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8章 又見解縉和胡廣!

火車轟隆,速度雖然“慢”,但風景這邊獨好——這個時候,還沒有化工污染,藍天是真的藍天,河流也真的清澈,甚至一些河流遠看青幽幽的。

這還是江南。

如果到蜀中或者兩廣那邊,從大山裡流出來的河流,不僅清澈見底,而且呈現醉人的寶石藍,一條河就像一條藍色綢緞,美得不要不要的。

黃昏小時候就見過。

在四川雅安名山裡面,可惜後來工業發展,河水也渾濁了。

風景很好。

遊客心情自然也好。

如果不是偶爾一閃而過的茅房和破爛土房子,黃昏幾乎以爲在後世的川西自駕遊——遺憾的是,盛世大明,依然有百姓無飽食的情況存在。

黃昏心裡忽然一動。

永樂十八年,朱瞻基和胡濙調兵圍住支提山,有追隨建文的忠義之士闖山,壯烈赴義之後,被朱瞻基麾下士卒認出身份。

後來朱瞻基提過,那位忠義之士死後,他的兒子成了流浪的孩子,和狗搶食的時候被朱瞻基遇見,當時朱瞻基就感觸良多。

由此可見,現在的朱瞻基還不是歷史上的那個宣宗皇帝——他的內心,以及他的思想,都有繼承仁宗這個“仁”的可能。

大明一統,自然需要仁德皇帝來守成。

朱高熾有。

可惜朱高熾活不了多久。

朱瞻基勇武是夠了,但缺乏仁厚,這一點,倒是可以趁自己還在大明,慢慢的幫咱們的宣宗皇帝陛下培養培養。

努努嘴,“殿下,看看,看看這秀美風景,是不是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

朱瞻基探出半個身子看了許久。

一臉的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問道:“哪裡不對?”

黃昏暗暗歎了口氣。

也沒有點破,沉默了一陣,“殿下要是能看出哪裡不對,這一次我去福建寧德,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我都幫殿下徹底解決建文陛下的事情,如果抵達福建寧德,殿下都還沒看出問題在哪裡,那我就等,等殿下想明白了,我再出手解決那件事。”

朱瞻基一頭霧水。

一旁的唐青山也愕然的很。

黃昏卻不管他們,“殿下慢慢看罷,我要去陪孩子了,這可是好機會,我得趁機培養我黃家兒女對這片神州的熱愛,免得將來他們忘祖。”

朱瞻基和唐青山大眼瞪小眼,片刻後朱瞻基弱弱的問道:“唐教主,哪裡不對了?”

唐青山看了看外面,有點爲難,“我要是知道,明教就不會這麼慘,被咱們的鎮西公想怎麼拿捏就怎麼拿捏了。”

不過眼角餘光,發現黃昏已經屁顛顛越過了徐妙錦等人,直接坐到自家閨女旁邊,還假吧意思的去聽閨女的小腹,唐青山忍不住樂了。

管他呢。

我不知道不要緊,有人知道就行。

這盛世,有人在前支撐負重前行,我唐青山便率領明教兒郎在後跟隨,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爲教衆和天下百姓謀福祉,便是人生圓滿。

嗯,更圓滿的一點,能陪着外孫或者外孫女長大。

……

……

應天到杭州府,如果按照直線距離,其實只有兩百多公里,馬車也就一天多一點的功夫,這還是官道狀況一般,沿途要休憩的狀況。

wωω▪ тt kán▪ c○

畢竟馬車的時速能達到三十公里一小時。

不過受限於當下的建築技術,所以大明的官道,其實曲曲折折,繞了不少路,從應天到杭州府,路途距離達到了三百五十多公里。

可想而知繞了多少。

但饒是如此,在夜色完全漆黑之前,明天號還是抵達了錢塘,浙江承宣佈政司使早就率領衆多屬官在城外站臺迎候太孫殿下。

規模很隆重。

在朱瞻基決定去福建寧德之前,太子朱高熾已經着人提前通知沿途了——尤其是這一次是明天號的第一次客運,意義更大。

所以要確保安全。

否則以朱瞻基的尿性,哪會帶着兩百親衛隊,一個人單槍獨馬就走了。

浙江承宣佈政司使,是一個黃昏想都沒想到的人。

大才子解縉!

這位恃才傲物的大才子,編修永樂大典後,前前後後得罪了不少人,尤其得罪了朱棣,不過朱棣念他有才華,所以解縉被貶到了交趾去。

在交趾那邊,和黎利打了不少交道,後來又和劉寧然于謙接觸交道——官場出世,這還真不分年齡的聞道有先後,反而是三人行必有我師。

劉寧然和于謙的年紀都比解縉小,但接觸多了,解縉悚然發現,在官場上,這兩人身上都有他需要學習的閃光點。

而才華上……

解縉不得不承認,這兩個年輕人一點也不比他差。

所以解縉從這些人身上學到了許多,也漸漸擺脫了恃才傲物的毛病,沒辦法,由不得他傲氣,因爲解縉倏然發現,才華重如劉寧然和于謙,在官場上也沒有盛氣凌人。

解縉圓滑了,可也泯然衆人矣了。

但是,大明卻因此多了個明臣——是明臣,而不是直臣,更不是顧獨坐顧佐那樣的剛烈臣子,所以顧獨坐顧佐一輩子呆在了督察院。

而解縉是不想去督察院的。

他現在的理想就是進入六部當一個尚書,而他一直恃才傲物不將天下人都放在眼裡的話,別說尚書了,他恐怕得一輩子在交趾那邊。

所以解縉改變了,然後他就昇華了。

永樂十五年,浙江承宣佈政司使孫雋因病致仕,結果忽然薨在回老家的路上,讓朱棣很是感觸,厚恤孫雋家人,又給孫雋贈美諡,當然,配享太廟什麼的,孫雋還沒資格。

孫雋死後,浙江承宣佈政使的職位空缺,最後還是于謙和劉寧然兩人聯名舉薦解縉,朱棣一看,好傢伙,我大明雙璧聯名舉薦解縉,這傢伙是脫胎換骨了?

