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合兵敦煌!

科多首留下了三個心腹,人有點少,在關西七衛這片區域,人太少,看見的東西也少,不是科多首不想多留點人觀察,是沒有那麼多人。

使團人本來就不多,值得信任的更不多。

何況人要是少的多了,範閒會發現異狀。

三個人剛合適。

既不那麼顯眼被範閒發現,也能勉強達到偵查的效果。

但範閒何其縝密。

大明和亦力把裡的使團從敦煌同時開撥的時候,範閒就已經發現亦力把裡使團裡少了幾個人,但沒吱聲——這本來就是黃昏想要達到的效果。

三個人,喬裝打扮混在敦煌百姓人羣中,不到半日時間,便發現了異狀。

大軍突至!

從敦煌的北方,忽然出現了沙塵暴,一時間便是黑雲壓城城欲摧。

不過沙塵暴中又有雷聲隆隆。

敦煌百姓人心惶惶。

沙州衛邊關駐軍亦是人心惶惶——他們早就瞭望到了,那不是什麼沙塵暴,而是大軍襲來——鐵蹄揚塵,席捲塵埃,鋪天蓋地。

很有一番大風捲平岡的壯觀。

這就是沙場壯麗之美。

沙州衛邊關駐軍雖然人心惶惶,但並不懼怕,因爲這不是瓦剌騎軍通過哈密衛南下,而是大明在哈密衛的八千神機營來了!

八千神機營抵達敦煌,領兵者譚忠。

譚忠抵達敦煌立即去見黃昏,得到命令:休整一夜,明日全軍出擊。

出擊何處,沒說。

但大家心知肚明。

當然,對士卒們說的不是出擊,而是返回漢中換防休整數月,明年開春之後出征亦力把裡——軍心很重要,不敢大意。

傍晚時分,敦煌西南方向,又是鐵騎卷荒漠。

六千神機營在孫亨的率領下,氣勢洶洶的抵達敦煌,孫亨去見黃昏時得到同樣的命令,休整一夜,第二日全軍出擊。

兩萬神機營,匯合!

敦煌城內,黃昏的住所,兩萬神機營的高層全部齊聚。

主帥黃昏。

三位指揮使,譚忠、孫亨、趙榮。

十二位千戶。

這是有資格進入房間的人。

還有數十名百戶,因爲人實在太多,沒法進入房間,於是有一些人呆在房間外的空地上聚在一起,神情惴惴的說着話。

另外的百戶則在營地負責諸多事情。

燭火搖曳。

映紅了每個人神情複雜的臉。

黃昏坐在主衛,阿如溫查斯依然在旁邊按刀而立,而在他房子的外面,是親兵,駐紮最近的則是譚忠的部隊,外圍是孫亨和趙榮。

這個陣型用意很明顯——黃昏還沒有絕對信任孫亨和趙榮。

黃昏看了衆人一眼,陰沉的地說道:“孫指揮使和趙指揮使都已經知道了,想必諸位千戶也應該猜到了,如你們所想,咱們確實沒糧草了。”

十二位千戶負責軍中事物,其實早就知道這個狀況。

他們只是認爲陝西都司那邊還沒有送糧草過來而已。

並不擔心。

但黃昏下一句話讓他如墜寒冬,“因爲朝堂博弈的緣故,諸位千戶期盼的糧草,大概是不會來了,嗯,肯定不會來了。”

十二位千戶面面相覷,震驚莫名。

其中一人稍微鎮定,“糧草不會來了,是因爲黃帥和漢王殿下的過節麼,但這有些說不通,畢竟你們之間的過節並不足以讓漢王殿下拿兩萬神機營的生死做威脅,我等兩萬兒郎若是沒有糧草在關西七衛譁變,或者是投靠亦力把裡的話,哪怕是漢王殿下,也揹負不起這個責任!”

黃昏點頭,“是的,他背不起,但我也背不起,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所以大家都不想背,因此這個事其實是我們雙方的一場賭博。”

孫亨、趙榮和譚忠,在得知黃昏要合兵敦煌後,就已經猜到了黃昏的意圖,他們既然帥兵來了,那就是支持這個計劃。

但這種事,必須要說服全軍,要說服全軍,就繞不開這十二位千戶和外面數十位百戶,只有說服他們,吃能讓這兩萬神機營做出非常規之事來。

所以此刻沒有吱聲。

另外一位千戶問道:“所以我們現在是趁着最後的糧草時間,越過赤斤蒙古衛,從隴西走道去漢中,然後休整麼?”

黃昏沉默了一陣,“對,至少表面上是這樣。”

十二千戶面面相覷。

表面上?

黃昏用手指叩着桌面,“是的,表明上,這樣我們能有站得住腳跟的理由來進行下面的這場我不願意面對,但又不得不面對的戰事。”

戰事?!

