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笑話!

赤斤蒙古衛邊軍的全線潰敗,弄了朱高煦一個措手不及,也弄了黃昏一個措手不及!

於是戰場畫面極其搞笑。

北伐軍中最先衝鋒在前的三千多騎軍,速度慢慢降下來,恰好進入雙方射程之內後,三千多騎軍手持火銃停滯在戰場中,惶惶然不知該幹什麼。

後續的神機營騎軍本來只是做個樣子,根本就沒跑起速度,於是戰馬噠噠着走到戰場當中,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該什麼辦。

兩萬神機營,眼睜睜看着赤斤蒙古衛的六千邊軍以全線潰敗之姿奔回赤斤蒙古衛了。

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按照以往的經驗,這個時候追過去,基本上可以全殲對面六千人。

但對面的不是正兒八經的敵人。

全殲有什麼意義?

赤斤蒙古衛,本來只有一千多人,剩下的人全是朱高煦從陝西都司那邊帶過來的大明士卒——如果僅僅只是赤斤蒙古衛的邊軍,那也不是說殺就殺的。

這要追溯赤斤蒙古衛的起源。

永樂二年(1404年)九月,蒙古族部落首領塔力尼,自稱爲丞相苦術之子,率領所部男婦500餘人,歸附大明。

朝廷幾經商議後,將其安置在嘉峪關外,並下令設立赤斤蒙古所,以塔力尼爲千戶,並賜以誥印、彩幣和襲衣。

永樂八年(1410年),回回哈剌馬牙在肅州反叛明朝,希望塔力尼給以援助。

塔力尼拒而不應,反率部下擒獲了六名反叛者獻給朝廷。

朱棣大喜,下詔將赤斤蒙古千戶所升爲赤斤蒙古衛,並擢升塔力尼爲指揮僉事,其部下3人也被授予官職。

ωωω ▲тtκan ▲co

永樂九年(1411年),塔力尼曾遣使向朝廷貢馬。

十年,又幫助朝廷擒獲了叛賊,從而晉升爲指揮同知。

也就是說,赤斤蒙古衛的邊軍雖然是蒙古人,但比當年的朵顏三衛對大明還要忠誠,是以大明人自居的同胞!

這樣的人你怎麼可能去全殲他?

在戰場上親自指揮戰事的譚忠、孫亨和趙榮也是一臉懵逼,雖然沒想過真打,但卻真沒想過漢王殿下率領的大軍,竟然會出現未戰即潰的局面。

這還是那個英武極類陛下的漢王?

不過轉念一想,還是很好理解,畢竟面對的是剛纔戰場上下來的兩萬神機營精銳,論兵力、戰力,都是冠絕於當下整個世界的軍隊。

誰不望風披靡而逃?

但問題在於現在出離了主帥黃昏的計劃之外,怎麼收場。

怎麼收場?

這是個問題。

黃昏看着己方陣前空蕩蕩的空地,看着遠處的赤斤蒙古衛城池,有點惆悵——這尼瑪難道還真要去強攻城池不成?

原本是做個共計姿態,讓科多首三個人看一場戲後,自己再出面去找朱高煦,用形勢逼迫他退步,然後己方兩萬大軍入駐赤斤蒙古衛。

現在朱高煦跑了,這還怎麼談判。

騎馬來到最前線,找到譚忠、孫亨和趙榮等人一番商議後,決定由孫亨擔任使者去赤斤蒙古衛,看看他們現在到底是怎麼個狀況。

小半天后孫亨歸來,一臉便秘的對黃昏道:“漢王殿下跑了,回肅州衛去了,現在赤斤蒙古衛只有兩千左右的蒙古士卒。”

趙榮不解,“漢王殿下怎麼沒將這兩千人帶走?”

孫亨搖頭道:“赤斤蒙古衛就是這羣蒙古邊軍的家,他們幾乎是不可能離開的,而漢王殿下也嫌棄他們臨陣亂事,索性就沒管他們了。”

也沒法管。

赤斤蒙古衛這羣蒙古邊軍雖然忠誠於大明,可又和當年的朵顏三衛有差別。

大明還真不能對他們怎麼樣。

主要是影響不好。

須知整個關西七衛,大部分邊軍都是少數民族。

譚忠比較關心實際上的問題:“赤斤蒙古衛內的糧草呢?”

孫亨笑道:“漢王殿下也知道輕重,沒敢在撤退前燒了糧草,所以赤斤蒙古衛的糧草,足夠我們用上數日了。”

這就短暫緩解了糧草危機。

衆人看向黃昏。

黃昏笑道:“無妨了,現在咱們駐紮在赤斤蒙古衛,已經沒人可以威脅咱們的進退,進可以去沙州衛、罕東左衛和哈密、曲線衛,退可以去肅州衛,甚至可以通過隴西走道去漢中,而我也相信,陛下肯定也在解決這個問題,數日之後,必然會有糧草從朵甘都司那邊過來,現在的問題在於這個事情的後續解決,雖然沒打起來,也沒死人,但畢竟雙方陳軍沙場了,這事可不算小。”

