏原吉的出色對於其他的官員來說卻不是一件好事兒,尤其是對現在的朱高煦而言。

兩天跑了四趟戶部,還不算每次早朝之後朱高煦都會攔住夏原吉一頓掰扯,實在是讓朱高煦覺得很是煩躁。

“您生什麼氣啊。”

朱瞻壑一邊給父親倒茶,一邊笑着說道。

“對於夏原吉來說那不過是他的本職工作,而且人家也不是純扣兒,人家是要把錢花在真正要花的地方。”

“什麼叫該花的地方?給陣亡將士撫卹不是該花的地方嗎?”

見自己的兒子也幫着夏原吉說話,朱高煦頓時就炸了。

“每個陣亡將士給米五石,麻一匹,這個數字多嗎?這可是太祖高皇帝立國時定下的規矩!”

“我就是聽了你的意見纔沒有太過分,也沒有跟夏原吉掰扯的想法,但是就這麼點兒他都不給,以後還有誰會爲大明奮勇衝鋒!?”

“您跟我說有什麼用啊……”朱瞻壑笑着將茶杯推到父親的面前。

“依孩兒對夏原吉的瞭解,他應該不是這樣的人才對,應該是您在別的方面提出過分的要求了吧?”

“哼!你別高看了那個老扣兒了!”朱高煦聞言很是不屑地哼了一聲。

“我可是半點兒過分的要求都沒提,每個陣亡將士予米五石、麻一匹,這是洪武元年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規矩,你爹我可半點都沒敢增加。”

“除此之外,將士陣亡於沙場,父母妻子不能獨立生存的,朝廷應該接過撫養他們的擔子,這是洪武七年,也是太祖高皇帝親口定下的規矩。”

“就這,我還沒說你爺爺當初說的給陣亡將士家中幼子年年發放糧食這件事呢,要是我說了那夏原吉不得更扣?”

朱瞻壑仔細地聽了自家老爹說的話,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如果自家老爹沒有添油加醋的話,那確實是不過分。

正如自家老爹說的那樣,所提出的每一條都是有理可據的,都是太祖高皇帝早早就定下的規矩。

那麼就奇怪了,按照夏原吉的性格,扣是正常的,但在應該花錢的地方,而且提出的規劃也並不過分,這樣還扣,這就有些不像夏原吉了。

“等會兒……”朱瞻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爹,您跟夏原吉要錢的是後他說什麼了?”

“哼!還能說什麼?”朱高煦顯然是跟夏原吉很是不對付,語氣中充斥着濃濃的不滿。

“除了沒錢這倆字兒他還能說什麼?還能說出花兒來不成?”

“呃……”朱瞻壑的腦門兒垂下了一片黑線,小心翼翼地說道。

“您有沒有想過,有可能真的就是戶部沒錢了呢?”

……

朱高煦一時語塞,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他還真沒想過這茬兒。

“您想啊,對安南的征討已經好幾年了,雖然中間斷過,但從永樂五年到現在就斷斷續續的,也可以說是沒停過了。”

“然後就是去年爺爺北巡應天,這也花了一些錢,還有敕封瓦剌的順寧王、太平王和賢義王時也給了瓦剌不少賞賜,還有去你丘福率軍北征……”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馬寶也是去年出發的吧?這個也很花錢。”

“所以,孩兒想,有沒有一種可能……”

“當然啊,孩兒說的是可能,戶部是真的沒錢了呢?”

體溫開始降了,今天到38.6了,不過有一點,竄稀是爲什麼啊……

竄了一天,跑廁所不下五十趟……

(本章完)

第420章 羅馬陷落第297章 老爺子走了,也該改變了第439章 寄人籬下,只能順從改變第85章 真實的自己第238章 獻囚求功第38章 戰爭序幕第318章 長陵第35章 朱瞻基的轉變,朱棣的欣賞第167章 頂不住壓力就算了,還異想天開?第263章 花樓第251章 有學有樣第364章 甕中捉鱉和反捉鱉第71章 天子腳下第47章 噴得你滿臉唾沫!第107章 憑漢王做主!第254章 最好的勞工第158章 銀山第157章 歸鄉之人第33章 出征第29章 永樂大帝的欣慰第323章 底線第3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44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24章 犯錯,就付出代價第521章 必先使其瘋狂第436章 如坐鍼氈的沐昂第529章 是死忠,還是愚忠?第486章 意外收穫第80章 好的!沒問題!第223章 順從,得以苟活第484章 冬天的戰爭,自有冬天的打法第359章 狼和狽第286章 你來我往第26章 亂起來了……第131章 故地重遊第69章 止小兒夜啼?第70章 東南大地震第298章 恢復和發展第380章 紅色多瑙河第506章 風口和豬第54章 想死嗎?第202章 講道理和耍流氓第190章 找茬?不,是收復失地第114章 朱瞻壑的要求第128章 朱高熾的擔心第465章 絕美的地獄第194章 明初第五大案第61章 各方的小動作第135章 來吧,陳季擴!第177章 “聖山”第193章 新稅制下隱藏的暗流第471章 野心家的明爭暗鬥第221章 程朱理學的末路第238章 獻囚求功第457章 足以毀滅歐洲的潘多拉魔盒第200章 無法交流的二人第98章 人心不足第483章 科技的優先級第270章 太便宜他們了第246章 讓我出主意?第12章 棋盤上的小廝殺第474章 沒有可比性的雙方第493章 祭天準備第129章 一紙詔書第514章 宗室之亂(下)第423章 即將革新的時代第14章 這將會是一場屠殺第145章 朝鮮國王,李芳遠第412章 明者,日月也第287章 權利二字第297章 老爺子走了,也該改變了第397章 與天鬥 與地鬥 與人鬥第15章 猩紅色的大幕拉開第71章 天子腳下第230章 可止小兒夜啼第417章 眼中的未來第138章 惡毒的少年第110章 耍小脾氣怎麼了?第466章 四面開花,六面蠶食第197章 被禁用的武器第255章 給老爺子的難題第107章 憑漢王做主!第112章 見好就收第445章 牆頭草第47章 噴得你滿臉唾沫!第208章 馬刀砍出來的盛世第229章 可讓人聞之色變第472章 子嗣第334章 鄭和第421章 死亡其實才是最大的逃避第34章 未來的未來第244章 圍魏救趙?第67章 沒錢怎麼辦?第451章 真正的毀滅第65章 坑!第123章 東宮的釘子?第466章 四面開花,六面蠶食第73章 棺材見了打開蓋第377章 完美無缺的人第150章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