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遊標卡尺帶來的測量體系!

到了鐘山,找到琉璃工廠的負責人老李,現在的琉璃工坊比之當年,擴大了百倍有餘,也在全國各地開了不少的分廠,甚至成立專門進行剝離研發的研究所。

這個沒辦法。

玻璃的運用實在是太廣泛,不僅僅是沐浴露的瓶子而已,還有很多的用途,工業化的發展需要玻璃的運用同步提升。

而琉璃工坊這邊,就要涉及到化學。

主要是無機非金屬類。

所以黃昏是打算在琉璃工廠這邊找人來學習他的化學知識,從無機非金屬類看是否能延展到其他領域去,最終全面展開化學這門重要科學。

老李現在也是享福。

兩個女人,大女兒改嫁了給了吳溥,日子幸福美滿,又有地位,老李也就當了個免費外公,別說,老李特別喜歡吳與弼。

就是他小女兒的兒子,老李都沒這麼好的感情。

看見黃昏來了,老李放下手頭的東西,要起身給黃昏泡茶——有錢人了嗎,還是要學會生活,所以老李以前做夢都沒想過,他這個“暴發戶”也有裝斯文人的一天。

泡好茶,老李剛想問,黃昏卻看見了他桌子上的東西,眼睛一亮,“這玩意兒搞出來了?”

老李桌子上放着個量尺。

老李看了一眼,“早就弄出來了,要不然順天那邊怎麼能那麼順利研發出蒸汽機?當初你給沈熙禮說過,沈熙禮又找我,然後等時代商行在應天這邊建立冶金廠後,我就和他們溝通,按照你給沈熙禮的設計圖紙,經過無數次試驗和修改,終於做了出來,如今這玩意兒已經在整個時代商行的所有工廠裡運用了,別說,自從有了這個量尺,咱們的產品在規格上更加標準。”

黃昏哈哈一笑,“這是自然的,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老李眼睛一亮,“好一個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我記得我家那小孫子在讀詩經時背過這句話,大官人,難道你一早說做這個量尺,就是從詩經中得到的啓發?”

黃昏尷尬的笑了笑,不好意思承認。

我還是要臉的。

但也不拒絕……這樣遊標卡尺的出現纔有理可循。

沒錯。

擺放在老李桌子上的量尺,就是那個穿越者王莽搞成四不像的遊標卡尺,現在被老子真正的做出來了——話說,可以根據這個來解釋自己如何設計出遊標卡尺的。

王莽的啓發嘛。

遊標卡尺這個東西,在很早的時候黃昏就吩咐沈熙禮去弄了,畢竟這玩意兒是精度測量的重要工具,關鍵是不難。

至於如何確定遊標卡尺的度量——這個也不難。

按照後世國際通用的測量標準,黃昏的設計圖中,遊標卡尺的最大測量量,達到了500毫米,而這個毫米的確定,是基於當下的大明所用的“丈”。

將一丈均勻的分成三等分,定義爲米。

再將一米分成一百等分。

一分是釐米。

再將一釐米分成十等分,一分是一毫米。

這個標準就出來了。

當然,說是出來了,其實老李說的沒錯,這要經過無數次試驗——畢竟在均分丈、米和釐米的時候沒有遊標卡尺。

所以需要做出無數樣品從中抽取最精準的。

而爲了確保這個準度,老李那邊幾乎做了上萬個樣品出來,才找到真正完美符合三等分一丈的標準,然後有了這個最精準的遊標卡尺,再用它來測量,生產出更多的遊標卡尺。

任何一個事情的進步,都是無數人的血汗換來的。

想到這黃昏笑道:“這個遊標卡尺的設計生產,咱們花費了不少錢吧?”

老李點頭,“可不,少說也得一兩萬兩銀子在裡面,而且只多不少,不過它確實提升了我們的許多工藝,可以說,雖然看不見它的利益,但它卻保證了我們琉璃和冶金工藝的穩定和進步,意義之大,絕非是幾萬兩白銀可以比較的。”

黃昏嗯了聲,“這麼說,時代商行的所有工廠現在都採用遊標卡尺了,那麼是否也在採用遊標卡尺帶來的米、釐米和毫米的測量體系?”

老李笑道:“基本上都是採用這個測量體系了,現在幾乎不怎麼用一丈、一尺、一寸來度量,受到時代商行的影響,其他商行的工坊也在逐步採用,所以我們的遊標卡尺其實賣得很好,老實說,一塊遊標卡尺,最巔峰時賣到了三百兩銀子,不過現在降價下來了,一塊遊標卡尺大概三十兩銀子。”

黃昏粗略算了下,也就是說一個遊標卡尺價值兩萬多人民幣。

確實有點貴。

想了想,“這個事我明天去找沈熙禮,要將這個價格繼續降下來,這樣才能全國都用遊標卡尺,把這個測量體系全國範圍內推廣,嗯……這事還得找一下陛下,得由官方出面,將這個測量體系確定,然後推廣全國,這樣有利於工業的發展。”

數學、物理、化學,其實都離不開測量。

尤其物理。

老李笑道:“不用去專門找陛下了,工部那邊,這一兩年一直在收集相關信息,估摸着也是想進一步的深化測量標準,畢竟有了遊標卡尺後,我們又按照你的要求,做出了米尺,所以現在米這個長度量度,其實在民間已經廣爲流傳了。”

頓了下,“我還聽說,好像工部那邊有意,利用這個米作爲長度,重新規制裡的長度,目前工部那邊爭吵最多的是按照最初的裡的長度,一里確定爲四百米,也有說四百不夠湊整,不如五百米爲一里,反正這些都是工部的事情,咱們聽個樂就行,到時候官府怎麼定,咱們就怎麼用便是。”

黃昏暗暗雀躍。

關於長度的統一標準,他最早根本沒想過這件事,只不過爲了測量的精準,所以讓沈熙禮弄遊標卡尺,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

因爲遊標卡尺和米尺的出現,反而推動大明官府主動修改長度標準。

是個好事。

這就是所謂的蝴蝶翅膀罷。

這個事就這樣了,沒有必要過分干擾,問老李,“琉璃工廠這邊,有沒有那種勤奮好學,又讀過書的,深入到琉璃研發工藝過程中的年輕人?”