朝廷那邊需要一個交待。

天下大明百姓的民心安定,也需要一封昭書來說明,要不然大明百姓會認爲你朝野動盪而無心生產,影響社會的穩定。

想了想,“咱們先在赤斤蒙古衛等幾天,如果朵甘都司那邊有糧草過來,就說明此事陛下站在中立立場。我明日出發回一趟應天,如果等幾日朵甘都司沒有糧草過來,那麼我回了應天后,開春之後大概就是另外的人來帶領大家去西征亦力把裡了,不過無妨,局都已經布好,這個戰功誰來都一樣的輕鬆。”

沉默了一陣,“不管怎麼說,糧草問題解決了,譚忠、孫亨、趙榮,你們要安撫好將士情緒,等待糧草過來後,就率領大軍通過隴西走道,回到漢中去休養兩三個月,開春之後,會有旨意讓你們重返關西七衛,爭取一年之內拿下亦力把裡!”

大軍入駐赤斤蒙古衛。

塔力尼很快來見黃昏,被黃昏一陣安撫後放下心來,於是雙方在赤斤蒙古衛內相安無事。

第二日一大早,黃昏就帶着阿如溫查斯悄然南歸。

這是極其機密的事情。

整個赤斤蒙古衛,只有譚忠、孫亨和趙榮知道,其他將士都以爲他們的主帥還在,實際上黃昏已經去應天了。

另一邊,退到肅州衛的朱高煦立足未穩,靳榮就急急忙忙來了。

局勢的發展,讓這兩個野心勃勃的人分外落寞。

經過一夜的分析之後,又得知北伐軍的兩萬神機營在赤斤蒙古衛駐紮下,並沒有追擊的意圖後,朱高煦也很快踏上了去往應天的歸途——

他也得回去給朱棣解釋!

至於之前的各種計劃各種霸業夢想,隨着未戰即潰都成了笑話。

第一千九十二章 杞人憂天第五百零九章 大明好風光(上)第一千四十七章 釣魚執法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帝國外擴第1385章 入境第一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明的東印度公司!第六百五十二章 由得文臣狗咬狗第1357章 一盤大棋,開始收官!第八百二十七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二十七章 建文猶在(求推薦收藏)第七十七章 天下大明第二百章 望見京畿第1299章 恐懼!第七百六十三章 劍指瀾滄王國第六百九十三章 朝鮮送美女來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融神器:銀行!第1529章 永樂二十年第八百八十章 你怕不是假的姚廣孝!第四百八十七章 真有一套!第1410章 五年計劃第五百四十五章 永樂不可欺第二百七十三章 魯迅說的第1529章 永樂二十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建文現身?第127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一十章 世間再無韃靼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六十八章 我也腰佩繡春刀第1301章 一萬神機營去哪裡了?第一千九十八章 回來了,都回來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可有人願爲朕這錦繡山河添墨?第一百零六章 老子要當冠名商(求推薦收藏)第八百三十三章 明仁宗很愁第二百零九章 收官第七百零一章 自信睥睨的北元太師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服就幹!第七百三十五章 草原上的蚍蜉義從第二百二十九章 指點江山第七百四十五章 野心昭然若揭第八百五十二章 漢王和趙王去就藩吧第一千七十六章 我朱高燧的命更精貴!第三百三十一章 意不意外第五百四十六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塹擋不住人心第1288章 惡魔第五百五十六章 目標:清明上河第1329章 朝鮮請歸第1333章 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司會審第六百三十一章 蚍蜉義從第八百七十二章 世界上第一支正規海軍!第1504章 滾!第八百八十一章 戰略:橫推中南半島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策反!第五百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你這個想法很危險啊!第一百四十一章 貓膩第七百七十七章 空谷幽蘭有女仙第一百七十章 提親第四百八十二章 入主東宮!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盡其才第一千一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四百二十七章 當面宣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金融改革第八百零七章 紀綱的獠牙第七百三十一章 犯我大明天威者,雖遠必誅!第七百一十一章 北方大血紛飛,南方豔陽高照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瓦剌三巨頭的困境!第六百五十章 開枝散葉纔是家族的未來第二百九十七章 南鎮撫司兩巨頭入獄第一百六十章 坑壑一氣第十四章 狗日的繁體字第三百六十八章 紀綱的如意算盤第一千四十章 朱棣的騷操作!第八百八十三章 姚廣孝再次出山!第八百二十一章 東廠需要你!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商機無限!第1499章 征戰日本的戰前準備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朱棣的隱忍!第1316章 戰後第七百五十三章 男人之間的默契第1473章 太子之憂,皇位之爭猶存變數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紀綱!第1301章 一萬神機營去哪裡了?第1389章 不平衡戰爭第1504章 滾!第127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百零四章 替夫主事徐妙錦第153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八百四十七章 煌煌盛世,何懼之有?三十五萬字了,說幾句吧第八百零七章 紀綱的獠牙第八十二章 我真不想當駙馬啊第七百八十二章 全面改革第1540章 近代意義的海戰!第七百零一章 自信睥睨的北元太師第二百一十二章 洞房之夜(求首訂)第一百八十章 君以誠待我,我以國士回之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個可能第五百一十四章 去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