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世子出府

第89章 世子出府

過年,應該算是中原很重要的一個節日了,在這個時代雖然不具有後世那麼多的意義,但應天城裡卻沒有即將過年的喜慶,反而是滿滿的蕭索,這就讓人有些奇怪了。

用蕭索這個詞來形容一國都城似乎是有些奇怪,但現實就是這樣。

整個應天城的上空都瀰漫着一股陰雲,因爲就在幾日前,錦衣衛突然衝入長安街的一座茶樓呢,把裡面攪了個天翻地覆不說,還將不少人都給押入了詔獄。

錦衣衛,詔獄。

這兩個無論哪一個都是能夠讓人聞風色變的存在,現在這兩個詞一起出現,足以讓很多人連門都不敢出了。

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的都是在說風涼話,你看看錦衣衛抓的都是些什麼人?

唱話本的、茶樓夥計、茶樓老闆、普通賓客,甚至就連幾個有官職在身的人都被毫不留情地押到詔獄裡去了。

這抓的人根本毫無規律可循,似乎只要是在茶樓裡的人就都抓,怎麼可能不人人自危呢?

要知道,那幾個有官職在身的人在被押走之前還試圖找關係求情,但錦衣衛卻半點機會都沒給他們,直接就給押走了,還額外多捱了幾巴掌。

今年這個年,應天城裡的人過得都有些不太自在,總覺得今年不是個尋常年。

然而,不尋常的事情還不止如此。

大年初一的那一天,一個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應天城。

除夕晚上,皇帝本該按照管理宴請百官,不管是做做君臣和睦的樣子還是單純的爲了放鬆一下,總之這已經成了慣例了,大大小小几乎是有資格上朝的官員都回去的。

甚至,有很多平日裡沒機會上朝堂的人也可能會有機會去。

然而,人們卻聽說今年的除夕晚宴氣氛格外的詭異,往年應該是熱熱鬧鬧,有不少雜耍藝人表演的除夕晚宴,在今年卻顯得有些過分安靜。

官員們規規矩矩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不敢隨意離座去交集,也不敢像往些年那樣去拍馬屁,就連雜耍藝人們都不敢開口說話。

其次,上至皇帝太子,下到普通官員,今年就好像是吃了藥一樣,臉上沒有半分喜悅,除了嚴肅還是嚴肅。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消息也傳了出來,不過卻沒多少人信。

聽說,漢王父子今年沒有參加除夕晚宴。

這個消息很多人都知道,但信的人卻沒多少。

想來也是,漢王父子今年出了多大的風頭啊,父親從徵草原,統領三千營,每次開戰都是最先衝鋒的那一個,今年更是與皇帝打配合,揭穿了兀良哈三衛暗中資敵的事情。

父親出色,兒子也不落下風,甚至更加耀眼。

不顧自身安危私調備倭軍爲百姓們搶收糧食;在臺州府新河所大破並斬殺數萬倭寇;從徵草原,以十幾萬敵軍身體築京觀;下揚州,破獲東南海商聯合官員私通倭寇一案,處死貪官污吏、奸商豪商及其親屬兩萬餘人。

一年做下如此成績,怎麼可能會不去除夕晚宴呢?

這種成績,怕是無論給誰都得搶着去吧?這可是個炫耀的好機會啊。

總不能是皇帝不讓他們父子倆去參加吧?

城中的風言風語仍舊在傳播着,擴散着,這個與往常年不太一樣的年也仍舊在一點一滴的走着。

其實尋常百姓們都不知道,今年,當官的其實要遠比他們這些平頭百姓更加難過。

正月初六。

按照大明的規矩,除夕當日一切正常,從正月初一開始到初五是休沐,共計五天,正月初六重新恢復正常,從上早朝開始。

只不過,今年的這個正月初六卻不太一樣。

漢王府。

這個當今皇帝二兒子的居所與往日裡沒什麼兩樣,從外面看根本就看不出來什麼。

但是,內部就不一樣了。

“娘,我走了。”放下碗筷,朱瞻壑擦了擦嘴,笑着朝自己的母親道別。

“穿上大氅,外面冷。”漢王妃趕忙起身,從一旁的侍女手中拿過兒子的大氅,親手爲其披上。

“謝謝娘。”朱瞻壑笑了笑。

“少則月餘,多也不會超過兩個月,兒子就會回來的,您在家等孩兒回家,到時候咱們一家一起去雲南就藩。”

漢王妃沒有說話,只是眼中含淚,但卻笑着摸了摸兒子的腦袋。

說着,朱瞻壑又將目光轉向了自己的父親:“爹,我走了。”