要找這些人來學習化學。

老李笑道:“有,而且不少,很有些讀書人科舉無望,於是來到咱們這邊,按照你的吩咐,對於這些讀過書的人,我都是安排進研發那邊去工作。”

黃昏點頭,“給我找兩個,要腦子靈活,能夠快速接受新鮮事物的。”

老李笑道:“好。”

又從遊標卡尺旁邊拿起一個琉璃瓶子,遞給黃昏,“這是上清觀魏仙子師徒煉出來的金丹,有價無市,我也是排了很久的隊,昨天才花高價買來的,據說吃了可以延年益壽,而且還可以……”

說到這裡挑眉賊笑,一副男人都懂的神態。

又道:“大官人不嫌棄的話,就請收下,我試過了,這個金丹吃了之後,確實能讓人精神振奮,至於那方面的提升嘛,我昨夜才吃了一粒,還沒感受到,不過他們用過的都說好。”

據說確實可以壯陽。

黃昏一愣,結果瓶子仔細看了下,這玩意兒也敢吃,吃了怕不是要中毒英年早逝,都是些化學物品,算不得保健品。

想了想,有些好奇的問道:“魏仙子被薛家休了後,重回上清觀了?她那個老得很的師傅還活着?而且還在鍊金——呃,煉丹?”

這尼瑪怕不就是送上門的化學人才。

煉丹人就是中國最早的化學人!

第六百一十九章 朝堂事,但見烽煙不見血第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一千八十五章 蒸汽時代的展望第五百三十三章 拜師三楊第一千二十六章 大明海軍,啓航!第1536章 對峙!第一百五十八章 你敢說你不是廠公?第八百八十六章 雙正妻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明,撐不下去了第1373章 日暮西山的姚廣孝第二百三十一章 勾搭大明皇后?第五百四十八章 交趾布政使的人選問題第七百二十三章 妙計安韃靼第四百五十九章 釣魚執法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軟腳蝦第1470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不得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自作多情第1319章 富得流油的大明國庫!第五百三十四章 自信過頭的明仁宗第1505章 夫綱不振第四百四十五章 完美計劃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間各有下雪處第八百零九章 紀綱:不,你不想!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拍即合第一百七十二章 制衡第六百三十五章 朱棣:你看我像傻子嗎?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忠心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路平推!第五百七十七章 借雞下蛋第1437章 守成有仁宗,大明之幸!第1510章 來自大明的支持!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你這個想法很危險啊!第一百一十三章 代天巡狩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帝國,它來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英國公張輔第1486章 去解決朱允炆!第五百七十四章 給大明的第二刀:銀行!第三百九十六章 只許納妾不許娶妻第八百五十五章 永樂十一年,東廠成立第二百零六章 屠大龍第五百三十七章 人皆有夢,青史書卷處留一名第1294章 服了沒?第五百七十七章 借雞下蛋第三十章 出鞘的繡春刀第1468章 朱瞻基:蛐蛐很好玩!第四百三十八章 最瞭解你的往往是敵人第一千七十二章 局面大好!第1277章 死亡樂章第七百五十七章 女大十八變第1259 永樂十五年第1522章 欲做世界霸主,需要窮兵黷武第六十九章 落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通往北境之王的路第八百一十二章 衆心齊聚,必殺一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造化弄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永久、鳳凰!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明三巨頭第1443章 奮鬥目標!第1244章 來啊,造作啊反正有大把時光第1306章 致命的騎軍!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行你上啊!第1428章 籌碼第五百五十章 交趾定局!第七百零八章 看我萬槍齊射!第五百三十二章 太子來見!第一千一十八章 出兵吳哥!第四百一十六章 風雨晴空皆是一天第二百七十九章 家姬盡是狐狸精嗯,說幾句,掙扎一番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棣:老子不當這個冤大頭第六百二十六章 聖火令和武穆遺書第1392章 土崩瓦解的金帳汗國!第一百七十四章 親情所在之處,便是人間溫暖第八百三十七章 圖窮第八百八十二章 于謙,走入天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還差兩個平妻!第一百三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服就幹!第一百八十一章 永樂大帝豈可欺第1306章 致命的騎軍!第一千三十八章 一座衙門皆貪官?第五百四十七章 安南改名交趾,大明之疆域!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明的脊樑第五百八十二章 算盤打得賊響第二百二十八章 掌控君王第一千八十九章 總得有人買單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才王道第1449章 鄭和的牢騷第1331章 打造第二座不夜之城第三百零七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最無能的北伐主帥!第三百五十二章 回國第三百四十章 你要是說這個我可就不困了啊第六百五十八章 血不能白流!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香餑餑第六百九十章 滿堂文武,一人一碗方便麪!第一千章 大將軍雄霸,天下第一!第1540章 近代意義的海戰!第1440章 永樂十八年,匆匆而過第八百九十一章 帝國的指標:鋼鐵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