衆人倒吸一口涼氣,再蠢的人也知道了,這個戰事是指向哪裡。

只有一個地方。

赤斤蒙古衛。

要從河西走廊過,赤金蒙古衛是繞不開的咽喉地帶。

但赤斤蒙古衛如今是朱高煦駐防,也就意味着,黃昏是要率領兩萬神機營攻打朱高煦——這絕對不是小事,是可以讓大明變天的大事。

不管結局如何,都討不了好。

朱高煦如果失敗,在軍中聲望一落千丈,再無問鼎皇位的機會。

朱高煦如果贏了,黃昏必死無疑。

不勝不敗?

那後續的局面如何,誰都無法得知了——因爲只要打起來,雙方就都會背上不可承受的責任,而這個責任,很有可能會導致一大堆的腦袋落地。

最先說話的那位千戶遲疑着問道:“非打不可了?”

黃昏沉默半晌,決定開誠佈公,“那我就說實話了罷,這件事本來是我和朱高煦之間的恩怨,但朱高煦的身份,又註定這不僅僅是個人恩怨,涉及到將來的國本,以及我大明未來的走向,諸位想必知道我做的許多事,比如九迭河發電站之類的東西,這些成就,我作爲一個臣子,需要一個開明的君王來延續它的發展,朱高煦剛愎自用,武將一個,絕非最佳人選,至於最佳人選是誰,想必大家心知肚明——大明外擴結束之後,誰能擔任起治政守成的重任?”

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太子,也只有太子!”

譚忠忍不住問了一句:“黃帥,難道在鹽官鎮的時候,你就已經想到了今天了,所以當年你纔會幫助太子殿下入主東宮?”

黃昏硬着頭皮點頭。

其實……

錘子哦。

我當初哪裡知道自己真能把發電站、蒸汽機這些東西搞出來,當時選擇太子,不過是因爲上帝視覺,大明接下來有仁宣盛世而已。

第1246章 實驗準備!第一千九十一章 患得患失的朱高熾第三百二十七章 強烈譴責第1536章 對峙!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大明內訌?!第七百四十四章 又得一員猛將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棣返京第二百七十二章 明仁宗,過來讓我罵幾句第一千四十六章 一籌莫展的布政使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明農業部,誕生!第八百零四章 我承認都是月亮惹的禍第五百二十八章 此而不誅,兵則奚用?第二百一十二章 洞房之夜(求首訂)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使第1442章 不甘心第八百零六章 紀綱:不講武德的時候到了!第八百零六章 紀綱:不講武德的時候到了!第1425章 一封家書第八百三十九章 買賣不成,仁義也不在!第1482章 長袖善舞的知府同知第一百七十四章 親情所在之處,便是人間溫暖第二百九十五章 這就是酷吏!第八百六十六章 小米加步槍,世界警察之路第1360章 心靈雞湯第1392章 土崩瓦解的金帳汗國!第一百零五章 該《永樂大典》登場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我在地獄等你!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永樂十四年,北伐瓦剌!第六百八十五章 裝病第1496章 君臣一起,共徵日本!第1259 永樂十五年第五百八十章 苦逼的太子朱高熾第八百三十九章 買賣不成,仁義也不在!第1507章 分鍋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家困境第七百九十三章 仕途風流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幹得漂亮!第1492章 問題所在第1513章 潛伏十九年的刺客!第三百四十七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我等守狼煙,爾登繁故土!第1381章 敵人還是利益?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明,撐不下去了第八百六十七章 朱棣不可欺!第六十八章 我也腰佩繡春刀第1475章 綠皮火車!第七百一十二章 驚世駭俗的旗袍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決戰前夕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子要御駕親征第三百六十章 神來之筆第六百三十七章 想找認同感的永樂第七百七十八章 坐井觀天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收復韃靼!第七百六十四章 紀綱獨大,日子難過!第七百五十二章 草原上最烈的少女第二百九十五章 這就是酷吏!第一百一十七章 左手指月,右手舞劍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笑話!第一千五十二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1398章 爲之奮鬥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史可曾記得多少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永樂大帝的雷霆手段第1372章 只許美人遲暮,不許君王白頭?第二百零九章 收官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決戰前夕第三百五十六章 我家夫君有大才第1268章 出征!第八百五十四章 咎由自取第二百九十五章 這就是酷吏!第六百零一章 天子太子王爺,皆是棋中人第三百章 吃瓜看笑話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明神機第七百二十三章 妙計安韃靼第八百六十四章 無處不在的君臣博弈第四百八十七章 真有一套!第四百三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七十章 說了要殺你,就一定要殺你第八百一十三章 資本主義還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第三十章 出鞘的繡春刀第1485章 發現北美大陸!第八十三章 出師不利第六十三章 君子善利器第三十九章 有才之人未必有德第二百九十八章 壯哉我大明女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我要當廠公第1447章 妥協第1283章 是時候決戰了!第1278章 一顆星辰是一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拋出誘餌!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四處擴張、窮兇極惡的大明第1487章 風水寶地!第1359章 太子北上!第二百一十章 觀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詭辯無敵,真寂寞啊……第一千一十九章 大明的讀書人種子!第1479章 愛國主義教育第七百二十三章 妙計安韃靼第1545章 成功登陸第一千二十八章 越打越有錢的反常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