又想到解縉畢竟編修永樂大典有功,就把他從交趾調回來罷。

於是解縉回到浙江。

先當了副使,權兼浙江承宣佈政司使的職權,過了一兩年,由太子朱高熾舉薦,朱棣當時還意外來着,解縉以前是支持朱高煦的,現在太子竟然舉薦他。

看來解縉是真的蛻變了。

於是解縉成了正兒八經的浙江承宣佈政司使,不過朱棣也不完全放心,給解縉配了個副手,這個副手黃昏也認識。

胡廣。

就是朱棣入應天城之前,在吳溥家裡和王艮、解縉秘密會談,口頭上要殉國建文的胡廣,也是吳溥的鄰居,不過當夜就喊妻子照看好豬圈的豬,說兵荒馬亂的免得豬跑了……

當夜,王艮殉國。

而解縉馳謁朱棣,在方孝孺不肯寫詔書的情況下,解縉寫了一封。

胡廣麼,也是各種舔朱棣。

可惜下場不好。

要不是後來大明擴張太快,人才需要太大,胡廣在朱棣朝內大概是怕不到四品,不過造化弄人,迫於人才壓力,朱棣不得不用胡廣,所以這麼多年仕途磨礪下來,胡廣也到了三品。

人品且不說。

胡廣的才華和能力是有的,畢竟也是科舉一甲狀元。

第三百三十七章 道德和私慾的抉擇第六百三十一章 蚍蜉義從第八百章 亮劍!第六十四章 忍辱負重的御史大夫第一千七十九章 請趙王殿下赴死!第1295章 投降!第1465章 說來道去,皆不如身體力行第八百三十七章 圖窮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找死!第1471章 與朱瞻基博弈!第三百八十九章 滿城風雲第五百三十章 永樂四年第一百零一章 君臣同行(求推薦收藏)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盡其才第八百六十一章 紀綱叛亂!第四百零四章 被帶到溝裡的越南黎太祖第六百七十二章 潛在的致命危險第五百四十六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七百八十七章 太學雙璧第1321章 恐怖的東廠!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是一道送命題第一章 是的,這裡是大明第1491章 最怕歷史的必然性!第一千零一章 大明的殺神白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覆盤第二百一十章 觀戰第1499章 征戰日本的戰前準備第1520章 炫揚國威!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軟腳蝦第1521章 如此盛世,朱瞻基還能做什麼?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北伐!第三百五十六章 我家夫君有大才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正的巨炮第五百零六章 改革大明第八百二十三章 朱棣:你們都不講武德了?!第1338章 九死無悔!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四十七章 千古帝王之殤:榆木川!第三百二十六章 安南作妖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被愛情滋潤的女子第五百零五章 這就是愛情第五百三十三章 拜師三楊第1474章 交通大動脈第1537章 足利義持的如意算盤第一百四十三章 于謙於少保!第三百二十章 密謀第三百五十三章 永樂三年,歷史漸遠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蛋疼的朱棣!第三百四十一章 史上最強忽悠第1497章 拒絕!第1288章 惡魔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才王道第四百三十六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八百六十九章 無恥的大明,鐵血的朱棣!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大國重器!嗯,說幾句,掙扎一番第一千七十二章 局面大好!第三百一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六百九十四章 麻辣火鍋第八百七十四章 歷史從來不缺野心家第八十一章 惡魔從天而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親情所在之處,便是人間溫暖第1353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五十章 異軍崛起的朱高燧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明戰歌第四百一十章 搶女人的來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明房地產行業的萌芽者!第四百三十一章 君王之惱第1421章 意外之喜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六百七十章 永樂五年落幕第二百一十二章 洞房之夜(求首訂)第七百六十四章 紀綱獨大,日子難過!第三百章 吃瓜看笑話第1337章 !第三百五十七章 法外無情?還是法外有情?第二百二十八章 掌控君王第六百七十三章 還差兩個平妻!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基礎是數學第1515章 兵力準備第1307章 神之一手!第六百七十八章 吉祥三寶第一百二十七章 建文猶在(求推薦收藏)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個男人一臺酒第二百三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516章 開始暴兵?第1352章 暴兵百萬?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的商業模式第1253章 取消海禁?第八百五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八百一十一章 陽武侯的底氣!第1303章 可汗之位,誰不覬覦?第六百八十章 君王當強勢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大明內訌?!第二百八十四章 大明小地主第一千七十一章 君要臣死!第七百一十九章 去北境,終將爲王!第七百一十六章 玩完不給錢,不就行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安南之雄:黎利第1285章 壯志揚!