“嗯。”一道讓人聽了爲之一怔的聲音,因爲那與漢王平日裡意氣風發的聲音完全不同。

充滿着嘶啞,低沉。

一夜之間,自己所有的幻想、期待和奮鬥目標全都被無情的打破,在明白自己是多麼的可笑之後,仍舊能夠保持正常就已經算是朱高煦的抗擊打能力強了。

“爹,您最近不要亂跑了,還有人在盯着我們。”

看着自己父親憔悴的樣子,哪怕曾經在心底裡嘲諷過無數次,但真當真一天到來的時候,朱瞻壑卻沒有了半分看熱鬧的心情。

“我知道,爹聽你的。”朱高煦擡起頭,嘴角扯出了一個有些難看的笑容。

此時,若是有外人在此,一定會爲之震驚,因爲前前後後還不到十天的時間,漢王不止憔悴了不少,就連鬢角的黑髮也已轉爲斑白。

“此次,你和以往一樣,做的不是什麼好差事,不必拼命,一切……”

朱高煦頓了頓,語氣有了些許變化:“以你的自身安全爲重!”

“謝父親掛心。”朱瞻壑站定,微微欠身,給自己的父親行了一禮。

“父親安心靜養,在家中等孩兒歸來。”

說完,朱瞻壑轉過身,擡腳出了房間。

屋內,漢王妃走到漢王身邊,夫妻倆坐在一起,目送着兒子離開家。

大門口。

從外面看起來與往日沒有半分不同的漢王府,但在裡面卻內有乾坤。

朱瞻壑還未到門口,就被突然從旁邊出來的兩個錦衣衛給攔住了。

“殿下,請恕小人無禮,您不能出去。”

朱瞻壑站定,身體挺得筆直,聲音清朗而乾脆。

“請通稟陛下,漢王世子要出府,前往戶部,協助戶部尚書夏原吉進行耕牛代養一事!”

先這些,其他的等下班,具體不定,爭取萬字。

(本章完)

第246章 讓我出主意?第312章 賊第239章 侵略?不,是思想解放!第487章 帝國的末日第502章 重心轉移第214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178章 摘桃子?前提是得敢!第22章 動搖了?第162章 優待?只是表面而已(二合一)第84章 趕鴨子上架第196章 即將失控第220章 多看書,是好事兒第96章 金牌信符第50章 殺!築京觀!第56章 又要背黑鍋了第192章 朝廷的大動作第194章 明初第五大案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第227章 草原之亂第43章 這樑子算是結下了第466章 四面開花,六面蠶食第340章 爛人第477章 足以和夏原吉相提並論的人才第81章 大明的財神爺第433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第417章 眼中的未來第3章 明目張膽第57章 徹底解決問題!第419章 破碎的皇位第404章 煤山之上第412章 明者,日月也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284章 心願第468章 一個人的器量第434章 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爲別人……拼過第369章 合縱之術第368章 上帝之鞭第164章 文官的危機感第432章 爲了世子殿下!第30章 除夕夜宴第275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149章 回馬槍第281章 山人的妙計第341章 有些人的小動作第33章 出征第234章 耍小心思是要付出代價的第451章 真正的毀滅第517章 滿城縞素第245章 論朱瞻壑造反的可能性第344章 兄弟第502章 重心轉移第64章 制衡第395章 手中的籌碼又多了第273章 不冷靜的朱瞻壑第101章 上架or三江感言第347章 朱瞻坦的決定第94章 Ta,來了第178章 摘桃子?前提是得敢!第11章 市舶司的條陳第203章 大明第一天團第174章 史無前例的京觀第405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459章 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第126章 鄭和的話第318章 長陵第133章 華,夏第363章 有夢想是好事兒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第141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533章 陽謀!又見陽謀!第482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361章 所謂的聯合第300章 清醒和糊塗第153章 攪弄風雲第452章 這個世界的骯髒第55章 解決問題的高效方法第51章 完了,玩兒脫了!第185章 以籌碼,換雲南第264章 從社會制度上開始第134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342章 該怎麼處理?第374章 侵略和教化第237章 有了二心的大明宣慰使第426章 開春,也開戰!第59章 班師回朝,萬民慶賀第284章 心願第518章 你,敢嗎?第416章 “好聖孫,可保大明三代盛世”第477章 足以和夏原吉相提並論的人才第300章 清醒和糊塗第217章 大明的後花園第121章 不出來?給你燒成焦土!第100章 虎落平陽?第96章 金牌信符第275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221章 程朱理學的末路第219章 土豆計劃的後續第184章 一人,鎮四方第504章 第503:“驚世駭俗”第357章 權利,讓人心生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